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棉花收购、分配和战略储备情况摘报的批语
作者: 来源: 点击:: 日期:2005-11-10 |
(一九六五年四月二十九日)
江青:
此件〔1〕可阅。形势大好。
毛 泽 东
四月廿九日
我今日离此〔2〕去别地爬山。又及
根据手稿刊印。
注 释
〔1〕 指中共中央办公厅机要室一九六五年四月十八日编印的《文电摘要》第五十八号登载的《关于棉花收购、分配和战略储备情况》。摘报说,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党组报告:一九六四年棉花生产在上年丰收的基础上,又获得了大幅度的增产。预计可收购三千一百万担,比一九六三年增加一千万担,超过了一九五七年度(二千七百万担)的水平。由于棉花收购增多,供应上比较主动。今年安排供应纺纱用棉二千四百三十八万担,可纺纱六百三十万件,比上一年度增加百分之四十一。絮棉平均每人供应四点九两,比上一年度增加了二两。国家储备二百万担外,周转库存比原计划增加二百一十万担。拟从一九六四年度收购的棉花中拿出二百万担,作为战略储备。还打算从一九六五年度新棉中再拿出一百万担作为战略储备,要求在一九六五年底全部入库。
〔2〕 指武汉市。
晶牛毛泽东思想网声明:本网站属非盈利性学术网站,消息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和社会各界从事毛泽东思想研究人士的投稿,晶牛毛泽东思想网登载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不慎侵犯第三方权益,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
|
【收藏本文】
【推荐好友】
【打印本文】 |
相关文章: |
·改造学校教育让学生接触社会实际〔1〕
·毛泽东等祝贺古巴解放七周年的电报
·在一九六五年《哲学研究》第四期上的批语
·重读《长冈乡调查》时写的批注〔1〕
·七 律 洪 都
·在李达〔1〕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大纲》上的批注〔
|
声明:刊登此文章是为了更好地宣传、弘扬毛泽东思想,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