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当前位置: >  > 毛选著作 > 《毛泽东军事文集》 > 第四卷 > 不性急不分兵诱敌深入相机歼击〔1〕

不性急不分兵诱敌深入相机歼击〔1〕

作者:   来源: 点击:: 日期:2005-09-26

(一九四七年五月六日)

陈粟,并告刘邓〔2〕:
  你们三日电四日收到,当即复电提出几点意见,谅已收
到。今日收到你们二日电〔3〕,得悉青驼寺〔4〕歼敌三
千,但因一纵远去宁阳,来不及集中兵力打七十四师等部,
失一歼敌机会。目前形势,敌方要急,我方并不要急。鉴于
青驼寺教训,尤不宜分兵,不但一六两纵不宜过早分出,即
七纵亦似宜暂留滨海地区一个月左右,作为钳制之用,一个
月后看情形再行南下。因此,五六两月你们除以七纵位于滨
海外,其余全部似宜集中莱芜、沂水地区休整待机,待敌前
进或发生别的变化,然后相机歼击。第一不要性急,第二不
要分兵,只要主力在手,总有歼敌机会。凡行动不可只估计
一种可能性,而要估计两种可能性,例如调动敌人,可能被
调动,亦可能不被调动,可能大部被调动,亦可能只有小部
被调动。凡在局势未定之时,我主力宜位于能应付两种可能
性之地点。此次你们一意对付西面之敌,没有料到汤兵团
〔5〕主力北上,没有事先准备集中最大兵力于适当位置,
可以打由西向东之五军、十一师等部,亦可打由南向北之七
十四师等部。青驼寺作战时,已来不及集中兵力,但失去一
次时机并不要紧。当着不好打之时,避开敌方挑衅,忍耐待
机,这是很对的。又在泰安大胜〔6〕,敌人深入恐慌日增
之际,故估计五六两月内,可能给我歼敌机会。即使没有机
会,只要敌主力进至泰安、莱芜、沂水之线,最好让其进至
淄博地区,你们则退至淄博之线或淄博以北,装作向河北退
走模样,使敌发生错觉。我主力距敌要远一点,不要守阵地,
对敌正面侧面后面一枪不打,让敌放心前进,又使敌完全不
知我主力所在,当此时机好打则打之,不好打则以主力转入
敌后,局势必起变化。此次胡宗南〔7〕以三十一个旅攻入
只有人口一百五十万之陕甘宁边区,集中十一个旅,有时十
个旅,有时九个旅成一横直四五十里之方阵,使我无歼击之
机会,我们即以上述方法对付之。对集中之敌置之不理(此
次敌九个半旅入绥德,我们一枪不打),而集中全力打敌后
路,使敌完全陷入被动地位,可作你们参考。所不同的山东
地区较狭,你们兵力甚大,转动不易,自应因地制宜,一切
望按情况决定。

                                      军 委

                                          辰鱼

                 根据中央档案馆保存的毛泽东手稿刊印。

        注  释

  〔1〕 这是毛泽东为中共中央军委起草的给华东野战
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陈毅和副司令员粟裕的电报。       
  〔2〕 刘邓,指刘伯承、邓小平,当时分别任晋冀鲁
豫野战军司令员和政治委员。                         
  〔3〕 指一九四七年五月二日二十三时陈毅、粟裕给
中共中央军委的电报。电报说:华东野战军攻泰安时期,敌
继续向新泰、蒙阴山区猛攻,企图诱我出击,与我决战。华
东野战军主动放弃新泰、蒙阴,主力进至临蒙公路以东地区,
以一部攻宁阳,调动敌人(五军)向西使敌分散,主力东移,
配合攻击进入蒙阴之敌。四月二十九日至三十日夜,敌第八
十三师约两个团兵力在青驼寺以南地区被我军歼灭。但未能
及时施行对敌七十四师等部之攻击。               
  〔4〕 青驼寺,今为青驼,镇名,位于山东沂南县西
南、蒙河北岸。                                     
  〔5〕 汤兵团,指国民党军陆军总司令部徐州司令部
第一兵团,兵团司令官汤恩伯。                       
  〔6〕 指一九四七年四月二十二日至二十六日华东野
战军第十、第三纵队围攻泰安的战斗。这次战斗,歼泰安守
敌整编第七十二师(欠一个旅),俘师长杨文さ。
  〔7〕 胡宗南,当时任国民党军第一战区司令长官。





晶牛毛泽东思想网声明:本网站属非盈利性学术网站,消息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和社会各界从事毛泽东思想研究人士的投稿,晶牛毛泽东思想网登载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不慎侵犯第三方权益,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关键字:  
收藏本文】 【推荐好友】 【打印本文

   相关文章:
·刘邓各纵似以待机歼敌为有利〔1〕
·相机夺取归绥集宁等城〔1〕
·同意刘陈邓攻打熊绶春的部署〔1〕
·密切注视刘峙向济南空运兵力〔1〕
·准备回师歼击由沈阳撤退之敌〔1〕
·东北秋季作战重点应放在卫立煌范汉杰系统〔1〕

 声明:刊登此文章是为了更好地宣传、弘扬毛泽东思想,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