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当前位置: >  > 毛选著作 >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 > 第七卷 > 关于人民公社的构想[1]

关于人民公社的构想[1]

作者:   来源: 点击:: 日期:2005-08-29

(一九五八年)
  毛泽东同志说,我们的方向,应该逐步地有次序地把“工(工业)、农

(农业)、商(交换)、学(文化教育)、兵(民兵,即全民武装)”组成

为一个大公社,从而构成为我国社会的基本单位。



                根据一九五八年七月十六日出版

                 的《红旗》第四期刊印。



 注 释



  〔1〕 这是《红旗》杂志总编辑陈伯达在《红旗》杂志一九五八年第

四期发表的《在毛泽东同志的旗帜下》一文中引述的毛泽东的话。这句话后

面还有一段说明:“在这样的公社里面,工业、农业和交换是人们的物质生

活;文化教育是反映这种物质生活的人们的精神生活;全民武装是为着保卫

这种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在全世界上人剥削人的制度还没有彻底消灭以前,

这种全民武装是完全必要的。毛泽东同志关于这种公社的思想,是从现实生

活的经验所得的结论。”



  一九五八年八月上半月,毛泽东在河北、河南、山东、天津等地视察,

又就人民公社和其他一些问题发表了意见,对此,新华社作了报道。主要有:

(一)据新华社八月十日电,毛泽东于八月初视察河北省徐水县,当中共徐

水县委第一书记张国忠汇报说徐水县秋季要收十一亿斤粮食时,毛泽东问:

“你们全县三十一万多人口,怎么吃得完那么多粮食?粮食多了,怎么办?”

张国忠表示没有考虑这个问题。毛泽东说:还应该考虑到生产了这么多粮食

怎么办的问题。毛泽东要求徐水县委早抓明年的粮食规划,要多种小麦、多

种油料作物,种菜也要多品种,这样来满足人民的需要。(二)据新华社八

月十一日电,毛泽东于八月六日视察了河南省新乡县七里营人民公社,在参

观这个公社的棉田时,毛泽东问社干部:“你这样的棉花有多少?”社长王

文生说:“七里营生产队一万五千亩,有五千多亩是这样的。每亩保证皮棉

一千斤,争取两千斤。”毛泽东笑着向吴芝圃(河南省委第一书记)说:

“吴书记,有希望啊!你们河南都像这样就好了。”吴芝圃说:“有这么一

个社就不愁有更多这样的社。”毛泽东说:“对!有这样一个社,就会有好

多社。”(三)据新华社八月十二日电,毛泽东于八月九日在山东视察,中

共山东省委书记处书记谭启龙、裴孟飞汇报了山东省各项工作的情况。毛泽

东强调部署各项工作必须通过群众鸣放辩论。他说,计划、指标不经过群众

辩论,主意是你们的,辩论后,群众自己是主人了,干劲自然更足。毛泽东

还要求领导干部多到下面去看,帮助基层干部总结经验,就地进行指导。当

谭启龙汇报历城县北园乡准备办大农场时,毛泽东说,还是办人民公社好,

它的好处是,可以把工、农、商、学、兵合在一起,便于领导。(四)据新

华社八月十五日电,毛泽东在天津市视察,在天津市长李耕涛汇报天津工业

当前主要情况时,毛泽东指示:地方应该想办法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首先

是协作区,然后是许多省,只要有条件,都应建立比较独立的但是情况不同

的工业体系。随同毛泽东视察的中共天津地委第一书记赵克汇报了非山区组

织群众到山区去开矿,大搞钢铁的情况,毛泽东很称赞,他说:一个粮食、

一个钢铁,有了这两个东西就什么都好办了。



第317-318页









晶牛毛泽东思想网声明:本网站属非盈利性学术网站,消息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和社会各界从事毛泽东思想研究人士的投稿,晶牛毛泽东思想网登载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不慎侵犯第三方权益,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关键字:  
收藏本文】 【推荐好友】 【打印本文

   相关文章:
·关于谈哲学等问题给
·祝贺锡兰[1]国庆的电报
·对驻英代办处关于英国
·对中央外事小组文件[1]和中央转发
·对中央关于在对外关系中
·接受罗马尼亚新任驻华大使

 声明:刊登此文章是为了更好地宣传、弘扬毛泽东思想,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