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八年一月九日)
刘邓,粟陈唐,陈谢〔2〕,并告邯郸局,华东局,中工委: 各电均悉。为着在两至三个月内歼敌十个旅左右,协助 刘邓建立大别山、桐柏山、江汉等处根据地,协助陈谢建立 豫西南、鄂西北、陕东南及豫西根据地,协助彭张〔3〕建 立渭北根据地,并破坏津浦路〔4〕,扩大豫皖苏根据地, 协助苏北、苏中作战之目的,部署如下:甲、第一阶段, (一)刘邓集结相当力量,粟裕三个纵队(四纵不在内), 陈谢不少于五个旅于子有(二十五日)以前休息整训完毕, 子有以后,粟裕及陈谢两军统一由粟指挥,由现地向豫鄂陕 边行动,相机攻占南阳、镇平、内乡、淅川、邓县、新野、 襄阳、樊城、宜城、南漳、光化〔5〕、老河口、谷城、均 县〔6〕、郧阳、西坪、卢氏、商南、商县诸城镇,相机歼 灭该区敌人,并吸引白崇禧〔7〕军一部西进相机歼灭之。 在配合作战时,王宏坤赵基梅两纵〔8〕受粟指挥(该两纵 以分散游击为主)。(二)刘邓在大别山、淮北各部集结相 当力量相机歼敌。(三)陈粟〔9〕八、十、十一纵及四纵 分别在陇海汴徐线〔10〕以北及沙河流域休整一个整月, 然后以三个纵队在徐蚌线〔11〕东西、郑徐线〔12〕南 北相机歼敌,并大破该两路。(四)彭张主力(八个旅)于 本月休整完毕,下月初开始向延安、宜川线出击(该线有胡 〔13〕军七个旅),得手后向该线以南、渭水以北进击, 以建立渭北根据地为目的(该地是向陇南行动,建立甘陕川 边根据地之跳板)。乙、第二阶段,粟部及陈谢部在豫鄂陕 边地区休整一时期,然后陈谢部向渭南行动,粟陈唐三个纵 队并加一个纵队向北行动,相机攻占郑州、潼关间各城镇, 歼灭该线敌人。刘邓在现地相机休整及作战,陈粟之八、十、 十一纵仍服原任务,准备从山东调二七两纵至苏北作战,待 华中分局建立后,该两纵归陈粟指挥(陈毅于子虞到中央, 约两星期后动身归队)。丙、第三阶段,粟部准备在郑潼线 〔14〕上休整一个月至两个月(请邯郸局准备粮食),然 后向平汉线〔15〕上及平汉、津浦之间作战。
军 委
子佳
根据中央档案馆保存的毛泽东手稿刊印。 注 释
〔1〕 这是毛泽东为中共中央军委起草的给晋冀鲁豫 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和政治委员邓小平等的电报。 〔2〕 粟陈唐,指粟裕、陈士榘、唐亮,当时分别任 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参谋长和政治部主任。陈谢,指陈赓、 谢富治,当时分别任晋冀鲁豫野战军陈谢集团前委书记和副 书记。 〔3〕 彭张,指彭德怀、张宗逊,当时分别任西北野 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和副司令员。 〔4〕 津浦路,指天津至浦口的铁路,即今京沪线一 段。 〔5〕 光化,旧县名,即今湖北老河口。 〔6〕 均县,旧县名,即今湖北丹江口。 〔7〕 白崇禧,当时任国民党政府国防部长兼国防部 九江指挥部主任。 〔8〕 王宏坤赵基梅两纵,指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十纵 队和第十二纵队,纵队司令员分别为王宏坤和赵基梅。 〔9〕 陈,指陈毅,当时任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 委员。粟,指粟裕。 〔10〕 汴徐线,指开封至徐州的铁路,即陇海线一 段。 〔11〕 徐蚌线,指徐州至蚌埠的铁路,即今京沪线 一段。 〔12〕 郑徐线,指郑州至徐州的铁路,即陇海线一 段。 〔13〕 胡,指胡宗南,当时任国民党军西安绥靖公 署主任。 〔14〕 郑潼线,指郑州至潼关的铁路,即陇海线一 段。 〔15〕 平汉线,指北平(今北京)至汉口的铁路, 即今京广线一段。
晶牛毛泽东思想网声明:本网站属非盈利性学术网站,消息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和社会各界从事毛泽东思想研究人士的投稿,晶牛毛泽东思想网登载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不慎侵犯第三方权益,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