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当前位置: >  > 思想研究 > 军事思想 > 刘喜发 李亮:毛泽东与东北解放战争

刘喜发 李亮:毛泽东与东北解放战争

作者:刘喜发 李亮   来源: 点击:: 日期:2005-11-08

  [摘要] 解放战争时期,在国共双方角逐东北的新形势下,毛泽东高瞻远瞩,运筹帷幄,不失时机地指导我军进军东北,创建巩固的东北根据地;适时发起战略决战,极有力地加快了东北解放的进程。东北的解放对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推进起了重大的支援作用。
  [关键词] 毛泽东     东北解放战争    战略方针

  抗战胜利后,东北地区成为国共两党争夺的首要目标。为了夺取东北,创造有利于我的战略态势,中共中央作出了"向南防御,向北发展"的战略决策和一系列的战略部署,指导我党我军先机进入东北创建根据地。在三年多的时间里,我军先后进行了四平保卫战、"三下江南"、"四保临江"等防御作战和一系列攻势作战,1948年秋,经过辽沈战略决战,解放了东北全境,极大地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在这一过程中,作为人民解放战争总策划人的毛泽东做出了巨大的历史性贡献。

  

  东北地区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工业发达,交通便利,它北倚前苏联,东邻朝鲜,西接外蒙,南面的辽东半岛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拥有大连、旅顺、营口、安东(今丹东)等优良港口,更有燕山山脉以居高临下之势,直趋华北大平原,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抗战后期中共中央开始注意东北地区的重要战略地位, 1945年6月10日,毛泽东在关于选举候补中央委员问题的讲话中,着重强调了争取东北的重要性。他说:"从我们党,从中国革命的最近将来的前途看,东北是特别重要的。""只要我们有了东北,那末中国革命就有了巩固的基础。"[1](P426)
 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在中苏边境的抗联部队在李兆麟、周保中等的率领下结束整训,随苏军回到东北并迅速发展壮大起来。8月14日,日本宣告无条件投降。日本投降后,苏联红军很快控制了我国东北的大城市和主要交通线,而许多中小城市和广大的乡村则出现了政治真空状态。

  苏联对日宣战并出兵东北,客观上为我党争取东北提供了有利条件。毛泽东和中共中央抓住有利时机迅速作出了争取东北的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

  8月11日,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发布《延安总部命令第二号》命令":一、原东北军吕正操所部,由山西绥远现地,向察哈尔、热河进发。二、原东北军张学诗所部,由河北、察哈尔现地,向热河、辽宁进发。三、原东北军万毅所部,由山东、河北现地,向辽宁进发。四、现驻河北、热河、辽宁边境之李运昌所部,即日向辽宁、吉林进发。"[2](P219)
 8月20日,毛泽东为中央军委起草致各战略区指示电,要求将东北籍干部集中待命,并抽调9个团及一个干部团开赴热河和东北,准备"乘红军占领东北期间和国民党争夺东北"。[3](P45)在8月23日、26日的两次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毛泽东都谈了争取东北的问题,他说:"限于中苏条约,苏联不能直接援助我们。我们先派干部去是确定的,是大有文章可做的。军队去不去,还不一定。要看情况。"[4](P758)

  毛泽东等人赴重庆谈判后,主持中央工作的刘少奇根据从各种渠道了解到的东北的政治、军事情况以及苏军对我党我军的态度,经与毛泽东、周恩来电商后,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制定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决定成立以彭真为书记的中共中央东北局,加强党对东北工作的领导。决定将浙东、苏南、皖南、皖中部队北撤,陈毅、饶漱石率新四军部和华中局北移山东,统一领导山东和华中两大战略区的工作,罗荣桓率领山东军区机关和大部主力去东北,命令王震率八路军南下支队从湘鄂边区北撤至中原地区,与李先念率领的新四军五师会合,坚守中原解放区,牵制敌人,已进至河南境内的八路军南下第二、第三支队转道东北,并派林彪前往东北统一军事指挥。

  根据中共中央的战略部署,山东部队在罗荣桓、肖华等指挥下,开始大规模渡海行动,向辽东半岛进军。至12月中旬,奉命开赴东北的山东部队70000余人,地方干部6000余人,全部到达指定地区。

  9月下旬,黄克诚率华中新四军第三师35000人从苏北出发,横跨苏、鲁、冀、热四省,于11月25日到达锦州附近地区。

  其他解放区调往东北的部队和干部也都陆续抵达指定地区。据统计,中共中央为发展东北,先后向东北派遣了11万正规部队和2万名干部,其中包括占七届中委总数(77人)四分之一强的20名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从而保证了争取东北方针的贯彻落实。

  为了阻止和迟滞国民党军队北进,掩护我军向北发展,毛泽东在刘少奇、朱德等的协助下,先后指挥我军进行了上党、平绥、邯郸、津浦路等战役,歼灭10余万国民党军队,粉碎了蒋介石夺取华北战略要地,打开陆路进入东北通道的企图,阻滞了国民党军队向华北解放区的推进,为我军在东北的战略展开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我军进入东北后,最初采取的是"分散发展"的方针,将先期进入东北的部队和抗联及其新发展的部队分散到各地发动群众,建立地方政权组织,扩充部队。

  由于中苏条约的存在和苏军重兵驻扎东北,我党争取东北的斗争就不能不在一定程度上受苏联态度的影响。1945年10月中旬,出于对美国势力进入东北的戒心,苏方拒绝蒋军在其控制下的大连、旅顺登陆,又将营口、葫芦岛等港口城市交给我军接收。此时,我军进入东北的部队和在东北新发展的部队已达数万人,而国民党尚无一兵一卒进入东北。刚刚结束重庆谈判回到延安的毛泽东,决定对我党争取东北的战略作出大幅度调整, 10月19日,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致东北局指示电:"我党方针是集中主力于锦州、营口、沈阳之线,次要力量于庄河、安东之线,坚决拒止蒋军登陆及歼灭其一切可能的进攻,首先保卫辽宁、安东,然后掌握全东北,改变过去分散的方针。"[2](P364) 10月23日,毛泽东再次致电东北局,要求:"竭尽全力,霸占全东北"。[5](P7)

  毛泽东在11月1日以中央军委名义给各大战略区的指示电中,明确提出11月份的作战部署:"我党任务是夺取东北、巩固华北华中,而11月开始之主要作战方向已移至东北方面,第二个作战方向则是华北华中。"[6](P43)

  11月2日,国民党东北保安司令长官杜聿明指挥全副美械装备的第13军和52军在秦皇岛登陆,从陆路开始向东北推进。驻守山海关一线的李运昌、杨国夫等部奋起抵抗,国共双方争夺东北的大战由此开始。由于敌我力量过于悬殊,11月16日,山海关被敌人攻占,我军被迫向绥中方向撤退,敌军则乘胜长驱直入,接连侵占绥中、兴城、锦西、葫芦岛等地。在美、蒋的外交压力下,11月19日,苏军方面通知东北局,中长铁路沿线及城市要全部交蒋,有红军之处不准我与顽军作战,要我们退出铁路线若干公里以外,以便蒋军接收,他们回国。11月20日,中共中央电示东北局,要他们"让开大路,占领两厢",将部队从中长铁路沿线和大城市撤出,将主要力量迅速转向东满、北满和西满建立巩固的根据地。

  11月30日,陈云、高岗、张闻天联名以《对满洲工作的几点意见》为题,致电中共中央和东北局,提出我党现在独占沈阳、哈尔滨、长春三大城市及长春铁路干线以独占满洲,这种可能性是没有的。我党在东北工作的基本方针"应该不是把我们的全部注意力集中于这三大城市,而是集中必要的武装力量,在锦州、沈阳前线给国民党部队以可能的打击,争取时间。同时,将其他武装力量及干部,有计划地主动地和迅速地分散到北满、东满、西满,包括广大乡村、中小城市及铁路支线的战略地区,以扫荡反动武装和土匪,肃清汉奸力量,放手发动群众,扩大部队,改造政权,以建立三大城市外围及长春铁路干线两旁的广大的巩固根据地。"[7](P222)

  12月11日和25日,作为东北前线最高军事指挥员的林彪两次给中央和东北局发电,建议我军主力绝大部分应离开城市分散于广大乡村剿匪、做群众工作、整军与整训,做长期打算。12月28日,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了给东北局题为《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指示电。在这个对东北工作具有纲领性意义的指示中,毛泽东集中中共中央和东北局多数领导成员的正确意见,全面深刻地阐述了我党我军争取东北的指导方针。他明确指出:"我党现时在东北的任务,是建立根据地,是在东满、北满、西满建立巩固的军事政治的根据地。"应"迅速在西满、东满、北满划分军区和军分区,将军队划分为野战军和地方军。将正规军的相当部分,分散到各军分区去,从事发动群众,消灭土匪,建立政权,组织游击队、民兵和自卫军,以便稳固地方,配合野战军,粉碎国民党的进攻。"[8](P1179~1182)

  毛泽东《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指示电,科学地分析了在苏军压迫我军退出大城市和主要交通线后东北我党我军面临的形势,全面阐述了在新形势下发展东北革命力量,建立巩固的根据地,同国民党进行持久斗争的方针,为夺取东北解放战争的胜利,指明了正确的途径,后来东北解放战争的发展历程充分证明了毛泽东的战略眼光和英明预见。

  在接到《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指示电后,中共东北局召开扩大会议,认真检讨了几个月来的工作,统一了认识,开始全面实行战略转变。东北局的主要领导干部陈云、张闻天、高岗、李富春、林枫等分赴各地,传达中央指示,具体组织创建东、西、北满根据地的工作。

  1946年春,由于苏美矛盾激化,冷战局面开始形成,苏蒋关系恶化导致苏联再次对蒋介石的接收采取不合作的态度,根据这一情况,同时也为配合周恩来在重庆与国民党正在进行的谈判,毛泽东决定再次调整我党夺取东北的方针,1946年3月24日,他为中央起草致东北局指示电,提出:"我党方针是用全力控制长哈两市及中东全线,不惜任何牺牲反对蒋军进占长、哈及中东路,而以南满西满为辅助方向。"[3](P153)随后,林彪指挥东北我军主力在四平地区同国民党军队展开了一个多月的激战,这就是我军历史上著名的"四平保卫战"。四平保卫战是解放战争时局转换的枢纽[9]。5月18日,我军主动撤出四平并大踏步后退,将主力全部撤退到松花江北岸,与国民党军队隔江对峙。6月3日,毛泽东为中央起草致东北局指示电,要求东北我军"采取运动战与游击战方针,实行中央去年十二月对东北工作指示,作长期打算,为在中小城市及广大乡村建立根据地而斗争。"[3](P250)东北局于7月初在哈尔滨召开扩大会议,经过认真的研讨,通过了《东北的形势和任务》决议案。该决议案把中共中央确定的 " 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战略方针与东北地区的实际密切结合起来,制定了发动农民群众,创建根据地的一系列具体方针,成为指导东北我党我军行动的纲领性文件。随后,东北我党我军深入各地发动农民群众,进行剿匪、锄奸、反霸、减租、建政等项工作,建设稳固的根据地。经过东北广大干部和群众的艰苦奋斗,到1946年6月下旬全面内战爆发时,国民党军队仅占领了占东北总面积30%的点和线,而我军则在占东北总面积70%的地区建立起了强大、巩固的根据地,为解放东北全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46年的初冬,国民党东北保安司令长官杜聿明调集兵力向临江地区大举进攻,企图消灭南满我军,尔后再转兵北上,完成其"先南后北"的战略计划。12月13日,毛泽东为中共中央军委起草致林彪并告东北局电:指示东北我军"在目前情况下暂取守势,力求拖延敌对北满之进攻"。"南满方面应集中主力各个歼敌,收复失地,[对]于拖延敌对北满进攻必有帮助。"[3](P577)根据毛泽东的指示,东北我军从1946年12月至1947年4月,进行了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共歼敌约5万人,收复城镇11座,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南满根据地的进攻,并迫使东北国民党军队全面转为守势。东北局势的转变,为我军转入战略进攻创造了有利条件。从1947年5月13日至1948年3月15日,东北我军先后组织了夏、秋、冬三次大规模的反攻,歼敌30余万人。东北地区97%以上的土地和80%以上的人口已获得解放。经过扩充和休整,至1948年8月止,东北我军的野战部队已发展到12个步兵纵队、3个骑兵师及1个炮兵纵队,1个铁道兵纵队,共70余万人;另有地方部队33万人,总兵力达103万人。

  与东北人民解放军的情况相反,国民党军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已有57万人被我军消灭在东北战场。1948年1月,卫立煌接任东北"剿总"总司令后,不断扩军补充,将东北国民党整编成4个兵团、14个军、44个师(旅),连同特种兵、机关、地方部队共约55万人,被分割包围在长春、沈阳、锦州3个孤立的地区内。为挽回败局,蒋介石在南京召开军事会议,拟议撤退东北,固守中原,确保江南,但对东北又不忍丢弃,或撤或守,举棋不定。这种状况,对于我军发起以就地歼灭东北敌军为最终目的的连续大规模作战是十分有利的。

  以上情况表明,在东北战场上,我军已完全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具备了与国民党进行大规模决战的条件。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全面分析了全国战场的形势,当机立断,决定把战略决战的方向首先指向东北战场,发动辽沈战役。

  早在1948年2月7日,东北野战军冬季攻势进行期间,毛泽东根据东北国民党军队有可能全部撤退至关内的情况,就致电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林彪等人,指出:东北我军"应准备对付敌军由东北向华北撤退之形势","对于我军战略利益来说,是以封闭蒋军在东北加以歼灭为有利"。林彪于2月10日复电毛泽东:"我们同意与亦认为将敌堵留在东北各个歼灭,并尽量吸引敌人出关增援,这对东北作战及对全局皆极有利。今后一切作战行动当以此为准"。[10](P50)1948年3月中旬,东北野战军胜利结束了冬季攻势,全军转入休整。5月24日,东北野战军以2个纵队和7个独立师奔袭长春西郊,由于我军缺乏大城市攻坚的经验,在取得歼敌5000余人的战果的同时,自己伤亡亦达2000余人。在这样情况下,林彪感到攻打长春没有取胜把握,于5月24日、6月1日两次致电军委,申述强攻长春之困难,建议对长春实行"久困长围"。获得中央军委同意后,东北野战军主力一部8个师开始对长春实行"久困长围",其余主力则集结在沈阳、长春铁路西侧准备打援。但是在卫立煌以不变应万变的方针下,沈阳之敌按兵不动,东北野战军主力被牵制在长春地区与长春守敌形成僵持局面。这种局面长此下去,既不利于东北战局的开展,也不能配合关内战场的攻势。为了改变这种被动局面, 9月5日毛泽东代中央军委致电林彪:"你们秋季作战的重点应放在卫立煌范汉杰系统","你们可以在北宁线上展开大规模作战,在此线上作战补给较便利。这又是中间突破的方法,使两翼敌人(卫立煌、傅作义)互相孤立。因此,你们主力不要轻易离开北宁线,要预先设想继续打锦州、山海关、唐山诸点,控制整个北宁路(除平津段)于我手,以利尔后向两翼机动。"[11](P592) 9月7日,毛泽东再次致电林彪:为控制北宁线并攻克锦州、山海关、唐山诸点,"你们现在就应该准备使用主力于该线,而置长春、沈阳两敌于不顾,并准备在打锦州时歼灭可能由长、沈援锦之敌。"如东北野战军在锦、榆、唐作战期间,沈长之敌倾巢援锦,即可在该地区连续大举歼灭,争取将卫立煌全军就地歼灭,为达此目的, "(一)确立攻占锦、榆、唐三点并全部控制该线的决心。(二)确立打你们前所未有的大歼灭战的决心,即在卫立煌全军来援的时候敢于同他作战。(三)为适应上述两项决心,重新考虑作战计划并筹办全军军需(粮食、弹药、新兵等)和处理俘虏事宜。"[12](P2)

  1948年9月10日,东北野战军领导人制定了主力南下作战的具体作战计划:以6个纵队及炮兵纵队主力和3个独立师,奔袭分割包围歼灭锦州及其以南北宁线上各点之敌军;以3个纵队部署于新民以北地区,监视沈阳之敌,防止敌向北宁线增援,并准备随时参加北宁线上的作战;以1个纵队位于沈阳以北地区,准备阻击长春之敌突围及沈阳之敌南援;以1个纵队和6个独立师、炮兵纵队一部继续围困长春。9月12日,东北野战军在司令员林彪、政治委员罗荣桓的率领下,在北起长春、南至唐山的绵长战线上发起了声势浩大的辽沈战役。

  10月1日,我军攻克锦州北大门义县,开始向锦州接近。但林彪在得到华北"剿总"所属独立九十五师和位于绥中、秦皇岛之间的新五军将增调葫芦岛的情报后,攻锦决心有所动摇。毛泽东于10月3日17时致电林彪,指出:"你们应利用长春之敌尚未出动,沈阳之敌不敢单独援锦的目前紧要时机,集中主力,迅速打下锦州,对此计划不应再改。"同日19时,毛泽东再次致电林彪指出: "只要打下锦州,你们就有了战役上的主动权。" 10月9日,我军开始发起锦州外围战。至15日18时,攻克锦州,全歼守敌10万余人。

  锦州是东北敌军通向关内的咽喉,打下锦州就关上了东北的大门,形成"关门打狗"之势,置东北敌军于死敌,为辽沈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基础。锦州被攻克后,困守长春的10余万国民党军队一部起义,其余全部投诚。随后,在毛泽东的指导下,东北野战军歼灭了由沈阳出援锦州的廖耀湘兵团,并于11月2日解放沈阳、营口等地,宣告了辽沈战役的胜利结束和东北全境的解放。东北全.境的解放,不仅使东北野战军成为一支强大的战略预备队,而且使东北成为巩固可靠的战略后方基地,为夺取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

  综上所述,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和中共中央依据对国内时局的深刻洞察,提出了"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战略构想,指导我军先机进入东北,创建根据地,粉碎了国民党独占东北,夹击我关内解放区的企图。在错综复杂的形势下,纵观全局,高屋建瓴,抓住有利战机,指导东北我军发起战略决战,为东北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卓越贡献。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2]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5卷[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3]毛泽东军事文集:第3卷[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4]金冲及.毛泽东传(1893-1949)[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
  [5]辽沈决战:续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6]逄先知.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7]陈云文选(1926-1949)[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8]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9]刘喜发.四平保卫战是解放战争时期时局发展的枢纽[J].中共党史研究,1998(5).
  [10]辽沈战役[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3.
  [11]毛泽东军事文集:第4卷[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12]毛泽东军事文集:第5卷[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作者简介:刘喜发,黑龙江伊春人,1961年生,法学博士,教授,江苏省"三三三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副校长、南京市行政学院副院长。

  
  李亮,山西代县人,1971年生,法学硕士,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讲师。

     





晶牛毛泽东思想网声明:本网站属非盈利性学术网站,消息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和社会各界从事毛泽东思想研究人士的投稿,晶牛毛泽东思想网登载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不慎侵犯第三方权益,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关键字:  
收藏本文】 【推荐好友】 【打印本文

   相关文章:
·孙焕臻:大迂回战略追歼——毛泽东对“十大军事原则”
·姚有志 傅立群:红军长征与毛泽东军事思想
·李茂盛:东征决策与毛泽东的雄才伟略
·丁上:试论毛泽东军事思想
·武更斌:军事艺术与现代企业领导
·刘喜发 李亮:毛泽东与东北解放战争

 声明:刊登此文章是为了更好地宣传、弘扬毛泽东思想,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