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八年十一月九日)
陈邓,粟陈张,并谭王〔2〕: 齐电〔3〕悉。(一)徐州敌有总退却模样,你们按照 敌要总退却的估计,迅速部署截断敌退路以利围歼是正确的。 (二)陈邓直接指挥各部,包括一、三、四、九纵应直出宿 县,截断宿蚌路〔4〕,四纵不应在黄口〔5〕附近打邱清 泉〔6〕,而应迅速攻宿县,一纵在解决一八一师后,应立 即去宿县。华野三、广两纵的任务是对付邱清泉,但应位于 萧县地区从南面向黄口、徐州线攻击,以便与宿县我军联结。 如敌向南总退却时,则集中六个纵队歼灭之。(三)粟陈张 应令谭王集中七、十、十三纵及由南向北之十一纵,以全力 向李弥兵团〔7〕攻击,用迅速手段歼灭该兵团的全部或大 部,控制并截断徐州至运河〔8〕车站之间的铁路,运东主 力则歼灭黄兵团〔9〕。(四)只要以上几点办到,就能破 坏敌人总退却的计划,遭我全部歼灭,并占领徐州。现在不 是让敌人退至淮河以南或长江以南的问题,而是第一步(即 现在举行之淮海战役)歼敌主力于淮河以北,第二步(即将 来举行的江淮战役〔10〕)歼敌余部于长江以北的问题。 (五)敌指挥系统甚为恐慌混乱,望你们按照上述方针,坚 决执行,争取全胜。此时我军愈坚决,愈大胆,就愈能胜利。
军 委
九日十六时
根据中央档案馆保存的原件刊印。 注 释
〔1〕 这是毛泽东为中共中央军委起草的给中原野战 军第一副司令员陈毅、政治委员邓小平和华东野战军代司令 员兼代政治委员粟裕、参谋长陈士榘、副参谋长张震的电报。 〔2〕 谭王,指谭震林、王建安,当时分别任华东野 战军山东兵团政治委员和副司令员。 〔3〕 指一九四八年十一月八日粟裕、陈士榘、张震 给中共中央军委和陈毅、邓小平等的电报。电报说:据俘虏 称,敌有南撤企图。黄百韬兵团及四十四军已全撤新安镇及 其以西地区,并续向运河以西撤退。已令各部以猛烈动作迅 速截歼,着谭震林、王建安即令第七、第十、第十三纵迅速 南下铁道线,使敌无法西撤,并建议豫皖苏部队迅速击破徐 蚌路。 〔4〕 宿蚌路,指宿县至蚌埠的铁路,即今京沪线一 段。 〔5〕 黄口,镇名,位于安微萧县西北。 〔6〕 邱清泉,当时任国民党军第二兵团司令官。 〔7〕 李弥兵团,指国民党军第十三兵团,兵团司令 官李弥。 〔8〕 运河,镇名,今为江苏邳县县治。 〔9〕 黄兵团,指国民党军第七兵团,兵团司令官黄 百韬。 〔10〕江淮战役,指淮海战役后人民解放军在长江、 淮河地区进行的一次战役。准海战役中国民党军刘峙集团主 力被歼殆尽,残留在淮河以南长江以北地区的部分敌人,迅 速向江南撤退,人民解放军乘胜追击,解放了江淮间广大地 区。
晶牛毛泽东思想网声明:本网站属非盈利性学术网站,消息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和社会各界从事毛泽东思想研究人士的投稿,晶牛毛泽东思想网登载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不慎侵犯第三方权益,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