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当前位置: >  > 毛选著作 >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 > 第五卷 > 在中央农村工作部关于农业合作化

在中央农村工作部关于农业合作化

作者:   来源: 点击:: 日期:2005-08-25

在中央农村工作部关于农业合作化

运动最近情况简报上写的文字

(一九五五年七月二十九日)

小平〔1〕同志:

此件〔2〕请即印发各省市委书〔记〕及应到会的人(政

治局委员加若干在京干部),原件用后退我为盼。

毛 泽 东

七月廿九日

我在此件表上的侧面及背面所写的字〔3〕不要印。

根据手稿刊印。

改善耕作法:(1)深耕;(2)密植;(3)复种;(4)高

产作物;(5)早熟作物;(6)选种;(7)除虫等。

改善劳动组织:推行包工制。

增加生产:必须完成,并争取超额完成五年计划所规

定的增产指标,决不能减产。是否能做到?我们党是否在

这个问题上要犯一次大错误?苏联所犯过的错误我们是否

能避免?

要反对右的和“左”的错误观点:(1)在发展问题上,

“不进”与“冒进”。目前不是批评冒进的问题,不是批评

“超过了客观可能性”的问题,而是批评不进的问题,而是

批评不认识和不去利用“客观可能性”的问题,即不认识和

不去利用广大农民群众由于土地不足、生活贫苦或者生活

还不富裕,有一种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积极性,而我们有些人

却不认识和不去利用这种客观存在的可能性。农民的两面

性——集体经营与个体经营两种思想的矛盾,哪一面占优

势?随着宣传和合作社示范,集体经营的思想先在一部分人

中占优势,然后在第二部分人〔中〕占优〔势〕,然后在第三部

分人中占优势,然后在大部分人中占优势,最后在全体人民

中占优势,我们应当逐步地(经过十五年)造成这种优势。

(2)在改变所有制的问题上,即端正政策的问题。“揩油”问

题已经发生,应当教育农民不要“揩油”,应当端正各各项

政策,并以发放贷款的办法去支持贫农,这是一方面。但同

时应当教育中农顾大局,只要能增产,只要产量收入比过去

多,小小的入社时的不公道,也就算了。要教育两方面的人

顾大局,而不是所谓“全妥协”,全妥协就没有社会主义了。

又团结、又斗争是我们的方针。(3)要有坚定的方向,不要动

摇。要别人不动摇,就要自己首先不动摇。要看到问题的本

质方面,要看到事物的主导或主流方面,这样才能不动摇。

事物的非本质方面,次要方面必须不忽略,必须去解〔决〕存

在着的一切问题,但不应将这些看成事物的主流,迷惑了自

己的方向。

粮食问题:是否能实行三定,是否定到户,秋收以前是

否能完成三定?

浙江有一个材料〔4〕是否适当?我觉是好的。

今年一定要比过去两年大进一步。

两次检查,今年十月和明年五月,全国人民代表,各省

市人民代表都下去检查。主要检查:(1)粮三定;(2)合作社

是否增产;(3)各城市的浪费问题。

增加生产资料,改善经营管理(端正政策、改善耕作法、

推行包工制)和增加生产。

是否有把握(不打无把握之仗,不打无准备之仗)?即是

否冒进?

去年是否冒进了10万个社?

今后一年又由65万个社,增至103万个社,即增加了

近40万个社;户数由1690万户,增至2920万户,即增

1230万户,是否可以?

关键是在今后三年,重点在今明两年。

必须认真整社、建社;整社不是一年整一次,而是一年

整几次。

训练干部和派遣干部,当地为主,外来为辅。

整社建社,必须从整党建党入手。

增加生产资料:(1)土地(深耕、开小荒、去阡陌等);(2)

牲口;(3)农具;(4)肥料;(5)水利。

改善经营管理,端正政策:(1)牲口入社问题;(2)大农

具入社问题;(3)土劳分配比例问题;(4)投资问题;(5)附

(副)业和社员自由使用一部分劳动力问题;(6)地富入社问

题;(7)社员中贫农比例问题(应为贫农、新中农的下中农和

中中农、老中农的下中农这几部分人中的积极分子;而在第

一个五年计划期内不收这几部分人中的消极分子;更不要

收富裕中农——不管是老中农中间的富裕中农,还是新中

农中间的富裕中农;坚决不收地富)。

根据毛泽东手稿刊印。

注 释

〔1〕 小平,即邓小平,当时任中共中央秘书长、国务院副总

理。

〔2〕 指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二处一九五五年七月二十六日向

毛泽东等报送的农业合作化运动最近情况简报。主要内容是:一、今

年春耕时全国有六十七万多个农业合作社,经过近几个月的整顿,

有增有减,现有约六十五万个。二、各地对巩固与发展合作社的工

作均作了部署,采取的主要措施是:集中力量巩固现有社,主要抓

端正政策,做好社的生产工作,合理组织劳力,推行包工制;做好

互助组工作,为建社建立基础;训练办社干部及准备建社的互助组

骨干;抽调干部下乡帮助社的工作。各省的发展计划大体确立后,逐

级向下分配任务,并由县区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修正意见,然后定

案。三、一九五五到一九五六年度的发展计划是,由现有的约六十

五万个社发展到一百零三万余个,入社户数由一千六百九十余万户

发展到约二千九百二十万户。这个材料还附有一份《全国各省现有

社及一九五六年建社计划表》。

〔3〕 指毛泽东在《全国各省现有社及一九五六年建社计划

表》的各栏侧旁填写的各省市一九五六年入社农户数占总农户数的

比率较一九五五年增长的数字,和在此表背面写的一篇文字,文字

部分即本篇(二)。

〔4〕 可能指中共浙江省委一九五五年六月三十日关于农业合

作社端正互利政策问题给所属并报中央、上海局的指示。参见本册

第198页注〔2〕。





晶牛毛泽东思想网声明:本网站属非盈利性学术网站,消息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和社会各界从事毛泽东思想研究人士的投稿,晶牛毛泽东思想网登载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不慎侵犯第三方权益,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关键字:  
收藏本文】 【推荐好友】 【打印本文

   相关文章:
·对中央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
·征询对农业十七条的意见〔1〕
·对中共七届六中全会文件集
·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序言
·《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按语
·关于元旦社论和准备召开

 声明:刊登此文章是为了更好地宣传、弘扬毛泽东思想,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