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八年十月二十二日)
饶粟谭,并告陈邓〔2〕,中原局: (一)完全同意你们马午电〔3〕部署,请即照此执行。 (二)陈毅邓小平二同志现用陈谢〔4〕电台在郑州附近指 挥作战,你们及进入鲁西南之三纵均应经陈谢台与陈邓密切 联络,以利配合。(三)三纵、广纵及鲁西南两个旅应于三 十日以前进至商砀线〔5〕以北地区,距敌大约一百华里左 右,摆成一字形阵线,断绝行人来往,不要向商砀线攻击, 使敌早日觉察我在该方不过是佯攻部署,要在东面微日发起 战斗之同时(或者早一天即支日),才向商砀线及丰县之敌 举行牵制性攻击,否则可能不起大的作用。(四)目前极好 的形势是白〔6〕部黄张两兵团〔7〕被我二、六、十纵吸 引到桐柏山区,在相当长时间内不可能回头进到黄泛区〔8〕, 威胁东北面我军之行动,有利于我陈邓在攻郑胜利后,以一 部或大部或全部向东行动,协同三、广两纵,不但牵制孙刘 〔9〕全部,而且可能牵制邱李〔10〕一部。具体行动, 可在攻郑后决定。我们预计是以一部留在郑州、淮阳之线, 以主力于邱李两兵团大量东援之际,举行徐蚌〔11〕作战, 相机攻取宿县、蚌埠,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破毁津浦路 〔12〕,使敌交通断绝, 陷刘峙〔13〕全军于孤立地 位。 假如二十三日开始之郑州作战,能在数日内达成任务, 休整数日,本月底或下月初东进,以十天左右时间到达宿、 蚌附近,休息数日,举行徐蚌作战,此时正是我华野打得激 烈的时候,势必吸引邱李很大一部分力量回援,对于保证淮 海战役取得大胜将有极大作用。但未知时间上来得及否,请 陈邓于攻郑胜利后,作全般考虑电复。
军 委
二十二日十三时
根据中央档案馆保存的毛泽东手稿刊印。 注 释
〔1〕 这是毛泽东为中共中央军委起草的给华东军区 政治委员饶漱石、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兼代政治委员粟裕和 副政治委员谭震林的电报。 〔2〕 陈邓,指陈毅、邓小平,当时分别任中原野战 军第一副司令员和政治委员。 〔3〕 指一九四八年十月二十一日午时饶漱石、粟裕、 谭震林给中共中央军委的电报。电报说:根据敌情变化,我 除先以一部在鲁西南暴露,佯攻迷惑敌人,调敌回顾,以便 迅速实现围歼黄兵团外,必须加强运河车站南北两侧正面阻 援兵力,以保证主要突击方向成功。根据各纵现在位置与休 补状况,战斗预定于十一月五日发起,提议修改部署如下: 以苏北兵团全部及一、六、九纵、鲁中南纵等七个步兵纵队 共二十个旅附特纵主力,担任分割围歼阿湖、阴平、高流、 新安、瓦窑地区的黄百韬兵团八个旅。以四纵、八纵担负袭 歼炮车、运河车站之敌第九军,控制铁路两侧及运河两岸, 准备阻援。以十纵、七纵袭歼韩庄之敌,尔后以主力围歼贾 汪之敌,后相机攻占柳泉地区。十三纵围歼台儿庄守敌,或 以主力直攻宿羊山、汴塘之敌。以三纵、广纵进入鲁西南地 区,协同冀鲁豫两个独立旅,组织对鱼台、丰县、砀山、商 丘地区之敌牵制攻击,抑留孙元良兵团,不得东西增援。其 余主力拟暂集结现地待机。 〔4〕 陈谢,指陈赓、谢富治,当时分别任中原野战 军第四纵队司令员和政治委员。 〔5〕 商砀线,指商丘至砀山的铁路,即陇海线一段。 〔6〕 白,指白崇禧,当时任国民党军华中“剿匪” 总司令部总司令。 〔7〕 黄张两兵团,指国民党军第十二兵团和第三兵 团,兵团司令官分别为黄维和张淦。 〔8〕 一九三八年六月日本侵略军向中原地区进犯, 国民党军队不战溃退,在河南郑州附近花园口炸开黄河大堤, 黄河水沿贾鲁河入颖河及西淝河注入淮河,淹没河南、安徽 及江苏三省所属四十四县五万四千平方公里土地,所淹地区 称黄泛区。一九四七年花园口决口堵复,黄河回归故道后, 泛区变成沙荒地。 〔9〕 孙刘,指孙元良、刘汝明,当时分别任国民党 军第十六兵团司令官和第四绥靖区司令官。 〔10〕 邱李,指邱清泉、李弥,当时分别任国民党 军第二兵团和第十三兵团司令官。 〔11〕 徐蚌,指江苏徐州和安徽蚌埠。 〔12〕 津浦路,指天津至浦口的铁路,即今京沪线 一段。 〔13〕 刘峙,当时任国民党军徐州“剿匪”总司令 部总司令。
晶牛毛泽东思想网声明:本网站属非盈利性学术网站,消息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和社会各界从事毛泽东思想研究人士的投稿,晶牛毛泽东思想网登载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不慎侵犯第三方权益,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