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当前位置: >  > 思想研究 > 经济思想 > 章鼎成: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思想的灵魂

章鼎成: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思想的灵魂

作者:章鼎成   来源:投稿 点击:: 日期:2006-09-25

  —— 毛泽东逝世三十年祭

  “东方红,太阳生,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的大救星……”①
 
  这首出之于陕北民歌,响彻宇宙的旋律,浓入淡出。有日出,有日落,这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然而“他为人民谋幸福”,成为毛泽东一生形象的真实写照,犹如一部气势磅礴、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一幅波澜壮阔、情景交融的浓彩画卷,一曲伟大奉献、催人向上的高亢乐章。
 
  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一切社会变革都是为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以无比巨大的思想锋芒、理论威慑、战斗激情和创新魅力,发出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1917年,列宁扩展为“全世界无产者和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并领导十月革命,使社会主义从理想变为现实。“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②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概括为十分简炼的五个金光闪闪大字: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光辉,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显示出马克思主义的特征,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与发展、继承与升华的有机统一,成为毛泽东思想的灵魂。
 
  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思想的渊源,中国革命的起点,共产主义运动的旗帜,浸透着无数革命先烈、革命先辈、志士仁人的青春、智慧、鲜血和生命,毛泽东就是其中的代表。

 
  

 
  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一以贯之、始终如一的思想。早在青年时代,毛泽东就开始“讨论社会主义”③,并给自已起了一个叫“子任”的名字,即把“改造中国和世界”④,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那时,毛泽东和劳苦大众已脉脉相通、心心相印。从目前所能查阅到的资料看,1939年2月,毛泽东致信张闻天,首次在中国共产党内提出“为人民服务”的思想⑤。1944年9月8日,毛泽东在为一名普通战士张思德召开的追悼会上作了《为人民服务》的演讲,阐述共产党“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⑥在中国共产党内引起强烈的共鸣和巨大的回响,撼天动地、激荡人心,成为教育、培养、塑造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的不朽名篇,是毛泽东思想灵魂的发展和升华。从此,为人民服务成了共产党的代名词,共产党人就是人民的公仆。1945年4月24日,毛泽东在党的七大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中强调:“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⑦就此,党的七大在确立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的同时,理所当然把为人民服务写入党章。在毛泽东履行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中,反复教导全党:中国共产党是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和实现人民意志的坚强执行者,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唯一宗旨,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而且“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⑧。中国共产党的这一代表,这一宗旨,这一标准,在毛泽东时代具有广泛性,赢得了中国人民的无限信任和衷心爱戴。
 
  毛泽东为人民服务思想,不是主观臆想,而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具体表现。
 
  第一,为人民服务思想,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推动人类社会突飞猛进的伟大贡献,在于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在这两大理论基石上,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的核心思想,阐明了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和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从而科学地揭示了社会主义必定战胜资本主义合乎客观规律的历史发展过程。这种由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人民群众观形成的世界观,反映到思想认识上,必然是为人民服务,即为创造历史和推动历史前进的绝大多数人服务,这是其他任何阶级所不曾也不会有的阶级品性。
 
  第二,为人民服务思想,是无产阶级的阶级本质和历史使命决定的。马克思、恩格斯有句名言:“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⑨毛泽东认为,无产阶级是人类历史上最先进的阶级,肩负着最后消灭阶级和实现共产主义的历史使命。无产阶级的阶级利益与全人类的利益,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一致的和统一的。无产阶级的阶级本质和历史使命决定了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决定了无产阶级阶级是大公无私的,“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它本身决无私利可图”。因此,无产阶级和共产党把解放全人类和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人生的意义、理想和目的,而且在为之奋斗的整个过程和每一个发展阶段上,坚持不懈地将个人的利益同广大人民的利益紧密结合起来,自觉转化为代表人民的利益。这种科学的人生观,就是无产阶级和共产党最基本、最朴素、最普遍、最实际的阶级本质。
 
  第三,为人民服务思想,是社会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进步是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前进运动。社会进步体现了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要求,是人民群众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创造历史,推动社会前进的伟大实践,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相辅相成。毛泽东认为,无产阶级是大多数,因此无产阶级的阶级性和人民性有完全的一致性和统一性。为人民服务就是为大多数人服务。就个人与他人、社会的关系而言,这并不是一种服务与被服务的单向关系,而是一种互动的服务关系。无产阶级和共产党的每一位成员,是人民中的一员,当他在为人民服务时,人民中的其他成员也在为社会包括他自己在内服务。因此,无产阶级和共产党把为人民服务作为人生的价值观,并不否认个人的利益和价值,而是认为人的最根本特性是人的社会性,人的价值是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只有首先强调为人民服务的价值,才能实现个人的价值。他提出的坚持国家、集体、个人利益的统一,就是党和人民事业与个人利益和价值的统一是辨证的、有机的、和谐的、温暖的、文明的、健康的、发展的统一。
 
  由此可见,毛泽东为人民服务思想体系的概念、范畴、判断、逻辑结构是马克思主义真理性和价值性的统一。共产党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始终坚持人民历史主体地位与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的一致性,坚持为共产主义理想奋斗与为人民谋幸福的一致性,坚持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导向与实现自我价值的一致性。
 
  为人民服务孕育毛泽东思想。纵横毛泽东为人民服务思想的发展轨迹,主要表现在坚信马克思主义和为人民服务。在毛泽东的心目中,始终存在着两个“上帝”。一个是他信仰的马克思主义,这是支撑他躬行为人民服务的强大的精神力量。1936年,毛泽东在延安窑洞里对美国记者斯诺说:“我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⑩毛泽东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历史发展阶段,他一而再、再而三地要求全党学习马克思主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完全彻底地、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作为一位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毛泽东生前曾多次谈到自己的死,要去见“上帝”。这个“上帝”,就是马克思。⑾从此“去见马克思”,成了共产党人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象征。在毛泽东的心目中,另一个“上帝”,当然是人民,这是激发他立志改造世界的巨大的物质力量。1945年6月11日,毛泽东在党的七大闭幕词中用愚公移山精神感动上帝的寓言,把人民称为“上帝”。他说:“现在也有两座大山压在中国人民头上,一座叫做帝国主义,一座叫做封建主义。中国共产党早就下了决心,要挖掉这两座山。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一定要不断地工作,我们也会感动上帝的。这个上帝不是别人,就是全中国的人民大众。全国人民大众一齐起来和我们一道挖这两座山,有什么挖不平呢?”⑿
 
  在毛泽东的心目中,这两个“上帝”,并不是二元并立的。1939年9月25日,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说,世界上最有学问的人,第一是人民大众,第二是马克思。马克思是从人民中来的,人民群众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无名英雄。这就科学地阐述了两个“上帝”之间的关系。
 
  毛泽东的一生是那样地信仰“上帝”,忠于“上帝”;依靠“上帝”,服务“上帝”。由此可见,两个“上帝”,两种力量融汇在一起,经过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在历史渊源、科学内涵、精神实质上,形成和发展了以为人民服务为灵魂的毛泽东思想。这是人类优秀思想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是马克思主义具体化的真谛,使共产主义的“幽灵”在古老的东方大国化作喷薄而出的红日,冉冉升起。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社会的生成、存在、变化、发展与进步,离不开人类世代延续的奉献精神。如果只有索取,没有奉献,就不会有人类社会长足发展的毛泽东时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铲除不公正、不合理现象的叛逆者,是洗涤旧文化、旧思想污毒的挑战者。共产主义理想和为人民服务思想是对以往历史上曾经有过的各种进步理想的超越。一首《国际歌》,激励了多少共产主义战士为了人民的利益,义不返顾地去冲锋陷阵、慷慨赴死;一曲《雷锋之歌》,感召着多少时代新人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地为人民服务之中。这是“为人民服务”思想所包含的巨大力量、深厚底蕴和无穷魅力。用毛泽东为人民服务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人把人类伟大的奉献精神发扬光大,推向了前所未有的历史高度。
 
  具体化的马克思主义形成和发展,是中华民族由弱变强的根本枢纽。启动这个根本枢纽的思想灵魂是为人民服务,形成和发展这个思想灵魂的人物是110多年前在湖南韶山冲诞生的毛泽东。也许马克思生前没有想到,在太阳升起的东方,在长江黄河奔流不息的中华大地,他的思想会找到最好的家园。
 
  存在决定意识,思想只不过是一种认识。毛泽东及毛泽东思想是不可分割的。没有毛泽东,就没有毛泽东思想。毛泽东认为,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从感性到理性,“这种感性认识的材料积累多了,就会产生一个飞跃,变成理性认识,这就是思想”⒀。因而毛泽东认为,人人都有思想,毛泽东思想只是毛泽东按照人类进步的需求和对客观可能性的认识所产生的一种观念。这种思想观念来源于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人民群众,实践于改造世界。
 
  任何正确的理论概括、思想形成都是有前提条件的。如果离开前提条件去诠释这种理论或思想就会南辕北辙、适得其反。从马克思“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⒁到毛泽东“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服务”⒂。可见,产生和形成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前提条件在逻辑上是同一概念用不同的语词表达,而“实事求是”只是在这个前提下形成的工作作风。毛泽东提倡“实事求是”,并不墨守成规,总是强调要以最广大人民的最大利益为出发点;总是强调为人民的利益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因为任何真理都是符合人民利益的,任何错误都是不符合人民利益的。⒃因此,只有以“为人民服务”为逻辑起点,才能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把握毛泽东思想内在的逻辑联系,达到历史的、具体的和逻辑的统一。“灾难深重的中国诞生了毛泽东这样一位巨人,就像他缔造了一个共和国一样的真实和合乎逻辑。”⒄显然,以为人民服务为灵魂的毛泽东思想全面地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本质地、无可挑剔地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一目了然。
 
  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形态,贯穿于毛泽东整个伟大而光荣的实践和他全部的著作之中,是毛泽东思想体系的精髓、核心、本质的概括和展示。在中国,以为人民服务为灵魂的毛泽东思想是迄今为止最富有科学、最严密完整、最具有生命力的思想体系,它把严格的科学性、高度的革命性和彻底的人民性有机结合起来,以通俗易懂的语言阐述了深刻的哲理,以不容置辨的事实和逻辑指明了中国社会的前进方向。中华民族历史的发展,无可辩驳地证明,只有毛泽东为人民服务思想而没有任何学说能够解决中国的前途和命运,尤其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胡锦涛指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们都要始终高举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⒅否则人民的事业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思想灵魂而迷失方向,就会导致信仰动摇,思想混乱,意志衰退,道德沦丧,腐败成灾,人心涣散,社会动荡,就会归于失败,那将是人民的灾难。在这个大是大非的问题上,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毛泽东为人民服务思想的指导和统领地位,都不能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因为,只要人类社会还存在着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还存在着一切丑恶现象,就必须高高举起毛泽东为人民服务思想的旗帜,去“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

 
  

 
  毛泽东是忠实力行为人民服务的典范。他的丰功伟绩是闻名于世、破天荒的。正因为此,毛泽东是人类有史以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举世公认的人民领袖。“毛泽东在中国人民心中占有无可替代的崇高地位。”⒆
 
  在毛泽东践行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中,思行一致,公而忘私;严于律已,几近苛刻;光明磊落,唯民是图……总之,他一生所做的一切,全部都是为了他深深热爱的人民。
 
  他决不容忍人民受凌辱、受奴役,所以他领导中国革命,上井岗、破围剿、征万里、过长江,前赴后继,浴血奋战,推翻了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中国人民站立起来。
 
  他决不容忍人民受饥寒、受贫困,所以革命胜利后,他立即带领导人民,复经济、总路线、大跃进、搞四化,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中国人民富强起来。
 
  他决不容忍人民受愚昧,受毒害,所以他发动人民,破四旧、斗修正、反腐败、防复辟,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开展了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国人民纯洁起来。
 
  历史是割不断的。新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发展,而新中国的发展离不开共产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另一层含义是:没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中国共产党,就不可能取得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因此,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存在、发展、壮大,都是靠毛泽东思想指导。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为人民服务而奋斗的历史;一部新中国的历史与毛泽东思想融为一体。所以,邓小平说:“毛泽东思想这个旗帜丢不得。丢掉了这个旗帜,实际上就否定了我们党的光辉历史。”⒇
 
  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人民是历史的主体。历史选择了共产党,人民选择了毛泽东,这是一个合而见义的互文关系。共产党之所以是共产党,毛泽东之所以是毛泽东,就是因为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这是人民选择共产党的领导核心,选择毛泽东的领导地位的必然结果。
 
  人民不会忘记。为了人民的事业,毛泽东牺牲了六位亲人,其中有他的爱妻杨开慧,一曲《蝶恋花》,挥不尽人间的思和念;尤其在全国解放后,他毅然将长子毛岸英送往朝鲜前线而血洒疆场,一句“谁叫他是毛泽东的儿子”,说不尽人间的悲与壮……其精神真可谓惊天地、泣鬼神,让风云失色、日月无光。这在当今社会是无法想像、难以让人置信的。因为,不要说是毛泽东,就是×××的妻儿,那怕是沾点亲戚关系,就能呼风唤雨,享不尽人间的富贵荣华。
 
  人民当然记得。在长征路上,毛泽东把赖以活命的几块青稞饼让给了饥饿的战士(21);在三年自然灾害困难时期,毛泽东节衣缩食,与人民共渡难关,七个月不吃一口猪肉,看着自己的孩子吃不饱饭,体会到为人父的沉重心情,而自己却常常是一盘野菜对付一餐,导致全身浮肿,周恩来多次劝说他吃口猪肉,那怕是为了全国人民吃上一口;直到他去世之前还穿着那件打了73个补丁的睡衣……(22)毛泽东卫士中有个小李,后来担任某公司副经理,他曾感叹:“唉,我经常是一顿饭就吃掉主席一年半的伙食费……我是没脸见他老人家了!”(23)小李的这几句话,道出了两个时代的特色,可谓字字千钧,沉重地压在了中国人民的心头。
 
  人民难以忘怀。1950年淮北地区发洪水,受灾严重,毛泽东伤心地流下了泪水;当警卫战士拿来农民吃的糠菜窝头,他双手颤抖,流出同情而内疚的眼泪;当他得知江西省余江县消灭血吸虫时,竟“浮想联翩,夜不能寐”……毛泽东时代令过来人留恋忘怀,使年轻人翅首神往,这难道是人类社会进程中的一种反常现象?
 
  毛泽东是一位真正的共产党人。从青年时代投身革命到成为人民共和国的开国领袖,他一生坚定不移的信念就是为了解放人民、造福人民而奋斗。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在中国,改朝换代而又江河日下的历史周而复始。李自成的农民军打天下18年,坐天下18天。为什么亡忽得这样快?历史学家可以去作多视角的研究,但根本一点是决不能回避的,那就是:腐败。可是为什么当时只有几十名党员的中国共产党能够脱颖而出,历经劫难而不溃,几经挫折而不衰,从小到大,由弱变强,靠的是毛泽东为人民服务思想,这是同几千年传统习惯的决裂。1945年7月,著名民主人士黄炎培访问延安,他担心的是中国共产党能否跳出历朝历代“兴衰更替”的周期率。毛泽东认为,人民政权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才不会人亡政息。1949年3月23日,中央机关从西柏坡迁往北京。毛泽东对大家说:“我们进北平可不是李自成进北京。他们进北京就腐化了。我们共产党人进北平是要继续干革命,建设社会主义,直到建设共产主义。”他深情地把进城称为“进京赶考”,把人民群众尊为考官,把自己视为学生,把建设新生的人民共和国当作广袤的考场,把历史作为公正的监考人。这是多么博大的胸怀,多么谦逊的美德。人民早已点了头,历史早已下了定义,毛泽东决不是李自成。毛泽东用自己的一生填写了一份令亿万人民为之动容、叹服、感慨和深思的答卷,上面写着五个闪闪发光的大字:为人民服务。
 
  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海枯石烂般地矢信、“春蚕到死丝方尽”的执着,对人民大海般的深情、泰山般的厚爱,唯独对自己是那么的苛刻,对自己的亲属是那么的不尽人情。毛泽东之所以伟大,是因为无论在他身前还是故后,人民群众无不为他开天辟地的伟绩和感人至深的事迹而潸然泪下,无不为他科学的思想观念、崇高的人生理想和伟大的品格情操而感到心灵的震撼和精神的洗礼。
 
  中国出了个毛泽东,是中国人民的幸运,是中国人民的福气,是中国人民的自豪,是中国人民的骄傲。毛泽东,这是一个英雄的名字,是中华民族的精华和脊梁;毛泽东,这是一个光荣的名字,在人民的心目中,已成为美好理想和坚定信念的象征;毛泽东,这是一个响亮的名字,令一切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的丑恶者胆颤心惊;毛泽东,这是一个永远的名字,必定与世长存,与民同在,与日争辉。
 
   1991年3月,江泽民在视察湖南期间,他拿出一封信来向大家推荐说:“这里我想给大家念一下毛岸英同志给他的一位舅舅的信中的几段话。这封信是1949年10月写的,现在陈列在韶山纪念馆里。”接着,江泽民便一段一段地念起来:
 
  “新的时代,这种一步登高的‘做官’思想已是极端落后了,而尤以通过我父亲即能‘上任’,更是要不得的想法。新中国之所以不同于旧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不同于国民党,毛泽东之所以不同于蒋介石,毛泽东的子女妻舅之所以不同于蒋介石的子女妻舅,除了其他更基本的原因以外,正在于此。皇亲贵戚仗势发财,少数人统治多数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靠自己的劳动和才能吃饭的时代已经来临了。在这一点上,中国人民已经获得根本的胜利。”
 
  “反动派常骂共产党没有人性,不讲人情,如果他们所指的是这种帮助亲戚朋友,同乡同事做官发财的人情的话,那么我们共产党正是没有这种‘人情’,不讲这种‘人情’。共产党有的是另一种‘人情’,那便是对人民的无限热爱,对劳苦大众的无限热爱,其中也包括自己的父母子女亲戚在内。当然,对于自己的近亲,对于自己的父、母、子、女、妻、舅、兄、弟、姨、叔,是有一层特别感情的,一种与血统、家族有关的人的深厚感情的。这种特别的感情,共产党不仅不否认,而且加以巩固并努力于倡导它走向正确的与人民利益相符合的有利于人民的途径。但如果这种特别感情超出了私人范围并与人民利益相抵触时,共产党是坚决站在后者方面的,即使‘大义灭亲’,亦在所不惜。
 
  “我爱我的外祖母,我对她有浓厚的描写不出的感情,但她也许现在在骂我‘不孝’,骂我不照顾杨家,不照顾向家;我得忍受这种骂,我决不能也决不愿违背原则做事,我本人是一部伟大机器的一个极普通平凡的小螺丝钉,同时也没有‘权力’,没有‘本钱’,更没有‘志向’来做这些扶助亲戚高升的事。至于父亲,他是这种做法最坚决的反对者,因为这种做法是与共产主义思想、毛泽东思想水火不相容的,是与人民大众的利益水火不相容的,是极不公平的,极不合理的。”
 
  “为人民服务说起来很好听,很容易,做起来却实在不容易……”
 
  江泽民感慨地说:“这些话,都是写得很好的”,“如果我们每个党员、每个干部都像毛岸英同志信中所说的那样,做人民的忠实儿女,我们就经得起任何严峻的考验。”(24)
 
  毛泽东是人类追求文明进步的代表,是一座丰碑、一面镜子、一把尺子。中国共产党已由7000多万人组成的泱泱大党,面对毛泽东为人民服务这面旗子,有多少人共产党人,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能够问心无愧、义无反顾地铮铮有词:我是一名合格的共产党人。

  三

  否定毛泽东及毛泽东思想在所难免。毛泽东逝世后的三十年,在对毛泽东生平及毛泽东思想的评价,始终笼罩着否定的阴影。毛泽东在中国政坛上已是过眼云烟,就是无可奈何地出现毛泽东这个名字,也只是一种“文物”,一个“摆设”,更是一种“衬垫”,一个“九斤老太”。这是客观存在的,不足为奇的,也是必然的。因为:
 
  第一,人类社会形态的更替是一个历史过程。正如人类社会经历了漫长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也必然会有漫长的资本主义社会。勿须讳言,资本主义社会代替封建社会,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25)。因而,完全可以说,资本主义的经济、文化、科技,包括所谓的政治多元化和意识形态多样化的发展大大促进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需要。
 
  从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算起,资本主义只不顾360多年历史,比起它所替代的延续数千年的封建社会,应该说更具有生命力,因此,只要资本主义制度还没有发挥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就有它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值得注意的是,至今人类社会形态的主体仍然是资本主义,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仍然在搞资本主义,尤其以美国为首的恶霸主义、强盗政治在国际事务中仍然占居主导地位。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仍然在称雄道霸,耀武扬威,不可一世。
 
  令资本主义悲哀的是,在它形成才200多年,就被马克思一针见血地、批判地揭露其加快走向灭亡的、致命的灵魂本质:资产阶级私有制。从而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产生、发展和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必然取得胜利的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第二,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是一次历史性的跨越。毛泽东立足于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共产党所肩负的历史使命,用唯物史观的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与选择性原理,根据人类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探索和实践中国跨越发展的特殊历史过程,解决了中国由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途径,从而在思想认识上肯定了中国非资本主义的前途,在实践过程中把中国引入社会主义的金光大道,使中国人民在饱受几千年封建压迫和百年帝国主义蹂躏之后,免遭资本主义苦难的一次历史性飞跃。江泽民说:“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的全面确立,是我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成为新中国一切进步和发展的基础。”(26)
 
  毛泽东指出:“当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之后,中国要向那里去?向资本主义,还是向社会主义?有许多人在这个问题上的思想是不清楚的。事实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27)这一个“救”字,不仅是指中国摆脱封建和殖民统治,铲除资本主义萌芽,实现全民族独立,而且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这一基本制度确立了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一切为人民谋利益、图幸福、促发展的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经济基础和以共产主义理想、为人民服务思想为核心的上层建筑。因此,毛泽东始终强调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由社会主义的政治、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来提供正确方向和根本保证。他所提出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建设并举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提出的以阶级斗争为纲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纲举目张”思想,都体现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是二位一体的。“抓革命,促生产”无不蕴育着社会主义发展的主题。
 
  第三,社会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历史阶段。毛泽东多次说过,社会主义是一个过渡时期,是腐朽的资本主义与新生的共产主义生死搏斗的时期。这一过渡时期,马克思称之为无产阶级专政阶段,也称之谓共产主义初级阶段。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专政是无产阶级进行阶级斗争的工具,它的历史使命是要埋葬资本主义,直至消灭阶级、消灭私有制。这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你死我活的斗争,不可避免地会有挫折与失败,出现曲折和反复。一方面,帝国主义妄图通过政治孤立、军事包围、经济封锁的颠覆破坏和用资产阶级的政治观点、意识形态、生活方式的“西化”、“分化”的“和平演变”战略,扼杀新生的社会主义。另一方面,中国近代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仍是以传统式的小农生产为基础,农民在全国人口中占绝大多数。参加革命队伍的成员,主要是来自农民以及其他小资产阶级出身的成分。毛泽东指出,我们现在的党员大多数是农民及其他小资产阶级出身的,他们是带了他们原来的不符合或不大符合于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入党的,因此党内存在着无产阶级和非无产阶级思想之间的矛盾,即马克思主义思想和非马克思主义思想之间的矛盾。“这是一个极其严重的矛盾。”(28)可见,脱胎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新中国,要清除积淀了千百年遗留下来的旧的生产关系和旧意识的残余,改造旧文化、旧思想,荡涤旧社会的污泥浊水,阻止外部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必定是一个长期的历史阶段。在一定意义上,它比推翻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要艰巨的多,正如毛泽东在建国前夕指出的:“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29)根据国际社会环境和中国跨越进入社会主义的实际,尤其是社会主义还处于相对弱势的状态,毛泽东指出,在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以后的一个长时期内,因为国际资产阶级的存在,因为国内资产阶级残余的存在,因为国内小资产阶级主要是农民阶级中间还不断生长资本主义分子,所以剥削阶级虽然被推翻了,它还是要长期存在的,甚至于要复辟。在欧洲,封建阶级被资产阶级推翻以后,经过几次复辟。因此,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中,还存在着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存在着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存在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
 
  由此可见,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开天辟地为人民谋幸福的“极其光荣伟大的事业”。但是,在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既存在着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对立斗争的矛盾,又存在着“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两个矛盾”怎样加以区别,相互关系如何,尤其谁是第一位的?这决不是对毛泽东是非、功过、成败评价的分歧所在,而是一个极为基本的常识。巩固人民政权始终是第一位的。无论对革命党,还是执政党来说,都是生死攸关的“首中之首”、“重中之重”。巩固人民政权就是为人民服务。无论对革命党,还是执政党来说,发展的实质是大多数人得利益,而不是什么“弄清楚执政党与革命党到底有什么区别”(30),关键在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什么是共产主义运动?
 
  众所周知,新中国诞生在贫穷落后、满目疮痍,就连一根火柴也不能生产,曾经长期被轻蔑为“东亚病夫”的旧中国的废墟之上,而经过短短的二十几年,却以世界上六个最大工业国之一的姿态出现了。“毛泽东时代是中国现代工业革命的时代”,“是为中国的现代工业奠定了基础的时代”,“与德国、日本和苏联早期工业化的进程相比,中国的经济建设的发展速度更快。”(31)就连“导致国民经济全面崩溃”的十年“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时期,国民经济增长速度每年平均为百分之六点七(32)。因此,完全可以说,在毛泽东时代,经济建设的速度是空前的奇迹;更为可以肯定的是,在毛泽东时代,尽管经济并不富裕,但绝没有黥吞人民血汗的腐败现象。毛泽东时代,给整个中国社会带来的变化是全方位的,是深刻的,是巨大的。归根到底,就是人民看到了一个廉洁勤奋、专为老百姓谋幸福的政府,看到了真正的人民领袖。这是人类社会前所未有的、先进的、纯洁的、美好的时代。
 
  然而,毛泽东逝世后三十年来,在中国政坛上,始终笼罩着否定的阴影,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直接否定论;二是“先扬后抑”论。否定之否定,这是事物发展的规律,况且社会主义产生以来,生产力还是落后于资本主义,否定是当然的。用无数生命和鲜血写作的中国革命,只不过是毛泽东的“书生意气”。“先扬后抑”论,实质是“功死过活”论。即从否定后支到否定前支,否则推不出结论。显然两种观点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
 
  人无完人,作为一个现实的人,毛泽东在力行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中,肯定有过失误,犯过错误。邓小平说:“我们不能要求伟大领袖、伟大人物、思想家没有缺点错误,那样要求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33)毛泽东生前曾经多次说过,在中国共产党内,真正懂马克思主义的人不多。而毛泽东逝世后,自诩为马克思主义者像“雨后春笋”。他们求全责备,把毛泽东的某些失误,恶意绝对化、扩大化,从而把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光辉历程歪曲为“‘左’祸”连绵、‘左’灾不断的黑暗时代”,用“动乱”、“浩劫”、“深重灾难”等等,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成为法西斯的同义词。也有人对亿万人民自发掀起的一浪高过一浪的“毛泽东热”大潮,提出“值得我们警惕”(34)。更有甚者,指责毛泽东是封建帝王。这简直是人类历史上最为无稽的宇宙玩笑。试问,历史上有那位帝王把自己的命运与人民的命运水乳交融,休戚与共?有那位帝王唤醒民众,依靠人民,推翻了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又有那位帝王在法律上赋于人民至高无上的权利?邓小平指出:“给毛泽东同志抹黑,也就是给我们党、我们国家抹黑。”(35)因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包括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搞四化等等,都是发动人民、依靠人民、为了人民的伟大实践,并不是毛泽东个人的作用能推进的。否定毛泽东,不仅仅是对毛泽东个人,而是对中国人民的污辱,是对一个时代的信口雌黄。“可以说,在肯定和否定毛泽东的问题上,实际上反映了走社会主义道路和走资本主义道路的斗争。”(36)
 
  历史是面镜子,它不是真理,胜似真理,因为它没有绝对性和相对性,历史是永远不能改变的;历史是个名词,它是过去的客观存在,但历史更是一个动词,它启迪人民以史为鉴,分清是非,明白事理。在过去的二十世纪中,发生了震撼人类社会的两件大事。第一件大事是二十世纪初,列宁领导十月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格局,从而在人类历史上树起一座巍峨的丰碑,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这场伟大革命的胜利“不只是开创了俄国历史的新纪元,而且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3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国等一批国家相继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深刻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形成了“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38)的发展趋势。第二件大事是二十世纪未,毛泽东逝世,到了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中国的腐败现象泛滥成灾。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不战而胜”,使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兴高采烈,它们大肆宣扬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终结,“配合着流畅的进行曲节奏,它宣称:马克思已经死了,共产主义已经死亡……它高呼资本主义万岁,市场经济万岁,经济自由幸甚,政治自由幸甚!”(39)它们张牙舞爪、为所欲为,蔑视暂时跌入低潮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为“邪恶”、“无赖”、“恐怖”,用超级军事力量的“硬实力”和资产阶级政治思想文化的“软实力”,悍然轰炸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阻止朝鲜防卫核力量的自主开发……妄图完成对社会主义蜕变的“最后攻坚战”。
 
  事出有因,难题易解。苏联东欧等一些共产党的丧权亡党,难道是“计划经济模式的失败”,使苏联东欧变质了,解体了,演变了?究其原因,归根到底就是:腐败,定然失去了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苏联解体前苏联社会主义科学院曾经进行过一次问卷调查,被调查者认为苏共代表工人的占4%,认为苏共代表全体人员的占7%,认为苏共代表全体党员的也只占11%,而认为苏共代表党的官僚,代表干部机关工作人员的竟占85%!也就是说,绝大多数苏联人民并不认为共产党是他们利益的代表。”“这些都必须增强群众的逆反心理,以致人们由此及彼,认为所有的说教都是虚伪的,连社会主义也不相信了。”“从一定意义上讲,苏联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不能说没有成绩,军事、经济搞到了世界第二,教育文化出版事业的发展都不亚于西方国家”,而“当时的罗马尼亚共产党是东欧最多的共产党之一,全国每6人就有一个共产党。”(40)
 
  政治倾向不同,决定价值取向不同。在中国社会,“当今的腐败,历史少见,涉及到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以至各种社会层面和诸多社会问题。”(41)“在反腐大潮中,已难以找到没有污染的领域。”(42)可以说,当今中国社会上的腐败现象,是一种历史性的开拓,就连资产阶级政客也望尘莫及。腐败的本质是剥削,是彻底的资产阶级,是最卑鄙、最无耻、最肮脏的剥削行为。本质上,共产党人、社会主义制度与腐败格格不入、水火不容,当然是不可思义的,可是,为什么“年年反腐年年腐”?(43)问题在于,反腐败斗争取得的胜利仅仅是抓到多少吗?有人说,腐败是少数,但能查出来的却又是少数。退一万步,就算是少数,哪怕是百分之几,但它对社会主义社会、对人民群众的危害是百分之百的。有人说,由于所处的环境不同,价值取向也随之发生变化。如果一个共产党员连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境界都没有,那么他“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入党宣誓,也许是有口无心,或者动机不良。“因经济犯罪已被处决的北京电子动力公司经理兼党委书记陈铭曾有一番‘肺腑之言’:‘在地球爆炸之前,不可能实现共产主义。’山东泰安原市委书记胡建学则在私下说:‘走社会主义道路没有出路。’”(44)
 
  “1952年2月10日,刘青山、张子善被枪决。两声枪响,震惊中外,震撼人心。从此刘青山、张子善这两个人的名字成了‘蜕化变质’的代名词。无数老百姓睁大眼睛用怀疑的口气说:‘共产党里有这样的官吗?’而今天,当报纸和电台出现了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干部形象时,老百姓也睁大眼睛问:‘现在社会里能有这样的官吗?’同样是睁大眼睛的疑问,却道出了不同的心态,这是多么巨大的反差!”(45)
 
  如何从源头上防止腐败?要问腐败现象为什么屡禁不止,反而愈演愈烈?为什么毛泽东时代是一个不敢腐败、不易腐败、不能腐败的时代?追本穷源,在于否定毛泽东。
 
  由此可见,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全人类的事业。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的最后胜利有待于全人类的解放。中国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对人类社会进步作出的贡献。但不可否认,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实现人类社会形态的发展和更替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是一个需要逐步认识的必然王国。在前进的道路上,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曲折和反复,因而发生各种各样的挫折与失误不仅是必然的,而且是必须的。由此,毛泽东没有,也不可能结束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的历程,他只是为此进行了一次次艰辛的探索,尝试到一次次挫折的艰难,迈出了一步步前进的步伐,作出了一次次科学的预见。
 
  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为科学以来的150多年,社会主义从理论到运动、成为社会制度以来的80多年,社会主义在中国实践以来的50多年,历史的和现实的,国际的和中国的,正面的和反面的,无不证实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但在政治上、思想上和意识形态上的社会主义革命远远没有完成,“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谁胜谁负的问题还没有真正解决。”(46)这是一个重大的问题。
 
  固然,否定毛泽东及毛泽东思想在所难免,也是荒唐的。它是人类社会形态演进过程中先进与落后、纯洁与腐朽、文明与愚昧反复斗争、反复较量的必然现象,反映了社会进步的曲折性和反复性的客观过程。

  四

  毛泽东时代是空前的,但不是绝后的。永远纪念毛泽东,缅怀毛泽东的丰功伟绩,继承毛泽东为人民服务的未竟之业,是人民的愿望、时代的要求、历史的呼唤。
 
  为人民服务犹如大江东去,后浪推前浪,需要继承和延续,更需要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胡锦涛一上任就赶赴西柏坡,重温“两个务必”;温家宝在“非典”流行的北大,向学生要茶水喝……这一程旅途,这一口茶水,身系老百姓的命运,使人民看到了希望所在。
 
  请听,“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党的全部任务和责任就是为人民谋利益。”(47)
 
  请听,“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48)
 
  请听,“毛泽东同志的革命实践和光辉业绩已经载入中华民族的史册。他的名字、他的思想、他的精神,将永远鼓舞着我们继续推动中国社会向前发展。”(49)
 
  毛泽东生命不在,但灵魂永在。为人民服务思想超越时空——属于过去,属于未来;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                                    
  

 

  注释
 
  ①陕西佳县是“信天游”《东方红》的发源地,其词作者是农民李有源.
 
  ②(29)《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471页,第1438页.
 
  ③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第117页.
 
  ④《给肖旭东蔡林彬并在法国诸会友的信》,载《新民学会会友通信集》第3集.
 
  ⑤《毛泽东书信选集》第147页.
 
  ⑥⑦⑧⑿(28)《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1004页,第1094—1095页,第1096页,第1102页,第1108页.
 
  ⑨⒁(2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307页,第283页,第256页.
 
  ⑩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第131页.
 
  ⑾参见吴旭君:《毛泽东的心思》,载《缅怀毛泽东》.
 
  ⒀《毛泽东著作选读》甲种本,第380页.
 
  ⒂《毛泽东文集》第3卷,第243页.
 
  ⒃参见《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1095--1096页.
 
  ⒄陈晋:《毛泽东之魂》.
 
  ⒅(49)胡锦涛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⒆贺之敬、魏巍、朱子奇:《世纪伟人的颂歌》,载《求是》杂志2001年第14期,第61页.
 
  ⒇(35)《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98页,第301—302页.
 
  (21)参见《平凡与伟大——毛泽东中南海遗物轶事》画册.
 
  (22)参见李银桥:《走下神坛的毛泽东》.
 
  (23)参见1993年9月20日《山西青年报》.
 
  (24)《中华魂》第9期,刘斌珍文.
 
  (26)江泽民:在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27)(38)(46)《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373页;第435页;第389页.
 
  (31)莫里斯·迈斯纳:《毛泽东的中国及后毛泽东的中国》,杜蒲、李玉玲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32)参见邓力群:《介绍和问题——学习〈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33)《邓小平思想年谱(1975—1997)》,第95页.
 
 (30)(34)谢春涛:《毛泽东威望的现实考量》,载香港《凤凰周刊》2003年第36期.
 
  (36)魏巍:《我崇敬我们中华民族最伟大的英雄》,摘自《话说毛泽东》,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
 
  (37)《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303页.
 
  (39)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载《新左派评论》1994年第205期,第38页.
 
  (40)黄苇町:我写《苏共亡党十年祭》,载香港《凤凰周刊》2003年第23期.
 
  (41)李悦为杨继亮《腐败论》作序.
 
  (42)《南风窗》2005年第1期.
 
  (43)《半月谈》2004年第24期.
 
  (44)王多:《信仰不能丢》,载《解放日报》2005年1月25日.
 
  (45)杨继亮:《腐败论》,第487页.
 
  (47)胡锦涛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2年12月17日.
 
  (48)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2005年2月19日.
 





晶牛毛泽东思想网声明:本网站属非盈利性学术网站,消息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和社会各界从事毛泽东思想研究人士的投稿,晶牛毛泽东思想网登载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不慎侵犯第三方权益,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关键字:  
收藏本文】 【推荐好友】 【打印本文

   相关文章:
·王二路:“众志成城”与“守望相助”
·李永山:论毛泽东的艰苦奋斗精神
·于澎:走毛主席指引的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构建和谐社会
·大内尚武 山口由纪子:如何创建持久和谐社会
·苏伟: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首先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
·翟根田:关于现代企业集团几个管理问题浅议

 声明:刊登此文章是为了更好地宣传、弘扬毛泽东思想,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