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中原局,东南局,北方局,山东分局,南方局,南委,八路 军新四军各首长: (一)蒋介石派遣李仙洲汤恩伯李品仙〔2〕向华中、 山东我军进攻的决心已经下了,汤李各部正在东进,我党我 军有举行自卫战斗以打破这一进攻,争取时局好转的任务。 (二)除令江南部队迅即北移,并从华北派遣一部加强 华中兵力外,所有华中及山东的党与军队必须紧急动员起来, 为坚持抗日根据地打破顽固派进攻而奋斗。 (三)军事指挥,在总指挥叶挺〔3〕未到江北以前, 统一于副总指挥陈毅、政治委员刘少奇的指挥之下;叶挺到 江北后,统一于叶挺、陈毅、刘少奇的指挥之下,各部须完 全服从他们的命令,不得违误。 (四)山东分局划归中原局管辖,中原局统一领导山东 与华中。 (五)全国各地(华北、华中、西北、西南、东南)对 于国民党这一进攻及其在全国的高压政策,必须坚决反对之。 必须指出国民党这一行动的危险性,在于日益削弱抗战力量, 非但不利于共产党,更加不利于国民党,不利于全国人民, 只有利于敌人与亲日派,如不被阻止,势必发展为全国的内 战。估计到反共军的士兵是不愿意的,多数干部是被迫的, 也有许多高级将领是动摇的,因此我们对于反共军不但要注 意打击,而且要注意争取,注意统一战线工作,注意灵活地 运用策略。 (六)估计到反共军进攻的口号可能是到敌后抗日,并 不提出打八路军新四军,因此我军在其进攻开始时的对策还 是一来即打,还是先礼后兵,是值得考虑的。关于这一点, 届时中央当有指示,你们可提出意见。 (七)估计到华中的斗争是长期斗争,不是短时间可以 解决的,因此反磨擦斗争必须与扩大巩固根据地、扩大巩固 军队密切联系起来。在此斗争中,逐渐削弱反共军的力量, 逐渐壮大与锻炼我们的力量,而最后击破反共军。因此我们 必须紧张地对付这一局面,但又必须作长期耐性的计划,不 要过于急躁,不要企图在短期内取得全部胜利。 (八)估计到国际国内各种条件,国民党的反共进攻及 高压政策是要失败的,必无前途的,因此全党全军必须提高 胜利信心,不要为国民党的进攻与高压所吓倒,必须克服可 能的悲观情绪。 (九)目前中原局的任务是积极进行粉碎这一进攻的布 置与力量,目前南方局的任务,则是利用各种矛盾,动摇蒋 介石及国民党的决心。蒋及国民党虽然其势汹汹地举行进攻, 实则他们很怕内战,很怕根本破裂国共合作,故其决心仍有 动摇之可能。 (十)对于蒋及国民党急于要求我们表示最后态度,答 复蒋之命令〔4〕,中央决定报之以冷静与不理,自朱彭叶 项佳电〔5〕发出后,不论其如何谩骂与进攻党中央及朱彭 叶项暂时都不去理他,待其闹到天怒人怨,下不得台,然后 出来发言表示我们的态度。这与各下级及地方党应该随时表 示态度有区别,然而正是目前对付国民党的好方法。因为蒋 介石要急,我们就并不急了。 中央书记处 世 根据中央档案馆保存的毛泽东手稿刊印。 注 释
〔1〕 这是毛泽东为中共中央书记处起草的给中共中 央各中央局、山东分局、南方工作委员会和八路军、新四军 各首长的电报。 〔2〕 李仙洲,当时任国民党军第九十二军军长。汤 恩伯,当时任国民党军第三十一集团军总司令。李品仙,当 时任国民党安徽省政府主席、国民党军第五战区副司令长官 兼第二十一集团军总司令。 〔3〕 为统一指挥华中新四军、八路军部队,中共中 央于一九四●年十一月中旬决定成立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 挥部,叶挺任总指挥,刘少奇任政治委员,陈毅任副总指挥。 〔4〕 指蒋介石一九四●年十二月九日(佳)电。该 电限令黄河以南的八路军、新四军在当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前 必须开到黄河以北地区;限长江以南的新四军在同日前开到 长江以北,并于一九四一年一月底以前撤到黄河以北地区。 〔5〕 指中共中央以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朱德、副总 司令彭德怀和新四军军长叶挺、副军长项英的名义,于一九 四●年十一月九日答复何应钦、白崇禧同年十月十九日(皓) 电的电报。这个电报,揭发了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投降阴谋, 驳斥了何、白强迫黄河以南八路军、新四军在一个月内撤到 黄河以北的荒谬命令;同时,为了照顾团结抗日的大局,委 曲求全,同意将江南新四军部队移至长江以北,并且进一步 要求解决国共间的若干重要悬案。
晶牛毛泽东思想网声明:本网站属非盈利性学术网站,消息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和社会各界从事毛泽东思想研究人士的投稿,晶牛毛泽东思想网登载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不慎侵犯第三方权益,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