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当前位置: >  > 回忆思念 > 吕康军:品读西柏坡

吕康军:品读西柏坡

作者:吕康军   来源: 点击:: 日期:2009-10-09

在绵延千里的太行山脉深处,有一个静泌而端庄的小村庄,美丽的自然风光,纯朴的风俗人情,使这里一度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中心,它速写了中国革命史的辉煌与灿烂,给这个名不经传的小山村,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我最早看到它的全貌,则是在震今烁古的三大战役的影视作品中,于是心灵深处便蒙生了到西柏坡探秘,领悟西柏坡精神的愿望。

终于,在O八年十二月中旬,有幸应中国晶牛毛泽东思想研究会的邀请,赴西柏坡参加第十届毛泽东思想学术研讨会。那天下午我们来自全国各地的几十位同志心中涌动着一种激情,一种振奋。在石家庄集合后,冒着凛冽的寒风,统一乘车前往西柏坡,汽车穿越平山县城后,便沿着一个大水库,蜿蜒盘旋在堤坝和崎岖的山区公路上。两边的村庄一律是雪白的平顶房,显得整齐而清洁。从同志们的交流中我渐渐知道了:西柏柀是滹沱河畔鱼米之乡,属晋察冀革命老区,是华北平原通向山西高原的重要通道。在残酷的抗日战争时期,这里的每座山峰都经历了血与火的考验,每条河流都和着鲜血在流淌,每一条山沟都流传着鼓舞人心的战斗故事。毛主席、党中央选择这里作为中国革命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可能就是考虑到:在这里如遇敌人进攻,可退居层峦叠嶂的太行山,如战局顺利,可直接东下大平原。能进能退,能守能攻,是指挥全国解放战争的理想指挥部。掌灯时分,终于踏上了西柏坡这片热土。当晚,我们一起下塌在西柏坡宾馆。

西柏坡宾馆,北依柏坡岭,南临滹沱河,依山傍水,实在美丽极了。翌日中午研讨会在宾馆三楼会议室隆重举行。中央党校和湖北省委领导等70余人出席会议,叫我不可思议的是竟有两个日本朋友。议题是纪念毛主席的两个务必发表60周年。研讨会上,王长林同志《毛泽东的“两个务必”勤廉执政思想是立党兴国之本》和王均甫同志的《万古警醒的伟大祖训》的演讲,旁征博引,酣畅淋漓,特别精彩。持续不断的一次次掌声,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真可谓终生难忘!。

秘书处的同志考虑到一些首次来到西柏坡的同志们的心情,决定下午组织参观西柏坡革命旧址。我们怀着虔诚的心情首先来到了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总部旧址,一道很大而弯曲的土墙,紧紧环抱着参差错落的农家土院。毛主席旧居前,人头攒动,旧居分前后两个不大的院落,前院里有一个石磨,一个猪圈和一口水井,磨盘前有一颗不大的楸树。这里是毛主席和乡亲们拉家常的地方,也是和中共其它同志商讨军机大事的地方。后来有人风趣地说“磨盘上布下雄兵百万”。后院两间北房,是毛主席的办公室和寝室,三间西房则是江青和李讷的住室及资料室。我一边仔细地听着导游的解说,一边凝视着这极普通又窄小的土屋泥舍里,那简陋的木床、被褥、书架、桌椅、油灯。正是这土屋里的彻夜不熄的油灯,竟照亮了全中国。很难想象一个从未曾拿过枪的一介书生却指挥了数以千计的战斗、战役。特别在那场震天撼地的历史大决战中,蒋介石在那豪华的军事指挥部里,现代化地指挥着他的正规军,而毛主席却只能在千里之外的仅仅16.3平方米的土坯房里,靠着一张地图,凭着他那与生俱来的充满智慧和天才的一声命令,运筹帷幄,把波澜壮阔的解放战争交响乐指挥得娴熟和谐,威武雄壮。前方炮声隆隆而毛主席却在这个农家小院里悠闲自得,兴致所至,偶尔哼上几句京剧,坐在那个粗布躺椅上,有滋有味的品茶……他有一幅显得很年轻也很精神坐在躺椅上的生活照便是在这个小院里拍摄的。这时的我更深深理解了当年的红军为什么“想念毛泽东”!?因为有了他的领导,中国革命就无往而不胜,离开了他,中国革命则往往遭受重大挫折……古今中外还有毛泽东这样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军事大家吗?!!!

最令人难以忘怀的是中央军委作战室,就是在这个最简陋甚至显得有些“寒碜”的69.4平方米的土墙泥顶的山村小院。仅靠一部电话,二张地图,三张桌子,四间小屋,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指挥了讫今世界上最大的波澜壮阔、震惊中外的人民解放战争。而且这里是一不发枪,二不发粮,三不发人,只靠天天发电报。就是那近200份电报!指挥调动着300万人民解放军,进行了决定中国命运的史无前例的历史大决战,创造了世界战争史上的伟大奇迹和神话!难怪后来,周恩来曾说“毛主席在世界上最小的司令部里,指挥了世界上最大的人民解放战争”。

我们随着人流小心翼翼地穿过柏坡岭下的那漫长而又曲折的防空洞,来到了中央大院的西北角。这里便是当年七届二中全会的旧址,这个面积不足85平方米的原中央机关食堂,整洁、朴素、庄严,摆满了普通的老式木制桌椅。尽管是严冬,大屋里还是挤满了参观的游客,男导游学着毛主席当年在预见了中国革命胜利的时刻表后,发出的振聋发馈的千年祖训:“……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不是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少数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必须预防这种情况……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这声音至今仍强烈地震撼着我们的心灵,博得阵阵喝彩。两个“务必”精神,不但蕴含了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保持中共的长期执政地位的信心和决心,而且蕴含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彻底完成本阶级的使命和全民族使命的信心和决心。站在这里,凝视着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会址,每个人都会从心里底里升腾起一种神圣感和使命感。人们争先恐后地在这具有历史意义的旧址前合影留念,久久不愿离去。有幸中国红色旅游网总编江山老师也为我留下了这珍贵的历史瞬间。

离开中共中央旧址,我们乘车前往西柏披纪念馆,这时的西柏坡,微风轻拂,寒意浓浓,蓝天如洗,阳光明媚,纪念馆就座落在群山环抱,碧水长绕的松柏丛中。如今战争的硝烟虽早已远去,但它仍然每天娓娓地向来自祖国乃至世界各地的人们耐心地讲述着昨天那个开天辟地的故事······

在纪念馆广场上,那巍然矗立着领袖们“赶考”的雕塑铜像,栩栩如生,神采奕奕。展示了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在革命胜利前夜,展望未来,豪情满怀,勇敢地迎接挑战的伟大气魄!

进入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气势宏伟壮观的以毛主席为首的所有全体七届中央委员的群雕壁画,非常逼真,几乎每个人都驻足留影。走进后面的每一个展厅,都是展示以毛泽东为领袖的党中央在西柏坡指挥军民生产、生活和战斗的模拟场景等,那栩栩如生的腊像,如身临其境。尤其在三大战役纪念地,仰望着毛主席的亲笔手书电文,似乎听到了当年毛主席、党中央指挥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嘀嘀哒哒的发报声;听到了我军攻打锦州时冲锋陷阵的喊杀声;血战徐州的隆隆的枪炮声。徜徉漫步在纪念馆的每个展厅,我的心灵都被感动着、震撼着……回肠九转,敬佩不己。就是这些尘封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宝藏,支撑起我们理想信念的大厦,激励着我们不断去发奋进取。

走进西柏坡,这个中国革命的圣地,党中央在农村的最后一个指挥部。所到之处,所见所闻,所思所虑,触及魂魄,陶人情操,发人深省。来自五湖四海和世界各地不同肤色的人流如织,或在西柏坡纪念馆驻足观看;或在毛主席旧居前感慨万千;或在七届二中全会址前庄严宣誓,或在“起考”铜雕像前合影留念……西柏坡精神之火在撒播,西柏坡之路在延伸,西柏坡故事在传说……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沧桑巨变,西柏坡精神仍像一股清泉,润泽了每位参观者的心田,营养着我们的心灵,焕发出生命的光彩,它就像一座蕴藏丰富的历史宝库,博大精深,传世久远。只因新中国从这里走来,仰望它,常常令人眩目、神秘。只有走进它,小心翼翼地珍惜它,才能神会于心,境界升华,收获希望。才能感悟出中国革命胜利的本源。

 

 





晶牛毛泽东思想网声明:本网站属非盈利性学术网站,消息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和社会各界从事毛泽东思想研究人士的投稿,晶牛毛泽东思想网登载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不慎侵犯第三方权益,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关键字:  
收藏本文】 【推荐好友】 【打印本文

   相关文章:
·老 骥:亲历者说 为什么毛泽东时代没有腐败?
·秦海涛:共产党人毛泽东
·井冈三章 毛泽东“雷打石”宣布“三大纪律”
·品味毛泽东与周恩来的“天作之合”
·唐春元:1993:红太阳魂归故里
·千年一伟人--毛泽东!!

 声明:刊登此文章是为了更好地宣传、弘扬毛泽东思想,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