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三九年三月六日)
朱彭左傅〔2〕并告一分校何周〔3〕: 关于抗大分校之教育计划,应当加强军事教育,强化军 事生活,以培养初级军事干部为目的,以及重新配备教学方 法,训练教育干部,使之更加适合于新的教育对象。这些改 变的意见,我们在原则上均同意,惟在几个具体问题上,再 提供下面意见: (一)虽以培养军事干部为目的,但政治教育仍占重要 地位,至少亦应与军事教育列于同等地位。因此,在政治课 课程内容上,必须教列宁主义,这是政治上武装他们头脑的 很基本的问题。此外,民众运动,共产党问题,八路军问题, 亦应当作专门课程教,而统一战线倒可放到中国革命运动史 以内教。党的建设,只作党内教育,一般的学生只讲共产党 问题。国际现势亦不必教,为着重于临时的时事教育。 (二)为了教育深入,必须坚持学校教育方法上少而精 的传统,每周上课无论如何不得超过六次。 (三)因此军事教育内容似乎太多,如教育时间仍为八 个月,则除以连以下的步兵战术及游击战术为主要内容外, 只能教一点战略学(以《论持久战》为教本)及下级干部所 必须具备之筑城、兵器、地形的知识。交通、军制、马学、 卫生学、典范令,虽亦有其重要性,但以时间所限,恐仍以 不教为宜。 (四)学生将来主要在八路军工作,为了加强党的教育 起见,党的支部应当公开,并实行党日制。 (五)在八个月的学习期内,最好能给学生到部队中去 实习的机会,时间约一个月。 上述意见尚希你们再加考虑。 并发聂彭〔4〕及二分校〔5〕。
毛 王 滕 罗 三月六日
根据中央档案馆保存的抄件刊印。
注 释
〔1〕 这是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王稼祥、军 委参谋长滕代远、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副校长罗瑞卿 给朱德、彭德怀等的电报。一九三八年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确 定党的主要工作放在敌占区,并号召到敌占区办学校,就地 就近培养八路军干部。一九三八年十二月抗日军政大学第一、 第二分校正式成立。一九三九年二月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 在晋东南正式开学。 〔2〕 左傅,指左权、傅钟,当时分别任八路军副参 谋长和政治部副主任。 〔3〕 何周,指何长工、周纯全,当时分别任抗日军 政大学第一分校校长和副校长。 〔4〕 聂,指聂荣臻,当时任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司令 员兼政治委员。彭,指彭真,当时任中共中央北方分局书记。 〔5〕 二分校,指抗日军政大学第二分校,当时校址 在晋察冀边区,陈伯钧任校长,邵式平任副校长。
晶牛毛泽东思想网声明:本网站属非盈利性学术网站,消息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和社会各界从事毛泽东思想研究人士的投稿,晶牛毛泽东思想网登载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不慎侵犯第三方权益,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