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当前位置: >  > 思想概论 > 梁峰:毛泽东思想发展的历史阶段及理论要点

梁峰:毛泽东思想发展的历史阶段及理论要点

作者:   来源:新浪网 点击:: 日期:2007-06-29

  毛泽东思想概论这门课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史、会、著、论”的结合。“史”指的是毛泽东思想发展的历史时期、历史阶段和相关历史背景事件等。“会”就是党的历史上重要的会议。“著”就是相关的毛泽东的代表性著作。“论”就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理论观点。

  由于这种课程本身的特点,决定了这门课程的出题特点,也即是“史、会、著、论”的结合。每年的选择题,大多都是提到某著作,要求选出相应的理论观点或者历史时期;或者提到某理论观点或者历史时期,要求选出相应的著作。再不就是提到某个代表性的会议,要求选出相应的理论观点,或者提到某理论观点,要求选出相应的会议;诸如此类。这门课程的分析题,也往往是在材料中提到某历史阶段的背景事件、方针政策、理论观点,常常还引用著作原文或经典表述等,从而要求考生答出相应的背景原因、方针政策、理论观点(常常包括正确的和历史上错误的)等。本课程多年来的分析题,都无外乎这种设计模式。以上所列的这些出题特点,考生们只要略加分析历年真题,其实就能轻而易举地发现。

  由于以上课程本身的和出题的特点,就决定了考生们复习时应采用的基本方法,就是“史、会、著、论”四者的结合。考生们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这“四条主线”的相互参照结合,这样可以收到“举一反四”的好效果。所以,梁峰老师在此帮助考生们把毛泽东思想发展的历史阶段、重要会议、代表性著作及其理论要点,进行了整理,列出了一个较清晰的脉络。

  这篇小文章,划分出毛泽东思想发展的四个阶段,按照时间顺序,共列出了23次会议,39篇文章和决议。这些内容,对于考生们理清学习思路、提高复习效率、争取考试高分,相信会有显著的帮助。

  一、中共创立时期和国民革命时期(从1921年至1927年),毛泽东思想开始萌芽。

  1921年,上海中共一大。中共成立。会议提出要领导无产阶级进行推翻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任务和奋斗目标。

  1922年,上海中共二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指出中国革命分为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

  1923年,广州中共三大。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国民党合作,建立国民革命统一战线。

  1925年,上海中共四大。明确提出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

  1927年,武汉中共五大。在国民党已经开始叛变革命的情况下,仍然软弱地决定同国民党合作。共产国际的单方面统一战线观点和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占了上风。

  1927年7月15日,武汉紧急会议。决定与国民党决裂,策划农村和城市起义。8月1日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共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但和广州起义等一样都失败了。

  1927年8月7日,武汉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罢免陈独秀,选举瞿秋白为书记。毛泽东会上提出“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著名论断。之后毛泽东领导了秋收起义,开始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

  1925.12《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分析中国社会的各阶级状况及其在革命中的地位;指出分清敌友是革命的首要问题:“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

  1927.3《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指出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肯定农民的作用及党领导农民革命的重要性;论述了建立农民革命领导权和农民革命武装的必要性;分析了农民的富农、中农、贫农三个阶层,指出贫农是农民中最革命的力量。

  二、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从1927年至1935年),毛泽东思想基本形成。

  1928年,莫斯科中共六大。李立三掌握党的领导权,推行极左路线。会议虽然暂时肯定农村根据地的必要性,但仍坚持城市工人中坚论,并批评了农村根据地的不少具体做法。

  1929年12月,福建古田会议即红军第九次党代表大会。毛泽东就军队管理问题提出重要思想,确定“党指挥枪”的根本原则。

  1931年11月,江西瑞金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毛泽东当选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但此后,取代李立三的王明、博古等人推行其教条主义极左路线,自1933年起,毛泽东被解除了领导权力,根据地也在反“围剿”中不断失利。1934年10月,中央机关与红军被迫大转移,开始长征。

  1935年1月,遵义会议。毛泽东被选为三人军事小组成员,开始确立毛泽东的领导地位。会议在危急的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1928.10《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提出红色政权存在发展的原因和主客观条件。

  1928年.11《井冈山的斗争》: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重要文献之一。

  1929.12《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红军第九次党代表大会即古田会议决议的一部分):指出党内的各种错误思想;提出着重从思想上建党的原则。毛泽东在会上还明确提出“党指挥枪”的人民军队建设原则,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1930.1《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探索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建立红色政权的必要性及其在中国革命中的作用;阐述了中共领导的红军和小块红色区域存在发展的可能性;明确的提出巩固和扩大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路线与政策;提出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实际上否定了“城市中心论”,确立了要以“乡村为中心”的观念,初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理论。

  1930.5《反对本本主义》:这是党内第一篇反对教条主义、提出思想路线的文献。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提倡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提供了认识依据;已经包含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三个方面的基本因素;提出从实际出发的思想:“中国的革命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状况”;阐明了调查研究的主要内容、目的及调查方法即阶级分析法;首次明确反对教条主义;提出必须洗刷唯心精神,坚持“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

  1931.4《总政治部关于调整人口和土地状况的通知》:提出“不做正确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

  三、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从1935年到1945年),毛泽东思想得到系统总结和全面展开而达到成熟。

  1935年12月,陕北瓦窑堡会议。通过《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议》,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路线。

  1937年8月,陕北洛川会议。制定出全面抗战路线,通过《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1938年10月,延安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毛泽东在会上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指导原则。

  1945年4-5月,延安中共七大。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全面确定了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的领导地位。

  1935.12通过《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议》(瓦窑堡会议):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路线。

  1935.12《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瓦窑堡会议之后的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作的报告。根据瓦窑堡会议决议充分说明和民族资产阶级在抗日条件下重新建立统一战线的可能性和重要性。着重指出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具有决定意义的领导作用。毛泽东分析指出:“半殖民地的政治和经济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并且,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即革命的动摇性、妥协性是由其软弱性决定的。

  1936.12《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总结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经验。科学分析中国革命战争的四个特点。系统说明有关中国革命战争战略方面的诸问题和战略战术。

  1937.5《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指出抗日与民主互为条件;回答革命前途问题,指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是文章的“上篇”和“下篇”的关系。

  1937.7《实践论》:揭示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特征,揭示了认识的辨证发展过程(两次飞跃),发展了认识论关于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思想;指出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动力、目的。实践是检验认识整理性的唯一标准。

  1937.8《矛盾论》:坚持和发展了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思想;提出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辨证关系原理;论述了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等原理。

  1937.8通过《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洛川会议):制定出全面抗战路线。

  1938.5《论持久战》:批驳了“亡国论”和“速胜论”;分析了中日双方互相矛盾的四个基本特点;科学地预见了抗日战争发展的三个阶段;把抗日游击战争放在战略地位考虑,阐明了积极防御理论;阐明了兵民是胜利之本的思想。

  1938.10《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的政治报告):首次使用“实事求是”的概念,向全党提出了“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历史任务。

  1938.11《战争和战略问题》:指出战争和军队的重要性,提出注意研究军事问题。说明“革命的中心任务和最高形式是武装夺取政权,是战争解决问题”。

  1939.10《<共产党人>发刊词》:

  1. 提出“三大法宝”的理论体系。指出统一战线是我们党的政治路线的一部分;“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发展道路是在这样同中国资产阶级的复杂关联中走过的”。武装斗争也是我们党的政治路线的重要部分。党的建设是中国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是三个法宝的中心一环。

  2.提出建立一个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政党,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3.第一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根本思想原则。

  1939.12《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1.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问题,全面阐述近代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特点,指出:“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依据”。提出中国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的辩证统一关系。

  2.系统地阐明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为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部分,首次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

  3.系统的阐述了中国革命的对象、任务、动力和领导等问题

  4.进一步揭示了中国革命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地重要性及建设农村根据地地重要性。

  1940.1《新民主主义论》:标志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的完整形成。提出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纲领,明确完整的提出了“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方案。

  1941.5《改造我们的学习》:延安整风的文献。

  科学解释了“实事求是”概念;将主观主义分为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提出“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的著名对联以讽刺主观主义。

  1942.2《整顿党的作风》:延安整风的文献。

  依据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互相关系的原理,揭示和阐明了党内团结与斗争的辨证关系。提出“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指出“学风问题是领导机关、全体干部、全体党员的思想方法问题,是我们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问题,是全党同志的工作态度问题。”还提出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宗旨。

  1942.2《反对党八股》:延安整风的文献。

  剖析了党八股产生的历史根源和阶级根源;主观唯心主义是党八股的主要哲学基础;形而上学是党八股的最主要思维模式。

  1942.5《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文艺工作的方向和原则。提出文艺工作“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

  1943.6《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第一次从哲学高度对群众路线做了理论概括,把党的群众路线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辩证法和唯物论有机地统一起来。“在我党的一切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1945.4《论联合政府》: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的讲话。

  提出从实际出发,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般纲领具体化为现阶段的行动纲领和战斗任务;再一次强调了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辨证统一关系;指出只有经过民主主义,才能达到社会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天经地义”;提出党的三大作风(理论联系实践,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进一步阐述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由各党各派代表参加的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对人民战争的思想作了概括。

  四、解放战争时期和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从1945年到1956年底1957年初),毛泽东思想继续得到发展。

  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西柏坡会议)。毛泽东提出党的工作重心要由农村转移到城市,明确提出执政党建设问题,提出著名的两个“务必”。

  1950年6月,中共七届三中全会。毛泽东提出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的总任务。

  1954年9月,北京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毛泽东的报告明确阐明“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周恩来提出建设四个方面的“现代化”。

  1956年9月,北京中共八大。会议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先进的工业国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现实之间的矛盾。提出了党的中心任务就是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会议坚持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着重提出了执政党建设的问题,强调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发展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等。

  1946.8《和安娜·路易·斯特朗的谈话》: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

  1947.12《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提出土改中必须注意的两条基本原则;第一次明确提出新民主主义的三大经济纲领;提出十大军事原则(核心是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1948.1《关于目前党的政策中的几个重要问题》:专门论述了在革命统一战线中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问题。

  1948.3《关于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的问题》:指出中国现阶段革命的性质;提出“决定革命性质的力量是主要的敌人和主要的革命者两个方面”的重要观点。

  1948.4《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土地改革路线;明确地把官僚资本主义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一起列为革命对象;首次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概念。

  1948.11《全世界革命力量团结起来,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明确提出无产阶级必须通过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来实现对革命的领导权。指出:“既要革命,就要有一个革命党。没有一个革命的党,没有一个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理论和革命风格建立起来的革命党,就不可能领导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战胜帝国主义及其走狗。”

  1948.12.30《将革命进行到底》:第一次使用“人民民主专政”的概念。

  1949.3《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西柏坡会议):实现伟大历史性转变的纲领。

  运用矛盾转化的观点,阐明党的工作中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并进入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必须把恢复和发展生产作为党的中心任务;运用矛盾特殊性的原理,分析党的工作任务的特殊性和国内各个阶级的状况及其采取的政策;分析了当时中国的五种经济成分的发展状况和党必须采取的正确政策;提出两个“务必”: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执政党建设的问题,要求全党在革命胜利后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侵蚀和攻击。

  1949.6《论人民民主专政》:建立新中国的伟大纲领。

  系统论述了人民民主专政理论。阐述了专政的内容、基本任务及民主与专政的关系;完善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提出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总结了人民民主专政得以实现的国内和国外基本经验。

  1956.4《论十大关系》: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根据本国情况走自己道路的根本思想,标志着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

  1.提出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的重要思想和基本方针。

  2.首次提出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3.将对立统一规律应用于对社会主义现实的分析,提出了十大关系:要求正确处理经济建设方面的五种关系,即重、轻、农的关系,沿海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国家、生产单位和个人之间关系,中央和地方关系。

  4.第一次就民主党派问题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1956.4《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总结讲话》,毛泽东首次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

  1957.2《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关于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经典文献。

  1.第一次系统地阐释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明确提出了社会基本矛盾的概念及人民内部矛盾与敌我矛盾两类社会矛盾的学说;

  2.提出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3.论及了民主与专政、民主与集中的关系;再次提出和详尽论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繁荣我国文化艺术,促进科学进步的根本方针;

  4.辩证地论证了重、轻、农的关系;指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是我国具体历史条件的产物;

  5.单列一章阐述知识分子问题。

  1959年7月,庐山会议。毛泽东本想纠正已觉察到的“大跃进”的错误,但在会议后期错误地发动了对彭德怀等人的批判,会后在全党错误地开展了“反右倾”斗争。

  1961年1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正式通过了对整个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1962年9月,中共八届十中全会。毛泽东把阶级斗争扩大化和绝对化,发展了他在1957年反右派斗争以后提出的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仍然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的观点。左倾错误的发展最终导致文化大革命的全面错误。

  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全面拨乱反正任务的完成。会议肯定和重新评价了毛泽东思想。





晶牛毛泽东思想网声明:本网站属非盈利性学术网站,消息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和社会各界从事毛泽东思想研究人士的投稿,晶牛毛泽东思想网登载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不慎侵犯第三方权益,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关键字:  
收藏本文】 【推荐好友】 【打印本文

   相关文章:
·自考毛泽东思想概论重点归纳重要会议
·自考毛泽东思想概论重点归纳所创书目
·考研政治毛泽东思想概论部分暑期复习全接触
·梁峰:毛泽东思想发展的历史阶段及理论要点
·条理井然——总结毛泽东的26篇论著
·毛泽东思想概论知识点简记

 声明:刊登此文章是为了更好地宣传、弘扬毛泽东思想,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