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当前位置: >  > 毛选著作 >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 > 第九卷 > 关于推广锦州四○一厂解决职工闹粮问题经验的批语[1]

关于推广锦州四○一厂解决职工闹粮问题经验的批语[1]

作者:   来源: 点击:: 日期:2005-08-31

(一九六一年一月十日)
  值得推广,但要注意解决一些实际上存在的问题。下面各件[2],印发

各同志[3]研究。



                    毛 泽 东

                     一月十日

                   根据手稿刊印。



 注 释



  〔1〕 这是在中共辽宁省委第一书记黄火青和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周扬

一九六一年一月九日关于锦州市四○一厂解决职工闹粮问题的经验报告上写

的批语,毛泽东为批语和报告拟了一个题目《锦州经验是否值得推广?》。

黄火青、周扬的报告说,锦州四○一厂去年五月到七月,发生了职工闹粮问

题。闹粮的原因主要是人们的心理紧张。造成心理紧张的原因有三:(一)

城市副食品和蔬菜供应紧张;(二)这个工厂的职工家属绝大部分住在附近

农村,农村粮食定量低,对职工有直接影响;(三)这一时期,工厂招收了

七八百名盲流人员,这些人成分极其复杂,进厂后在工人中散布紧张情绪,

扰乱了工厂秩序,引起工人不安。针对这种情况,厂领导于八月初,一方面

对广大职工群众进行了正面教育,开展大鸣、大放、大辩论,组织老工人现

身说法,回忆对比,对少数闹得特别厉害的人在小组会上进行了辩论,逮捕

了三个进行政治破坏活动的分子;另一方面加强了食堂工作,解决了贪污、

浪费和无计划用粮等问题,实行了民主管理,保证职工按计划吃够自己的定

量,而且吃得较好。在上述思想教育的基础上,接着进行了调整粮食定量的

工作,号召职工节约粮食,压低了部分职工超过标准的部分。现在的实际问

题是:一、职工家属的定量低,对职工仍有很大影响。因此必须特别注意加

强家属工作。二、一部分由工人中新提拔的干部,因为变换工种,吃粮标准

下降幅度过大,应该有所照顾。三、对少数高级知识分子照顾不够。四、全

厂还有二十多个浮肿病人。



  〔2〕 指周扬一九六一年一月九日给毛泽东的信和他随信向毛泽东报

送的关于锦州市四○一厂解决职工闹粮问题的经验报告、中共中央办公厅一

月三日编印的《情况简报》上刊载的《目前学校工作中值得注意的几个情况》

、中央宣传部一九六一年一月九日编印的《宣教动态》第二期上刊载的《从

关心群众生活和耐心教育着手进行治安工作的一些好办法》。



  〔3〕 指当时正在北京参加中共中央工作会议的同志。



第419-420页









晶牛毛泽东思想网声明:本网站属非盈利性学术网站,消息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和社会各界从事毛泽东思想研究人士的投稿,晶牛毛泽东思想网登载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不慎侵犯第三方权益,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关键字:  
收藏本文】 【推荐好友】 【打印本文

   相关文章:
·卜算子  咏梅
·印发《光明日报》上发表的几首诗[1]的批语
·给刘松林[1]的信
·毛泽东等给苏联领导人的新年贺电
·对一篇关于人道主义文章的摘报[1]的批语
·七律  答友人[1]

 声明:刊登此文章是为了更好地宣传、弘扬毛泽东思想,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