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当前位置: >  > 思想研究 > 2007年征文专栏 > 鞠世环: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中国企业插上腾飞的翅膀

鞠世环: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中国企业插上腾飞的翅膀

作者:鞠世环   来源:征文 点击:: 日期:2007-06-05

  2006年12月11日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五周年纪念日,随着“五年过渡期”的结束,中国总体开放水平又将跃上新台阶,进入一个新阶段。这意味着中国将加速融入世界贸易体系,中外产品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因此迫切需要研究如何提高中国企业的竞争力的问题。
对此我觉得如今中国的经济学界有一种现象很值得商榷,即:言必称西方,对西方经济及管理学理论提崇备至,而对中国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屑一顾,尤其是对如何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企业经营相结合方面的研究更是难得一见。我觉得此种观点比较偏颇,原因如下:

  一、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经营及管理理论并不是终极真理,它一直在吸收包括中国文化在内的各种营养而不断发展和完善。

  不可否认,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已经经历了几百年的市场经济,其积累的大量的理论及实践确实值得我们学习。但是,西方商界却也有这样一种观点:“单靠模仿领先者是无法成功的”,因此这里就存在着如何将西方先进的管理理论及方法与中国企业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问题,而将企业的经营与管理一味的全盘西化极可能会出现消化不良的现象,犯教条主义的错误。况且,西方经济界也一直在积极吸收包括中国在内的各种管理经验及实践而为其所用。例如大家都知道美国军队对《孙子兵法》的重视,但美国商界对它的重视及应用可能很多人并不太了解,现举几个较明显的例子:

  日本学者村山孚说:日本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两个支柱,一个是美国的现代管理制度,一个是《孙子兵法》的战略和策略。日本的“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公开宣称孙子兵法是他们成功的法宝。他说:“中国古代先哲孙子,是天下第一神灵。我公司职员必须顶礼膜拜,对其兵法认真背诵,灵活应用,公司才能兴旺发达。” 日本麦肯齐公司董事长大前研一写了《孙子对日本经营管理产生的影响》一文,宣称《孙子兵法》是日本企业的“最高经营教科书”。

  美国的经济学界和企业界在对孙子兵法重视程度上并不比日本人逊色。美国著名管理学家乔治在《管理思想史》中则说:“你想成为管理人才吗?必须去读《孙子兵法》”。美国当今著名经营战略学家哈默在他的文章中多次引用孙子的语录。他说:“仅估计已知竞争者的当前战略优势无助于了解潜在竞争者的决心、持久力与创造力。孙子,一位中国军事战略家,3000年前就曾论证道:‘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美国福坦莫大学商学院副院长、北京大学北大国际MBA美方院长杨壮说:“《孙子兵法》是战略理论领域的传世之作,是世界兵法史上的经典之作,是一本企业致胜之道的巨著。”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董事会主席罗杰·史密斯说他成功的秘诀就是“从2000年前中国一位战略家写的《孙子兵法》一书中学了许多东西”,从而使他获得了一个“战略家的头脑”。

  二、毛泽东同志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一些企业经营及管理思想当时也是走在了西方发达国家的前面并被它们所借鉴和吸收。

  例如,美国的西点军校、哈佛大学早已将毛泽东思想作为全球经典案例。并且有学者发现,当年中国推行的“鞍钢宪法”与西方的全面质量管理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一些学者认为全面质量管理极有可能是借鉴吸收了“鞍钢宪法”的成果。“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管理学教授罗伯特·托马斯明确指出,‘毛主义’是‘全面质量’和‘团队合作’理论的精髓,即充分发扬‘经济民主’——两参一改三结合(即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工程技术人员、管理者和工人在生产实践和技术革新中相结合)恰是增进企业效率的关键之一。

  三、毛泽东同志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经济建设情况并不象很多人想象中的那么失败,实际上,很多西方中立的学者对那个时代的经济成就是持肯定态度的,比如1972年日本经企厅年度世界经济报告中国部分对中国的经济建设情况给予相当的肯定。而美国的莫里斯在其著作中也提到:

  毛泽东发展策略的主要问题和不足中的大部分都是高速工业化的副产品,如果不正确评价这个基本的经济事实,就无法理解在毛泽东之后时期占支配地位的改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经济史以一个小小的工业生产基地为发端,这个工业生产基地甚至比比利时的还要小一些;当时,中国工业的人均产量不及比利时的工业产量的十五分之一。然而,是在物质资源最贫乏的基础上,在充满敌意的国际环境中和极少外援的情况下,中国在四分之一世纪的时间内把自己变成了一个主要的工业大国。在毛泽东当政期间,全国工业总产值增长了三十多倍(如果从1952年算起则增长了十二倍),其中重工业总产值增长了九十倍(1949年以前中国重工业特别匮乏)。从1952年(当时工业生产恢复到了战前最高水平)到毛泽东时代结束为止,尽管“大跃进”造成了工业生产的混乱,工业产量仍在以平均每年11.2%的速度增长。1953年至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增长的百分比最大,当时工业增长率达平均每年18%,把中国的工业生产力翻了一番还不止。其后一些年里增长的速度尽管不稳定,但仍然很快。1966年至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尽管造成了很大的破坏,但工业生产仍继续在以平均每年超过10%的速度增长。

  综上所述,我觉得中国企业除了要积极向西方学习外,还可以另辟蹊径:向毛泽东学习。毕竟毛泽东的军事思想博大精深,并不逊于《孙子兵法》,尤其是其以弱胜强的谋略对中国企业意义尤其重大,因为中国企业与国外垄断企业相比,实力相差非常大。但如果中国的企业家们掌握了毛泽东以弱胜强谋略的精髓,则我们中国的企业必将称雄于世界经济的大舞台。实际上,很多中国企业家们已经致力于向毛泽东学企业管理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果,比如大家比较熟悉的企业:华为集团总裁任正非、联想集团总裁柳传志、盛大公司董事长陈天桥、娃哈哈集团创办人宗庆后以及微软公司唯一一位3次被授予微软公司的最高奖项:比尔.盖茨总裁杰出奖和杰出管理奖的唐骏等等。而相关的书籍近年来也有一些,如《党史商鉴》、《向解放军学习》等,但总的来说这些书都有些大同小异:都是先总结出毛泽东都有哪些军事思想及原则,然后以商界的实例来说明企业家们是如何应用这些军事思想及原则的。应当说这种书实用性很强,但我觉得也有缺点,那就是研究的还不够深入,毕竟毛泽东提出的那些军事思想及原则乃是基于当时的客观情况而提出的,那么它们之中哪些可以应用于现代商业社会,哪些已不适宜,判断的标准是什么,这些恐怕都需要仔细考虑,所以我认为还是应当对毛泽东智慧产生的根源加以研究,比如毛泽东为什么会发明人民战争,其为什么会提出中国要走“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我个人认为研究这些要比研究人民战争以及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思想如何在现代战争和商战中进行应用要有意义的多。为此现将我对此的一点想法奉现给大家,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首先,毛泽东创造性地发明了人民战争,确实是前无古人,为军事战争理论增添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那么,毛泽东为什么会发明人民战争?其实这个问题答案非常简单:毛泽东是依照马列主义的历史观,按照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从而发明了人民战争的:历史唯物主义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前提出发,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列宁曾经说过:“历史上有过各种各样的变化:依靠信念、忠诚和其他优秀的精神品质,这在政治上是完全不严肃的。具有优秀精神品质的是少数人,而决定历史结局的却是广大群众,如果这些少数人不适应群众,群众有时就会对他们不太客气。”而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一切旧的历史观基本上都属于英雄史观,否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当然,这也不排斥某些思想家具有一些重视群众作用的思想因素。但是,这种思想即使在提出这一观点的思想家那里也并不占主导地位;而且,这些思想往往是以维护和改善剥削制度、巩固旧时代统治者的统治为目的的,因而是以肯定统治与服从的关系为前提的,并没有从根本上超出英雄史观的窠臼。所以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只有象毛泽东这样的持历史唯物主义观念的马列主义者才能发明以及运用人民战争,其他任何人哪怕是《孙子兵法》及《战争论》的作者,无论他们的能力有多高,但由于他的世界观所限,是不可能发明人民战争的。

  那么马列主义如此的历史观对企业又有什么重要意义呢:如今有一个观点已经深入人心,即企业兴衰的关键在于人。在企业中人是第一位的。但据李凯城教授介绍:人的因素是第一,现在西方也讲,但那是八九十年代以后,毛泽东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讲。而且美军也开始讲了,过去它讲战斗力都是考虑弹药基数、火力单元,现在也考虑人的因素了。并且,前面提到的西方的全面质量管理以及中国的鞍钢宪法都可以说是马列主义历史观在现代商界中的成功应用。

  其次,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提出要作红色的山大王,走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的观点,从而给中国革命指出了正确的方向。那么,毛泽东为什么会提出这个观点?对此我们看看马列主义矛盾论中的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就什么都清楚了:“既然一切事物都是有差别的、不同的,都具有自己的特殊性,而这种特殊性是共同类事物的共性所不具有的,但它又具体地决定着或体现着事物的本质、规律等以及事物具体的运动变化(如运动途径与趋势等),只有认识了这些特殊性即特殊规定才算获得了对事物本身的认识。那么这就要求我们在认识事物时一定要深入认识事物具体的特殊情况,而且要从事物本身去认识事物。这是认识事物的唯一途径,并且不可用一般性的指导理论代替到事物的具体认识和分析。”

  因此,毛泽东正是应用了马列主义中的矛盾的特殊性原理,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才能提出走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的正确思想。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对现代商界具有特殊的意义,比如,2001年被美国营销协会评为“有史以来对美国营销影响最大的观念”的定位理论可以说是此原理的最典型的应用。
再次,过程论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理论之一,该原理认为: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就是说一切事物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作为过程而发展的。所谓过程是指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转化为其他事物的历史,都有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科学既是揭示联系,也是揭示过程,不把事物当作过程就没有科学。把世界看做过程的集合体,这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这不仅要求我们要把事物当作过程来认识和把握,而且告诉我们,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对过程具体地分析,根据过程的条件和规律等对过程作出预测,然后再根据预测的结果反过来选择、确定对过程以后发展有利于己的变革事物的非法或做法,即把过程较远和长远的运动发展(或利益)与现在的变革事物的方法或做法联系起来,以前者决定后者,即在长远与现在的结合中把握现在,以长远决定现在。
从现实出发预测事物的未来以及整个过程,又以未来规定现在,预作准备,为事物未来的发展创造条件,从而更好的把握未来。这种超前性的思维方法就是过程论所要求的,而这也是毛泽东思考与把握事物最常用的方法。毛泽东之所以高瞻远瞩,其原因之一就在于他不是静止地看事物,而是以运动发展的观点看事物,即“着眼于发展”。他总是力求从事物运动发展的整个过程去认识和把握事物,而不是停留于某一局部或片断。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毛泽东能够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最后胜利的主要原因。

  而现代西方商界有一种观点与此也基本相同:“为了实现一定的战略目标,有时有必要投入大量资源,以占领那些影响整体战略发展的关健点。比如,你也许不得不在一段时期内仍旧经营一些亏损的项目,以便达到一定战术目标,进而保证总体战略的成功。反之亦然。比如,当一些可赢利的产品同你的战略不一致的时候,你就不得不削减或放弃这些产品。不论其结果如何,这都可能引发那些注重销售业绩的员工的一向反对意见。”

  从以上几点,我们可以看出,毛泽东思想确如大家所共知的,是“马列主义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并且其对现代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关于毛泽东依据马列主义原理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事例还有很多,比如马列主义的系统性原理以及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等等,在此无法细说。我认为,如果说毛泽东提出的那些具体的军事思想及原则对当代企业家来说是不可多得的黄金的话,则他所依据的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其认识世界改变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则是能够点石成金的仙人指。其实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不止对于商界如此,对于各行各业以及我们日常的实际生活都是非常有益的,比如,在科研领域,大家都熟知的“毛粒子”的故事:毛泽东依据马列主义原理,提出了宇宙无限大也无限小,原子核可分,基本粒子也可以分的学说,后来物理学家真的发现了比基本粒子还小的物质单位,美国著名科学家、1979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格拉肖教授等人即把它命名为“毛粒子”。因此希望有识之士能够对此领域予以关注、加以研究。





晶牛毛泽东思想网声明:本网站属非盈利性学术网站,消息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和社会各界从事毛泽东思想研究人士的投稿,晶牛毛泽东思想网登载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不慎侵犯第三方权益,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关键字:  
收藏本文】 【推荐好友】 【打印本文

   相关文章:
·王群英:实践出真知 学中长才干
·王均甫:关于中国领导干部队伍缺失的思考
·冯颜利:《实践论》《矛盾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
·陈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矛盾论》、《实践论》的再
·陈一五:实践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吴勇:《矛盾论》和《实践论》:手段与目的

 声明:刊登此文章是为了更好地宣传、弘扬毛泽东思想,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