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当前位置: >  > 思想研究 > 教育思想 > 徐家林:我国职业教育的根本指导方针

徐家林:我国职业教育的根本指导方针

作者:徐家林   来源:征文 点击:: 日期:2006-08-30

--纪念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发表50周年

   
   1957年2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会议上,作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包括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以及有关处理上述各种矛盾的方法和政策作了全面深刻的阐述,是毛泽东思想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作为一部理论著作和政治著作,无论是从哲学角度和政治角度,还是从经济、社会、教育等方面都有首创意义。毛泽东在这篇著作中提出的教育方针,对我国的各类教育特别是职业技术教育提供了指南,推动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开创了我国职业教育的新局面。毛泽东同志作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长期革命斗争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过程中,他十分重视教育工作特别是职业教育工作。研究和学习毛泽东同志的职业教育思想,对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毛泽东提出的教育方针为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奠定理论基础,是指导我国职业教育的根本方针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提出了著名的教育方针:“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面部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
 
    这一教育方针,是与当时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的政治、经济状况相适应的。它表明中国进人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后,所需要培养的是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结合的全面发展的新型劳动者。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职业教育是指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应用人才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劳动者。与普通教育相比较,职业教育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职业教育的价值功能就在于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其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服务方向的基层性、人才培养类型的技术性、职业素质的综合性、教学内容的应用性、教学过程的实践性,这些基本特征构成了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
 
    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教育成为统治劳动人民的工具。封建科举制度,“读书作官为荣”、“读书谋事为耻”,鄙视劳动、重道轻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学而优则仕”的“读书做官”思想等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陈腐观念极为严重。毛泽东对这些陈腐观念深恶痛绝,他一生奋斗为人民,要彻底改变旧世界,彻底改造旧教育。全国解放后,虽然改造和接管了旧教育,有区别的接管了旧中国的公立学校,接收了外国津贴学校,收回了教育主权,接办了私立学校,稳定了教学秩序,建立了新民主主义的教育体系,但毛泽东仍感到没有到位,没有达到他所想达到的目标。50年代末开始,对教育工作作了一系列指示和意见,提出了许多新的教育主张,对传统学校教学体系持坚决批判态度,主张进行彻底改革。那么,毛泽东所希望的教育是什么样的教育呢?
 
    毛泽东受过职业教育,青年时代就开始从事职业教育活动,有志于中国的教育改革。作为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他始终重视教育工作。在革命导师中,他的教育实践最多,教育思想最丰富。在其漫长的革命生涯中,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发表了大量的教育论著、教育主张、教育观点和谈话、指示,进行了丰富的实践活动。笔者对这些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数十年的潜心学习和研究,认为他所理想的教育应是:在目标层面上,使广大劳动人民享受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在制度层面上,要革命、要创新,学制要缩短,课程要减少,教材要适用,理论要联系实际,强调创新和应用;在办学形式层面上,提出“两条腿走路”,以需求为导向,多种形式办学,探索我国职业教育的特殊规律与独特道路。早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就指出,对于文化建设事业问题,排外主义是错误的。但是“盲目照搬的方针也是错误的,应当以中国人民的实际需要为基础”;在操作层面上,主张实践教学,方法灵活,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强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把这些理论和实践与当今我国和世界职业教育的性质、特征相对照,发现在毛泽东教育思想的丰富宝库中,很多方面具有鲜明的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为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因此,笔者认为,毛泽东从理论和实践上探索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道路,在中国教育发展史上留下了辉煌的篇章,对我们今天的职业教育仍具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
 
    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是毛泽东职业教育思想的重要内涵。1958年他在一次讲话中明确提出:“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2]在视察天津大学时又强调应“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起来”。[3]关于如何使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毛泽东同志发表大量谈话,概括起来主要观点有: (一)学校办工厂、农场,工厂、农场办学校,改变传统教育制度。他说:“学校办工厂,工厂办学校”。[4]农村建农民文化技术学校,“每个乡,目前至少是大多数的乡,都应当办起来”。[5](二)开设生产劳动与技术课程。他说:“办农村需要的中学,中学里面增加一点农业课程”,“应当增加一些乡土教材”。[6]毛泽东提出学生不但要学普通文化课程,还要学工业、农业课程。 (三)要参加生产劳动,半工半读。早在1919年,他就发表文章提出学生“一面读书,一面从事生产工作,半工半读”。[7]延安时,毛泽东在给抗大的题词又提出“一面学习,一面生产”[8]的思想。1958年,他在《工作方法(草案)》中要求,一切中等技术学校和技工学校,一切高等工业学校,一切农业学校,都要办农场或工厂。一切学校的师生都要到自己的工厂、农场或到附近的工厂、农业合作社参加生产劳动。视察天津大学时强调不仅学生要参加生产劳动,“教师也要参加劳动,不能光动嘴不动手”。[9]通过参加生产劳动,一方面可以了解和参加工农业生产,使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一方面可以改变轻视体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者的观念,实现“知识分子劳动化”。[10](四)学校进行生产,开展勤工俭学。学校通过试办工厂、农场,进行勤工俭学,做到自力更生,解决一部分或大部分办学经费,减轻国家负担。勤工俭学,不仅学生要搞,教师也要搞。(五)劳动一段,学习一段。1965年,他在杭州的一次会议上批评高中毕业直接升学的办学,要求青年高中毕业后先做点实际工作,“单下农村还不行,还要下工厂、下商店、下连队。这样搞他几年,然后读两年书就行了”。[11] 1968年7月21日又提出:“要从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农民中间选拔学生,到学校学几年以后,又回到生产实践中去”。[12](六)举办各种半工半读制学校,多种形式办学。他主张不仅要办正规的学校,也要办各种业余的学校;不仅要办普通的学校,也要办职业技术学校;不仅要办全日制学校,也要办各种半工半读学校。  
 
    二、毛泽东提出的教育方针是对马克思主义职业教育的继承和发展
 
    马克思、思格斯早在19世纪中叶就科学地论证了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他们根据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指出:随着生产的发展,社会分工的出现,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这种片面发展的消除,关键在于发展生产力,消灭分工,而这主要依靠机器大工业的力量。因为大工业的本性必然要求改革劳动形式,使社会内部的分工革命化.不断地把大量的资本和工人从一个生产部门投到别的生产部门,这就要求工人的全面发展,与此同时,随着机器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先进的机器将代替手工劳动,高度的自动化将代替把大多数人终生束缚在某种工种的体力劳动,这不仅给社会带来能满足全体成员需要的丰富产品,也使每个人都有充分的时间来学习和进行新的研究。这样,机器大工业的广泛运用和发展,必定使劳动产生新的质变,即:生产劳动不再是分散的、个体的、手工的、单纯依靠体力的,而是全面的、系统的、智力的、主要依靠脑力来进行的。那时,物质劳动中将彻底改革单纯使用体力的性质,逐渐向脑力过渡,最终消灭劳动分工所造成的固定职业,使脑力和体力劳动有机地统一起来,随着分工的消失,一切脑力与体力劳动的差别也将趋于消失。
 
  毛泽东提出的教育方针,从本质上说,是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因为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学说的根本原理和核心内容就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毛泽东所提出的全面发展概念,更为强调其现实意义,突出了教育对提高劳动者素质的作用,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和时代特点。就时代背景而言,毛泽东提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方针,主要是针对以下三个问题的:
 
  其一,当时在强调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同时,在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中存在着忽视政治的倾向。在一些人心口中,马克思主义好像时兴了一阵子,已经不那么时兴了。在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中,始终把提高工人阶级及其后代的阶级觉悟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问题,看作是头等重要的任务,毛泽东自然也十分重视德育,把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劳动者放在最主要的位置上。
 
  其二,当时有一些青年存在一种不切实际的想法,他们认为到了社会主义社会就应当什么都好了,对中国的具体国情也缺乏应存的客观的认识。这些人没有看到社会主义制度只是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离理想境界的实现还很远,同样,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是如此,并非都是理想化的。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小学生越来越多,而国家经济条件有限,不可能使所有中小学的毕业生都升入高一级学校,当时有一大批中小学生,尤其是初中、高中毕业生要参加生产劳动,走向社会,这并不是一时的现象,而是在整个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都可能遇到的问题。由于没有抓紧生产劳动教育,没有注意克服轻视体力劳动的旧观念,以致产生了很不适应的状况。学校中也出现了单纯追求升学率的偏向。此外,还有一些大学生对参加生产劳动也觉得是大才小用,不愿去生产第一线。因此,毛泽东在提出教育方针时,特别强调要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劳动者。
 
    其三,当时各级学校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影响身心全面发展,影响学习,影响工作。毛泽东认为,青年时期是长身体的时期,他们学习和工作的负担都不能过重,一方面要学习、工作,另一方面也要兼顾娱乐、休息、睡眠,因此,在提出教育方针时,强调要使受教育者在体育方面也要得到发展。
 
  毛泽东提出的这一社会主义教育方针.是对马克思主义职业教育学说的一个贡献。它对社会主义教育的性质、任务、培养目标作了高度概括,集中体现了毛泽东职业教育思想的本质,它反映了职业教育本质的两个基本方面:为社会生活的延续和发展服务,为社会生产的发展服务。 
 
    三、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有了很大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比较而言,职业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在改革发展中还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
 
    一是一些地方对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社会上还存在着鄙薄职业教育的观念,引导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和舆论宣传还不够有力,尊重劳动、尊重技能型人才的社会氛围尚未形成。
 
    二是稳定的职业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尚未建立,投入增长跟不上发展的需要。
 
    三是师资不足,水平偏低,特别是“双师型”教师缺乏。
 
    四是现有教育教学模式和学制单一,教育教学内容不能很好地适应企业和社会需求,教育教学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行业企业参与的良性机制尚未形成,产学结合没有真正落到实处,人才培养模式有待革新。
 
    五是职业教育发展在地区和城乡之间不平衡问题突出,农村特别是西部地区职业教育基础十分薄弱,发展较慢。
 
    在新的形势下大力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关键是要进一步提高对职业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中等职业教育和培养高技能人才为重点,以深化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动力,以基础能力建设为着力点,切实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进一步扩大中等职业教育规模,努力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全面提高职业教育服务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和水平。
 
 2005年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决定,“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每年安排8亿元专项经费用于支持中等职业教育贫困家庭学生助学制度建设。[13]为贯彻落实国务院的决定,财政部和教育部日前印发了《关于完善中等职业教育贫困家庭学生资助体系的若干意见》和《中等职业教育贫困家庭学生国家助学金管理办法》,这标志着中等职业教育贫困家庭学生资助体系正式形成。这是一项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和贫困家庭学生的民心工程,是提高劳动者素质、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必将对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注释:
 
 [1]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A].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2][10]毛泽东论教育革命[A].北京:人民出版社,1967.
 
 [3][4] 毛泽东同志论教育工作[A].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5] 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6][9][11][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1949--1982)[Z].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7] 毛泽东.学生之工作[J].湖南教育月刊.1919.
 
 [8] 毛泽东教育思想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
 
 [13]一项利国利民的重大举措[J].中国教育报,2006-08-17.
 





晶牛毛泽东思想网声明:本网站属非盈利性学术网站,消息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和社会各界从事毛泽东思想研究人士的投稿,晶牛毛泽东思想网登载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不慎侵犯第三方权益,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关键字:  
收藏本文】 【推荐好友】 【打印本文

   相关文章:
·朱向东:毛泽东主张教授治校
·魏胜权:学习毛泽东的人民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谌赤军:毛泽东“三结合”读书法
·徐家林:我国职业教育的根本指导方针
·毛泽东军事思想对教育工作者的一些指导
·伍迪希:毛泽东的教育奇谋

 声明:刊登此文章是为了更好地宣传、弘扬毛泽东思想,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