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当前位置: >  > 思想研究 > 经济思想 > 苏伟: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首先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

苏伟: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首先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

作者:苏伟   来源:征文 点击:: 日期:2006-12-25

    ——纪念《论十大关系》发表50周年 


 
  一、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是《论十大关系》的一项基本精神
 
 1. 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基本方针的最重要内容。
 
 50年前,毛泽东同志在其开创中国式社会主义道路的光辉著作《论十大关系》中强调:“提出这十个问题,都是围绕着一个基本方针,就是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23页)这个伟大的方针,过去、现在、将来,都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
 
  毛泽东接着提问:“什么是国内外的积极因素?”然后斩钉截铁地回答:“在国内,工人和农民是基本力量。”(同上)这就是说,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最重要、最根本的,是要调动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力量。这一结论,上与马克思主义之以劳动阶级为主体的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相统一,下与我国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国家性质相统一,而在实践上,就表现为党从建国伊始就特别强调要坚持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伟大方针。建国57年来,无论是在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建设,还是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时期,无论是全国还是一个地区、一个企业,只要是自觉、正确地贯彻了这一方针,党和社会主义的事业,国家、地区和企业就蓬勃发展,反之,就遭受挫折。历史的事实举不胜举。总之,理论和实践都彰显了一个真理: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方针的最重要内容。
 
 2.晶牛集团的改革与发展实践集中体现了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充分调动了一切积极因素。
 
  中国晶牛集团前身是湖北邢台玻璃厂,是多年的“亏损冠军”。怎样改革发展?当时争论很大。有的认为,玻璃市场竞争无序,空间狭小,要扭亏,先扭市场;有的认为,问题出在技术装备落后上,产品档次低,要扭亏,应该先扭技术设备等。晶牛的创业带头人王长林则指出:上述意见都有一定道理,确是企业扭亏的根子所在。但这些 “根”还仅仅是“须根”,而不是“主根”。“主根”在“人气”上。人心散、队伍乱,是亏损的根本原因。要扭亏,必须解决企业的“根基”、“人气”问题;要盘活资本,首先要盘活人,盘活人气。(王长林:《扬弃嫁接:毛泽东思想在企业变革中的成功实践》,见晶牛毛泽东思想网)由此产生了晶牛集团“思想经营”的新概念——首先抓思想、抓人气。他们在干部员工中讲政治、讲正气、讲理想,在干部中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很快收到奇效:眼看要倒的企业在半年时间里便让信仰扶直,由亏损冠军一跃成为邢台市属企业的利税首户。
 
  更值得称道的是,晶牛人为使信仰永恒,创办了国内首家“毛泽东思想网站”,将毛泽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应用于晶牛“为谁办企业和靠谁办企业”的具体实践。他们将企业宗旨和企业理念定位为“以人民为本,铸社会文明”。并强调“以人民为本”对企业内部来讲,核心是“以员工为本”。
 
  晶牛集团怎样“以员工为本”呢?首先就是坚持毛泽东“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的群众路线。他们强调: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离开了群众的广泛支持与参与,无论如何是难以成功的。
 
  晶牛集团强调:真正经营和管理企业的,应是职工群众。怎么做到呢?晶牛人开辟了四条实践途径。
 
  一是把管理权交给群众。他们努力实践毛泽东在《鞍钢宪法》中提出的“两参一改三结合”管理方法,在科技创新和科技攻关中,坚持领导挂帅,以工程技术人员为主体,吸收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人参加,形成系统能量,保证了多项重大攻关任务顺利完成,群众性技改革新项目更达200多项,为企业创造效益数亿元。
 
  二是把决策权交给群众。晶牛集团职代会不是“摆设”,不是“装饰品”,而是真正的名副其实的决策机构。凡事关职工切身利益的热点、敏感问题都交由职代会讨论通过。现在从集团公司到各管理部门、各分公司、子公司的各个领导岗位都有工人参加,使企业的各项重大决策都根植于职工群众之中。
 
  三是把知情权交给群众。群众的管理权是以知情权为前提的。晶牛集团从上到下实行透明管理,除了商业、技术机密以外,厂务公开,重大事项和热点问题从不掖着藏着,职工群众可通过企业兴办的各种现代化媒体了解企业的大事小情。
 
  四是把发展权交给群众。衡量一个企业是否优秀,不仅要看能否生产优秀产品,而且要看能否生产优秀人才。要使企业发展,首先要使员工发展。为此,晶牛集团开办了他们的“克劳顿维尔”,对各级员工进行全员培训。千方百计为员工提供学习机会,增长才干。
 
  五是将共享权交给群众。晶牛集团扭亏为盈后,立即着手改善群众生活。先后解决了职工的住房难、上下班行路难、就医难等问题,并较大幅度地提高了职工收入,还组织员工旅游、参观,为年满50岁以上员工过生日……使每个员工都感到晶牛大家庭的温暖,企业的向心力、凝聚力空前增长。
 
  晶牛集团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搞改革、抓发展,使综合效益位居全国同行业前列, 2002年荣登世界同行业500强中国入选企业第一名。他们的生动实践,不正是体现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基本方针,不正是对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最好的纪念吗?
 
  二、要保证改革开放成功,必须全心全意依靠
 
  工人阶级,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化、工业化、城镇化和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工人阶级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整个阶级队伍迅速壮大,但第二产业部门的“产业工人”人数比重下降,第三产业部门的“服务业工人”比重大幅度增加;分布在公有制企业的工人群众已占少数,多数已在非公有制企业;由于实际退休年龄的大大提前,工人阶级大幅度地年青化;工人阶级中的知识分子阶层和管理者阶层不断扩大,工作比较固定的“农民工”成为工人阶级中的庞大新阶层;工人阶级与企事业单位的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产业工人阶层的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相对下降。这些新特点,对我们提出了怎样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怎样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历史新课题。为此,应强调以下原则。
 
 1. 要坚持改革开放、尤其是企业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坚持党对一切所有制企事业单位的领导,保持基层党组织与工人阶级的直接联系,从根本上保证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
 
  江泽民同志曾指出:“我们搞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这几个字是不能没有的,这并非多余,并非画蛇添足,而恰恰相反,这是画龙点睛。所谓‘点睛’,就是点明我们市场经济的性质。”(《江泽民<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要篇目介绍》,《人民日报》2006年4月28日第1版)只有始终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才能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
 
  第一,要纠正“公有制效率低、私有制效率高”的偏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以国有经济为主导,为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奠定牢固的体制根基。
 
  公有制经济为主体,这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如果全国的公有制主体地位就不存在了, 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方针就只能悬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目的就无法达到。因此,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是事关党和国家性质与前途命运、影响和决定当今中国一系列政治、经济、社会问题的重大原则问题。
 
  当然,公有制企业也必须通过改革,才能发展壮大。企业必须团结工人群众,全过程参与企业改革,首先在改革中,就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企业的改制、关闭、破产和主辅分离等方案,必须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审议,充分听取职工意见。在改革和市场竞争中,要促进、维护工人阶级队伍的团结统一,使工人阶级始终处于“自觉”的阶级状态,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共同奋斗、共同前进,更好地发挥主力军作用。
 
  第二,要着力解决一些领导干部对工人群众的感情冷漠、工人阶级当家作主的权利在一些地方和一些方面受到漠视、甚至践踏的问题。
 
  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使社会劳动关系发生重大变化。有些同志就片面地认为:工人阶级不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不再是国家和企业的主人,职工只是雇佣劳动者。有这种观念,势必疏远工人群众,怎么能自觉依靠工人阶级?因此,要巩固党的群众基础,必须加强各级领导班子的政治思想建设,使领导同志们都明确:改革开放,是以工人阶级为阶级基础的我们党,为实现以工人阶级为领导阶级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进行的伟大事业;工人阶级是我们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阶级力量,是党唯一的阶级基础;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是我们党根本的政治优势,也是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只有解决了观念和感情问题,才能使各级领导干部自觉地贯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才能有效解决工人阶级当家作主的权利在一些地方和一些方面受到漠视、甚至受到践踏的问题。
 
 2. 要加强法律、制度与机制建设,依法维护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有效保障他们的各项权益。
 
  保障工人阶级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是贯彻落实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方针的根本基点;工人阶级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的实现程度,也是检验是否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方针及坚持得好不好的重要标准。而保障工人阶级权益最有力的武器,就是“依法治国”的方略。
 
  第一,要将“依法治国”的方略落实到基层,以法治来贯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
 
  近年来,适应改革改制需要,国家先后出台了《工会法》、《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安全生产法》、《社会保险法》以及《关于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意见》、《企业国有产权管理暂行办法》、《国有企业清产核资办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对工人阶级的基本权益,对企业在改制过程中妥善安置职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等等,都做出了明确规定。权威依据基本上具备了,关键在于解决传统的维权方式不适应,维权机制不健全、不完善的问题,使中央和法律的要求能够具体地落实。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人阶级与其他权益主体的关系,集中表现为劳动关系;工人阶级的权益,集中地表现为工人群众的劳动权益。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决定了包括非公有制企业在内我国的劳动关系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关系。因此,既有必要,也有可能通过健全和完善各种维权机制,建立起劳企双方相互尊重、相互支持、互惠双赢、稳定协调的新型劳动关系。
 
  第二,维护工人阶级主人翁地位要求在地方要保证“政体”体现“国体”,在企事业要保证管理体制体现企事业的社会性质。
 
  我们国家的国体,是工人阶级(通过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而政体,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政体必须体现国体,并且,要贯彻到全国各地。而现实中工人代表在一些地方人大代表中数额减少的趋势,和上述要求是不相符合的。要扭转这种趋势,增加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中工人的数额,形成在重大问题的决策中充分听取工人群众意见的政治机制,保障工人群众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的民主权利。
 
  工人群众和知识分子,是我国公有制企事业的主人翁;包括“两新”组织职工在内的工人阶级,是我们国家和社会的主人翁。作为国家和社会主人翁的权益,要靠国家政体来保障;作为企事业主人翁的权益,很重要的一方面,要靠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来保障。而现实中一些企事业中职代会的职能、作用弱化,流于形式的问题,与上述要求是不相符合的。要扭转这种趋势,就必须发展、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中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探索建立现代法人治理结构中职工代表进入董事会和监事会等制度,保证职工群众各项民主权利,包括法律规定的对企事业事务的知情权、审议权、通过权、决定权和评议监督权等,得到尊重和落实,使职工群众参与企事业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机制得到健全和完善。
 
  第三,必须更加重视工会的工作,更好地发挥这一党联系工人阶级的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邓小平同志曾经深刻指出:“忽视工会工作,就谈不上依靠工人阶级。”(《邓小平文选》第1卷第175页)企事业必须建立健全包括工会的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研究解决劳动关系方面的重大问题。各级政府在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时,对涉及职工利益的问题必须听取工会的意见;在制定劳动政策、措施时,必须吸收工会参加。
 
  第四,要把搞好厂务公开作为贯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方针,做好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办好企业的有效途径。
 
  推进厂务公开,要杜绝半公开、假公开甚至不公开现象,使“公开”的内容,即“企业重大决策问题”、“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方面重大问题”、“涉及职工切身利益方面的问题”、“与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密切相关的问题”,以及“公开”的形式、时间和程序,都要规范化、制度化,以使工人阶级最集中的企业更好地体现中国社会主义的特色。
 
 3. 要尊重工人阶级,提高其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使工人群众真心感受到自己的主人翁地位。
 
  在人类社会中,各阶级的政治地位与经济地位、社会地位终究是会统一的。各阶级的政治地位,必须要以其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做基础。因此,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保障其主人翁地位,就必须提高其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
 
  第一,要扭转工人阶级的经济社会地位迅速相对下降的局面,要突出地解决社会公平问题,切实地尊重工人阶级,增强工人阶级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工人阶级是共和国的“长子”,视党和国家为“爹娘”,感情最真、最深。在改革开放中,工人阶级得利相对较少,代价却负担最大,致使一些工人群众满腹怨言。如再不切实保障他们的劳动权益、提高他们的劳动报酬、增加他们的各项福利、改善他们的劳动条件和生活条件,从而提高他们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势必危及党的基础。当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人群众的双重身份 (既是国家与公有制企业主人翁,又是劳动力商品承载者)之间,是有矛盾的,作为后者的存在现实,加上数量的极其庞大,使工人群众与企业家、知识分子、公务员等阶层的收入差距必定会存在、会拉大。为消弭这一差距带来的裂痕,应该大幅度地提高工人群众的典型代表群体——劳动模范、革新能手、杰出青年、巾帼英雄等等的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以增强工人阶级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促进“四有”职工队伍的建设。
 
  第二,要采取有力措施,有效解决工人群众的各种困难。
 
  在改革过程中,一些工人群众切身利益不可避免地受到暂时影响,出现了困难职工群体。他们也成为一扇“窗户”,成为社会各界看待我们党与工人阶级关系的重要视点,影响影响重大,不可小视。令人欣慰的是,全国各地普遍开展了困难职工的“送温暖”活动。这些做法,解脱了部分职工的困,温暖了广大工人群众的心,值得推广坚持。更重要的是,要建立社会共同帮扶困难职工的机制和渠道,努力形成党组织直接领导、政府大力支持、有关部门共同参与、工会有效运作的长效机制,有效配置和整合帮扶资源,不但使工人群众在遇到困难时,首先想到我们党,而且使整个工人阶级更加信赖、拥护我们党。
 
 4.要加强培训和教育,不断提高工人阶级的素质和技能,增强他们的生产能力、就业能力和发展能力,以保持和发展工人阶级的先进性。
 
  进入新世纪,党中央选择了我国的以信息化带动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这条道路对中国工人阶级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历史性的新要求,需要稳步地提高着工人阶级的自身素质。
 
  第一,尊重和维护职工的学习权和发展权,不断加大对工人阶级的教育培训费用。
 
  目前,发达国家的企业培训占持续再生产总投资的30%左右,而我国平均不足3%。因此,要大幅度增加投入,并建立健全教育培训、人才培养使用、考核评价、表彰激励机制,树立起知识是资本、人才是财富、科技是生命的观念,以保证工人群众能够终身学习,从而可持续地提高工人阶级的综合素质,尤其是提高其创新能力。
 
  第二,扭转对工人阶级的思想政治工作受到削弱,一部分工人理想信念动摇、政治意识淡漠、主人翁意识和阶级使命感淡化、雇佣意识增强的局面,持久地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要加强社会道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教育,提高工人阶级的思想道德素质,弘扬工人阶级敬业、勤奋、奉献、创新的精神,增强工人阶级的光荣感、自豪感和使命感。要引导职工群众树立改革意识、大局意识、市场意识,特别是正确对待利益调整与得失,处理好个人利益与国家和集体的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增强对改革的心理承受能力。
 
  第三,大力开展高技能人才培养、选拔和评价工作,培养出我国工人阶级的高技能骨干队伍。
 
  要广泛建立健全初、中、高级技术等级考核和技师、高级技师考评制度,建立符合企业实际的高技能人才评价机制,普遍开展职业技能鉴定,打破资历、年龄和身份的限制,鼓励工人群众参加高技能人才培训和自觉,并鼓励优秀职工参加高技能人才的资格认定,大幅度提高高技能人才的待遇,为高技能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总之,要尽快培养出我国工人阶级的高技能骨干队伍,以带动工人阶级整体素质的提高。
 
  第四,组织开展好群众性的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激发工人阶级立足本职、干好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要通过卓有成效的组织工作,使工人、科技人员和管理者广泛地参加企事业的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等创造性活动,参加劳动竞赛、技术练兵、发明创造等群众性活动,参加“创建学习型红旗班组、争做知识型先进职工”等集体性活动,既推动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同时也促进工人阶级自身的全面发展,增强广大职工的履职能力、择业能力和竞争能力。
 
  更重要的是,恩格斯晚年曾预言,在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将产生“脑力劳动无产阶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87页)我们应该努力提高工人阶级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素质,使恩格斯的预言变为现实。
 
  第五,必须注重从工人群众中培养、选拔党的干部以及管理人才、政工人才和科技人才。
 
  要提高工人阶级的政治地位,就不能不从普通工人中培养、选拔党的干部以及企事业和国家的管理人才、政工人才和科技人才。当然,这并不是说要直接从普通工人中选拔,而是说要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使优秀的工人再具备素质、学历等条件,进而被选拔。相当长时期以来我们忽视了这条途径,仅从知识分子中选拔干部和各类人才,不能说没有片面性。
 
  总之,50年的历史,充分证明了《论十大关系》基本精神的正确与伟大,充分证明了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首先就必须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根本方针的正确与伟大。在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途上,我们必须继续坚定不移地贯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方针,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晶牛毛泽东思想网声明:本网站属非盈利性学术网站,消息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和社会各界从事毛泽东思想研究人士的投稿,晶牛毛泽东思想网登载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不慎侵犯第三方权益,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关键字:  
收藏本文】 【推荐好友】 【打印本文

   相关文章:
·王二路:“众志成城”与“守望相助”
·李永山:论毛泽东的艰苦奋斗精神
·于澎:走毛主席指引的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构建和谐社会
·大内尚武 山口由纪子:如何创建持久和谐社会
·苏伟: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首先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
·翟根田:关于现代企业集团几个管理问题浅议

 声明:刊登此文章是为了更好地宣传、弘扬毛泽东思想,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