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当前位置: >  > 毛选著作 >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 > 第十一卷 > 对《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目前提出的一些问题》和中央通知的批

对《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目前提出的一些问题》和中央通知的批

作者:   来源: 点击:: 日期:2005-11-10

                     一九六四年十二月、一九六五年一月)

                                                一

  照办。

                                                         毛 泽 东

                                                             十二月二十四日下午十一时

                                               二

  照发。

                                                        毛 泽 东

                                                         一九六四年十二月廿七日

                                           三

  照改的(第二页倒数三行)文字〔2〕,重印。

  请少奇同志阅后交机要室办。这是伯达〔3〕同志建议的,我同意。如你也同意,则请交办。

                                             毛 泽 东

                                               十二月卅一日

  根据手稿刊印。

                                          四

  这两种提法,不说是什么社会里四清四不清矛盾,也不说是什么党的内外矛盾交叉。从字面上看来,所谓四清四不清过去历史上什么社会里也能用;所谓党内外矛盾交叉,什么党派也能用;都没有说明今天矛盾的性质,因此不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

                                         五

  忘记十几年来我党的这一条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就会要走到斜路上去。

                                        六

  城市中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过去称为五反运动,以后通称四清运动,取消“五反”的名称。

  根据毛泽东手稿刊印。

                                       七

  毛泽东同志在一九六四年七月在一次有各大区中央局第一书记参加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说过:

  搞好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标准是什么?

  1.要看贫、下中农是真正发动起来了,还是没有发动起来。

  2.干部中的“四不清”问题,是解决了,还是没有解决。

  3.干部是参加了劳动,还是不参加劳动。

  4.一个好的领导核心是建立起来了,还是没有建立起来。

  5.发现有破坏活动的地、富、反、坏分子,是将矛盾上交,还是发动群众,认真监督,就地改造。

  6.要看是增产,还是减产。

  那时,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认为这几条用以衡量我国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是否做得好的标准,是适当的。现在我们也认为是适当的。

  根据毛泽东修改件刊印。

                                                 八

  退陈伯达同志处理。

  在十二页上加了“公安”二字〔4〕。

                                                 毛 泽 东

                                                  一月十四日

  根据手稿刊印。

  注 释

  〔1〕 《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目前提出的一些问题》(通称“二十三条”)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集的全国工作会议讨论纪要,中共中央一九六五年一月十四日以中发〔65〕26号文件发给全党。它的形成有一个过程:一九六四年十二月二十四日第二稿时,这个文件的题目为《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目前提出的一些问题》,题下括号内写有:“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讨论纪要,未定稿,请同志们提意见,以备修改”。全文共十六条。当日晚十时,陈伯达向毛泽东报送这个文件,并附言:“请主席审阅!是否照这个改稿印发,请批示!”

  毛泽东审阅后写了本篇(一)的批语。十二月二十七日,这个文件又送给毛泽东审阅,但文件最后加上了一个第十七条:“上述各条,原则上也适用于城市的四清运动。”题目改为《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目前提出的一些问题》,括号内的文字改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讨论纪要”。毛泽东当日将括号内的文字改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集的全国工作会议讨论纪要”,将所署时间“十二月二十四日”改为“十二月二十七日”,并删掉“二稿”两个字,同时在题目上方写了批语,即本篇(二)。十二月二十八日,中共中央以中发〔64〕811号文件印发了这个纪要。十二月三十一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出关于停发中发〔64〕811号中共中央文件的通知,说纪要“中央尚在修改中,请停止下发,并自行销毁”。在修改后的中发〔64〕811号文件封页上,毛泽东写了本篇(三)的批语。同日,中共中央以中发〔64〕815号文件印发了这个经过修改的纪要。一九六五年一月,中央继续开会讨论并修改这个纪要,将原来的十七条增加至二十三条,其中新增加的有形势、搞好运动的标准、集中力量打歼灭战、抓面的工作、干部问题、建立贫农下中农协会、思想方法等七条,删去了集团问题一条,文字上也作了许多修改。中共中央一九六五年一月十四日以中发〔65〕26号文件印发了这个纪要。中央在印发纪要的通知中说:“中央过去发出的关于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文件,如有同这个文件抵触的,一律以这个文件为准。这个文件发至县、团以上党委和工作团、队党委。”本篇(四)至(七)是毛泽东对纪要一九六五年一月八日稿的修改,其中用宋体字排印的是他加写和改写的文字。本篇(八)是毛泽东一九六五年一月十四日写在纪要一月十二日稿上的批语。

  〔2〕 这段文字原是:“这些当权派有在幕前的,有在幕后的,有在下面的,有在上面的。在下面的,有已划的或漏划的地主、富农、反革命分子和其他坏分子。”陈伯达改为:“这些当权派有在幕前的,有在幕后的。在幕后的,有在下面的,有在上面的。在下面的,有已经划了的地主、富农、反革命分子和其他坏分子,也有漏划了的地主、富农、反革命分子和其他坏分子。”

  〔3〕 伯达,即陈伯达,当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政治研究室主任、毛泽东的秘书。

  〔4〕 “公安”二字加在“使生产、建设、科学、文化、教育、卫生、民兵工作,各方面都有所前进”一句中的“卫生”之后。



晶牛毛泽东思想网声明:本网站属非盈利性学术网站,消息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和社会各界从事毛泽东思想研究人士的投稿,晶牛毛泽东思想网登载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不慎侵犯第三方权益,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关键字:  
收藏本文】 【推荐好友】 【打印本文

   相关文章:
·改造学校教育让学生接触社会实际〔1〕
·毛泽东等祝贺古巴解放七周年的电报
·在一九六五年《哲学研究》第四期上的批语
·重读《长冈乡调查》时写的批注〔1〕
·七 律 洪 都
·在李达〔1〕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大纲》上的批注〔

 声明:刊登此文章是为了更好地宣传、弘扬毛泽东思想,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