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当前位置: >  > 毛选著作 >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 > 第十一卷 > 关于《评莫斯科的分裂会议》一文〔1〕的批语〔2〕和修改

关于《评莫斯科的分裂会议》一文〔1〕的批语〔2〕和修改

作者:   来源: 点击:: 日期:2005-11-10

一九六五年三月十一日、十七日、十八日)

                                            一

  送康生同志:

  作了一点修改〔3〕,请考虑是否可用。

                                                            毛 泽 东

                                                             三月十一日

                                          二

  退康生同志:

  已阅,同意。并同意你们明天回北京。

                                                     毛 泽 东

                                                       三月十七日下午九时

  根据手稿刊印。

                                         三

  苏共领导费尽九牛二虎之力,软硬兼施,七拼八凑,总算是开了一个支离破碎的会议。这个会议,充满着凄凉和零落的景象。它是一个分裂的小小的会议,它是一个很不像样子的会议。

                                         四

  苏共新领导把马克思列宁主义者提出的某些口号接过去,企图造成一种假象,似乎他们已经有了变化,似乎已经不同于赫鲁晓夫〔4〕的修正主义和分裂主义了。

  这种情况,同美帝国主义将苏共领导的一些主要口号接过去,何其相似乃尔!赫鲁晓夫的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缓和紧张局势,全面彻底裁军,两大国主宰世界,共同援助印度,共同支持各国反动派,共同利用联合国来整世界各地革命运动,共同反华等等口号或阴谋计划,就被美帝国主义全部接过去了!苏共领导同美帝国主义打得火热,互通情报,共同反共、反人民、反革命、反对民族解放运动,以便共同维持帝国主义、修正主义和各国反动派,反对世界上一切革命者。

  根据一九六五年三月二十三日《人民日报》刊印。(有毛泽东修改件)

                                      五

  为了顺利地进行反对帝国主义和各国反动派的斗争,为了进一步巩固国际无产阶级的团结,就必须继续揭露现代修正主义者的本来面目,帮助那些不明了真相的人去明了真相,帮助那些在革命道路上犹豫不定的人同革命人民一道前进,就必须最大限度地把那些替帝国主义和各国反动派做帮凶的现代修正主义者孤立起来,把反对赫鲁晓夫修正主义的斗争进行到底。

  根据一九六五年三月二十三日《人民日报》刊印。(有毛泽东手稿)

                                    六

  在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中,赫鲁晓夫的演出不过是一支很短的插曲,比较老修正主义者伯恩施坦〔5〕或者考茨基〔6〕的演出要短得多。今后任何人要表演没有赫鲁晓夫的赫鲁晓夫主义,也只能同赫鲁晓夫差不多,是一支很短的插曲。

  根据一九六五年三月二十三日《人民日报》刊印。(有毛泽东修改件)

                                 七

  小平、彭真〔7〕、康生同志:

  今天,你们如能留一天,我还想同你们谈一次。请酌定。

                                                      毛 泽 东

                                                         三月十八日上午四时

  再请韩先楚、陈再道〔8〕两同志留两天,十九日谈一次,二十日飞京,不知是否可能?请韩、陈二同志酌定。

  根据手稿刊印。

  注 释

  〔1〕 人民日报编辑部、红旗杂志编辑部的这篇文章,原题为《评莫斯科的分裂小会》,毛泽东一九六五年三月十一日审阅时,标题改为《评莫斯科的分裂会议》。文章分四个部分,原来没有小标题。

  三月十八日在毛泽东处研究,决定加上以下小标题:(一)这是一个什么会议;(二)苏共新领导做了一些什么事情;(三)回答几个问题;(四)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和革命的轨道上团结起来。这篇文章在三月二十三日《人民日报》和《红旗》杂志一九六五年第三期发表,发表时题为《评莫斯科三月会议》。

  〔2〕 本篇(一)(二)是毛泽东对《评莫斯科的分裂会议》稿的两次批语。其中(一)写在这篇文章的三月十日改稿上;(二)写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康生一九六五年三月十七日为送审此文修改稿给毛泽东的信上。信中说,“我们回来后,又同小平、彭真同志一起,修改了一下。如主席今晚看,我们明天即回京;如主席明天看,我们后天回去。”当时毛泽东在武汉。

  〔3〕 见本篇(三)至(六),其中用宋体字排印的是毛泽东加写和改写的文字。

  〔4〕 赫鲁晓夫,原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苏联部长会议主席,一九六四年十月十四日和十五日,他的这两个职务被先后解除。

  〔5〕 伯恩施坦,德国社会民主党和第二国际的右派首领。

  〔6〕 考茨基,德国社会民主党人,第二国际修正主义的首领之一。

  〔7〕 小平,即邓小平,当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彭真,当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

  〔8〕 韩先楚,当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福州军区司令员。陈再道,当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装力量监察部副部长兼武汉军区司令员。





晶牛毛泽东思想网声明:本网站属非盈利性学术网站,消息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和社会各界从事毛泽东思想研究人士的投稿,晶牛毛泽东思想网登载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不慎侵犯第三方权益,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关键字:  
收藏本文】 【推荐好友】 【打印本文

   相关文章:
·改造学校教育让学生接触社会实际〔1〕
·毛泽东等祝贺古巴解放七周年的电报
·在一九六五年《哲学研究》第四期上的批语
·重读《长冈乡调查》时写的批注〔1〕
·七 律 洪 都
·在李达〔1〕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大纲》上的批注〔

 声明:刊登此文章是为了更好地宣传、弘扬毛泽东思想,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