------论是经济建设还是经济改革-----与不断完善社会政治
制度和提高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他看来,在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中,在
社会主义社会,一切经济活动和经济改革,只有在有助于促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完善,有
助于促进无产阶级意设的发展,有助于促进全体人民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才是有意义的,
才是值得并应当大力提倡的。(参问李伟(毛泽东与中国社会改造)第429页,中央文献
出版社2006年版。)他在1958年1月亲自撰写的《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中,阐述了
如何正确处理“红与专、政治与业务的关系”问题,指出这“是两个对立物的统一。一定要
批判不问政治的倾向。一方面要反对空头政治家,另一方面要反对迷失方向的实际家”。他
说:
政治和经济的统一,政治和技术的统一,这是毫无疑义的,年年如此,永远如此。
这就是又红又专。……不注意思想和政治,成天忙于事务,那会成为迷失方向的经济
家和技术家,很危险。思想工作和政治工作,是完成经济工作和技术工作的保证,它
们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思想和政治又是统帅,是灵魂。只要我们的思想工作和政治
工作稍为一放忪,经济工作和技术工作就一定会走到邪路上去。
他认为社会主义经济根本不同于资本主义经济,不能自发地发展,必须在无产阶级政党的领
导下、在社会主义国家的组织下才能沿着正确的道路顺利进行。在他看来,资本主义提高劳
动生产率主要依靠技术,而社会主义提高劳动生产率则不仅靠技术加政治,而且更要以政治
为统帅、为灵魂。所以,他既强调“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提出“技术革命”,
要求大家学技术、学科学,更强调“经济与政治、技术与政治的统一,……思想、政治是统
帅、是君,技术是士兵、是臣,思想政治又是技术的保证”;既重视经济工作,又强调政治
是灵魂,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要以政治来统帅经济。毛泽东同志的这种思想
既回答和解决了我们的经济工作“为什么人的问题”,又回答和解决了“依靠谁”来进行我们
的经济工作的问题。而依靠什么人办经济,将决定着谁享受经济发展成果,从而决定着经济
发展的走向。早在1949年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就为党执政以后如何办好经济
确定了这样的方针:“在城市斗争中,我们依靠谁呢?有些糊涂的同志认为不是依靠工人阶级,
而是依靠贫民群众。有些更糊涂的同志认为是依靠资产阶级。在发展工业的方向上,有些糊
涂的同志认为主要地不是帮助国营企业的发展,而是帮助企营企业的发展;或者反过来,认
为只要注意国营企业就够了,私营企业是无足轻重的了。我们必须批判这些糊涂思想。我们
必须全心全意地依靠工人阶级,团结其他劳动群众,争取知识分子,争取尽可能多的能够同
我们合作的民族资产阶级及其代表人物站在我们方面,或者使他们保持中立,以便向帝国主
义者、国民党、官僚资产阶级作坚决的斗争,一步一步地去战胜这些敌人。同时即开始着手
我们的建设事业,一步一步地学会管理城市,恢复和发展城市中的生产事业。”(《在中国共
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而鞍钢人的实践使他高兴地看到“全心
全意地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得到了真正实现,故其自然要将之誉称为“鞍钢宪法”。他后
来又进一步阐析道:“一切资本主义国家的企业,都是实行‘一长制’的。社会主义企业管
理的原则,应当同资本主义企业有根本的区别。我们实行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就使我
们同资本主义企业的管理制度严格地区别开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1958年11月-----1960年2月)》,1998年清样本)其二,
毛泽东同志从不轻忽生产力的决定性作用,同时又很重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生产力与生产
关系的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确立以后,他就充分注意到已经确立起来的经济、政治
制度还有不完善的部分或环节,设想对之进行调整,以使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制度得以充实、
完善和提高。后来,他在读苏联《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发现其中关于社会主义
晶牛毛泽东思想网声明:本网站属非盈利性学术网站,消息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和社会各界从事毛泽东思想研究人士的投稿,晶牛毛泽东思想网登载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不慎侵犯第三方权益,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共20页: 上一页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