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七年三月十一日) 刘邓张李并陈谢王韩〔2〕: 灰申电〔3〕悉。延安准备暂时让敌占去,但陈先瑞韩 东山〔4〕所率五师部队三千余人有被敌歼灭之危险,故无 论如何应派队救援。目前陈谢王所部主力五个旅之行动有三 个方案:(一)照鱼午电〔5〕出潼洛线〔6〕。(二)以 一个旅出潼洛线,接护五师北上,主力四个旅参加平汉道清 线〔7〕作战。胜利后,或立即配合刘邓所派之一个至两个 纵队出潼洛线,或配合刘邓所派之一个至两个纵队先占同蒲 线,再占潼洛线(即把占潼洛线放在最后一着)。(三)以 一个旅渡河接护五师,主力四个旅即刻占同蒲线。以上三方 案究以何者最为有利,望再分析电告,陈谢王韩亦可表示意 见。无论采何方案,均须接护五师北上。派一个旅去是否能 完成任务,亦须考虑。 军 委 寅真午 根据中央档案馆保存的毛泽东手稿刊印。 注 释
〔1〕 这是毛泽东为中共中央军委起草的给晋冀鲁豫 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政治委员邓小平、副政治委员张际春 和参谋长李达的电报。 〔2〕 陈谢,指陈赓、谢富治,当时分别任晋冀鲁豫 野战军第四纵队司令员和政治委员。王,指王新亭,当时任 太岳军区司令员。韩,指韩钧,当时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四 纵队副司令员。 〔3〕 指一九四七年三月十日申时刘伯承、邓小平、 张际春和李达给中共中央军委并滕代远、薄一波和王宏坤的 电报。电报说:完全同意以陈谢集团先加入道清、平汉内线 作战。完成任务后,我们可抽出一个纵队随陈谢南出。 〔4〕 一九四七年三月中旬,豫鄂陕军区集中各分区 部队组成野战第二纵队,由军区副司令员陈先瑞、四分区司 令员韩东山分别任纵队司令员和政治委员。 〔5〕 鱼午电,参见《保卫延安主要依靠外线作战》 注〔3〕(本卷第5页)。 〔6〕 潼洛线,指潼关至洛阳的铁路,即陇海线一段。 〔7〕 平汉,即平汉路,指北平(今北京)至汉口的 铁路,今京广线一段。道清线,指河南滑县道口镇至博爱县 清化镇的铁路。
晶牛毛泽东思想网声明:本网站属非盈利性学术网站,消息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和社会各界从事毛泽东思想研究人士的投稿,晶牛毛泽东思想网登载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不慎侵犯第三方权益,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