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当前位置: >  > 思想研究 > 哲学思想 > 铁木伦:《为人民服务 》 志典

铁木伦:《为人民服务 》 志典

作者:铁木伦   来源: 点击:: 日期:2005-07-17

  1944 年 9 月 8 日,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发表一篇重要讲演《为人民服务》,这是为一名普通的烧炭战士做的讲演,张思德这个普通一兵的名字和“为人民服务”五个闪光的大字,紧紧地联在一起。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战士,为什么会让领袖发表“为人民服务”的演讲呢?明年 2004 年,是《为人民服务》一文发表 60 周年。为此,作者学习此文,略有所感,流于笔端。

   “领袖和普通人一样么?”毛泽东同志明确地阐述了他的观点:“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要理解这句话,先要明确“我们这个队伍”是什么性质的队伍呢?毛泽东同志开宗明义,指出这个队伍是“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是革命的队伍。”领导性和革命性,是这个队伍的性质所在。张思德同志是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这是根本,然后才是领袖,因此,他也同样具备领导性和革命性。性质明确了,宗旨是什么?“......解放人民的,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而工作的”这就是毛泽东同志确立的“我们这个队伍”是为什么人,干什么的问题,是有解放性和彻底性的,是为“人民”的解放而解放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服务的,“为人民服务”就是这个队伍的根本宗旨。

   “‘为人民服务’中有‘自己’么?”要正确理解这个问题,必须先要解决“人民”这个词的含义,也就是“服务”对象是谁。“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在不同的国家和各个国家的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有着不同的内容。在我国社会主义时期,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的范围。(见《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P951)和《新华词典》(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P699))“人民”中也可以有“自己”,“自己”可以是“人民”中的一个成员。但是,存在一个“前”与“后”的问题。作为革命队伍中的一个成员,特别是作为党的领导干部,分清“前”与“后”的问题,是摆正自身位置、服务人民的关键。职务越高这一点体现的越突出。手中有了权力,可以造福人民的时候,是先造福于自己,还是先造福于人民呢?毛泽东同志的“彻底的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彻底”两个字揭示了问题的实质。作为一名共产党人,彻底的为人民服务,是大公无私的,是舍小家为大家的,是全心全意的,是彻底的为党的事业,人民的利益而奋斗终身的。毛泽东同志身居高位,为党为人民竭尽所有,为其家人做得很少,这种高风亮节是他那一代革命者所共有的。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长辈们以他们的身体力行告诉晚辈,什么是为人民服务的“彻底性”,正因为如此,毛泽东同志的光辉形象永远留在人民心中。知道了自己在人民中的位置,就明确了权力在自己手中的分量,就可以正确辨别“前”与“后”,“公”与“私”,“大”与“小”的关系。合格的共产党的领导干部永远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然而,有一些以自己利益为重者却与此相反,特别是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这种不良现象就愈演愈烈。一些人为满足自己的私利,利用手中权力“为己所用”让“前”“后”颠倒,“公”“私”颠倒,“大”“小”颠倒,最终损害人民的根本利益,破坏党的形象。所以,“为人民服务”虽然可以有自己,但是如何摆正人民利益与自身利益,这是我们每个共产党人,特别是领导干部所面临的思想意识问题。

   “生命的存在价值一样么?”毛泽东同志博古论今阐述了他的立场。他以古人对生命的价值观……“泰山”与“鸿毛”,说明一个道理。他说:“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生与死是自然规律,以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认识这个问题,是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的唯物史观。毛泽东同志是个纯粹的共产主义者,因此他坦荡地指出生命的价值,不是“生”与“死”,而是“重”与“轻”。这种认识生命存在价值的观点和一句诗: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共性。毛泽东同志评价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这说明毛泽东同志认为生命的存在价值是不同的,是具有政治性的。为什么人生,为什么人死,是站在不同的阶级(阶层)立场的,持不同政治信仰的。张思德同志是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为人民的利益而死的”,是具有先进的革命性和政治性的。他的生命回答了为什么人、干什么的问题,因此,毛泽东同志给予张思德同志很高的评价“为人民服务”,这正是“我们这个队伍”的宗旨,张思德同志做到了。

   “内涵和外延有共性么?”这是一个逻辑问题。关键是内涵和外延是否具有可比性。信仰不同,政治立场不同的人,能找出内涵和外延的共性么?毛泽东同志用事实说明了这个问题。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这是为什么呢?共产党人为什么有如此的胆量和气魄呢?毛泽东同志明确指出:“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对于信仰不同,政治立场不同的社会群体和个人所提出的意见,毛泽东同志的回答依然是明确的:“只要你说的对,我们就改正”。同时把采纳党外人士的建议的成功经验作为例证,再次强调“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内涵和外延的共性问题虽然是一个逻辑概念问题,但是,把具有不同信仰和不同政治观点的问题联系起来,找出共性,就是毛泽东同志的“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唯物主义的实践观,其核心就是“为人民服务”。

   “同志的词性是名词,是有政治性的么?”共产党人的同志,是为共产主义理想这个共同的志向走到一起来的。毛泽东同志指出,只有共产党人走这条路是不够的,“我们还要和全国大多数人民走这一条路”因此,面对成绩和困难要有明确的态度,这是信仰的坚定性问题。毛泽东同志再次指出根据地问题“还不够,还要更大些”目的是为了“取得全民族的解放”,所以面对困难“我们要努力奋斗”,因为,“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既然是为人民的,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那么这个队伍中的同志也是人民的一分子。共产党的这只队伍是革命的队伍,因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这个队伍的政治立场。

   领袖和普通人;为人民服务与自己;生命的存在价值;内涵与外延;共产党人同志的宗旨,毛泽东同志的这篇讲演说明了一个主题:向张思德同志学习,为人民服务!





晶牛毛泽东思想网声明:本网站属非盈利性学术网站,消息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和社会各界从事毛泽东思想研究人士的投稿,晶牛毛泽东思想网登载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不慎侵犯第三方权益,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关键字:  
收藏本文】 【推荐好友】 【打印本文

   相关文章:
·魏法谱:哲学视阈中的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尹邵安:谈毛泽东领导艺术中的“刚”与“柔”
·魏法谱:《论十大关系》的哲学思考
·数学:再谈毛泽东管理学的一个要点“阶级斗争一抓就灵
·盛红升:毛泽东思想始终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建设工程的
·刘喜发: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声明:刊登此文章是为了更好地宣传、弘扬毛泽东思想,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