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当前位置: >  > 毛选著作 > 《毛泽东军事文集》 > 第四卷 > 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1〕

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1〕

作者:   来源: 点击:: 日期:2005-09-28

(一九四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一

  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现在已经达到了一个转折点。这
即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打退了美国走狗蒋介石的数百万反
动军队的进攻,并使自己转入了进攻。还在一九四六年七月
至一九四七年六月此次战争的第一个年头内,人民解放军即
已在几个战场上打退了蒋介石的进攻,迫使蒋介石转入防御
地位。而从战争第二年的第一季,即一九四七年七月至九月
间,人民解放军即已转入全国规模的进攻,破坏了蒋介石将
战争继续引向解放区、企图彻底破坏解放区的反革命计划。
现在,战争主要地已经不是在解放区内进行,而是在国民党
统治区内进行了,人民解放军的主力已经打到国民党统治区
域里去了〔2〕。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在中国这一块土地上
扭转了美国帝国主义及其走狗蒋介石匪帮的反革命车轮,使
之走向覆灭的道路,推进了自己的革命车轮,使之走向胜利
的道路。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
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以来帝国主义
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个伟大的事变。
这个事变所以带着伟大性,是因为这个事变发生在一个拥有
四亿七千五百万人口的国家内,这个事变一经发生,它就将
必然地走向全国的胜利。这个事变所以带着伟大性,还因为
这个事变发生在世界的东方,在这里,共有十万万以上人口
(占人类的一半)遭受帝国主义的压迫。中国人民的解放战
争由防御转到进攻,不能不引起这些被压迫民族的欢欣鼓舞。
同时,对于正在斗争的欧洲和美洲各国的被压迫人民,也是
一种援助。


                          二

  从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战争的一天起,我们就说,我们不
但必须打败蒋介石,而且能够打败他。我们必须打败蒋介石,
是因为蒋介石发动的战争,是一个在美帝国主义指挥之下的
反对中国民族独立和中国人民解放的反革命的战争。中国人
民的任务,是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帝国主义被打
倒以后,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完成新民主主义的改革,
实现国家的统一和独立,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然而恰在这
时,在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地结束以后,美国帝
国主义及其在各国的走狗代替德国和日本帝国主义及其走狗
的地位,组成反动阵营,反对苏联,反对欧洲各人民民主国
家,反对各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运动,反对各殖民地半殖民
地的民族运动,反对中国人民的解放。在这种时候,以蒋介
石为首的中国反动派,和日本帝国主义的走狗汪精卫一模一
样,充当美国帝国主义的走狗,将中国出卖给美国,发动战
争,反对中国人民,阻止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前进。在这种
时候,如果我们表示软弱,表示退让,不敢坚决地起来用革
命战争反对反革命战争,中国就将变成黑暗世界,我们民族
的前途就将被断送。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解放军坚决地
进行了爱国的正义的革命的战争,反对蒋介石的进攻。中国
共产党依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清醒地估计了国际和国
内的形势,知道一切内外反动派的进攻,不但是必须打败的,
而且是能够打败的。当着天空中出现乌云的时候,我们就指
出:这不过是暂时的现象,黑暗即将过去,曙光即在前头。
当着一九四六年七月,蒋介石匪帮发动全国规模的反革命战
争的时候,蒋介石匪帮认为,只须三个月至六个月,就可以
打败人民解放军。他们认为他们有正规军二百万,非正规军
一百余万,后方军事机关和部队一百余万,共有军事力量四
百余万人;他们已经利用时间完成了进攻的准备;他们重新
控制了大城市;他们拥有三万万以上的人口;他们接收了日
本侵华军队一百万人的全部装备;他们取得了美国政府在军
事上和财政上的巨大援助。他们又认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在
八年抗日战争中已经打得很疲倦,而且在数量上和装备上远
不及国民党军队;中国解放区还只有一万万多一点的人口,
其中大部分地区的反动封建势力还没有被肃清,土地改革还
不普遍和不彻底,就是说,人民解放军的后方还不是巩固的。
从这种估计出发,蒋介石匪帮就不顾中国人民的和平愿望,
最后地撕毁在一九四六年一月间签订的国共两党的停战协定
〔3〕和各党派政治协商会议的决议〔4〕,发动了冒险的
战争。那时,我们说,蒋介石军事力量的优势,只是暂时的
现象,只是临时起作用的因素;美国帝国主义的援助,也只
是临时起作用的因素;蒋介石战争的反人民的性质,人心的
向背,则是经常起作用的因素;而在这方面,人民解放军则
占着优势。人民解放军的战争所具有的爱国的正义的革命的
性质,必然要获得全国人民的拥护。这就是战胜蒋介石的政
治基础。十八个月战争的经验,充分地证明了我们的论断。


                          三

  十七个月(一九四六年七月至一九四七年十一月为止,
十二月的尚未计入)作战,共打死、打伤、俘虏了蒋介石正
规军和非正规军一百六十九万人,其中打死和打伤的有六十
四万人,俘虏的有一百零五万人。这样,就使我军打退了蒋
介石的进攻,保存了解放区的基本区域,并使自己转入了进
攻。我们所以能够如此,在军事方面来说,是因为执行了正
确的战略方针。我们的军事原则是:(1)先打分散和孤立
之敌,后打集中和强大之敌。(2)先取小城市、中等城市
和广大乡村,后取大城市。(3)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
要目标,不以保守或夺取城市和地方为主要目标。保守或夺
取城市和地方,是歼灭敌人有生力量的结果,往往需要反复
多次才能最后地保守或夺取之。(4)每战集中绝对优势兵
力(两倍、三倍、四倍、有时甚至是五倍或六倍于敌之兵力),
四面包围敌人,力求全歼,不使漏网。在特殊情况下,则采
用给敌以歼灭性打击的方法,即集中全力打敌正面及其一翼
或两翼,求达歼灭其一部、击溃其另一部的目的,以便我军
能够迅速转移兵力歼击他部敌军。力求避免打那种得不偿失
的、或得失相当的消耗战。这样,在全体上,我们是劣势
(就数量来说),但在每一个局部上,在每一个具体战役上,
我们是绝对的优势,这就保证了战役的胜利。随着时间的推
移,我们就将在全体上转变为优势,直到歼灭一切敌人。
(5)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每战都应力求有
准备,力求在敌我条件对比下有胜利的把握。(6)发扬
勇敢战斗、不怕牺牲、不怕疲劳和连续作战(即在短期内不
休息地接连打几仗)的作风。(7)力求在运动中歼灭敌人。
同时,注重阵地攻击战术,夺取敌人的据点和城市。(8)
在攻城问题上,一切敌人守备薄弱的据点和城市,坚决夺取
之。一切敌人有中等程度的守备、而环境又许可加以夺取的
据点和城市,相机夺取之。一切敌人守备强固的据点和城市,
则等候条件成熟时然后夺取之。(9)以俘获敌人的全部武
器和大部人员,补充自己。我军人力物力的来源,主要在前
线。(10)善于利用两个战役之间的间隙,休息和整训部
队。休整的时间,一般地不要过长,尽可能不使敌人获得喘
息的时间。以上这些,就是人民解放军打败蒋介石的主要的
方法。这些方法,是人民解放军在和国内外敌人长期作战的
锻炼中产生出来,并完全适合我们目前的情况的。蒋介石匪
帮和美国帝国主义的在华军事人员,熟知我们的这些军事方
法。蒋介石曾多次集训他的将校,将我们的军事书籍和从战
争中获得的文件发给他们研究,企图寻找对付的方法。美国
军事人员曾向蒋介石建议这样那样的消灭人民解放军的战略
战术;并替蒋介石训练军队,接济军事装备。但是所有这些
努力,都不能挽救蒋介石匪帮的失败。这是因为我们的战略
战术是建立在人民战争这个基础上的,任何反人民的军队都
不能利用我们的战略战术。在人民战争的基础上,在军队和
人民团结一致、指挥员和战斗员团结一致以及瓦解敌军等项
原则的基础上,人民解放军建立了自己的强有力的革命的政
治工作,这是我们战胜敌人的重大因素。当着我们避开优势
敌人的致命打击,并转移军力求得在运动中歼灭敌人,而主
动地放弃许多城市的时候,我们的敌人是兴高采烈了。他们
认为这就是他们的胜利和我们的失败。他们被一时的所谓胜
利冲昏了头脑。张家口被占领的当天下午,蒋介石即下令召
集他的反动的国民大会〔5〕,似乎他的反动统治从此可以
安如泰山了。美国帝国主义分子也手舞足蹈,似乎他们将中
国变为美国殖民地的狂妄计划,从此可以毫无阻碍地实现了。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蒋介石及其美国主子的腔调也发生
了变化。现在是一切国内外敌人都被他们的悲观情绪所统治
的时候。他们唉声叹气,大叫危机,一点欢乐的影子也看不
见了。十八个月中,蒋介石的前线高级指挥官,大部分因为
战败被撤换。这里有郑州的刘峙,徐州的薛岳,苏北的吴奇
伟,鲁南的汤恩伯,豫北的王仲廉,沈阳的杜聿明、熊式辉,
北平的孙连仲等人。负指挥全部作战责任的蒋介石的参谋总
长陈诚,亦被取消此种指挥职权,降为东北一个战场的指挥
官〔6〕。而在蒋介石自己代替陈诚担任全局指挥的期间,
却发生了蒋军由进攻转入防御,人民解放军由防御转入进攻
这样一个局面。蒋介石反动集团及其美国主子,现在应当感
觉到他们自己的错误了。他们将日本投降以后一个长时间内,
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人民的愿望,力争和平反对内战的一切
努力,看作是胆怯和力量薄弱的表现。他们过高地估计了自
己力量,过低地估计了革命力量,冒险地发动战争,因而落
在他们自己布置的陷阱里。我们敌人的战略打算是彻底地输
了。

            根据人民出版社一九九一年出版的《毛泽东选
            集》(第二版)刊印。

        注  释 

  〔1〕 这是毛泽东在中共中央一九四七年十二月二十
五日至二十八日在陕北米脂县杨家沟召集的会议上的报告。
报告共分八部分,本文节录其中的前三部分。这次会议除有
当时能够到会的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以外,还有陕甘宁
边区和晋绥边区负责同志参加。这次会议讨论了和通过了毛
泽东的这个报告和他所写的《关于目前国际形势的几点估计》。
关于毛泽东的报告,会议的决定指出:“这个报告是整个打
倒蒋介石反动统治集团,建立新民主主义中国的时期内,在
政治、军事、经济各方面带纲领性的文件。全党全军应将这
个文件联系一九四七年双十节各项文件(按指一九四七年十
月十日公布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中国人民解放军
口号》、《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关于重行颁布三大纪律八项
注意的训令》、《中国土地法大纲》和《中共中央关于公布
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决议》),进行深入教育,并在实践中严
格地遵照实施。各地实施政策中如果有和报告所指出的原则
不相符合的地方,应即加以改正。”这次会议的其他重要决
定有:(1)中国人民革命战争应该力争不间断地发展到完
全胜利,应该不让敌人用缓兵之计(和谈)获得休整时间,
然后再来打人民。(2)组织革命的中央政府的时机目前尚
未成熟,须待我军取得更大胜利,然后考虑此项问题,颁布
宪法更是将来的问题。会议还详细讨论了当时党内的倾向问
题以及土地改革和群众运动中的几个具体政策问题。讨论的
结果后来由毛泽东写在《关于目前党的政策中的几个重要问
题》一文中。
  〔2〕 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政治委员邓小
平指挥的六个纵队,于一九四七年六月三十日起强渡黄河,
向大别山进军,从而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先
后建立了鄂豫、皖西、桐柏、江汉等根据地。华东野战军司
令员兼政治委员陈毅、副司令员粟裕指挥的主力部队,在打
破了国民党军对山东重点进攻后,于一九四七年八月初挺进
鲁西南,九月下旬进军豫皖苏边区,发展了豫皖苏解放区。
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四纵队司令员陈赓、政治委员谢富治指挥
的两个纵队和一个军,一九四七年八月下旬经晋南强渡黄河,
挺进豫西,建立了豫陕鄂、陕南等根据地。截至一九四八年
三月底,转战中原的三路大军共歼敌二十余万人,胜利地完
成了开创中原新解放区的战略任务。
  〔3〕 停战协定,见《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注〔3〕
(本卷第295页)。
  〔4〕 政治协商会议的决议,见《中国人民解放军宣
言》注〔4〕(本卷第295页)。
  〔5〕 国民大会,见《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注〔6〕
(本卷第295页)。
  〔6〕 刘峙,原任国民党军郑州绥靖公署主任,因为
一九四六年九月在定陶战役中失败,当月被撤职。薛岳,原
任国民党军徐州绥靖公署主任,因为他所指挥的国民党军队
在一九四六年十二月宿北战役、一九四七年一月鲁南战役、
同年二月莱芜战役中,接连遭受严重失败,于三月被撤职。
吴奇伟,原任国民党军徐州绥靖公署副主任,因为一九四六
年十二月宿北战役失败,于一九四七年三月被撤职。汤恩伯,
原任国民党军第一兵团司令官,因为一九四七年五月孟良崮
战役中国民党军整编第七十四师被歼,于六月被撤职。王仲
廉,原任国民党军第四兵团司令官,因为一九四七年七月在
鲁西南战役中失败,于八月被撤职。杜聿明,原任国民党军
东北保安司令长官,熊式辉,原任国民党政府主席东北行辕
主任,均因在东北民主联军一九四七年夏季攻势中遭到失败
而于八月被撤职。孙连仲,原任国民党军保定绥靖公署主任,
因为一九四七年十月至十一月在清风店、石家庄战役中遭到
失败而被撤职。陈诚,原任国民党军参谋总长,因指挥山东
历次战役屡遭失败,于一九四七年八月兼任东北行辕主任,
被取消了参谋总长的实际权力。





晶牛毛泽东思想网声明:本网站属非盈利性学术网站,消息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和社会各界从事毛泽东思想研究人士的投稿,晶牛毛泽东思想网登载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不慎侵犯第三方权益,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关键字:  
收藏本文】 【推荐好友】 【打印本文

   相关文章:
·刘邓各纵似以待机歼敌为有利〔1〕
·相机夺取归绥集宁等城〔1〕
·同意刘陈邓攻打熊绶春的部署〔1〕
·密切注视刘峙向济南空运兵力〔1〕
·准备回师歼击由沈阳撤退之敌〔1〕
·东北秋季作战重点应放在卫立煌范汉杰系统〔1〕

 声明:刊登此文章是为了更好地宣传、弘扬毛泽东思想,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