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八年六月七日)
林罗刘: (一)基本上同意你们五日十九时半来电〔2〕的第三 个方案,即用三个月至四个月时间攻克长春,并争取歼灭援 敌,待秋收后再攻承德或他处。 (二)长春是否能攻克,决定于:甲、时间,乙、攻城 方法,丙、打援能力及方法。在你们的计划中,时间问题已 解决了,即不是如同你们原先计划的半个月,而是三个月至 四个月。有了这样长的时间,兵力因经训练而加强了,攻城 亦可采用新的方法了。 (三)关于攻城方法问题,我们认为必须采取地道作战 与地面作战相结合的方法,方能减少伤亡与保证胜利,如果 单用地面攻击方法则伤亡必很大,而且不一定确实保证胜利。 (四)关于歼灭援敌问题,我们认为在有沈阳、锦州这 样大的敌军并且必然增援的条件之下(你们应以敌人必然增 援为自己作战计划的基础),虽有三个月至四个月时间采取 地道作战与地面作战相结合的方法,还不能确保攻长春的胜 利,必须同时在兵力部署上和作战方法上保障取得阻止援敌 及歼灭援敌的胜利,方能确保攻长春的胜利。我们认为你们 应有不少于五个纵队(最好是六个纵队)在沈阳、长春间援 敌必经的道路上构筑必要强固阵地(利用昌图、四平、公主 岭等地敌人原来构筑的阵地加以修理),先行远距离的阻击 作战,借以消耗和顿挫援敌,并有能力歼灭援敌一部或大部, 方能保障长春的胜利。我们认为以三个月至四个月时间采用 地道与地面相结合的作战方法是保障长春胜利的第一个条件, 阻止与歼灭援敌则是保障长春胜利的第二个条件,两个条件 不可缺一。 (五)这个计划有平分兵力之嫌。但是因为我军采取地 道与地面相结合的方法,即一方面用多数的地道向敌要塞下 面攻进,一方面在地面上逐步筑垒前进,使敌之反击(敌人 必然举行多次的拚命的反击,所以我军前进必须逐步构筑坚 强堡垒)只能消耗敌人自己,而不能把我军打出来,因此就 可以节省兵力,我军有了大约四个或五个纵队及七个独立师 使用于攻城方面也就够了。在作战实施中,依据城敌与援敌 两方面有利于我不利于敌之变化,你们可以酌量调节攻城与 打援两方面的兵力,在某种时机将重点放在打援方面(这是 首先重要的),在另一种时机将重点放在攻城方面。 (六)你们断绝敌人从地面取得粮食的来源是很必要的, 你们必须做到这一点,但是敌人可能从空中取得粮食,城内 粮食亦可能不只维持三个月。因此你们主要应从攻城方法方 面与打援的兵力配备及作战方法方面着眼,即是说,即使敌 人的粮食能维持五六个月,外面又有强大敌军来援,我们亦 有办法在三四个月内攻克长春。 (七)长春胜利将给你们尔后南下作战逐一攻克各个大 城市开辟道路,各个大城市的攻克将从长春战役取得经验。 希望你们精心组织这次战役,预先估计到战役中将要发生的 各种困难,逐步总结经验直至完全胜利。 (八)在攻长春的三个月至四个月时间内,你们必须同 时完成下一步在承德、张家口、大同区域作战或在冀东、锦 州区域作战所必需的粮食、弹药、被服、新兵等项补给的道 路运输准备工作。 (九)你们的及各纵队的指挥所,必须构筑巩固的可靠 的防空洞。
军 委 七日十五时
根据中央档案馆保存的原件刊印。 注 释
〔1〕 这是毛泽东为中共中央军委起草的给东北野战 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林彪、副政治委员罗荣桓和参谋长刘亚 楼的电报。 〔2〕 指一九四八年六月五日十九时半林彪、罗荣桓、 刘亚楼给中共中央军委的电报。电报提出了东北部队行动的 三个方案:一是目前即正式进攻长春,但无把握,成功的可 能性较小。二是目前以少数兵力围困长春,封锁粮食,主力 到北宁线、热河、冀东一带作战,但南下作战除可能到处扑 空,或因敌集中不好打外,粮食极为困难,同时长春之敌又 可能乘机逃回沈阳,可能造成两头都无战果的结局。三是用 二到四个月时间,对长春实行较长期的围城打援,然后攻城 的办法。认为目前以采取第三个方案为好。
晶牛毛泽东思想网声明:本网站属非盈利性学术网站,消息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和社会各界从事毛泽东思想研究人士的投稿,晶牛毛泽东思想网登载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不慎侵犯第三方权益,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