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当前位置: >  > 毛选著作 >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 > 第七卷 > 对《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

对《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

作者:   来源: 点击:: 日期:2005-08-29



对《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
决议》稿的批语和修改[1]

毛泽东
(一九五八年十一月、十二月)

  568-577



                 一



乔木[2]同志:



  提了一点意见,请与小平、任重[3]酌定。



                    毛 泽 东

                  十一月廿四日十二时

                   根据手稿刊印。



                 二



  这里逻辑不清,相当混乱,故作如此修改。所谓逻辑,有一个必须遵守

的通用原则,就是“全量大于部分”,或者说,“大比小为大,小比大为小”

。说话,作文,必须注意及之。[4]



                 三



  为了照顾苏联,不用“正确”二字。[5]



                  根据毛泽东手稿刊印。



                 四



即送小平、乔木同志:



  此件一至六节,又看了一遍(七、八两节未看),略有修改,请你提出

和各同志谈一下,看是否可用。这一件还是十一月二十九日看的,各小组所

提意见那时还没有,故没有涉及。



                    毛 泽 东

                  十二月六日上午十时

                   根据手稿刊印。



                 五



  这一切都证明,中共中央政治局在一九五八年八月北戴河会议上根据群

众的创造所作的关于在农村中建立人民公社的决议,是正确的,是具有历史

意义的。



                 六



  目前城市中的资本家和知识分子中许多人的资产阶级思想还相当浓厚,

他们对于成立公社还有顾虑,对于这一部分人,我们也应当有所等待。因此,

在城市中应当继续试点,一般不忙大量兴办,在大城市中更要从缓,只作酝

酿工作。要等到经验多了,原来思想不通的人也通了,再大量兴办起来。



                 七



  广泛地实现国家工业化、公社工业化和农业机械化电气化,建成具有高

度发展的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尽管我们前

进的速度较快,需要的时间还将很长,全部完成这个过程,从现在起,将需

要经历十五年、二十年或者更多一些的时间。



                 八



  集体所有制向全民所有制过渡的迟早,取决于生产发展的水平和人民觉

悟的水平这些客观存在的形势,而不能听凭人们的主观愿望,想迟就迟,想

早就早。



                 九



  过去人们经常忧愁我们的人口多,耕地少。但是一九五八年农业大丰产

的事实,把这种论断推翻了。只要认真推广深耕细作、分层施肥、合理密植

而获得极其大量的高额丰产的经验,耕地就不是少了,而是多了,人口就不

是多了,而是感到劳动力不足了。这将是一个极大的变化。



                 十



  人民公社的工业生产,必须同农业生产密切结合,首先为发展农业和实

现农业机械化、电气化服务,同时为满足社员日常生活需要服务,又要为国

家的大工业和社会主义的市场服务。必须充分注意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

则,不要办那些本地没有原材料、要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取原材料的工业,

以免增加成本,浪费劳动力。



                十一



  供给范围目前不宜过宽。实行供给制并不是使人们的生活清一色。在社

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制度下,人们的需要总是大体相同而又各有不同的。因此,

无论在目前和将来,在供给的范围内,必须注意尽可能使社员有适当选择的

自由。



                十二



  各个地区的工资水平也允许有相当的差别。目前城市中工资的差额要比

农村大一些,这是必要的。到了将来,由于生产有了极大的高涨,所有一切

人都富裕起来,无论在城市或者农村,这种工资等级的差别就会显得没有必

要,而逐步趋于消失,那就是接近共产主义的时代了。



                十三



  要办好敬老院,为那些无子女依靠的老年人(“五保户”)提供一个较

好的生活场所。



                十四



  现在世界上有一大堆蠢人,下死劲攻击我们的人民公社,其中就有美国

的杜勒斯[6]先生。这个社勒斯,对于我国的事情,啥也不懂,却要装作一

个中国通,疯狂地反对人民公社。特别使他伤心的是,据说,我们破坏了几

千年传下来的好得不得了的家庭制度。不错,中国人民破坏了一个封建的家

长制。须知这种家长制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一般早已没有了,这是资本主义的

一个进步。我们却更进一步,建立了民主团结的家庭,这在资本主义社会一

般也是少有的。只有在将来,在那里实现了社会主义革命,消灭了人剥削人

的资本主义制度以后,这样的家庭才有可能普遍出现。至于托儿所,幼儿园,

工厂里的工人食堂,也是资本主义社会先有。不过,在那里,凡是由资产阶

级举办的这类事业,都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目的在于便利资本家剥削男女劳

动者。而我们所举办的这类事业,则是社会主义性质的,便利于社会主义事

业的发展,便利于人类个性的解放,真正彻底地解放了妇女群众,并使儿童

教养得更好些,因而得到全体劳动人民,首先是妇女群众的热烈欢迎。



                十五



  近代的产业军,是资产阶级组织的,一个工厂就等于一个军营。工人站

在机器面前,其纪律之严,不下于军队。社会主义社会的工业产业军,是工

人阶级一个阶级的产业军,去掉了剥削剩余价值的资本家,在工人阶级内部

实行了生动活泼的自觉自愿的民主集中制。我们现在把这个制度应用于农村,

这样就建立了没有地主富农剥削、也脱离了小生产状态的社会主义的民主集

中制的农业产业军。



                十六



  民兵组织应当根据需要配备武器,武器由地方自办兵工厂生产。基干民

兵要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军事训练,普通民兵也要在劳动间隙进行适当的训

练,以便为实行全民皆兵准备条件。我国的广大劳动人民对于民兵制度是喜

闻乐见的,其所以如此,因为他们在长期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其走狗

国民党反动派的革命斗争中,认识到只有把自己武装起来,才能战胜武装的

反革命,才能成为中国这块天地的主人;而在革命胜利之后,他们又看到,

国外还有天天声言要灭掉这个人民国家的帝国主义强盗们存在;因此,全体

人民决心继续把自己武装起来,并且声言:一心想要抢劫我们的强盗们,你

们小心一点儿吧,不要妄想来碰我们这些从事和平劳动的人们,我们是准备

好了的。帝国主义如果竟敢发动对我国的侵略战争,那时我们就将实现全民

皆兵,民兵就将配合人民解放军,并且随时补充人民解放军,彻底打败侵略

者。



                十七



  复杂的阶级斗争,不但在国外,在资本主义世界,严重地存在着;就是

在国内,也还是存在着。要教育群众提高革命警惕性,严防敌人的破坏活动。





                十八



  整社工作,在每个县的范围内,要首先做好一个或者两个试点,即在一

个或者两个人民公社内,帮助那里的同志们,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做好那

里的工作,取得经验,作为榜样,然后全面推广。



               根据一九五八年十二月十九日《人

               民日报》刊印。(有毛泽东修改件)



(原书宋体字在此处排为斜体字,为毛泽东加写改写的文字---编辑)



 注 释



  〔1〕 《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是在毛泽东主持下起草的。

它的形成有一个过程:一九五八年十一月二日至十日第一次郑州会议通过了

《郑州会议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草案(见本册第513一519

页),会议决定先将草案带回去贯彻执行并征求意见,准备由中共中央政治

局批准后正式发给各级党委。会后,毛泽东觉得文件不满意,建议各省、市、

自治区党委将各地对文件讨论的意见带到武昌会议上再讨论。十一月二十一

日至二十七日的武昌会议及随后召开的中共八届六中全会,根据新的情况和

各地讨论的意见,又重新起草了《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毛泽东

对这个决议作了多次修改,本篇(一)至(四)是毛泽东在修改时写的批语,

(五)至(十八)是毛泽东对决议稿的修改,其中用宋体字排印的是毛泽东

加写和改写的。除此之外,毛泽东在修改决议稿过程中还加写了两段比较长

的话,后来在正式通过的决议中删去了。其中一段是:“农业方面的少种多

收将引起农业生产上的大革命。所谓基本农田制,所谓园林化,是什么呢?

就是实行耕作三三制,即是将现有全部用于种植农业作物的十八亿亩耕地

(等于一亿二千万海克托),用三分之一,即六亿亩左右,种农业作物,三

分之一休闲,种牧草、肥田草和供人观赏的各种美丽的千差万别的花和草,

三分之一种树造林。到处要有大小水塘或水库,其中有鱼、有虾蟹、有各种

水生植物之类。人民公社实行工农商学兵互相结合,其中的农,包括农林牧

副渔五业。五业中农林牧三结合对于土地的合理利用最为必要。其所以能够

只用全部耕地的三分之一种粮棉等类作物,是由于深耕细作、分层施肥、合

理密植而获得极其大量的高额丰产,例如亩产万斤粮、千斤棉之类。因此有

可能以其余三分之一种草,三分之一种树,美化全中国。这是一个大概的设

想,看来是可行的,不过须要经历一个较长的时间才能彻底实现。这样做,

大大省水,省肥,省人力,还会在土壤中大增其细菌,从而增加土壤的肥力。

种树、种草,也要逐步地进向深耕、施肥,大体如种粮棉那样。在副业渔业

方面,也要精益求精,千方百计地争取高额丰产。总之,要来一个农林牧副

渔的全线大革命。这样一来,就使人们过去为之而忧愁的所谓人口多、耕地

少的看法,完全变了。实现耕作三三制,耕地不是少而是多得很多了,人口

不是多,而是感到劳动力不足了。这将是一个极大的变化。”另一段是:

“人民公社已经搭起了架子。现在的问题,是在几个月内,就是说一定要在

今冬明春四、五个月内,把它们切实充实起来,使它像一个人一样,不但有

骨骼系统和皮肤系统,而且有其他一切系统,有血有肉,心肝脾肺肾,五脏

俱全。这就必须加强和改进公社的思想政治工作、各项组织工作和经营管理

工作,使生产建设和生活福利事业尽快地走上健全发展的轨道。”



  〔2〕 乔木,即胡乔木,当时任中共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毛泽东的

秘书。



  〔3〕 小平,即邓小平,当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任重,即王任重,

当时任中共湖北省委第一书记。



  〔4〕 这是毛泽东一九五八年十一月二十八日修改决议草案时,在一

段文字旁边写的批语。原决议草案说:“集体所有制向全民所有制过渡的过

程,同国家工业化、公社工业化、农业工厂化的过程是互相联系的,但是这

并不是说,前一过程的实现必须以后一过程的完成为前提。”毛泽东把这段

话中的后半句修改为:“但是这并不是说,前一过程的实现必须以后一过程

的极端高度的发展和绝对全面的完成为前提,把事情强调到这样刻板的程度。

”并写了这个批语。



  〔5〕 这是毛泽东一九五八年十一月二十八日修改决议草案时写在一

段文字旁边的批语。原决议草案说:“随着全国的工农业高度发展和公社的

工农业同时并举而来的社会产品日益丰富,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地实现全民所

有制,公社分配制度中的供给部分逐步由少到多、供给标准逐步由低到高,

商品经济范围逐步缩小,以及同一时期内人民共产主义觉悟日益提高,全民

教育日益发展,城乡差别、工农差别、脑力劳动体力劳动差别的逐步缩小,

国家政权对内作用的逐步缩小  这些都是共产主义因素和准备向共产主义

过渡条件逐步增长的过程。忽视甚至阻碍这个增长过程,把共产主义推向遥

远的将来,无疑是不正确的。”毛泽东将这段话最后一句中的“不正确”,

改为“不适当”,并写了这个批语。



  〔6〕 杜勒斯,当时任美国国务卿。













晶牛毛泽东思想网声明:本网站属非盈利性学术网站,消息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和社会各界从事毛泽东思想研究人士的投稿,晶牛毛泽东思想网登载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不慎侵犯第三方权益,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关键字:  
收藏本文】 【推荐好友】 【打印本文

   相关文章:
·关于谈哲学等问题给
·祝贺锡兰[1]国庆的电报
·对驻英代办处关于英国
·对中央外事小组文件[1]和中央转发
·对中央关于在对外关系中
·接受罗马尼亚新任驻华大使

 声明:刊登此文章是为了更好地宣传、弘扬毛泽东思想,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