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当前位置: >  > 毛选著作 > 《毛泽东军事文集》 > 第一卷 > 红军第四军前委给中央的信〔1〕

红军第四军前委给中央的信〔1〕

作者:   来源: 点击:: 日期:2005-09-07

(一九二九年三月二十日)                      

福建省委并飞转中央:
  1.我们(红军第四军)三月十四日攻克汀州〔2〕城。
郭凤鸣(福建第二旅旅长)打死,陈尸汀市三日。缴获步枪 
约五百枝(单响、九响多,红军用不着),马枪七、八枝, 
迫击炮三尊,炮弹一百余发。郭旅残部向上杭溃退。       
  2.汀州群众很好,我们散发土豪及反动派的谷子、财
物并扩大宣传后,工人及近城农民大大起来,连日建立农会、
工会的基本组织(分秘密公开两种),日内即成立临时政权
机关 ── 革命委员会,目下是政治部代替政权机关。
  3.时局开展(我们看到三月三日的上海报,三月十三
日的……及漳潮两报),闽西及赣南望中央将一般计划指示
我们。红军应该怎样行动,尤盼飞速指示!
  4.对一般的计划,我们意见:在全国范围内要猛力地
夺取群众,这时候无论什么派别欺骗群众,都敌不过我们共
产党的事实了。工农外,兵士群众的夺取,也是非常重要的
工作。一般工作的重心,我们的意见:宜在江苏、直隶〔3〕,
红军小区域苏维埃使个数加多,这不仅在湘赣粤闽等地,江
苏北皖鄂北豫南直隶,都应有红军及小区域苏维埃之创立。
  5.前敌委员会决定四军、五军及江西红军第二第四两
团之行动,在国民党混战的初期,以赣南闽西二十余县为范
围,从游击战术,从发动群众以至于公开苏维埃政权割据,
由此割据区域以与湘赣边界之割据区域相连接。
  6.江西红军独立第二团(李文林部)约四百枪,战斗 
力颇好,现在兴国、泰和、赣州之交。独立第四团(段月泉 
部)约三百余枪,战斗力尚弱,现在兴国、于都之交。红军
彭德怀〔4〕部约三百枪(井冈山逃出来沿途失散后存余者),
在于都、信丰之间。三月七日彭部袭击刘士毅〔5〕残部,
缴步枪百余,水旱机关枪各一,子弹七担。红军第四军大概 
十天内尚在闽边工作,十天外须赴赣边瑞金、宁都一带游击。
那时须看湘赣战局的形势,从有利于红军的发展及有利于工 
农群众发展的标准上去决定行动。或再回闽边,或在赣南作
较久时间的游击,或往吉安去接近国民党的战区。惟闽西赣
南区内之由发动群众到公开割据,这一计划是决须确立,无
论如何,不能放弃,因为这是前进的基础。
  7.福建省委须立即派遣一闽西特委来汀州指导汀属八
邑〔6〕工作,汀属党部太弱,担负不起建设政权的责任。 
目前主要的工作是扩大党的组织及群众的组织,建设政权机 
关及闽西红军(现在枪无人抬),望省委以大力注意此间。
  8.福建全省,浙江全省,赣东赣南两边,统治阶级的 
军力非常薄弱(在全国来比较),未知中央曾讨论以此三地
方为目标,首先创造公开割据的计划否?三地统治势力既弱,
又通海口,这是值得注意的。                           
  9.我们自一月十四日离开井冈山,主因是经济无出路。
二十日在大余与李文彬〔7〕作战失利,循粤边南雄入赣南 
信丰、安远、寻乌,曾三次与追兵接触,均且战且退。二月 
一日到闽粤赣三省交界之罗福嶂〔8〕停脚一天,沿途都是
无党无群众的地方,追兵五团紧蹑其后,反动民团助长声威,
是为我军最困苦的时候。到罗福嶂后为安置伤兵计,为找有 
党有群众的休息地计,为救援井冈山计,决定前往东固(宁 
都、兴国、吉安之交,地属吉安)。二月十一日到宁都之大
柏地,与追兵之先头部队刘士毅第十五旅两团战,大败之。 
我军士气大振,缴得步枪二百余,水旱机关枪六架,俘敌甚
众。敌之残部,溃退赣州。追兵后续队伍李文彬部(三团) 
到来,我们则已往东固。在东固休息一星期,与江西红军二、
四两团会合,并与江西赣南特委接上了头(在于都),安置 
了伤兵。及李文彬(赣军最精锐部)追至东固,乃决定抛弃 
了固定区域之公开割据政策,而采取变定不居的游击政策( 
打圈子政策〔9〕),以对付敌人之跟踪穷追政策。二月二 
十五日离开东固,经永丰、乐安、广昌、石城,复入宁都、
瑞金之壬田市,后卫距敌才一里,乃我们离开壬田市向汀州 
之原因。张旅〔10〕忽然折回,盖湖南战事爆发,蒋系须 
集中部队,故将张旅调回,因此我们得安心对付郭凤鸣旅。 
十三、四日两次击溃郭部二、四团,而红军亦在兴国、于都
一带发展。第四军从井冈山出发以来,总计损失约二百余枪,
六百人,最大的就是干部损失多员最为可惜。此次困难为自
有红军以来最大之困难,尽了我们的精力,才应付过这个难 
关,而得现时之胜利。内部团结坚固(最困难时兵士开小差 
的极少,干部袁文才〔11〕等数人脱离队伍),党的指导 
不错,亦为战胜困难的原因。                           
  10.军中党的最高机关是中央任命的前敌委员会(因 
事实的需要,除中央任命的名单外增了几人)。第四军除留
在湘赣边界的一部分外,出来的部队现编为三个纵队,共三
千人,枪一千五百,子弹极少。因战事太多,老的干部损失
太大,战斗力不及从前。但井冈山出发以来的疲败精神,业
已恢复,士气亦已振奋起来。因两次损伤的结果,军官及政
治工作人员之缺乏,达于极点,亟盼中央派人来补充,至少
须派军事的政治的教官各数人,来此开办训练学校。       
  11.两年以来因交通隔绝,仅得中央来件二次。一是
去年六月四日的长信,十一月间在井冈山接到的;一是六次 
大会〔12〕决议案(政治,军事,土地,政权,农民,大 
会……结〔13〕六件),今年一月在永新接到的。我们寄 
给中央的信:去年八月毛泽东之一长信,由湖南省委转;去 
年十一月前委之详细报告〔14〕,由湖南江西两省委转,
此报告历述两年来湘赣边界斗争之经过,红军之现在计划等,
不知均曾收到否?                                     
  12.六次大会的决议案非常正确,我们欢跃地接受。 
前已油印五百余本散发井冈山以来沿途的党部,现又石印一 
千本,为闽西赣南扩大组织之用。惟少组织、宣传、职工三 
决议案,乞即补寄!
  13.闽西特委须速建立。赣南特委与江西省委非常隔 
绝,但与前委已发生密切关系。湘赣边界特委自去年五月成
立以后,与湖南省委关系较密,与江西省委关系较少。赣南 
党部,于都及东固最好,兴国、信丰、宁都、安远、寻乌次 
之,瑞金、会昌、石城尚无组织。长汀在开始发展中,最好 
之永定,离我们三百余里。为应付江西事变,红军此刻不能 
去永定。阮山〔15〕同志的红军有开来汀州之必要,必须 
如此,我们去江西后,汀州的政权才可以继续,才可以与我 
们取得密切的联络。郭凤鸣死,汀州再无人管,八邑中心工 
作应在长汀,望省委熟计。                             
  14.中央在估计力量时,不可把我们估量得太大。   
                                                     

                                        前 委
      
                             一 九二九年三月二十日
                                                     
                      根据中央档案馆保存的抄件刊印。 

       注  释

  〔1〕 这是毛泽东以中共红军第四军前敌委员会名义
给中共中央的信。
  〔2〕 汀州,旧府名,即福建长汀。
  〔3〕 直隶,旧省名,辖今北京、天津两市、河北省
大部和河南、山东两省的小部地区,一九二八年改为河北省。
  〔4〕 彭德怀,当时任红军第五军军长。
  〔5〕 刘士毅,当时任国民党军第一集团军第五师副
师长兼第十五旅旅长。
  〔6〕 汀属八邑,指旧汀州府下辖的归化、长汀、上
杭、永定、宁化、清流、连城和武平八个县。
  〔7〕 李文彬,当时任国民党军第一集团军第七师第
二十一旅旅长。
  〔8〕 罗福嶂,村名,位于江西寻乌县东部。
  〔9〕 打圈子政策,是毛泽东对井冈山初期红军游击
战术的一种形象说法。
  〔10〕 张旅,指国民党军第一集团军第十二师第三
十五旅,旅长张与仁。
  〔11〕 袁文才,一九二九年随红军第四军转战赣南
闽西途中,脱离队伍回井冈山,仍坚持革命,任中共宁冈县
委常委。
  〔12〕 六次大会,指一九二八年六月十八日至七月
十一日在莫斯科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会
上,瞿秋白作了《中国革命与共产党》的报告,周恩来作了
组织问题和军事问题的报告,刘伯承作了军事问题的补充报
告。会议通过了政治、军事、组织等问题的决议案。这次大
会肯定了中国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当时的革命
依然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指出了当时的政治形势是在两个
革命高潮之间和革命发展的不平衡,党在当时的总任务不是
进攻,不是组织起义,而是争取群众。会议在批判右倾机会
主义的同时,特别指出了当时党内最主要的危险倾向是脱离
群众的盲动主义、军事冒险主义和命令主义。这次大会的主
要方面是正确的,但也有缺点和错误。它对于中间阶级的两
面性和反动势力的内部矛盾缺乏正确的估计和适当的政策;
对于大革命失败后党所需要的策略上的有秩序的退却,对于
农村根据地的重要性和民主革命的长期性,也缺乏必要的认
识。
  〔13〕 原文如此。
  〔14〕 即《井冈山的斗争》,见本卷第21页。
  〔15〕 阮山,当时是闽西红军游击队的领导人之一。






晶牛毛泽东思想网声明:本网站属非盈利性学术网站,消息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和社会各界从事毛泽东思想研究人士的投稿,晶牛毛泽东思想网登载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不慎侵犯第三方权益,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关键字:  
收藏本文】 【推荐好友】 【打印本文

   相关文章:
·红军与张学良杨虎城军 应同进同退〔1〕
·与南京谈判的主要内容〔1
·与南京谈判的主要内容〔1
·向南京方面要求增加防地〔1〕
·国内和平实现后的形势和任务〔1〕
·关于剿匪的基本方针〔1〕

 声明:刊登此文章是为了更好地宣传、弘扬毛泽东思想,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