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当前位置: >  > 毛选著作 >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 > 第九卷 > 中央转发鞍山市委关于技术

中央转发鞍山市委关于技术

作者:   来源: 点击:: 日期:2005-08-31



中央转发鞍山市委关于技术
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开展
情况报告的批语

(一九六○年三月二十二日)

上海局,各协作区委员会,各省委、市委、自治区党委,

中央一级各部委、各党组:



  鞍山市委这个报告[1]很好,使人越看越高兴,不觉得文字长,再长一

点也愿意看,因为这个报告所提出来的问题有事实,有道理,很吸引人。鞍

钢是全国第一个最大的企业,职工十多万,过去他们认为这个企业是现代化

的了,用不着再有所谓技术革命,更反对大搞群众运动,反对两参一改三结

合的方针[2],反对政治挂帅,只信任少数人冷冷清清地去干,许多人主张

一长制,反对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他们认为“马钢宪法”(苏联一个

大钢厂[3]的一套权威性的办法)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这是一九五八年大跃

进以前的情形,这是第一阶段。一九五九年为第二阶段,人们开始想问题,

开始相信群众运动,开始怀疑一长制,开始怀疑马钢宪法。一九五九年七月

庐山会议[4]时期,中央收到他们的一个好报告[5],主张大跃进,主张反右

倾,鼓干劲,并且提出了一个可以实行的高指标。中央看了这个报告极为高

兴,曾经将此报告批发各同志看,各同志立即用电话发给各省、市、区,帮

助了当时批判右倾机会主义的斗争。现在(一九六○年三月)的这个报告,

更加进步,不是马钢宪法那一套,而是创造了一个鞍钢宪法。鞍钢宪法在远

东,在中国出现了。这是第三个阶段。现在把这个报告转发你们,并请你们

转发所属大企业和中等企业,转发一切大中城市的市委,当然也可以转发地

委和〔小〕城市,并且当作一个学习文件,让干部学习一遍,启发他们的脑

筋,想一想自己的事情,在一九六○年一个整年内,有领导地,一环接一环、

一浪接一浪地实行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城乡经济技术革命运动。



                     中  央

                 一九六○年三月二十二日

                 根据中共中央文件刊印。

                   (有毛泽东手稿)



 注 释



  〔1〕 指中共鞍山市委一九六○年三月十一日关于工业战线上的技术

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开展情况给辽宁省委转报中央的报告。其内容如下:

(一)鞍山地区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已经形成波澜壮阔的群众运动,进入

了一个新的阶段。运动的主要特点有三,一是广大职工干劲很大,参加的人

很广泛,进展很快;二是职工的首创精神大大发扬,短时期内就出现了重大

的新技术和尖端技术;三是促进了生产继续跃进。(二)两个多月来所取得

的初步经验。第一,必须不断地进行思想革命,坚持政治挂帅,破除迷信,

解放思想;第二,放手发动群众,一切经过试验;第三,全面规划,狠抓生

产关键;第四,自力更生和大协作相结合;第五,开展技术革命和大搞技术

表演赛相结合。(三)鞍山地区要高举毛泽东思想红旗,向高、大、精、尖、

新和世界先进水平进军,各种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要力争赶上和超过国内外

先进水平,攀登科学技术高峰。目前,鞍山地区工业战线上技术革新和技术

革命的主要内容和要求是:第一,大力改进操作技术,挖掘设备潜力,不断

提高设备利用率。第二,普遍提高半机械化、机械化、电气化和自动化的水

平。第三,积极试制高、大、精、尖、新产品,掌握尖端技术。第四,大搞

资源综合利用。第五,大力改善劳动组织和改进工艺过程,实现增产减人。

(四)加强党对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的领导。首先,要坚持政治挂帅。

要结合学习毛主席著作和总结工作,继续批判右倾保守思想;批判坚持一长

制、实行经济和技术挂帅、依靠少数专家办企业的资产阶级路线;批判教条

主义和贾桂思想,进一步树立敢想敢说敢干的共产主义风格。其次,各级领

导要改进工作方法,应抽出时间来学习和务虚,以虚带实。要切实精简会议,

以便有更多的时间亲临生产第一线。要抓两头带中间,除注意抓薄弱环节外,

要特别注意插红旗、立标兵,不断总结、推广他们的经验,造成“学、比、

赶、帮、超”的热潮。再次,要大抓技术表演竞赛,同时还要不断搞文化革

命,举办业余文化学校、技术训练班等,迅速培养和壮大科学技术队伍。在

运动中,要关心职工生活,使他们有充沛的精力从事革新创造。



  〔2〕 两参,即干部参加生产劳动,工人参加企业管理;一改,即改

革企业中不合理的规章制度;三结合,即在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中实行

企业领导干部、技术人员和工人三结合的原则。



  〔3〕 指苏联马格尼托哥尔斯克冶金联合工厂。



  〔4〕 这里指一九五九年七月二日至八月一日在庐山举行的中共中央

政治局扩大会议。



  〔5〕 指中共鞍山市委一九五九年七月二十五日关于鞍钢当前生产、

群众运动情况和八月份工作安排的报告,毛泽东于当年七月三十一日将这一

报告批发给在庐山参加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的同志。见《建国以来毛泽

东文稿》第八册第393-394页。



第89-92页









晶牛毛泽东思想网声明:本网站属非盈利性学术网站,消息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和社会各界从事毛泽东思想研究人士的投稿,晶牛毛泽东思想网登载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不慎侵犯第三方权益,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关键字:  
收藏本文】 【推荐好友】 【打印本文

   相关文章:
·卜算子  咏梅
·印发《光明日报》上发表的几首诗[1]的批语
·给刘松林[1]的信
·毛泽东等给苏联领导人的新年贺电
·对一篇关于人道主义文章的摘报[1]的批语
·七律  答友人[1]

 声明:刊登此文章是为了更好地宣传、弘扬毛泽东思想,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