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当前位置: >  > 毛选著作 > 《毛泽东军事文集》 > 第一卷 > 关于地方武装编制 问题的密令〔1〕

关于地方武装编制 问题的密令〔1〕

作者:   来源: 点击:: 日期:2005-09-08

(一九三二年十二月二十日)

  甲、为了在这次战争〔2〕中,更多地消灭敌人,彻底
粉碎敌人大举进攻,争取江西首先胜利起见,必须以最大努 
力去坚强地方武装的力量,充分发挥地方武装在战争中的作
用,这是我们争取战争全部胜利的必要条件。             
  乙、为了击破敌人进攻的集团战略与所采取的十个战术,
就需要地方武装强有力地来配合主力红军作战,使敌人的企 
图全部归于失败。同时,要使地方武装的组织和力量特别加 
强起来,能有力的便于执行任务。                       
  丙、根据现有的地方武装组织完全是依照正式红军来编
制的,这不仅因为地方武装的武器以白刃居多,而且军事干 
部缺乏,赤卫军、少队〔3〕更是群众的武装,没有建立起 
正式军队生活,训练、给养都比红军感觉困难,并且在行动 
上是协助主力红军作战,所采用的战术主要的是游击战术, 
这就决定地方武装的组织要适合于这些条件来编制,主要的
原则是短小精悍,便于行动的敏捷、突击有力。因此旧的编 
制太过庞大,不便于执行任务。
  丁、在游击战术中主要的是袭击敌人,在战斗上是以白 
刃战为主。就我们地方武装的武器来说,那是最有利于我们 
采用这种战术和战斗的,我们应该充分运用这一种优越条件。
但是最近脱离生产的武装,普遍的只要步枪,鄙视梭镖,这 
是不对的。固然加强火力是重要,但所有地方武装的步枪, 
绝大多数没有刺刀,因此在袭击敌人与实行白刃战斗时不仅
减少解决战斗力量,有时反受敌人的白刃威胁而退,以至影 
响任务的执行。                                       
  戊、赤卫军、少队之武器,梭镖作主干,但各地编制时 
往往将少数步枪集中编到模范营、模范少队中之一部,不能 
够使火力与白刃配合,削弱赤卫军、少队特别是模范赤卫营
和模范少队整个武装力量在战争中的作用。               
  己、根据地方武装的特殊条件和任务,现决定地方武装 
新的编制原则如下:                                   
  一、独立团能照红军编制,但武器配置上以三分之二为 
火力,三分之一为白刃(梭镖),混合在排内。           
  二、游击队基本编制,采五班制,内分火力三班,白刃 
(梭镖)二班,不设排,直属于队部,加队副二人。挺进游
击队仍照红军编制。                                   
  三、模范赤卫军和模范少队的编制以每连采三排六班制,
以十一人为一班。三连模范赤卫连、一连模范少队为一营, 
每区一营,三营为一团(三区合编为团),每县三团到五团,
编一师。
  四、赤卫军采用三班一排,四排一连的编制,以三排为 
战斗排,一排系救护排(以壮年妇女来编制)。在作战时,
战斗排在前面作战,救护排担任战时救护和后方勤务。四连 
为一营,三营为一团,三团为一师,三师到五师为一军。乡 
最少编一连,二乡或三乡编一营,一区成立一团,每三团成 
立一师,每县成立一军。                               
  五、少先队因系青年群众半军事组织,仍照原定编制。 
  六、在游击队和模范营的班之下分为两组,每组设组长
一人,在作战时可成为一个战斗群,便于进攻和退却。     
  七、模范赤卫军和模范少队的武器配置每班步枪三枝, 
班长、组长各一枝,队员系梭镖八枝,连长、政委、排长步 
枪各一枝,每连共步枪二十三枝,梭镖共四十八枝。       
  八、赤卫军、少先队武器配备如模范营同,但以鸟枪、
土炮来代替步枪。但土炮可合编一排,直属于营部。       
  九、梭镖长度一律定为五尺二寸。每一赤卫军、少队都
应备一种武器。                                       
  十、除一般编制外,如步枪仍多的时候,模范营每班可 
增加二枝到四枝,每连增加到三十五枝至四十七枝步枪。   
  十一、政治委员制度在这次改编时一律建立起来,赤卫 
军及模范少队,连设政委、指导员,营团师均设政委。如连 
单独担任任务,临时委任政委。一切指挥员、政委由军区、
军分区、军事部和其政治部委任。                       
  庚、限定一九三三年一月二十日内改编完毕。         
  辛、在改编时如游击队独立团在出击的时候,须等到回 
苏区后再改编,未出发的立即改编。
  壬、模范营之改编,可按旧有的编制人数为基础来增减,
不应采用混合改编,以免延迟时日。
  癸、各种武器(如梭镖火药)须动员群众从速集齐,同 
时,改编好后一切训练要注意实际的战斗教育和演习,彻底 
废除过去一切形式的非战斗的教育和训练,完全实施劳战会 
〔4〕所规定的教育计划。                             
  以上各项望各级政府、军区、军分区、军事部严格遵照 
执行。
  此令
  
  
                             主 席 毛泽东
                            副主席 项 英          
                                    张国焘          
                                                   
                     一九三二年十二月二十日          
                                                   
                    根据中央档案馆保存的油印件刊印。 

       注  释

  〔1〕 这是毛泽东和项英、张国焘发出的中华苏维埃
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一号密令。
  〔2〕 指红军第一方面军进行的第四次反“围剿”作
战。一九三二年底,蒋介石调集四五十万人的兵力,采取分
进合击的作战方法围攻中央革命根据地。一九三三年二月至
三月,红一方面军在周恩来、朱德的指挥下,运用了前三次
反“围剿”的经验,采取集中兵力在运动战中各个歼灭敌人
的方针,分别在黄陂、东陂地区两次伏击敌人,共歼敌近三
个师,取得了这次反“围剿”的胜利,创造了红军历史上以
大兵团伏击歼敌的光辉范例。
  〔3〕 赤卫军,即赤卫队,是革命根据地中群众的武
装组织,不脱离生产。少队,指少年先锋队,是半军事性的
青年群众组织,亦不脱离生产。
  〔4〕 劳战会,指劳动与战争委员会。





晶牛毛泽东思想网声明:本网站属非盈利性学术网站,消息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和社会各界从事毛泽东思想研究人士的投稿,晶牛毛泽东思想网登载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不慎侵犯第三方权益,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关键字:  
收藏本文】 【推荐好友】 【打印本文

   相关文章:
·红军与张学良杨虎城军 应同进同退〔1〕
·与南京谈判的主要内容〔1
·与南京谈判的主要内容〔1
·向南京方面要求增加防地〔1〕
·国内和平实现后的形势和任务〔1〕
·关于剿匪的基本方针〔1〕

 声明:刊登此文章是为了更好地宣传、弘扬毛泽东思想,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