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当前位置: >  > 毛选著作 >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 > 第六卷 > 给蒙古人民革命党中央

给蒙古人民革命党中央

作者:   来源: 点击:: 日期:2005-08-29

给蒙古人民革命党中央

第一书记达姆巴的信〔1〕

(一九五七年五月二十日)

致蒙古人民革命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

亲爱的德·达姆巴同志:

我收到你在一九五七年四月二十六日给我的来信。

在我国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十周年的时候,蒙古人民共

和国政府派来政府代表团参加庆祝盛典,我们感到非常高

兴,谨致谢意。

我们研究了你在来信中提到的由中国供给蒙古人民共

和国劳动力的问题。我们认为,这件事情是应该做的。但

是,如你们所设想的,大量迁移我国内蒙古自治区的蒙族

居民去蒙古人民共和国定居,是有困难的。因为我国内蒙

古自治区的居民有八百七十万人,其中七百多万人是汉族,

而蒙族同胞仅有一百多万人。其次,我们考虑,如果从中

国动员劳动力去蒙古人民共和国从事生产建设,我们也只

能够动员从事工业和农业的劳动力前往,而动员从事牧畜

业的劳动力是有困难的。所以,我们设想,只能动员汉族人

去蒙古人民共和国参加工、农业方面需要劳动力的部门的

工作。即便如此,我们每年能够派去的人数也不能很多。因

为人数过多,在语言方面,在生活习惯方面,在行政管理方

面,都会有困难的。我们设想,在派往蒙古人民共和国参加

工业建设的劳动力中,主要应该是些技术工人,以便帮助蒙

古居民学会某些生产操作的技能。我们意见,当这些从事

工、农业生产的中国技术工人,在双方规定的期限之内教会

蒙古居民生产操作的技能以后,他们就可以回国了。根据我

们的计算,在最近几年内,每年供给数千人是可能的。为了

使前往蒙古人民共和国工作的汉族人便于工作,便于同蒙

古人民团结合作,我们准备每年在派去的劳动力中调配几

十名懂蒙、汉两种语言的蒙族人,以便同蒙古人民共和国有

关管理机构联系,从而减少管理工作中的困难。我们建议关

于供给劳动力问题,可以由我们两国政府通过外交途径办

理。如果你们认为汉族人不熟悉蒙古语言和生活习惯因而

有困难的话,我们可以少派一些,或者不派。总之,一切都应

该根据你们的需要,并且对于你们方便,作出决定。

目前,我们已经派有八千多人在蒙古人民共和国从事

各方面的劳动。根据我们所知道的情况,他们之中有不少人

违犯了蒙古人民共和国的法律。我们对于这些人,在蒙古人

民共和国有关机关的协助之下,已经作了一些处理,其中有

些人已经调回中国,另一些人,则根据他们违犯法律的情节

按照蒙古人民共和国的法律处理了。我们设想,今后这类事

情还是会发生的。我们今后也将本着这个原则,凡是违犯

蒙古人民共和国法律的中国员工都应该按照蒙古的法律法

办。如果你们认为有不宜于留下工作的人员,可以通知我

们,我们准备随时调动他们回来,以免增加你们管理中的

困难。

谨致

兄弟的敬礼!

毛 泽 东

1957年5月20日

根据中央档案馆保存的原件

刊印。

注 释

〔1〕 毛泽东在审阅这封信的代拟稿时写了如下批语:“退周总

理:是否可以加上派去的人在教会他们的人以后即可撤回来这样一

个意思。毛泽东 五月十八日。”根据这个批语,信中增加了“我们意

见,当这些从事工、农业生产的中国技术工人,在双方规定的期限之

内教会蒙古居民生产操作的技能以后,他们就可以回国了”一句。





晶牛毛泽东思想网声明:本网站属非盈利性学术网站,消息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和社会各界从事毛泽东思想研究人士的投稿,晶牛毛泽东思想网登载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不慎侵犯第三方权益,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关键字:  
收藏本文】 【推荐好友】 【打印本文

   相关文章:
·给周世钊〔1〕的信
·给李淑一〔1〕的信
·给孙燕〔1〕的信
·对陈赓关于加强内地防空作战
·祝贺亚非团结大会召开的电报
·对从朝鲜撤回中国人民志愿军

 声明:刊登此文章是为了更好地宣传、弘扬毛泽东思想,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