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当前位置: >  > 毛选著作 >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 > 第九卷 > 中央转发浙江省委

中央转发浙江省委

作者:   来源: 点击:: 日期:2005-08-31


中央转发浙江省委
关于贯彻执行中央紧急指示信
的报告的批语

(一九六○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一



各中央局,各省、市、区党委:



  发去浙江省委1960年11月20日报告[1]一件,供你们参考。中

央认为这个报告反映了浙江的实际情形,对各地有参考价值。



                     中  央

                 1960年11月28日



                 二



  周、富春、震林、伯达[2]阅后,用电报发去。不发西藏。除中央批语

外,原件也不发浙江。原件用后退毛。



                  根据毛泽东手稿刊印。



 注 释



  〔1〕 中共浙江省委关于贯彻执行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紧急指示信

给中央、华东局报告的主要内容如下:(一)九月底、十月初,省委根据中

央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指示,讨论了今冬明春的工作,以贯彻执行党的政

策为主题,开展整风整社。会后,多数领导干部深入下去,进行整社的试点

工作。十一月四日,接到中央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

后,当即传达下去,已普遍和群众见面,得到群众的热烈拥护,大大推动了

当前的生产。但在一部分干部和群众中,还存在着怕变等忧虑。目前我们正

在把运动逐步引向深入,踏实解决思想问题、各项政策问题、工作作风和工

作方法问题。(二)十一月十四日,省委常委开会,讨论了中央指示,联系

实际,检查思想,深刻体会到“五风”的严重危害。“五风”屡反屡犯的根

源是我们对发展国民经济以农业为基础和现阶段人民公社以队为基础的三级

所有制这两个根本问题理解不深,执行不坚决。在讨论中,大家指出:1、

过去对坚持以生产队为基础的公社三级所有制认识不足。对农村中出现的严

重情况,没有着重从所有制和政策方面来检查,而简单化地认为这是农村中

两条道路的斗争。经过这次讨论,才认识到这是现阶段人民公社的根本制度,

是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违背了这个客观规律,就要受到惩罚。只有认真解

决这个思想问题,把所有制踏实稳定下来,不乱出新花样,才能调动群众的

积极性,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2、对解决农业劳动力问题是发展农业生产

的关键,过去也认识不足。由于我们对农业产量估计过高,在实际工作中不

自觉地削弱了农业这个基础。一方面,在安排劳动力和安排计划中,忽略了

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劳动力安排;另一方面,又不承认等价交换、价值规律,

不按照按劳分配的原则办事。3、对干部中的“五风”,过去虽然反复进行

批评,但没有抓到根本问题。从领导上来检查,一是对以队为基础的三级所

有制的各项政策认识不够明确,对干部的政策思想教育不够;二是在任务要

求上过多、过死、过急,不实事求是,使得有些干部不敢讲真话,以致滋长

起虚报浮夸和强迫命令的作风。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上到下,大家一齐

检查,一齐改正。(三)今后工作安排。1、省委决定在十一月至十二月,

先后召开省委扩大会议和以县为单位举行的五级干部会议,着重解决对中央

指示的认识问题。认真总结经验,彻底揭发问题,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划

清思想、政策界限,表好的干部,批评处理极少数严重违法乱纪的坏分子。

2、从现在到明年二月底以前,在全省范围内分期分批地开展整风整社运动。

3、加强思想政治领导,整顿党的基层组织,对极少数坏分子,及时严肃处

理。属于思想作风问题的,留待运动后期,按中央指示的原则加以处理。



  〔2〕 周,指周恩来。富春,即李富春,震林,即谭震林,当时均任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伯达,即陈伯达,

当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政治研究室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部副

部长。



第368-370页









晶牛毛泽东思想网声明:本网站属非盈利性学术网站,消息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和社会各界从事毛泽东思想研究人士的投稿,晶牛毛泽东思想网登载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不慎侵犯第三方权益,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关键字:  
收藏本文】 【推荐好友】 【打印本文

   相关文章:
·卜算子  咏梅
·印发《光明日报》上发表的几首诗[1]的批语
·给刘松林[1]的信
·毛泽东等给苏联领导人的新年贺电
·对一篇关于人道主义文章的摘报[1]的批语
·七律  答友人[1]

 声明:刊登此文章是为了更好地宣传、弘扬毛泽东思想,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