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七年十二月二十日)
粟,陈谢,并告刘邓〔2〕: (一)粟皓电悉。刘邓行军忙碌,电台难于联络。(二) 刘邓将敌主力吸引至西面后,我主力乘隙向东,此举甚为适 当,破坏了白崇禧〔3〕驱我向西向北计划。(三)完全同 意粟皓丑意见〔4〕,粟及陈谢两部长期配合刘邓行动,直 至粉碎敌人对大别山之进攻为止。(四)配合方法:除八、 十及十一纵照粟电转至民权,相机歼灭吴化文〔5〕及新二 十一旅,攻占商丘,再东向破击津浦〔6〕外,主力三、四、 六、一等四个纵队,提议由粟亲率南下与陈谢会合,并归粟 统一指挥,沿平汉〔7〕向南直迫武汉,沿途节节破路,攻 克一切可能攻克之城镇车站,歼灭一切孤立分散之敌军。尔 后看情况,或与刘邓配合夹击大别山之敌,或回师向北打各 分散之敌。现白崇禧主力纷纷东进尾随刘邓,留武汉附近者 仅川军五十六师两个旅,留信阳、武汉之间者仅八十五师及 二十师及九师之第九旅,共五个旅,在泌阳、桐柏、南阳间 者仅三师两个旅。你们南进时,遇敌分散则歼灭之,遇敌集 中固守则绕过之。如此行动,可保证粉碎敌人进攻大别山之 计划,又可全部破坏平汉路。是否可行,有何困难,你们另 有何种更有效之方法,盼告。
军 委
二十日十六时
根据中央档案馆保存的毛泽东手稿刊印。
注 释
〔1〕 这是毛泽东为中共中央军委起草的给华东野战 军副司令员粟裕和晋冀鲁豫野战军陈谢集团前委书记陈赓、 副书记谢富治的电报。 〔2〕 刘邓,指刘伯承、邓小平,当时分别任晋冀鲁 豫野战军司令员和政治委员。 〔3〕 白崇禧,当时任国民党政府国防部长。 〔4〕 指一九四七年十二月十九日丑时粟裕给刘伯承、 邓小平和中共中央军委的电报。电报说,我们原拟战役第二 阶段集中主力歼灭七十五师于通许地区,但因我钳制敌五军 之阵地被突破,故改变部署,以八、十及十一纵转至民权, 设法歼灭吴化文部及新二十一旅,相机攻占商丘,再东向破 击津浦路。至此刻为止平汉路已被破坏,但敌对大别山之 “清剿”计划,迄未改变,似拟集中全力打垮我大别山后, 再转移兵力,对付其他地区。因此,我们及陈谢必须长期配 合刘邓行动,直至完全粉碎敌人对大别山之进攻为止。 〔5〕 吴化文,当时任国民党军整编第八十四师师长。 〔6〕 津浦,即津浦路,指天津至浦口的铁路,今京 沪线一段。 〔7〕 平汉,即平汉路,指北平(今北京)至汉口的 铁路,今京广线一段。
晶牛毛泽东思想网声明:本网站属非盈利性学术网站,消息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和社会各界从事毛泽东思想研究人士的投稿,晶牛毛泽东思想网登载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不慎侵犯第三方权益,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