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当前位置: >  > 回忆思念 > 唐春元:1993:红太阳魂归故里

唐春元:1993:红太阳魂归故里

作者:唐春元   来源:投稿 点击:: 日期:2010-01-18

 

19931220,一座像高6的我国最大的毛泽东全身铜像,在毛泽东的故乡——韶山落成。党的第三代领导核心江泽民总书记亲自揭下了铜像上的红绸......

从此,韶山又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199111月湘潭市委、市政府作出在韶山毛泽东纪念馆前建造我国最大的毛泽东铜像的决定起,到1993126日毛泽东铜像运抵韶山止,在这700多个日日夜夜里,人们出于对毛泽东的怀念和爱戴,在南京,在安徽,在江西,在湖南,在韶山,到处流传着许多神奇、美丽而又动人的传说......

有人说,在制造毛泽东铜像的南京晨光制造厂起运铜像时,8吨的进口吊车怎么也吊不起只3吨多重的铜像。而当去接铜像的韶山人对着铜像拜了三拜,轻轻说了声“主席,我们来接您回家了”后,铜像立时被吊装到运像车上。

也有人说,当装运毛泽东铜像的车队途径江西吉安时,装运铜像的东风牌大卡车突然熄火。司机和随车队去的修理人员查了2个多小时,就是找不出毛病在哪儿。这时,有人提醒说:毛主席的祖籍是吉安,而且又是他写下“十万工农下吉安”光辉诗篇的地方,老人家是不是想在这里多呆一会儿?于是,车队临时决定在吉安住宿一晚。第二天早晨,那辆东风汽车竞未经任何修理就奇迹般地发动起来了。

还有人说,毛泽东铜像运回韶山的那天,车队经过故居时,那辆东风卡车又一次无缘无故地熄了火。可10分钟后,没经任何检修,又自然地可以发动了。这可是毛泽东先要到已34年没有回过的上屋场去看一看。

更有人说,毛泽东铜像到达广场的那天,太阳与月亮同时出现在天空中;本来要春天才开放的杜鹃花,却在冬季含苞怒放了。这表明毛主席他老人家与日月同辉,与天地同寿,永远活在中国人民心中。是毛泽东使得自然规律都改变了。

所有这些,不管真实与否,笔者勿须一一查证,但我始终认为,这种带有传说,甚至神秘色彩的传说,却代表了人们的一种强烈的思想感情,那就是对毛泽东的崇敬、爱戴和怀念。而且,在铸造、运送毛泽东铜像的整个过程中,也的确有过许多动人的故事。

 

1993年,毛泽东百周年冥诞,经中共湖南省委和中共中央批准,同意在韶山毛泽东纪念馆前修建毛泽东铜像和铜像广场,以表达对这位已故的开国领袖的永恒缅怀

19931226,是共和国开国领袖毛泽东诞辰100周年。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对这个特殊的日子,寄予了满腔的热诚和热切的期待,各地纷纷提前筹备,为纪念活动做好各种准备。

湘潭是毛泽东主席的家乡。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家乡人民一直为养育了毛泽东这样一位伟人而骄傲和自豪,故而早于全国列出了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的活动项目清单。

1991年初,离毛泽东诞辰100周年的日子还有近三年的时间,湘潭市委、市政府就提前筹备,要求有关部门拿出纪念活动的具体方案和项目。在研究会上,有同志提出,为纪念毛主席的丰功伟绩,是不是可以在韶山修建一座主席铜像,以表达家乡人民对他老人家的深切怀念,同时也供参观韶山的人们瞻仰。这一提议得到了与会者的热烈响应和拥护,上报到市委、市政府后,也得到了领导的大力支持。

很快,中共湘潭市委、市政府,向中共湖南省委呈送了修建毛泽东铜像的报告。报告特别指出,为缅怀毛泽东的丰功伟绩,在纪念他老人家诞辰100周年时,铸造一尊高6米的巨大铜像,同时修建铜像广场,供家乡人民和全国人民瞻仰。

湖南省委有关部门接到报告后,立即把报告直接送到了省委主要领导同志的手中。时任中共湖南省委书记的熊清泉,50年代一直在毛主席家乡工作,曾任过多年的韶山公社党委书记。1959年毛主席回故乡时,他还受到了领袖的亲切接见,所以,对毛泽东主席更是有一份特殊的感情。

熊清泉书记看了报告后,立即召集省委、政府的有关部门开会,研究在韶山建立毛泽东铜像和铜像广场的有关事宜,并建议以省委、省政府的名义向中央写出专题报告。同时,还详细研究了建造铜像的经费和选址等问题。

中共中央办公厅收到湖南省委和湘潭市委的专题报告后,马上作出回应,同意在毛泽东诞辰100周年这个不寻常的日子里,在韶山修建毛泽东铜像和铜像广场。

19911017,中共中央办公厅34号文件批复,中央同意在韶山塑建一尊毛泽东同志铜像,并于19931226揭幕,以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百周年。

接到中央的批复后,湖南省委、省政府和湘潭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立即把这个项目列为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的重点项目。19911226日,是毛泽东诞辰98周年纪念日,这虽只是毛泽东一般的纪念日,但时任湖南省党政军领导的熊清泉、陈邦柱、孙文盛、杨正午、万达、刘正、董志文、沈瑞庭、肖求如等同志却都提前一天到了韶山,他们除了参加毛泽东同志诞辰98周年的纪念活动外,主要是研究讨论毛泽东百周年诞辰纪念活动的具体事宜。湖南省委办公厅、组织部、宣传部、党史办、财政厅、民政厅、文化厅、林业厅、建委、工商局、旅游局、韶山管理局以及湘潭市、韶山市的有关负责人,也参加了这一会议。

湖南省委、省政府、省军区领导在听取了各部门关于纪念毛泽东诞辰百周年各项活动的汇报后,重点研究了毛泽东铜像塑建的实施方案。

在韶山期间,省党政军领导和各部门的负责同志,还实地考察了毛泽东铜像的选址。在实地查看了韶山毛泽东故居陈列馆前大坪、韶山咀、太祖故山和韶峰仙女庵等地方后,决定把主席铜像安放在陈列馆的大坪左上方,以巍巍韶峰为背景,蓝天白云作为衬托,视野开阔,正合适表达开国大典这样一个历史时期的主题。

会议最后敲定:要把塑建毛泽东铜像作为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来完成。整个塑建工作的目标是,坚持一个原则——科学论证、精心设计、庄重朴实、勤俭办事;做到两个负责——对历史负责、对后代负责;实现三个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达到四个一流——设计一流、工艺一流、铜材一流、质量一流。铜像按主席在开国大典的形象设计,像高6米,基座高626米(后修改为41米),全高1226米(后改为101米)。

为完成毛泽东铜像塑建这项光荣而责任重大的政治任务,湖南省委还决定由湘潭市、省文化厅、韶山市、韶山管理局牵头,成立了韶山毛泽东同志铜像塑建工作小组。

工作小组一成立,立即排定了工作进程的倒计时表:19922月请雕塑家、建筑师现场观察定址,进行环境工程设计,编制经费概算;6月雕塑家拿出石膏小样,请省市领导和毛泽东同志亲属审稿;环境工程设计在月底拿出具体方案,审批后落实承建单位。秋季开始施工。8月,拿出石膏小样,送省市领导和毛泽东同志的亲属最后定稿,制成6米高的石膏像;10月交付铸造厂投入生产;199310月前铜像运抵韶山,11月进行安装。

 

为争得毛泽东铜像的敬制权,南京晨光机器厂的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两上北京,三下湖南,四处游说,最后终于如愿以偿......

湖南韶山准备塑建毛泽东铜像的消息不胫而走。全国有塑建铜像能力的厂家,都想得到这一意义和影响都极其重大的工程项目。

江苏南京晨光机器厂知道这一信息后,立即于1991年底由厂领导带队,组团到湘潭韶山,并带去了各种资料和样本。

晨光厂开始以为这一工程主要由韶山市委、市政府具体实施,所以一到韶山,他们就反复向韶山市委、市政府领导陈述:晨光机器厂是一家老字号厂,建于1865年,有着雄厚的技术力量和工作经验,而且已经为周恩来、董必武、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制造过铜像。我们期待着市委、市政府将这一项光荣而又严肃的任务交给晨光厂。

这也是晨光厂全体员工所祈盼着的。晨光厂的代表最后又补上了这一句带有深厚感情的话。

但是,当时由于铜像塑建的归属权不在韶山市委、市政府,所以没有得到明确的答复。

次年1月初,晨光厂得知毛泽东铜像的监制权正式归入湘潭市委、市政府和韶山毛泽东同志铜像塑建工作小组的消息后,马上派出有关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于13日从南京二下湖南,与湘潭市委、市政府和韶山毛泽东同志铜像塑建工作小组领导面谈有关事宜,恳切希望能够得到制造毛泽东铜像这一任务。随后,他们又从湘潭赶赴韶山,请韶山市委和政府给予推荐。韶山市委和市政府被晨光厂两次派员到韶山请求任务的热情所感动,他们也积极向湘潭市委、市政府和韶山毛泽东铜像塑造工作小组提出书面建议,推荐由江苏南京晨光机器厂来承担铸造铜像的任务。

这一次,晨光厂与湘潭市和韶山毛泽东铜像塑造工作小组仅在口头上达成协议。

晨光厂下定了志在必得的决心。

他们一边到湖南湘潭争取项目,一边上北京找负责铜像雕塑的专家,以争得专家的认可和支持。

早在1991年底,中共湖南省委和湘潭市委的专题报告获得中共中央的批准同意后,韶山毛泽东铜像塑造工作小组就派专人到北京,请中央美术馆馆长刘开渠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博物馆的著名雕塑家程允贤担任铜像的设计师,并提出最好是反映开国时的形象。两位大师见是为毛主席铜像造型,就毫不犹豫承担下来。

任务是承担下来了,但两位艺术大师也的确感到自己肩上的担子的份量。这是因为,毛主席在开国大典时的风采为中国的绝大多数老百姓所熟悉,要再现人们最熟悉的东西,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特别是这时,刘开渠先生年事已高,大量的、主要的工作落在了程允贤的肩上。

说实在话,程允贤先生设计毛泽东铜像还是有许多优势的:

他早在美术学院读书时创作的第一幅作品就是毛主席的在建国初期的半身像,而且被送给毛主席本人看后,得到了认可;

他也亲眼目睹过毛主席的风采。在人民大会堂主席台出现的毛主席就是平和、热情、浪漫、幽默、带笑的形象。

在创作过程中,程允贤大胆创新,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揣摸着毛主席在开国大典时的内在气质和风采。

一次,一次,又一次,终于,他拿出了自己满意的第八稿——1米高的毛主席雕像初稿。

接着是送给中共湘潭市委领导和韶山毛泽东铜像塑造工作小组领导过目,受到一致称赞;再就是送给中共湖南省委领导审阅,也一致得到通过;特别是送给毛主席亲属过目后,他们感到非常满意。

后来,又经过数次小的修改,毛泽东铜像的塑像基本定了下来。

就在这个时候,晨光厂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到了北京,找到了铜像的设计师程允贤大师。

一下火车,晨光厂的同志们连住宿来不及找,就趁蒙蒙夜色赶到中国军事博物馆,找到了程允贤,表达了他们想得到承担毛泽东铜像制造任务的意愿。

“伟人形象的铸造,技术难度大。在制造过程中是一点不允许变形的。你们有把握吗?”雕塑家心直口快,一点也不隐瞒自己的观点。

老师,请您放心,也请您相信我厂的技术力量。为了证明我们厂的制造水平,请先用石膏雕塑两个毛主席的头像,您留一个,我们用一个,铸成后,再由您检验定夺。”撒厂长慨慷激昂,胸有成竹,也回答得干干脆脆。

程允贤一惊,暗暗佩服晨光厂的眼光和能力。同时他也清楚,这个要求对厂家和雕塑家有双重监督效力,没有高超的工艺水平的厂家是不敢出此招的。

“好,我相信晨光厂的实力,你们一定会成功的!”程允贤沉思了一会儿就爽快地作出回答。

雕塑家这一关顺利通过了。

这样,1992817日,晨光厂的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第三次下湖南,同湘潭市委、市政府和韶山毛泽东同志铜像塑建工作小组商谈铸造毛主席铜像的具体事宜。

也是在这一次,湘潭市委、市政府和韶山毛泽东铜像塑造工作小组才正式确定将铸造毛主席铜像的任务交给晨光机器厂。

19921017,“敬制韶山毛泽东同志铜像协议签字仪式”在南京举行,时任中共湘潭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的郭果夫代表湘潭市委、市政府和韶山毛泽东同志铜像塑建工作小组与江苏南京晨光机器厂的领导签订了承制韶山毛泽东铜像合同。

晨光厂终于如愿以偿。

然而,晨光厂的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不但没有感到轻松,反而觉得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为了高质量、高标准地做好铜像的造型,他们投入了最强的技术力量,厂级领导分工负责,亲自把关。从造沙箱、浇铸到焊接、着色等,事无巨细,都要过问;各个工序逐一检查,责任到人。

与此同时,他们还派出有关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第二次到北京,向雕塑专家程允贤请教一些具体细节的造型问题。

1993814,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毛泽东铜像铸造工程完成所有的前期工作,正式开始浇灌。这天,晨光厂铸造分厂的厂长杨震武早早到了现场,亲自把握这道工序的最关键环节——铜水的最佳温度。

装载铜水罐的行车在缓缓地移动,铜罐口对准了浇口杯。随着杨厂长的一声“启动”,最佳温度的铜水缓缓流入到铸箱中。

一次,二次,三次......5吨多铜水流进到4个大型的沙箱中。

毛泽东铜像就此诞生并步入永恒。

接着,全厂上下又紧张地投入到焊接、着色等后续工序中。

秋风送爽,丹桂飘香。

19931021上午,是晨光厂员工永远难以忘怀的日子。10时许,当着色工人在这座铜像上完成了着色的最后一笔后,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毛泽东那气宇轩昂、朴实凝重的光辉形象:身着中山装,右胸前别有“主席”二字的红飘带,双手紧握文稿,面带着亲切的微笑,深情地注视着前方。

这就是开国大典时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的风采的再现。

30日上午,在雄壮的《东方红》乐曲中,晨光厂全体员工隆重地举行了毛泽东铜像敬制完成仪式......

 

运送“毛泽东铜像车队”准时出发,晨光厂万名员工含泪相送,表达了人们对领袖的深切怀念之情......

199311月中旬,湘潭市委、市政府和韶山毛泽东铜像塑造工作小组办公室为从南京晨光机器厂迎回铜像,连续召开了三次专门会议,在许多问题上达成了共识。市委主要领导表示,迎接主席铜像回韶山是一件大事,路上不能出半点差错,市委、市政府一定派出相当职别的领导同志带队,赴南京晨光机器厂迎接。

最后,中共湘潭市委组成了以当时任中共湘潭市委副书记罗德义为队长的“毛主席铜像车队”,到南京接毛主席和他的6位亲人的铜像回韶山。这个车队中有技术高超的汽车驾驶员,有公安武警战士,有湘潭市委、市政府和韶山毛泽东铜像塑造工作小组办公室的干部。车队前面配有警车开道,接着是运送毛泽东铜像和毛主席6位亲人铜像的专车,随队领导的专车压后。

“毛主席铜像车队”所有成员于1126日到位,27日早晨准时从湘潭起程。

车队在罗德文同志的率领下,日夜兼程,不敢有半点懈怠,于1130日到达南京晨光机器厂。

122清晨,天还刚蒙蒙亮,晨光厂的一万多名员工就早早起了床,赶在早晨7时前到达厂内的广场上,欢送“毛主席铜像车队”起程。7时正,罗德文同志代表铜像接送小组,与晨光厂领导在敬放铜像的草坪上,举行了简短而又隆重的交接仪式。

晨光厂的领导饱含深情地说,毛主席铜像是我们全厂一万多名员工用双手和心血铸造出来的,更是我们用自己的感情铸造出来的,凝聚了我们晨光厂全体员工的无限思念。现在,我们按时、按质把它交给湖南人民,交给湘潭人民,交给韶山人民,我们就放心了。

罗德文副书记代表湘潭市委和韶山毛泽东铜像塑造工作小组办公室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说,我们感谢晨光厂全体工人阶级的辛勤劳动,感谢你们为铸造毛主席铜像所付出的心血。你们不仅仅是用自己的手,而是用自己的心精心铸造出来的,湖南人民感谢你们,湘潭人民感谢你们,全中国人民也会感谢你们的。我们迎铜像小组的全体同志已经作了细致的准备,一定把毛主席的铜像和他6位亲人的铜像平安地运回主席的故乡——韶山,决不辜负晨光厂全体工人阶级,不辜负韶山人民、湘潭人民乃至全国人民的期望。

715分,长长的车队在雷鸣般的掌声和鞭炮声中缓缓起程。晨光厂万多名职工,怀着敬仰和留恋的目光,目送迎铜像车队驶出厂门。在场所有的人都情不自禁地淌下滚烫的热泪。

此时,正值上班高峰,南京市各大街道车流堵塞,人头攒动。

这一天,南京的天气也格外地好,立在那辆东风牌汽车上的“晨光机器厂敬制运送毛主席铜像车队”的大红牌子特别醒目。这时的市区,尽管车辆拥挤,人山人海,但车队所到之处,十字路口是一路绿灯,来往的车辆主动停靠两侧,骑自行车的上班族,纷纷下车,行人驻足,向车队行注目礼;所有的军人、公安干警和武警战士则都举起右手,庄严地向车队行军礼,直到车队驶出很远,很远......

 

车队途径安徽桐城时,一位60多岁的老大爷含泪燃放鞭炮后,在家门前跪送运送毛主席铜像专车驶过,并热泪盈眶地说:“主席当年视察安徽农村时,走的就是这条路,如今他老人家又从这里经过,是我们桐城人民前生修来的福啊!”

 

123,“毛主席铜像车队”驶抵安徽境内。

安徽省委、省政府早已派出有关部门的领导同志,迎候在江苏与安徽的交界处。

简单的交接仪式后,车队向安徽桐城进发。

车队翻过一座山,来到国道边的一个小山村。村口一家代销店的老大爷见运送毛主席铜像的车队远远驶来,赶忙从店里拿出一挂鞭炮“噼里叭啦”地燃放起来,然后跪地恭迎“毛主席铜像车队”。车队的同志见老泪横流的花甲老人对领袖的感情如此之深,心里极为感动,忙停车扶起老人,并向那位老人致谢。老大爷满含热泪地对车队的领导说:

“同志哟,这是我老汉的一片心意啊!多少年来,我一直记着,当年毛主席他老人家视察安徽农村时,就是从这条路经过的。在村口的大树下,我还与他老人家握过手,谈过话呢!如今他老人家又从我家门前经过,是我们桐城人民前生修来的福啊!可这次他再也不能向我询问农村的情况了......

说着,那老人又止不住流出了激动的泪水。

鞭炮声惊动了小山村的村民。全村的男女老少,纷纷跑来欢送。车队的同志怕出意外,只得继续向前行进。许多村民为了多送毛主席一程,骑着自行车,尽最大的力气,跟在车队后面,一直到车队把他们远远抛在后面,才恋恋不舍地回去。

 

江西南昌郊区的一位派出所所长,为保证“毛主席铜像车队”加油的安全,在加油站的值班室整整坐了一夜......

124,车队进入江西境内。

江西是毛泽东工作战斗过8年的地方。在这里,他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和红色革命政权,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

江西人民对毛泽东有着特别深厚的感情。车队一进入九江地区,当地政府就派出12辆公安摩托为车队开道,确保道路畅通无阻,安全而准时地通过九江地区。

晨光厂派出的专门负责铜像送达任务的运输处干部张春喜曾动人地对记者说:“沿途人民都以各种方式来表达对毛主席的缅怀之情,其场面可真是一幕比一幕动人啊!”

当时,随车队担任保卫任务的武警部队湘潭支队政治处干部聂建军也不止一次地对说:“铜像途径江苏、安徽、湖北、江西和湖南,共5个省,22个县,行程1300公里,每经过一个城市时,都畅通无阻,秩序井然。军人、警察立正敬礼,行人止步以目相送。在皖、鄂、赣、湘留宿的晚上,当地的公安、武警及联防队员不顾寒冷,通宵达旦地守卫在毛主席铜像旁。”

运送铜像车队的同志曾讲了这样一则动人的故事:

123下午4点多钟,南昌郊区某派出所所长接到一个紧急绝密电话,告知运送毛主席铜像的车队将在他辖区内的一座加油站加油,要他做好准备,配合省、地公安部门和车队负责保卫的同志,搞好车队加油时的安全保卫工作。但由于许多原因,没有告诉具体到达的时间。

这位派出所长是一位有着几十年警龄的老公安战士,对事业有着高度的责任感,特别是他听到是负责运送毛主席铜像专车的安全保卫工作的任务时,更感到责任重大。接电话后,他立即带一位民警到了指定的加油站,作出了具体的安排部署。

晚上7时,那位派出所长准时赶到加油站值班室值班。7点,车队没到,9点,车队仍然没到,12点,车队还是没到......那个派出所长一直呆在加油站值班没离开半步。困了,就闭着眼睛打个盹。加油站的管理员劝老所长回家睡一会儿,车队一出现就立即用电话通知他。那位派出所长怎么也不同意。加油站的管理员又叫老所长到加油站自己的临时住处睡一会儿。老所长还是不同意,并充满感情地说:“能为运送毛主席他老人家的铜像车队加油警卫,这是百年难遇的大事,我碰上了这样光荣而又幸运的事情,别说一个晚上不睡觉,就是10个晚上不睡也值得。这是我一生中最大的荣耀!”

就这样,那位派出所长硬是从晚上7点守候到第二天清晨4点,直到车队到加油站安全注满油后,他才将手举在帽沿,向徐徐驶出加油站的车队敬礼。

这时,车队的同志都清楚地看见了老派出所长那双充满血丝的眼睛里闪着晶莹的泪花......

 

醴陵地处湖南和江西交界之处,是毛泽东早期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车队经过醴陵市区时,24响礼炮回荡长空,场面十分壮观

地处湖南和江西交界之处的湖南省醴陵市,是车队进入毛主席家乡的第一站,也是他在大革命时期从事过革命活动的地方。

秋收起义时,毛泽东曾将醴陵城作为起义军进攻的重要目标之一,而且一度攻克醴陵。

这里,也是毛泽东后来率领秋收起义部队上井冈山走过的地方。所以,醴陵人民始终对毛主席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按照原定计划,“毛主席铜像车队”在醴陵城边过桥后,不是走城内经过,而是从城边一条小道绕城而过。原因主要是怕白天城内人太多,街道拥挤,既影响人们的生活,又怕给车队带来麻烦。

没想到这个消息被一些消息灵通人士知道了。醴陵人民知道这个信息后,便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开了。

有的说:“主席铜像大老远地从南京到韶山,路过醴陵而不经过醴陵城,我们醴陵人心里不好过,脸往哪里搁啊!”

也有的说:“醴陵是毛泽东主席考察湖南农民运动到过的地方,也是他老人家率领起义部队上井冈山路过的地方,今天他的铜像路过这里而不进城,总有些说不过去的。同时也应该让他老人家看看我们醴陵的变化啊!”

还有的说:“我们去找市领导要求,要他们向护送铜像的车队的领导反映我们醴陵人民对毛主席的感情,并请求他们率车队从城内通过。市内的交通秩序由我们自己来维持,决不给车队增添任何麻烦。”

在这种情况下,醴陵市的党政主要领导只得去找运送毛主席铜像车队的队长、中共湘潭市委副书记罗德文,向他反映了醴陵人民的心愿,并再次请求铜像车队走市内主干道。

罗德文与随队的保卫人员商量后,对从市内经过还是有些放心不下。

醴陵市的党政领导见罗德文面有难色,便直接说,罗书记,你放心,市内的交通秩序由我们维持,保卫工作由我们抽调警力担任。你就几十万醴陵人民了却了这个愿望吧!

最后,在醴陵人民的几次强烈要求下,罗德文再次与车队负责保卫工作的同志商量后,才作出决定:为满足醴陵人民的要求,车队改变原从城外便道绕过醴陵城的方案,直接经由市内主干道过城。

听到这一消息后,整个醴陵城沸腾了。

人们奔走相告,相互传递着这一喜讯,纷纷从工厂、从学校、从田间涌向醴陵城,好像盛大的节日一样。

车队经过城内时,尽管人山人海,但却秩序井然。人们自然排成几排,夹道迎送主席铜像。

醴陵也是我国的花炮之乡,所以在很短的时间内,人们不约而同地从自己家里拿出了最好的鞭炮,尽情地燃放起来。车到市中心时,24响巨大礼炮腾空而起,响彻云霄。

这是醴陵人民欢迎家乡领袖的最高礼仪,也表达了醴陵人民对主席的深厚感情。

125傍晚,运送铜像的车队到达湘潭市。在途径市区的半个多小时的路程中,鞭炮声一路同行,街道两旁腾起的烟雾长达数里。湘潭市委、市政府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

当晚,运送铜像的车队在湘潭市委大院住下,准备第二天赴韶山。

这天晚上,湘潭市10余所大学的许多学生,自发地拿来雨布,在铜像车队的车与车之间搭起蓬子,要彻夜守护毛主席铜像。车队的同志们既怕学生们出事,又怕引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只得好言劝学生们回去:

“同学们,天气还有些冷,大家回去吧!”

谁知,同学们都异口同声地说:“各位领导,您们就让我们同毛主席他老人家待一个晚上吧!我们决不给您们添任何麻烦。”

 

126,韶山的100多名个体户,自发地驾驶各式各样的摩托车到距韶山冲20多里远的银田寺迎接主席铜像车队,并跟在车队的两侧护卫;8名身披彩带的女青年打起了“欢迎毛主席回家乡”的大型横幅标语;这天的韶山冲竟出现了“日月同辉,杜鹃花开”的奇特景观

126上午8时正,“毛主席铜像车队”准时从湘潭市委大院驶出,经直驶向毛主席的故乡——韶山冲。

韶山冲是毛泽东的故乡,是生他养他的地方。

在这里,毛泽东度过了美好的童年和少年时代,给故乡人民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在世时,毛泽东虽然想多回家乡看看,甚至还动过年纪大了后到韶山冲养老的念头。

然而,由于公务繁忙,使得他抽不身来,解放后的20多年时间里,仅仅回过两次,其中1966年那次还是秘密回乡的。

这是他一生中留下的遗憾。

1976年,毛泽东病重时还向有关领导和身边工作人员,表达了想回韶山养病的意愿。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毛泽东的愿望未能如愿以偿。

只有今天,在自己诞辰百年的时候,他才抛掉人间的一切烦脑,回到了他赤条条来的地方,终于魂归故里。

车队到达银田寺时,数万人纷纷从田间、学校、工厂和党政机关,赶到铜像车队经过的地方,欢迎自己的亲人。

韶山的100多名个体户,听说主席这天“回家”,便自发地驾驶着各式各样的摩托车,到银田寺迎接主席铜像车队,并跟在车队的两侧护卫;

有的乡亲们甚至步行了几十里山路赶来迎候,其感情之深的确难以用言语表达。公路两旁的墙壁上、田梗边,到处写着“毛主席回来了”等标语;树杈上、屋檐下挂满了长长的鞭炮......

到了,到了,韶山冲已经遥遥在望。山坡上、屋门前,站满了举首眺望的韶山冲的父老乡亲。

8名身披彩带的女青年打着“欢迎毛主席回家乡”的大型横幅标语在阳光下更加醒目。

整个韶山冲鞭炮怒放,锣鼓喧天,成了节日的海洋。

毛主席铜像先停放在韶山“毛家祠堂”前坪。

车队一进入铜像广场,一幕奇特的自然景观出现在人们面前:东西两边的天空上,同时出现了一轮灿烂的太阳和一弯皎洁的下弦月。同时人们还惊奇的发现,靠近铜像广场后面山上,杜鹃花在寒冬季节里竟然灼灼绽放。

难怪后来有人说,这是象征着毛主席的精神、思想和他领导的事业,和天地同寿,与日月同辉。

1018分,铜像车队在喧闹的锣鼓声和鞭炮声中,缓级驶入广场。迎候在这里的数万名群众和湖南省的党政领导尽情地欢呼。一阵“三眼统”和鞭炮声后,湖南省委、省政府在这里举行了隆重的迎接仪式。中共湖南省委副书记杨正午,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胡彪,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沈瑞庭,老同志石新山等出席了这次交接仪式。杨正午、胡彪分别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杨正午说: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卓越领导人。他为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事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今年是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在他的家乡建造一尊铜像,是我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必将对我们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坚定不移地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产生巨大的鼓舞和激励作用。我们一定要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学习和发扬毛泽东同志的崇高品德和革命精神,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武装头脑,使毛泽东铜像成为对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一代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极好基地和课堂。”

晨光厂的代表也在会上作了发言,并郑重地将全厂党员上交的11万元特殊党费交给了韶山管理局......

1220,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专程从北京赶到韶山,亲自为毛泽东铜像落成揭幕。

至此,一尊巨大的毛泽东铜像矗立在毛泽东纪念馆门前,供世人永远瞻仰。





晶牛毛泽东思想网声明:本网站属非盈利性学术网站,消息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和社会各界从事毛泽东思想研究人士的投稿,晶牛毛泽东思想网登载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不慎侵犯第三方权益,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关键字:  
收藏本文】 【推荐好友】 【打印本文

   相关文章:
·老 骥:亲历者说 为什么毛泽东时代没有腐败?
·秦海涛:共产党人毛泽东
·井冈三章 毛泽东“雷打石”宣布“三大纪律”
·品味毛泽东与周恩来的“天作之合”
·唐春元:1993:红太阳魂归故里
·千年一伟人--毛泽东!!

 声明:刊登此文章是为了更好地宣传、弘扬毛泽东思想,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