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当前位置: >  > 毛选著作 >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 > 第九卷 > 印发胡乔木[1]报送的关于解决公社食堂问题等调查材料的批语

印发胡乔木[1]报送的关于解决公社食堂问题等调查材料的批语

作者:   来源: 点击:: 日期:2005-08-31

(一九六一年四月十五日)
张平化[2]同志:



  胡乔木同志来信[3]一件及附文四件[4],送上请阅。我看可印发你们的

三级干部会议各同志,予以讨论。请在今日印好发出。发出时,请送刘少奇

同志、王任重同志、王延春同志[5]各一份,送我20份,为盼。



  祝好!



                    毛 泽 东

                 1961年4月15日上午

                   根据手稿刊印。



 注 释



  〔1〕 胡乔木,当时任中共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毛泽东的秘书,正

在湖南农村进行调查研究。



  〔2〕 张平化,当时任中共湖南省委第一书记。



  〔3〕 指胡乔木一九六一年四月十四日为报送关于解决公社食堂问题

的调查报告等材料给毛泽东的信。信中说,韶山大队准备在后天召开代表大

会,讨论食堂、山林、房屋、包产等问题。昨天我们抽时间去了一趟湘乡县,

发现经过彻底整风的地方,群众敢于讲话,气氛较好,倒是一类二类的队,

因为没有整风,现在问题反而多些。该县粮食都由大队而不由小队保管和加

工,对社员安排口粮和发展养猪都很不利。这一点我们提出意见后,地、县

委的同志都表示同意立即改变。去年年终决算应发给社员的工资和应退赔的

实物、现金发得都很少,县委已决定最近加以解决。未整风的社队,县委也

准备在插秧后着手进行。湘乡原被认为是一类县,从我们所看到和听到的问

题看来,其严重程度不下于湘潭。但是只要把问题揭开,发动群众认真整风,

也是可以比较快地扭转局面的。



  〔4〕 指胡乔木向毛泽东报送的四份材料:一、关于在韶山公社解决

食堂问题的报告。报告说,在韶山公社干部和社员讨论农业六十条的时候,

我们遇到的最突出问题就是公共食堂问题。从群众反映看来,大多数食堂目

前实际上已经成了发展生产的障碍,成了党群关系中的一个疙瘩。这主要是

因为它同工分值降低、社员收入减少和分配上的平均主义直接联系在一起,

又在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引起了许多不便。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食堂势在必

散,而且散了并不是什么损失,反而对整个工作有利。我们和韶山公社党委

书记毛继生一起,研究了韶山大队旺冲生产队的一个坚决要散的食堂。经过

五个晚上的讨论,这个食堂在分散时遇到的种种问题,如房屋、菜地、柴山、

养猪、困难户等,都一一得到了圆满的解决。这个经验证明,群众要求散的

食堂不但应该散,而且散得越快越好。我们认为,韶山公社解决旺冲生产队

食堂问题的经验是好的,可以推广。二、关于韶山公社讨论《农村人民公社

工作条例(草案)》(六十条)的情况简报。简报说,自中央调查组入社以

来,全社各队层层召开了干部会、党团员积极分子会、社员会等,对农业六

十条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讨论的主要问题是:(一)第二十条,关于“三包

一奖”制,包产指标一定要落实,要留有余地。社员对此积极拥护,但对超

产实物奖励办法,持有不同意见。对于增产部分,一部分社员主张按倒四六

分成,即生产队六成,大队和国家得四成,国家比大队要少得。大部分社员

主张把产量包死,按今年三定任务加增产增购任务,若再多增产也不增购。

(二)二十六条和二十七条,关于生产队的所有权和自主权问题。大家一致

认为这是刺激生产发展的好办法。(三)关于三十三条,大家一致认为按劳

分配是调动社员积极性的最好办法。对供给与工资的比例问题,绝大部分社

员赞成按三七开分配。许多生产队提出,大队三七开,生产队全部按劳分配。

(四)三十四条,关于公共食堂。多数人不自愿办。我们认为,对于群众确

实不自愿办的,应积极帮助做好分散工作,全面安排社员生活。三、关于韶

西大队杨家生产队食堂分伙后的情况简报。简报说,农业六十条与干部、群

众见面后,杨家生产队召开了管理委员会,一致同意马上散食堂。接着又开

了社员会,经过讨论,从第二天起就正式分伙做饭。据干部和部分社员向我

们反映,散食堂以后出现了如下情况:第一,节省了很多福利工。第二,提

高了劳动积极性。第三,增加了肥料。第四,节省了烧柴。第五,社员用粮

更加灵活,更加精打细算,能节约用粮。第六,为吃粮、吃菜而互相怀疑、

“扯皮”的人和事少了。由此看来,真正是群众要求散的食堂不如早散为好。

四、毛华初访问东茅塘生产队的调查材料。材料说,四月一日,我回到曾在

二十多年前居住过的家乡东茅塘访问。乡亲们普遍反映,食堂办得不好,房

子又挤又破,锅灶没有了,生活不如前几年了,山林破坏太严重。在访问中,

大家对以下几个问题谈了看法:第一,食堂问题。大家主张目前仍维持全年

指标到户,按月发粮,食堂煮饭,自己种菜,到插秧后再分伙。第二,养猪

问题。大家认为只要每人有七厘到一分自留地,粮食到户,有细糠碎米,经

过今年和明年,就会发展起来。第三,山林的管理问题。大家认为只要按高

级社时的办法去管就能管好。具体做法是:山权属公家,包给私人培育管理。

看来这个办法值得研究采纳。对树木,也可以研究一个包管、包培育、分成

奖励的办法。



  〔5〕 王任重,当时任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二书记、湖北省委第一书记。

王延春,当时任中共湖北省委书记处书记。这时他们遵照毛泽东的指示,在

湖南帮助解决农村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第467-470页









晶牛毛泽东思想网声明:本网站属非盈利性学术网站,消息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和社会各界从事毛泽东思想研究人士的投稿,晶牛毛泽东思想网登载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不慎侵犯第三方权益,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关键字:  
收藏本文】 【推荐好友】 【打印本文

   相关文章:
·卜算子  咏梅
·印发《光明日报》上发表的几首诗[1]的批语
·给刘松林[1]的信
·毛泽东等给苏联领导人的新年贺电
·对一篇关于人道主义文章的摘报[1]的批语
·七律  答友人[1]

 声明:刊登此文章是为了更好地宣传、弘扬毛泽东思想,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