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彭一湖〔1〕
反映农村工作的信的批语
(一九五五年五月十六日)
一
即送杨尚昆〔2〕同志:
··
请将彭一湖的信〔3〕立即印发给明天(十七)到颐年堂
的会〔4〕的各同志。
毛 泽 东
五月十六日
各省市同志可能于十七日夜车或十八日早车回去。
小平〔5〕修改的中央的那个通知〔6〕(全国代表下去考
察问题),亦请于明日印发给各同志。
根据手稿刊印。
二
彭真〔7〕发表给常务委员及常委一些工作人员及政协
在京常委委员。〔8〕
根据毛泽东手稿刊印。
注 释
〔1〕 彭一湖,当时任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常委、政协全国委
员会委员。
〔2〕 杨尚昆,当时任中共中央副秘书长、中央办公厅主任。
〔3〕 指彭一湖一九五五四月二十四日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
员长黄炎培转给国务院的一封信。信中反映了他的家乡所在的湖南
省东部地区农村中的一些情况:一、留粮点过低。一九五四年办统
购的时候,由于给农民留下的粮食数量过少,使农民吃不饱,体力
不足,生产情绪低,影响了生产,农民无力养猪,副业也受到打击。
二、定产量的问题。一九五二年查田定产的时候,由于对平地水田
的产量定得过高,加之一九五四年雨水过多,实际产量降低,使规
定产量与实际产量之间出现空额。统购时由于对这一点估计不足,
使农民留粮进一步减少。三、区乡干部作风问题。一些区乡干部遇
事不深入群众了解实际情况,不接受群众的正确意见和要求,为了
完成任务,往往用强迫命令的方式去执行,引起群众的反感。
〔4〕 指中共中央准备召开的十五个省、市委书记会议。
〔5〕 小平,即邓小平,当时任中共中央秘书长。
〔6〕 指中共中央一九五五年五月十六日关于人民代表到各地
视察工作的通知。参见本册第116页注〔1〕。
〔7〕 彭真,当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秘书长。
〔8〕 这个批语写在中共中央办公厅机要室印发的黄炎培为报
送彭一湖的来信给国务院副总理陈云的信上。黄炎培在信中还谈到
了他对当时粮食问题的一些看法,说:“以我综合各方面报告,推想
起来,到底有粮者叫是少数,无粮者叫是多数,而且前者是跟随着
后者而发生的。要分别处理,但断不可不处理。”
晶牛毛泽东思想网声明:本网站属非盈利性学术网站,消息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和社会各界从事毛泽东思想研究人士的投稿,晶牛毛泽东思想网登载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不慎侵犯第三方权益,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