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当前位置: >  > 毛选著作 >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 > 第九卷 > 转发邓小平、彭真[1]关于调查农村人民公社几个问题来信的批语

转发邓小平、彭真[1]关于调查农村人民公社几个问题来信的批语

作者:   来源: 点击:: 日期:2005-08-31

一九六一年五月十三日)
  此信[2]发给各中央局,各省、市、区党委,供参考。



                    毛 泽 东

                  1961年5月13日

                   根据手稿刊印。



  注 释



  [1] 邓小平,当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务院副总理。彭真,当时任

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北京市委第一书记、北京市市长。



  [2] 指邓小平、彭真一九六一年五月十日给毛泽东的信。信中说,根

据我们直接领导的五个调查组(在顺义、怀柔)和北京市委的工作组在北京

近郊及各县一个多月的调查情况来看,贯彻执行中央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十二

条、农业六十条指示后,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已有很大提高,但要进一步

全面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有许多措施还需要改进,有些政策要加以端正。一、

关于调整社队规模问题。北京近郊和各县生产大队、生产队规模都已调整了,

社也大部分调整完毕。多数是万把人一个社,大队一般以村为单位,生产队

一般是五十户左右。实行责任制,使农民心里有了底,大大提高了社员的生

产积极性。二、关于粮食征购和余粮分配问题。多数生产队赞成对包产部分

购九留一,对超产部分购四留六。对包产指标高的队,超产粮的征购比例也

可以低于百分之四十。征购后的余粮,应绝大部分按劳动工分分给社员,鼓

励他们像经营自留地一样,在集体经营的土地上精耕细作、积极施肥。三、

关于供给制问题。现在实行的三七开供给制,带有平均主义性质,害处很多。

废除这种供给制,只对五保户生活和困难户补助部分实行供给。这样不仅可

以更好地解决五保户和困难户的问题,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劳动分值,更好地

贯彻按劳分配原则,调动社员的生产积极性。四、关于“三包一奖”和评工

记分问题。凡是几年来年年增产的单位,多是大体上坚持执行“三包一奖”

和评工记分制度的,一些实行“死分死记”或“死级活评”的单位,因没有

执行按劳分配原则,一般都减了产。五、关于食堂问题。这个问题比较复杂,

不能像供给制一样一刀两断地下决心,要走群众路线,完全根据群众自愿。

今后要办食堂的,一般应把食堂的经济核算同生产队分开,即把生产队的分

配和社员的生活消费分开。食堂不要大了,应办小型的或自愿结合的。六、

关于耕畜和农具的所有制问题。普遍主张农具归生产队所有,多数主张牲畜

折价归生产队所有。牲畜归生产队所有,可以加强社员对牲畜的爱护,减少

死亡,同时繁殖也会较快。七、关于供销社和手工业、家庭副业问题。对于

手工业和家庭副业,必须大力恢复和发展。为此,又必须迅速恢复和健全供

销社的工作,供应原料、工具,推销产品,组织生产。



第492-493页









晶牛毛泽东思想网声明:本网站属非盈利性学术网站,消息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和社会各界从事毛泽东思想研究人士的投稿,晶牛毛泽东思想网登载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不慎侵犯第三方权益,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关键字:  
收藏本文】 【推荐好友】 【打印本文

   相关文章:
·卜算子  咏梅
·印发《光明日报》上发表的几首诗[1]的批语
·给刘松林[1]的信
·毛泽东等给苏联领导人的新年贺电
·对一篇关于人道主义文章的摘报[1]的批语
·七律  答友人[1]

 声明:刊登此文章是为了更好地宣传、弘扬毛泽东思想,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