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当前位置: >  > 毛选著作 >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 > 第九卷 > 对《光明日报》《框框乎?指导原则乎?》一文的批语

对《光明日报》《框框乎?指导原则乎?》一文的批语

作者:   来源: 点击:: 日期:2005-08-31

(一九六一年二月十五日)
                 一



  好文章[1]。



                  根据毛泽东手稿刊印。



                 二



陈伯达[2]同志:



  何明[3]是谁?1957年反右整风时期,他写过一篇短文[4],很好,

我跟你谈过,想找他谈谈,未果。现在请你找他坐飞机来广州来一次。同时

请艾思奇、胡绳、王若水、任继愈[4]、关锋五人一起同来。以上请你即办

为盼!



                    毛 泽 东

                    二月十五日晨

                   根据手稿刊印。



 注 释



  〔1〕 指何明一九六一年二月十一日在《光明日报》第三版上发表的

《框框乎?指导原则乎?》一文。文章说:“到实际中、到群众中去做调查

研究,要虚心,不要事前先定出个主观主义的框框。带着框框下去,就会视

而不见、听而不闻,或者只看到、听到自己所要看、所要听的情况,把事情

看走了样子。虚心,是非常要紧的;框框,是害人害事的。可是,指导原则

和框框却是两回事。”文章联系中国哲学史上宋尹学派和荀子的有关思想进

行了具体的分析,然后指出:“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

泽东著作以及党的总路线为指导,去进行调查研究。这不是框框。这是从实

际抽出来而又经过实际证明了的真理,是‘望远镜’,是‘显微镜’,是解

剖‘麻雀’的解剖刀。但话还得说回来,不要只是记住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词

句,往客观事物头上硬套,那是直接违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就是说,那就

不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了,而是自己造的框框。”“框框乎?指导原则乎?要

分清;不要带着框框,而要带着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原则去进行调查研究。

”



  〔2〕 陈伯达,当时任中共中央政治研究室主任、《红旗》杂志总编

辑、毛泽东的秘书。



  〔3〕 何明,即关锋,当时任《红旗》杂志社哲学史组组长。



  〔4〕 可能指《光明日报》一九五七年八月十日发表的《批判费孝通

的“知识分子的早春天气”》一文。



  〔5〕 艾思奇,当时任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胡绳,当时任中共中央

政治研究室副主任、《红旗》杂志副总编辑。王若水,当时任《人民日报》

编辑。任继愈,当时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第430-431页









晶牛毛泽东思想网声明:本网站属非盈利性学术网站,消息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和社会各界从事毛泽东思想研究人士的投稿,晶牛毛泽东思想网登载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不慎侵犯第三方权益,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关键字:  
收藏本文】 【推荐好友】 【打印本文

   相关文章:
·卜算子  咏梅
·印发《光明日报》上发表的几首诗[1]的批语
·给刘松林[1]的信
·毛泽东等给苏联领导人的新年贺电
·对一篇关于人道主义文章的摘报[1]的批语
·七律  答友人[1]

 声明:刊登此文章是为了更好地宣传、弘扬毛泽东思想,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