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胡乔木十六首词的批语、修改和书信〔1〕
作者: 来源: 点击:: 日期:2005-11-10 |
(一九六四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十二月二日、三十日)
一
请加斧削。如以为可,请予发表。
二
基本上还适用。〔2〕
根据毛泽东手稿刊印。
三
万里风云会,只用一戎衣。〔3〕
四
谁共我,舞倚天长剑,扫此荒唐!〔4〕
根据毛泽东修改件刊印。
五
杭州及别处,行近郊原,处处与鬼为邻,几百年犹难扫尽。今日仅仅挖了几堆朽骨,便以为问题解决,太轻敌了,且与事实不合,故不宜加上那个说明。至于庙,连一个也未动。〔5〕
根据毛泽东手稿刊印。
六
情景异今宵,天风挟海潮。〔6〕
根据毛泽东修改件刊印。
七
不必加注,读者不会误会。〔7〕
根据毛泽东手稿刊印。
八
魔倒凯歌高,长天风也号。〔8〕
九
膏肓病重,新汤旧药,怎堪多煮。恨别弓惊,吞声树倒,相呼旧侣。幸良师三径,长蛇封豕,作妖魔舞。〔9〕 十
乘摇空雪浪,漫天雹雨,指冰山倒!〔10〕根据毛泽东修改件刊印。
十一
这只是一点开始而已。〔11〕
根据毛泽东手稿刊印。
十二
送《人民日报》吴冷西〔12〕同志:
请在新年(一月一日)发表为盼。
毛 泽 东
十二月卅日
这封短信,不可刊出。
十三
送《人民文学》刘白羽〔13〕同志:
此件已送《人民日报》于一月一日发表,你们可以转载。
毛 泽 东
十二月卅日
这封短信,不要刊出。
根据手稿刊印。
注 释
〔1〕 本篇(一)是毛泽东在中共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中宣部副部长胡乔木一九六四年十月二十五日(后改为十二月五日)关于请发表几首词给《人民日报》编辑部的信中加写的话。(二)至(十)是毛泽东对胡乔木十六首词的批语和修改,其中用宋体字排印的是他改写的文字。此外,毛泽东还有个别文字上的修改。(十一)是毛泽东在胡乔木十二月二日给他的信上写的批语。(十二)(十三)是毛泽东为发表胡乔木《词十六首》写的两封信。《词十六首》发表在一九六五年一月一日《人民日报》和《人民文学》一九六五年一月号。
〔2〕 胡乔木在给人民日报编辑部的信中说,“内杭州一首,借指文化革命。但国内至今庙坟尚如此之多,毒害群众,亦觉须加挞伐。令人高兴的是,杭州孤山一带成堆的坟墓,经过广大群众热烈讨论和领导的决定,已经在十二月二日分别情况迁移和平毁,西湖风景区内各种反动的、封建的、迷信的、毫无保存价值的建筑和陈设,也正在有计划地清理和改造。词中的一些话现在对于杭州基本上已经不适用了。”毛泽东针对最后一句写了这个批语。
〔3〕 这是对《水调歌头·国庆夜记事》一词的修改,原文为“万里千斤担,不用一愁眉。”
〔4〕 这是对《沁园春·杭州感事》一词的修改,原文为“天共我,舞吼风奇剑,扫汝生光!”
〔5〕 这个批语写在《沁园春·杭州感事》一词的旁边。“不宜加上那个说明”指本篇注〔2〕胡乔木在信中说的话。
〔6〕 这是对《菩萨蛮·一九六四年十月十六日原子弹爆炸》一词其二的修改,原文为“风景异今宵,长歌意气豪。”本首词题目原为“中国原子弹爆炸”,毛泽东将它改为现题。
〔7〕 胡乔木在《菩萨蛮·一九六四年十月十六日原子弹爆炸》一词其四“霞旗扬四海,壮志惊千载:愿及雾偕亡,消为日月光!”句旁加注说:“这里的‘愿及雾偕亡’,是说我们主张,把我们的核武器和帝国主义的核武器一齐销毁。不能作别的解释。”毛泽东阅后写了这个批注。
〔8〕 这是对《菩萨蛮·一九六四年十月十六日原子弹爆炸》一词其五的修改,原文为“魔尽凯歌休,濯缨万里流。”
〔9〕 这是毛泽东对《水龙吟》一词其五的修改,发表时这段又改为:“膏肓病重,新汤旧药,怎堪多煮?恨别弓惊,吞声树倒,相呼旧侣。看后车重蹈,愁城四望,尽红旗舞。”
〔10〕 这是对《水龙吟》一词其七的修改,原文为:“乘摇空浪猛,前冲后涌,指冰山倒!”
〔11〕 胡乔木十二月二日给毛泽东的信中说,沁园春一词在此(指杭州)曾给林乎加和陈冰看过,后来又把其中提出的意见同霍士廉、曹祥仁谈了,得到了他们的完全同意。省委已决定对西湖风景区进行改造。《浙江日报》已登了十几篇读者来信,要求风景区也要破旧立新,彻底整顿,把所谓苏小小墓等类毒害群众的东西加以清理。
这是您多年以前就提出的主张,在现在的社会主义革命新高潮中总算有希望实现了,所以在此顺便报告。毛泽东在这段话旁边,写了这个批语。
〔12〕 吴冷西,当时任新华通讯社社长、《人民日报》总编辑。
〔13〕 刘白羽,当时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晶牛毛泽东思想网声明:本网站属非盈利性学术网站,消息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和社会各界从事毛泽东思想研究人士的投稿,晶牛毛泽东思想网登载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不慎侵犯第三方权益,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
|
【收藏本文】
【推荐好友】
【打印本文】 |
相关文章: |
·改造学校教育让学生接触社会实际〔1〕
·毛泽东等祝贺古巴解放七周年的电报
·在一九六五年《哲学研究》第四期上的批语
·重读《长冈乡调查》时写的批注〔1〕
·七 律 洪 都
·在李达〔1〕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大纲》上的批注〔
|
声明:刊登此文章是为了更好地宣传、弘扬毛泽东思想,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