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暂不发表毛泽东在七千人大会上的讲话等问题的批语
作者: 来源: 点击:: 日期:2005-11-14 |
(一九六六年六月三十日)
少奇、小平〔1〕同志:
来电早已收到。经过考虑,那篇讲演〔2〕现在发表,不合时宜。在这次文化大革命过去之后,一定有许多新的经验可以对这篇讲演加以修改,那时再议是否发表不迟。王任重〔3〕同志也不赞成现在发表。另外,请告伯达、康生、陶铸〔4〕同志,将指导文化大革命运动的十二条草案〔5〕,扩成为廿条左右。因为十二条草案中有许多条混淆不清,有若干条,每条可分为两三条,使每一条只说一件事,明白晓畅,读者易懂,较为适宜。希望在一星期内,在北京讨论几次,并草成第二稿,给我送来两份为盼。另外,华东局廿一日给中央报告华东文化大革命的政策和部署那些方面〔6〕,值得参考。
毛泽东
六月卅日二时
根据修改件刊印。
注释
〔1〕 少奇,即刘少奇。小平,即邓小平,当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
〔2〕 指毛泽东一九六二年一月三十日在中共中央扩大的工作会议(又称七千人大会)上关于民主集中制等问题的讲话。这篇讲话后来在一九七八年七月一日《人民日报》公开发表。
〔3〕 王任重,当时任中共中央文化革命小组副组长、中南局第二书记、湖北省委第一书记。
〔4〕 伯达,即陈伯达,当时任中共中央文化革命小组组长。康生,当时任中共中央文化革命小组顾问、中央书记处书记。陶铸,当时任中共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中央宣传部部长。
〔5〕 中共中央指导文化大革命的文件草案,最初为十二条,曾一度扩展为二十三条,最后确定为十六条,在一九六六年八月八日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题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
〔6〕 中共中央华东局一九六六年六月二十一日给中央、毛泽东并中央文化革命小组的报告中说,六月三日至六日,华东局召开书记处会议,传达和讨论五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精神。关于进一步推进文化大革命的问题,大家一致认为,必须坚决按照毛主席指示办事。
在运动中,要进一步组织工农兵和干部大学毛主席著作,在斗争中学,在斗争中用,把学习毛主席著作的群众运动推向新的高潮。会议研究了以下政策和部署:一、大胆、放手发动群众。二、坚定地依靠左派,争取中间派,孤立和打击右派。对于只有个别缺点的左派,应加以保护,不要混淆斗争目标。要注意把反党反社会主义分子同拥护党和社会主义,但也说过一些错话或写过一些不好作品的人严格区别开来;要注意把资产阶级“学阀”、“权威”,同有一般资产阶级学术思想的人严格区别开来。对于右派,要抓要害,抓要害的单位、要害的人物,特别是要首先抓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在报上点名公开批判要慎重,要准确。干部的撤职免职以及在报上公开批判的,均应按照干部管理的范围,由上级批准。三、重新组织革命的文化队伍。四、“四清”运动要以文化大革命为中心。五、加强党对文化大革命的领导。各级党委的领导,应当采取重点和一般相结合的方法。对各单位的运动,派不派工作组,什么时候派工作组,应当根据情况的发展需要来考虑。报告最后指出,当前各级党委必须以阶级斗争为纲,突出文化大革命,全面安排工业、农业、财贸、小三线建设等项工作。
晶牛毛泽东思想网声明:本网站属非盈利性学术网站,消息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和社会各界从事毛泽东思想研究人士的投稿,晶牛毛泽东思想网登载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不慎侵犯第三方权益,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
|
【收藏本文】
【推荐好友】
【打印本文】 |
相关文章: |
·对国防科委关于发射“东风三号”中程地地导弹请示报告
·毛泽东等祝贺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成立八周年的电报
·对《人民日报》转发会宁县城镇居民到农村安家落户的报
·关于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号召
·对中共中央、中央文革关于对敌斗争中应注意掌握政策的
·关于徐州两派群众组织要大联合的意见〔1〕
|
声明:刊登此文章是为了更好地宣传、弘扬毛泽东思想,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