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九年二月一日)
南京国民党反动政府,对于北平的和平解决采取什么态 度,是值得注意的。国民党中央社于一月二十二日发表傅作 义〔2〕将军的文告, 该文告称北平的和平解决, 是为了 “迅速缩短战争,获致人民公议的和平,保全工业商业基础 与文物古迹,使国家元气不再受损伤,以期促成全国彻底和 平之早日实现。”一月二十七日中央社又发表南京政府国防 部的文告称:“华北方面,为了缩短战争,获致和平,借以 保全北平故都基础与文物古迹,傅总司令作义曾于二十二日 发表文告,宣布自二十二日上午十时起休战。平市国军大部 当即遵从总部指示,先后撤离市区,开入指定地点。共军已 有少部开进市区。绥远〔3〕大同两地亦将实施休战。”战 败了,一切希望都没有了,比较好的一条出路,是军队离城 改编,让人民解放军和人民政府和平地接收城防和市政,这 是北平问题和平解决的基本原因。为什么天津不肯这样做呢? 难道天津的“工业商业基础与文物古迹”不应当保全吗?难 道天津的“国家元气”应当受损伤吗?为什么一月二十二日 应当“促成全国彻底和平之早日实现”,而在一月十三日就 不应当,而令天津的和平解决不能实现呢?基本的原因是傅 作义将军还想打一打。天津打败了,二十九个钟头内十几万 人解除武装,陈长捷、林伟俦、杜建时〔4〕等匪首一齐被 俘,北平孤立了,毫无希望了,决心走第二条路,和平解决 北平问题的可能性从此产生。人民解放军十五日攻克天津, 十六日林彪、罗荣桓、聂荣臻〔5〕三位将军即和傅作义将 军的代表邓宝珊〔6〕将军、周北峰〔7〕将军成立了和平 解决北平问题的基本协议,往后数日又成立了细节方面的许 多协议。周北峰将军是在一月八日由张东荪〔8〕教授引导 出城和林彪将军等谈过一次的,这回出城是第二次,和平地 解决北平问题的基本原因是人民解放军的强大与胜利,难道 还不明显吗?北平人民,包括劳动人民、资产阶级及绅士们 在内,一齐渴望和平解决,又是一个原因。一月十九日北平 人民的十一个代表出城和人民解放军公开接洽,他们听了人 民解放军方面的宽大处理政策,甚为满意。人民解放军第四 十一军军部招待了代表们,举行了畅谈和欢宴。代表们中的 一个是前北平市长何思源,他是过去山东国民党省政府的主 席,坚决反对过人民解放军,当北平市长时也是坚决压迫人 民的,他是国民党系北方派的干员之一,不管他过去做得怎 么坏,这一次总算做对了。又一个代表是吕复,他是国民党 法统内的立法委员。又一个代表是北平古物保管机关的康同 璧女士。其余是官办的民众团体的代表。他们就是二十二日 傅作义将军文告中所说“获致人民公议的和平”那一句话中 所谓“人民公议”的表现。不管这一切,他们总算是代表了 真正的民意,这和过去大半个月内国民党CC系〔9〕在南 方各省策动官方的参议会、商会、工会等起劲地叫嚣的所谓 “和平攻势”,是截然不同的,人们切不可将这二者混为一 谈。最近南京、上海、武汉开始酝酿的局部和平运动,也是 资产阶级及绅士们策动的,应属于何思源、吕复、康同璧这 一类,因而被CC系死硬派战争罪犯潘公展〔10〕所反对。 北平和平解决的又一个原因,是近二十万的国民党军队除少 数几个死硬分子外,从兵士们到将军们,一概不愿打了。天 津失守后的傅作义将军代表了这种情绪,下了出城改编的决 心。不管傅作义过去如何反动透顶,华北人民如何恨之入骨, 这件事总算是做得对的。只要他以后向有利于人民事业的方 面走,愿意向人民低头,在军队改编问题上予以协助,不起 阻碍作用,而不再企图高踞在人民头上压迫人民,人民解放 军就有理由向人民说明,赦免他的战犯罪,并给他以新的出 路。南京政府为什么也同意这样干呢?这是全国革命高潮和 国民党大崩溃的表现。他们不得不同意,就像他们不得不同 意以共产党的八个和平条件〔11〕为谈判基础一样。在全 国人民的逼迫下,他们孤立了,他们的二十万军队已经这样 做了,他们无法不同意。这一同意是有巨大意义的,全国的 问题就有合法(合国民党之法)理由遵循北平的道路去解决, 他们丝毫也没有理由反对别地这样做了。尽管以蒋介石为首 的国民党死硬派还在准备抵抗到底,但是他们将被完全地彻 底地孤立起来,他们的反动政策会被人民的革命浪潮迅速地 打得粉碎。
根据中央档案馆保存的毛泽东手稿刊印。 注 释
〔1〕 这是毛泽东为新华社写的述评。 〔2〕 傅作义,原任国民党军华北“剿匪”总司令部 总司令。一九四九年一月天津解放后,被围困在北平城的国 民党军完全陷入绝境。傅作义在人民解放军的强大军事和政 治攻势下,愿意接受我党我军提出的和平条件。二十一日, 双方达成“关于和平解决北平问题的协议”,傅作义率二十 余万守军撤出北平市区接受改编。三十一日,北平和平解放。 〔3〕 绥远,旧省名,辖今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 一九五四年撤销。 〔4〕 陈长捷,原任国民党军津塘防区副司令兼天津 警备区司令部司令官。林伟俦,原任国民党军天津警备区司 令部副司令官兼第六十二军军长。杜建时,原国民党政府天 津市市长兼北宁路护路司令。 〔5〕 林彪、罗荣桓、聂荣臻,当时分别任东北野战 军司令员、政治委员和华北军区司令员。 〔6〕 邓宝珊,当时为傅作义的和平谈判代表。 〔7〕 周北峰,当时为傅作义的和平谈判代表。 〔8〕 张东荪,当时任中国民主同盟北平负责人,燕 京大学教授。 〔9〕 CC系,指国民党内以陈果夫、陈立夫为首的 特务性拥蒋集团。 〔10〕 潘公展,当时任国民党上海市参议会议长。 〔11〕 指一九四九年一月十四日发表的《中共中央 毛泽东主席关于时局的声明》中所提出的八项与国民党进行 和平谈判的条件:即“(一)惩办战争罪犯;(二)废除伪 宪法;(三)废除伪法统;(四)依据民主原则改编一切反 动军队;(五)没收官僚资本;(六)改革土地制度;(七) 废除卖国条约;(八)召开没有反动分子参加的政治协商会 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接收南京国民党反动政府及其所属 各级政府的一切权力。”
晶牛毛泽东思想网声明:本网站属非盈利性学术网站,消息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和社会各界从事毛泽东思想研究人士的投稿,晶牛毛泽东思想网登载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不慎侵犯第三方权益,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