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当前位置: >  > 毛选著作 >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 > 第六卷 > 对《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

对《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

作者:   来源: 点击:: 日期:2005-08-26

对《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

稿的批语和修改〔1〕

(一九五六年四月二日、四日)

少奇、小平〔2〕同志:

社论〔3〕已由陈伯达〔4〕同志写好,请小平于本日(二

日)夜间即印成清样约20份左右,立即送给各政治局委员,

各副秘书长,王稼祥、陈伯达、张际春、邓拓、胡绳〔5〕等

同志,请他〔们〕于三日上午看一遍。三日下午请你们召

集一次政治局会议(有看过清样各同志参加),提出修改意

见;于四日上午修改完毕。四日下午打成第二次清样,由

书记处再斟酌一下,即可发稿,争取五日见报。目前有了

这篇社论就够了。

毛 泽 东

四月二日上午四时

照此〔6〕改正,再打清样十五份,于今日上午十点,连

··

同这份原稿,送交我的秘书高智,勿误为盼。

毛 泽 东

四月四日上午八时

根据手稿刊印。

(这篇文章是根据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的

讨论,由人民日报编辑部写成的)

无产阶级的专政和以前任何剥削阶级的专政,在性质

上根本不同。它是被剥削阶级的专政,是多数人对少数人

的专政,是为着创造没有剥削、没有贫困的社会主义社会

的专政,是人类历史上最进步的也是最后一次的专政。这

样的专政,担负着历史上最伟大、最困难的任务,面对着

历史上情况最复杂和道路最曲折的斗争,因而它的工作

——正如列宁所说的——也不能不犯很多的错误。如果有

些共产党人发生骄傲自满和思想硬化的情形,那么,他们

甚至也会重犯过去自己犯过的或者别人犯过的错误。这一

点,我们共产党人是必须充分地估计到的。

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各种领导人物的责任是要尽

量减少错误,尽量避免某些严重的错误,注意从个别的、局

部的、暂时的错误中取得教训,力求使某些个别的、局部

的、暂时的错误不至于变成全国性的、长时期的错误。而

要达到这种目的,就要求每个领导者都十分谨慎和谦逊,密

切地联系群众,遇事和群众商量,反复地调查研究实际的

情况,经常进行适合情况的、恰如其分的批评和自我批评。

作为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的斯大林,在他后一个时期的工

作中所以犯了某些严重的错误,就是因为他没有这样做。他

骄傲了,不谨慎了,他的思想里产生了主观主义,产生了

片面性,对于某些重大问题做出了错误的决定,造成了严

重的不良后果。

马克思列宁主义者认为领导人物在历史上有很大的作

用。人民和人民的政党需要有能够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

站在历史斗争的前列,而领导人民群众的先进人物。否认

个人的作用,否认先进人物和领导人物的作用,这是完全

错误的。但是,党和国家的任何一个领导人,当他不是把

个人放在党和群众之中,而是相反地把个人放在党和群众

之上的时候,当他脱离了群众的时候,他对于国家的事务

就会失去全面的洞察力。只要是这样,即使像斯大林这样

杰出的人物,对于某些重大的事务,也不可避免地要作出

不合实际的错误的决定。斯大林在某些问题上没有能够从

个别的、局部的、暂时的错误中引出教训,而使这些错误

不致变为全国范围的和长时期的严重错误。斯大林在他一

生的后期,愈陷愈深地欣赏个人崇拜,违反党的民主集中

制,违反集体领导和个人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因而发生了

例如以下的一些重大的错误:在肃反问题上扩大化;在反

法西斯战争前夜缺乏必要的警惕;对于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和农民的物质福利缺乏应有的注意;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中出了一些错误的主意,特别是在南斯拉夫问题上作了错

误的决定。斯大林在这些问题上,陷入了主观性和片面性,

脱离了客观实际状况,脱离了群众。

有些人认为唯心论和唯物论的矛盾可以在社会主义社

会或者共产主义社会中消除掉,这个意见显然是不正确的。

只要还存在着主观和客观的矛盾,还存在着先进和落后的

矛盾,还存在着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那末,唯物

论和唯心论的矛盾在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中也就

还将存在,还将经过各种各样的形式表现出来。人们是在社

会中生活着的,也就会在各种不同的情况和不同的程度上,

反映各个社会中的矛盾。所以,即使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也

不会是每个人都是完满无缺的。那个时候,人们本身也还将

有自己的矛盾,还将有好人和坏人,还将有思想比较正确的

人和思想比较不正确的人。因此,人们之间也还将有斗争,

不过斗争的性质和形式不同于阶级社会罢了。

当革命胜利之后,在工人阶级和共产党已经成为领导

全国政权的阶级和政党的时候,我们党和国家的领导工作

人员,由于受到官僚主义的多方面的袭击,就面临到有可

能利用国家机关独断独行、脱离群众、脱离集体领导、实

行命令主义、破坏党和国家的民主制度的这样一个很大的

危险性。因此,我们要是不愿意陷到这样的泥坑里去的话,

也就更加要充分地注意执行这样一种群众路线的领导方

法,而不应当稍为疏忽。为此,我们需要建立一定的制度

来保证群众路线和集体领导的贯彻实施,而避免脱离群众

的个人突出和个人英雄主义,减少我们工作中的脱离客观

实际情况的主观主义和片面性。

鉴于这种教条主义的错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在

抗日战争时期,为了打败日本侵略者,提出了“发展进步

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方针。这里所指

的进步势力,就是共产党所领导和可能影响的工人、农民

和革命知识分子的力量。这里所指的中间势力,就是民族

资产阶级、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的民主人士。这里所指的

顽固势力,就是那些实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以蒋介石

为首的买办封建势力。实践的经验证明,中国共产党的这

个方针是适合于中国革命的情况的,是正确的。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有过几次犯严重错误的经验。

在一九二四年到一九二七年的革命时期,我们党内出现了

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路线。在一九二七

年到一九三六年的革命时期,我们党内出现了三次“左”倾

机会主义的错误路线,其中特别严重的是李立三路线和王

明路线,前者是在一九三○年发生的,后者是在一九三一

年至一九三四年发生的,而以王明路线对于革命的损害最

为严重。在这个时期内,在一个重要的革命根据地里还发

生了同党的中央相对抗的反党的张国焘右倾机会主义的错

误路线,这条错误路线严重地损害了一部分重要的革命力

量。上述两个时期内所犯的错误,除了张国焘路线是属于

一个重要革命根据地的错误以外,都是全国性的错误。在

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党内又出现了以王明同志为代表的右

倾机会主义的错误路线,但是由于我们党吸取了以前两个

革命时期的教训,没有让这条错误路线发展下去,这条错

误路线在较短的时间内就被我们党的中央所纠正。在中华

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在一九五三年,我们党内又出现了

高岗、饶漱石的反党联盟。这个反党联盟代表国内外的反

动势力,而以危害革命事业为目的。如果不是党中央发觉

得早,及时地击破了这个反党联盟的话,党和革命事业的

损失将会是不堪设想的。

由此可见,我们党的历史经验,也是在自己同各种错

误路线作斗争的过程中使自己获得了锻炼,因此取得了伟

大的革命胜利和建设胜利的。至于局部的和个别的错误,则

在工作中时常发生,仅仅是依赖党的集体智慧和人民群众

的智慧,及时地加以揭露和克服,才使它们不能获得发展

的机会,没有成为全国性的和长期性的错误,没有成为危

害人民的大错误。

十一

共产党人对于共产主义运动中所发生的错误,必须采

取分析的态度。有些人认为斯大林完全错了,这是严重的

误解。斯大林是一个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但是也是

一个犯了几个严重错误而不自觉其为错误的马克思列宁主

义者。我们应当用历史的观点看斯大林,对于他的正确的

地方和错误的地方作出全面的和适当的分析,从而吸取有

益的教训。不论是他的正确的地方,或者错误的地方,都

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一种现象,带有时代的特点。整个

说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还只有一百年多一点的时间,从

十月革命胜利以来,还只有三十九年的时间,许多革命工

作的经验还是不足的。我们有伟大的成绩,但是还有缺点

和错误。如同一个成绩出现了接着又创造新的成绩一样,一

个缺点或错误克服了,新的缺点或错误又可能产生,又有

待于我们去克服。而成绩总是多于缺点,正确的地方总是

多于错误的地方,缺点和错误总是要被克服的。好的领导

者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认真地对待错误。完全不犯错

误的人在世界上是从来没有的。列宁说:“公开承认错误,

揭露错误的原因,分析产生错误的环境,仔细讨论改正错

误的方法——这才是郑重的党的标志,这才是党执行自己

的义务,这才是教育和训练阶级,以至于群众。”苏联共产

党遵循列宁的遗教,现在正在认真地对待斯大林在领导社

会主义建设中所犯的某些性质严重的错误及其所遗留的后

果。由于其后果的严重性,所以苏联共产党有必要在肯定

斯大林的伟大功绩的同时,又尖锐地揭露斯大林所犯的错

误的实质,号召全党以此为戒,坚决地消除这种错误所造

成的不良后果。我们中国共产党人深信,经过苏联共产党

二十次代表大会这一次尖锐的批判之后,过去被某些错误

政策所严重地压抑了的一切积极因素,必将普遍地活跃起

来,苏联共产党和苏联人民将比较过去更好地团结一致,为

了建设一个人类从来没有看见过的伟大的共产主义社会和

争取全世界的持久和平而奋斗。

世界上一切反动势力正在讥笑这件事,他们在讥笑我

们阵营中克服自己的错误。这种讥笑会有什么结果呢?毫

无疑义,结果将是在他们面前站着一个比较过去更加强大

和永远不可战胜的以苏联为首的和平和社会主义的伟大阵

营,而讥笑者们的吃人事业却是很不美妙的。

根据一九五六年四月五日《人民

日报》刊印。(有毛泽东修改件)

注 释

〔1〕 本篇(一)(二)是毛泽东写的批语。本篇(三)是毛泽

东为《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一文加写的题下说明。本篇

(四)至(十一)是毛泽东一九五六年四月二日至四日多次审阅这篇

文章时所作的修改。其中用宋体字排印的,是他加写和改写的文字。

这篇文章发表于一九五六年四月五日《人民日报》。

〔2〕 小平,即邓小平,当时任中共中央秘书长。

〔3〕 指《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一文。这篇文章最

初准备作为《人民日报》社论发表,一九五六年四月四日毛泽东修

改时改为人民日报编辑部文章。

〔4〕 陈伯达,当时任中共中央政治研究室主任、毛泽东的秘

书。

〔5〕 王稼祥,当时任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张际春,当

时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邓拓,当时任《人民日报》总编辑。胡

绳,当时任中共中央政治研究室副主任。

〔6〕 指毛泽东一九五六年四月四日对《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

历史经验》一文所作的修改,即本篇(三)(七)(八)(十)中用宋

体字排印的文字。





晶牛毛泽东思想网声明:本网站属非盈利性学术网站,消息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和社会各界从事毛泽东思想研究人士的投稿,晶牛毛泽东思想网登载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不慎侵犯第三方权益,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关键字:  
收藏本文】 【推荐好友】 【打印本文

   相关文章:
·给周世钊〔1〕的信
·给李淑一〔1〕的信
·给孙燕〔1〕的信
·对陈赓关于加强内地防空作战
·祝贺亚非团结大会召开的电报
·对从朝鲜撤回中国人民志愿军

 声明:刊登此文章是为了更好地宣传、弘扬毛泽东思想,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