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当前位置: >  > 毛选著作 >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 > 第五卷 > 中央转发福建省委关于农业

中央转发福建省委关于农业

作者:   来源: 点击:: 日期:2005-08-25

中央转发福建省委关于农业

合作化问题的报告的批语

(一九五五年九月四日、七日)

周、伯达、刘、朱、陈、邓、彭真、子恢〔1〕同志阅,尚

昆〔2〕用电报发去。另印发如前示。如有不同意见,请少奇

同志召集会议讨论二次,待我返京斟酌后再发。

毛 泽 东

九月四日

照发

毛 泽 东

九月七日

根据手稿刊印。

上海局、各省市委、自治区党委:

现将福建省委一九五五年八月三十一日关于农业合作

化问题的报告〔3〕一件,发给你们参考。中央认为福建省委

的方针是正确的。关于“依靠贫农(包括全部原为贫农的

新中农在内)巩固地团结中农”这个口号,在目前基本上

依然是正确的,但是因为(一)新中农中间出现了富裕中

农(即上中农),这些人中间除了若干政治觉悟较高的人以

外,其余的人暂时还不愿意加入合作社;(二)老中农中间的

下中农,由于他们的经济地位原来就不富裕,有些则因为在

土地改革的时候不正当地受了一些侵犯,这些人在经济地

位上和新中农中间的下中农大体相似,他们对于加入合作

社一般地感到兴趣。因为以上两个原因,故在一切合作化还

没有达到高潮,富裕中农还缺乏觉悟的地方,以首先吸收

(一)贫农;(二)新中农中间的下中农(在毛泽东同志报

告〔4〕的修正本中,对于中农只分为上中农下中农两部分,

未提中中农,以免分得过细,不易区别。现在所说的下中农

实际上包括原来所说的新中农中间的下中农和中中农两个

部分);(三)老中农中间的下中农,这样三部分人加入合作

社为适宜(并应依其觉悟程度,分作多批吸收进来,首先吸

收觉悟较高的分子)。对于凡在目前不愿入社的富裕中农,

即新老中农中间的上中农,则不要勉强拉入。目前许多地方

发生强迫富裕中农入社,目的在打他们的耕畜农具的主意

(作价过低,还期过长),实际上侵犯他们的利益,违反了“巩

固地团结中农”的原则。而这个马克思主义的原则,我们无

论在什么时候都是决不可以违反的。至于富裕中农中间资

本主义思想浓厚的一些人,在目前一切合作社初办或者还

不占优势的地方,不论是把他们拉进来,或者他们自己企图

钻入合作社谋取领导地位(并非由于真正的政治觉悟),或

者企图组织低级社如黑龙江双城县所发现的那样,对于树

立贫农和下中农的领导地位都很不利(个别公道能干政治

觉悟高的富裕中农,当然不在此例),而一切合作社是必须

树立贫农和下中农的领导地位的。有人说,现在的提法似乎

是放弃“依靠贫农巩固地联合中农”这个口号了,这是不对

的,我们不是放弃这个口号,而是使这个口号按照新的情况

加以具体化,即将新中农中间已经上升为富裕中农的人们,

不算作依靠对象的一部分,而将老中农中间的下中农算作

依靠对象的一部分,这是按照他们的经济地位和对于合作

化运动是否采取积极态度来划分的。这即是说,贫农和两部

分下中农,相当于老贫农,作为依靠对象,而两部分上中农,

则相当于老中农,作为巩固地团结的对象,而目前团结他们

的办法之一,就是不要强迫他们入社,侵犯他们的利益。

此外,关于在农村中依靠什么人的问题,还要明了几

点。我们首先应当依靠党团员。我们区委以上的领导机关

或者派到农村指导工作的干部,不去首先依靠农村中的党

团员,而把党团员混同于非党团员群众,这是不对的。第

二,应当依靠非党群众中比较更积极一些的分子,这种人

应当占农村人口百分之五左右(例如一个二千五百左右人

口的乡,应有这样的积极分子一百二十五人左右),我们应

当努力训练出这样一批人,我们也不应当把他们混同于一

般群众。第三才是依靠一般贫农和两部分下中农的广大群

众。这个依靠什么人和如何依靠法的问题不弄痛楚,合作

化运动就会犯错误。

中  央

一九五五年九月七日

根据毛泽东手稿刊印。已节编入

《毛泽东选集》第五卷。

注 释

〔1〕 周,指周恩来。伯达,即陈伯达,当时任中共中央农村

工作部副部长。刘,指刘少奇。朱,指朱德。陈,指陈云,当时任

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邓,指邓小平,当时任中共

中央秘书长、国务院副总理。彭真,当时任中共中央书记处候补书

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子恢,即邓子恢,当时任中共中央

农村工作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

〔2〕 尚昆,即杨尚昆,当时任中共中央副秘书长、中央办公

厅主任。

〔3〕 中共福建省委报告的主要内容,是讨论毛泽东《关于农

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时对以下两个问题的意见:(一)关于农业社

会主义高潮就要到来的问题。两年来我省通过贯彻总路线和粮食统

购统销,以及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和巩固,广大农民的社会主义

积极性大大提高。根据最近调查,在先进地区,积极要求办社入社

的农户占尚未入社的农户的百分之二十四左右,我们计划今年秋天

至明年春耕前发展一万九千个社,将入社农户发展到总农户数的百

分之三十五以上。因此,省委决定在全省区委书记以上的扩大干部

会议结束后,各县再召开三级干部会,然后向群众作广泛的宣传动

员,使广大农民在党的领导下,自觉而积极地行动起来,成批成组

地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那时,我省社会主义群众运动的高潮就会

到来。(二)关于阶级政策问题。自总路线宣传以后,由于我们依靠

和支持贫农思想不明确,贯彻农村阶级政策有缺点,致使一部分合

作社的骨干中富裕和比较富裕的农民占了优势,更严重的是一部分

农村党支部的骨干中贫农没有占优势。由于我们两年来笼统地讲

“依靠贫农(包括新中农),团结中农”,而没有把新中农和老中农中

间的还不富裕的农民,和富裕的或者较富裕的中农区别开来,因而

往往把极少数富裕或较富裕农民中的消极情绪,误认为是广大农民

的情绪,对广大的贫苦或者很不富裕的农民的积极情绪,反而看得

少或者看不到。这个问题如不具体地明确起来,今后也还会继续发

生错误。我们的体会是:党在农村的阶级路线,还是按照中央规定

的“依靠贫农(包括新中农),团结中农……”。但在具体执行中,应

明确依靠对象为:贫农,新中农中间的下中农、中中农,老中农中

间的下中农;团结对象为:新中农中间的上中农,老中农中间的中

中农,富裕中农。根据这一认识及农村党员现状,我们在农村支部

建设中,明确指出:(1)目前党员的主要发展对象是贫农和新中农

中间的下中农、中中农,老中农中间的下中农及农村劳动人民(手

工业工人等);富裕农民暂不吸收。(2)支部领导核心必须保证贫农

占优势,并积极培养吸收其他贫苦农民的成分到领导骨干中来。

(3)对富裕或比较富裕的农民党员,应加强“不要忘本”的阶级教

育。合作社两三年内发展的对象,也主要是现有的贫农和新中农中

间的下中农、中中农,老中农中间的下中农,先把这几部分人中间的

积极部分组织起来,并把他们培养提升到社的主要领导地位上来。

〔4〕 指毛泽东一九五五年七月三十一日在省委、市委、自治区

党委书记会议上作的《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报告。见本册第

234——260页。





晶牛毛泽东思想网声明:本网站属非盈利性学术网站,消息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和社会各界从事毛泽东思想研究人士的投稿,晶牛毛泽东思想网登载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不慎侵犯第三方权益,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关键字:  
收藏本文】 【推荐好友】 【打印本文

   相关文章:
·对中央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
·征询对农业十七条的意见〔1〕
·对中共七届六中全会文件集
·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序言
·《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按语
·关于元旦社论和准备召开

 声明:刊登此文章是为了更好地宣传、弘扬毛泽东思想,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