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当前位置: >  > 毛选著作 > 《毛泽东军事文集》 > 第二卷 > 关于敌情判断及我之战略部署

关于敌情判断及我之战略部署

作者:   来源: 点击:: 日期:2005-09-15

(一九三七年九月十七日)

朱彭任,林聂,贺萧,刘徐〔1〕:
  关于情况判断及战略部署问题:
  甲、判断敌攻华北大约分为四路,总兵力约十五万至二
十万人。一路山东,现未出动。又一路津浦线〔2〕,约一
个半师团,现攻至马厂。又一路平汉线〔3〕约一个师团,
现在涿州以北未动。又一路平绥〔4〕、同蒲线,约三个师
团,为其主力〔5〕,以大迂回姿势,企图夺取太原,威胁
平汉线中央军而最后击破之,夺取黄河以北。以此姿势,威 
胁河南、山东之背,而利于最后夺取山东,完成其夺取华北
五省〔6〕之企图。其总的战略方针,是采取右翼迂回。至 
于上海进兵,于破坏中国经济命脉外,又钳制中央军之主力,
以便利其夺取华北。以上是对日寇第一期作战计划之基本判
断。                                               
  乙、日寇右翼之主力,又分为三路,均以追击姿势前进。
一路沿平绥东段、同蒲北段攻雁门关,判断约一师团,占大
同后,现未动。一路由天镇占广灵后,向灵丘、平型关进攻,
系向晋绥军行右翼迂回。一路由张家口占蔚县后,有攻涞源
之势,系向卫立煌〔7〕军及紫荆关部队行左翼迂回。此两
路判断系组成联合兵团,至少两师团,以第一步中央突破之
姿势,达成其第二步分向两翼迂回之目的。           
  丙、蒋〔8〕以卫立煌军处于敌之包围中,令其向平汉 
线撤退。阎〔9〕以灵丘为山西生命线,拟集中十四个团在
平型关以北举行决战。判断如决战胜利,则敌之南进可稍延 
缓,但必增兵猛攻。如决战失败,敌必速攻平型关、雁门关,
待后路预备兵团到达后,主力直下太原,使绥远西境之晋绥
军,恒山山脉南段五台等处之各军,平汉北段之各军,均不
得不自行撤退,彼可不战而得上述各地,娘子关之天险亦失
其作用。                                           
  丁、涞源、灵丘为敌必争之地。阜平、五台、盂县如无
南北公路,或可暂时不被敌占;如有南北公路,敌有出一支 
向南切断正太路之可能。不论如何,恒山山脉必为敌军夺取 
冀察晋三省之战略中枢,向此中枢出动主力,此点已为浑源、
蔚县、广灵之被占所证明。                           
  戊、晋阎指挥下之傅杨刘汤〔10〕各军均失锐气,使
我们不能作出这些军队能够在现阵地根本破坏敌人战略计划 
之结论。                                             
  己、红军此时是支队性质,不起决战的决定作用。但如
部署得当,能起在华北(主要在山西)支持游击战争的决定
作用。
  庚、过去决定红军全部在恒山山脉创造游击根据地的计
划,在上述敌我情况下,已根本上不适用了。此时如依原计
划执行,将全部处于敌之战略大迂回中,即使第二步撤向太 
行山脉,亦在其大迂回中(设想敌占太原之情况下),将完 
全陷入被动地位。                                     
  辛、依上述情况及判断,为战略上展开于机动地位,即
展开于敌之翼侧,钳制敌之进攻太原与继续南下,援助晋绥
军使之不过于损失力量,为真正进行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
为广泛发动群众,组织义勇军,创造游击根据地,支持华北
游击战争,并为扩大红军本身起见,拟变更原定部署,采取
如下之战略部署:(一)我二方面军应集结于太原以北之忻
县〔11〕待命,准备在取得阎之同意下,转至晋西北管涔
山脉地区活动。(二)我四方面军在外交问题解决〔12〕
后,或在适当时机,进至吕梁山脉活动。(三)我一方面军
则以自觉的被动姿势,现时进入恒山山脉南段活动,如敌南
进,而友军又未能将其击退,则准备依情况逐渐南移,展开
于晋东南之太行太岳两山脉中。(四)总部进至太原附近,
依情况决定适当位置。
  壬、你们意见如何?请考虑电复。
                                                     
                                     毛 泽 东

                                        十七日午

                       根据中央档案馆保存的抄件刊印。

       注  释

  〔1〕 朱彭任,指朱德、彭德怀和八路军政治部主任
任弼时。林聂,指林彪、聂荣臻,当时分别任八路军第一一
五师师长和副师长。贺萧,指贺龙、萧克,当时分别任八路
军第一二●师师长和副师长。刘徐,指刘伯承、徐向前,当
时分别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师长和副师长。             
  〔2〕 津浦线,指天津至浦口的铁路,即今京沪线一
段。
  〔3〕 平汉线,指北平(今北京)至汉口的铁路,即
今京广线一段。                                     
  〔4〕 平绥,即平绥路,指北平(今北京)至绥远
(旧省名,辖今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一九五四年撤销)
包头的铁路,今京包线。                               
  〔5〕 当时日军进攻华北的主力系沿平汉铁路南下和
由滏阳河迂回平汉铁路的六个师团。沿平绥、同蒲铁路西进、
南下的日军不是主力。                             
  〔6〕 华北五省,指当时中国华北地区的河北、察哈
尔、绥远、山东、山西五省。察哈尔,旧省名,原辖今河北
省西北部地区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一九四九年改辖
今河北省西北部及山西省北部地区,一九五二年撤销。   
  〔7〕 卫立煌,当时任国民党军第十四集团军总司令。
    〔8〕 蒋,指蒋介石。                         
  〔9〕 阎,指阎锡山,当时任国民党军第二战区司令
长官。                                             
  〔10〕 傅,指傅作义,当时任国民党军第七集团军
总司令兼第三十五军军长。杨,指杨爱源,当时任国民党军
第六集团军总司令兼第三十四军军长。刘,指刘茂恩,当时
任国民党军第十三军团军团长兼第十五军军长。汤,指汤恩
伯,当时任国民党军第七集团军前敌总指挥兼第十三军军长。
    〔11〕 忻县,即今山西忻州市。               
  〔12〕 指正在进行的国共谈判。在国共谈判中,我
方提出的一二九师出动的条件,即由国民党当局发表《中共
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





晶牛毛泽东思想网声明:本网站属非盈利性学术网站,消息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和社会各界从事毛泽东思想研究人士的投稿,晶牛毛泽东思想网登载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不慎侵犯第三方权益,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关键字:  
收藏本文】 【推荐好友】 【打印本文

   相关文章:
·入豫部队作战方针是向西防御向东向南进攻〔1〕
·争取年底到达五岭与王震部会合
·争取时间在粤北湘南创立五岭根据地
·准备应付必然到来的内战局面〔1〕
·准备与王震王首道部会合开创湘粤边根据地〔1〕
·对日寇的最后一战〔1〕

 声明:刊登此文章是为了更好地宣传、弘扬毛泽东思想,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