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当前位置: >  > 最新征文 > 论毛泽东对党的作风建设的突出贡献

论毛泽东对党的作风建设的突出贡献

作者:朱一顺   来源:征文 点击:: 日期:2019-11-11

         
                                             论毛泽东对党的作风建设的突出贡献

                                                                 朱一顺
  
                         
       党风建没是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的综合反映。在中国共产党积极探索党风建设规律的理论和实践中,毛泽东同志发挥了独特的作用。认真回顾和研究毛泽东同志关于党风建设的思想和实践,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对于新时期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切实改进党的作风,保持党的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水平,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首次提出党风概念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包括党的性质、指导思想、纲领、组织原则和策略的完整论述。对党的作风问题,在他们的著作中没有直接的系统的论述。最早使用“作风”这一概念的是恩格斯。他在1879年致德国工人运动领袖约翰.菲力浦.贝克的信中,批评某些社会主义者“华而不实的作风”①、“普鲁士作风”②、“阿谀奉承的作风”③给党带来的危害。恩格斯这里所指的作风概念,主要指党员和领导者个人的品德和风格,也含有党的作风之意。
       列宁在创建俄国无产阶级政党和领导苏维埃政权的实践中,十分重视党的作风建设,多次使用作风的概念。十月革命后,列宁经常提醒全党必须保持和发扬俄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优良作风,他认为对于俄国共产党来说“最严重最可怕的危险之一,就是脱离群众”,④并把共产党员的骄傲自大、贪污受贿与文盲视为党的三大敌人。他号召全党拿起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坚决地同侵入党内的官僚主义和升官发财思想,同党员滥用自己在党内和苏维埃中的职权的行为作斗争.列宁关于作风建设的思想,包括党员及其领导干部个人的工作作风,也包括党和国家机关的作风。
      毛泽东关于党风建设的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作风建设的思想,科学地总结了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政党建设规律。他主张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和中国革命必须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1942年,毛泽东同志在《整顿党的作风》一文中,首次明确使用了“党风”的概念,指出:“我们要完成打倒敌人的任务,必须完成这个整顿党内作风的任务。学风和文风也都是党的作风,都是党风。只要我们党的作风完全正派了,全国人民就会跟我们学。”⑤他提出要“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⑥从上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党的作风认识的发展,可以看出毛泽东关于党风的科学含义。党的作风不是党员个人的行为,而是指党的整体,包括党组织和党员在思想、政治、组织、生活等各方面表现出来的一贯态度和行为。毛泽东同志把党风提到党性和世界观的高度,认为党风是党性的表现,是党的世界观在行动中的体现,有什么样的党性和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党风,党风不正“是党性不纯的一种表现”。
       党风问题说到底就是保持党的先进性,保持党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问题,党风正,是党取得人民信任,团结教育人民,实现政治目标的基本条件之一;党风不正,就会从根本上损害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丧失民心,导致党的失败。党风的好坏,关系到革命事业的成败。
       二、精辟概括党风内容
       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之一。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也是共产党党性的重要体现。
       在1935年遵义会议前的14年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连续犯了一次右倾、三次“左”倾错误,主要原因是当时党的领导人没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实际有机结合起来,犯了教条主义错误。
 
       在理论上没有弄清楚中国革命的内涵和如何进行革命的问题,不懂得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和联系,不了解中国是一个经济政治发展极不平衡的农业大国的国情,照搬马克思主义书本上的革命理论和俄国的革命经验,把资产阶级当做最危险的敌人来打击,机械地采用俄国+月革命的城市中心道路、苏俄红军的军事理论和作战原则,结果导致革命的失败。为此,毛泽东明确指出:我们要完成打倒敌人的任务,首先必须完成整顿党的作风的任务。他在1937年先后撰写了《实践论》《矛盾论》两篇著作,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从理论的高度深刻地批判了党内一 部分同志的经验主义,特别是王明等人的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反对理论与实践相脱离,反对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为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奠定了哲学基础,科学地阐明了理论联系实际的理论依据。以后《(农林调查)的序言和跋》、《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等重要著作中,在全面批判教条主义的同时,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作风的思想理论体系: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主观主义的学风不能解决中国革命的实践问题,只有打倒主观主义,马列主义才会抬头等等。他还用“有的放矢”比喻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把有目的地去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并且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际运动结合起来,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解决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的态度喻之为有的放矢。“的"即中国革命,“矢”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历史。正如毛泽东在党的八大上所说:我国的革命和建设的胜利,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胜利,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同中国革命的实践密切地联系起来,这是我们党的一贯思想原则。
       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之一。毛泽东强调指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他还指出,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路线,根本政策。要关心和帮助人民发展生产,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真正和人民打成一片。在抗日战争时期,为了克服严重的经济困难,坚持抗战而不加重人民的负担,毛泽东发动了解放区的大生产运动,并且实行精兵简政的政策。他在《论联合政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等著作中,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作了极为精辟的论述。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中,阐述了领导工作的基本方法就是坚持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在党的七大政治报告中,毛泽东对党的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作了系统的阐述和概括。
       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根本要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中国各族人民的忠实代表,它除了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正如毛泽东所说的: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它本身决无私利可图。党的性质和宗旨,不仅体现在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中,而且也体现在党的作风上。党风直接反映着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所以,检验一个党员和党的干部是不是真正的工人阶级先锋战士,就要看他是不是始终如一地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根本宗旨,归根到底,也就是看他是不是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的联系.共产党如何对待群众,是一个根本立场问题.世界观问题、党性纯不纯的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毛泽东的上述思想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为理论基础的.密切联系群众必须坚决克服和改正命令主义,尾巴主义、宗派主义、官僚主义、骄傲自满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态度,特别要反对命令主义和尾巴主义,在一切工作中,命令主义是错误的,因为它超过群众的党悟程度违反了群众的自愿原则,害了急性病,而尾巴主义落后于群众的觉悟程度,违反了领导群众前进一步的原则,害了慢性病。所以,“应该使每个同志明了,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应该使每一个同志懂得,只要我们依靠人民,坚决地相信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因而信任人民,和人民打成一片,那就任何困难也能克服,任何敌人也不能压倒我们,而只会被我们所压倒”。⑦毛泽东总结党建的历史经验认为,党群关系是党成败的关键,党必须联系人民群众,一旦离开了人民群众,就失去了自己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就不能取得革命和建设的成功。
       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也是共产党和其他政党相互区别的显著标志之-.毛泽东在党的七大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中,阐明了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要进行认真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其原因如次:
       一是增强党性的需要。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代表着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它的切言行,都必须以符合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并为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共产党的这种性质,决定了我们的党必须立党为公。“以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最大利益为出发点的中国共产党人,相信自己的事业是完全合乎正义的,不惜牺牲自己个人的一切,随时准备拿出自己的生命去殉我们的事业,难道还有什么不适合人民需要的思想、观点、意见、办法,舍不得丢掉的吗?难道我们还欢迎任何政治的灰尘、政治的微生物来玷污我们的清洁的面貌和侵蚀我们的健全的肌体吗?无数革命先烈为了人民的利益牺牲了他们的生命,使我们每个活着的人想起他们就心里难过,难道我们还有什么个人利益不能牺牲,还有什么错误不能抛弃吗?”⑧所以,我们共产党人从不隐瞒自己的观点,不掩盖自己的错误,不惧怕别人的批评,为人民的利益勇于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敢于改正错的。开展积极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对党而言,失掉的是政治灰尘和政治微生物,得到的是党思想上的统一,组织上的巩固,政治上的纯洁,行动上的一致。对党员而言,失掉的是不适合人民需要的思想、观点、意见办法,得到的是自我的完善,认识的飞跃,素质的提高,事业的成功,群众的支持。
       二是保持党的纯洁性的需要。共产党不是生活在真空里,总会要受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环境的影响,党员干部由于客观环境和主观因素的作用,在思想行为上总会自觉不自觉地犯这样那样的错误。所以,要保持党的纯洁性,共产党人必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地改造主观世界,自觉地勇敢地承认错误,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正如毛泽东所说“房子是应该经常打扫的,不打扫就会积满了灰尘;脸是应该经常洗的,不洗也会灰尘满面。我们同志的思想,我们党的工作,也会沾染灰尘的,也应该打扫和洗涤。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是说它们在不停的运动中抵抗了微生物或其他生物的侵蚀。对于我们,经常地检讨工作,在检讨中推广民主作风,不惧怕批评和自我批评,实行‘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些中国人民的有益的格言,正是抵抗各种政治灰尘和政治微生物侵蚀我们同志的思想和我们党的肌体的唯一有效的方法”⑨。
       三是推动党的事业不断前进的需要。毛泽东认为,对立统-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共产党内也总是存在着先进与落后,正确与错误的矛盾,这些矛盾包括新旧交替事物的矛盾阶级矛盾、人的思想认识上的矛盾。党内不同思想的对立和斗争是经常发生的。党的进步是建立在这些矛盾的不断展开和不断解决的基础上的。党的生命力就在于能够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不断地清除和克服自身的缺点错误,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正确纠正错误,光明战胜黑暗的历史。建国前党的历史上,曾经发生过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严重错误,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严重错误。建国后,又发生过高岗、饶漱石分裂党的阴谋事件,出现过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我们党尽管经历着种种严峻考验,走过艰难曲折的道路,然而,都没有被搞垮,相反,我们党总是在克服错误和战胜阴暗面的斗争中,获得新的更加强大的生机和活力,进而推动着党的事业不断前进。这是什么原因呢? - -条极其重要的经验是我们党坚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正确解决党内矛盾。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就是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纠正了错误路线,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使党和革命事业转危为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就是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进行了思想上的拨乱反正,实现了新的伟大的历史性转变。
       四是实行党内党外民主的需要。民主有党内党外之分,但是无论党内还是党外,都要让党员、群众说话、监督.党要扩大自己的群众基础、巩固自己的阶级基础,就必须接受批评和自我批评。批评也是一种监督和制约。不要监督和制约的党必然会走向腐败,这是一条规律。 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就高度重视这个问题。他多次论述过井冈山边界党组织民主生活不足与封建主义影响的联系;深刻批评过红军党内极端民主化的倾向,以使党内民主能够健康发展;明确指出在实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时期要扩大民主,用民主制调动全党的积极性;针对历史上党内斗争中存在的“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左”倾错误,提出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强调党内批评达到既要弄清思想又要团结同志的目的:为党的建设系统地制定了党委会的工作制度和工作方法,设计了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在毛泽东的倡导和推动下,我们党在长期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中养成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党执政后,如何跳出“历史周期率”,毛泽东开的药方是民主,民主的武器是批评与自我批评.从1950年5月起,全党进行了大规模的整风运动,对党员进行党纲党章教育,在党内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1951年底,全国开展反贪污、反浪费和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整风运动和“三反”运动的开展,改变了党内存在的思想、组织、作风不纯的状况。1957 年4月起,全党普遍地、深入地进行了反对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的整风运动。1963 年2月,党中央又决定在农村进行以“四清”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在城市开展“五反”运动。建国后开展的这些整风运动和各种教育活动,尽管也出现了混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造成冤假错案的错误,但是对于克服党在工作中的缺点错误,改进党风,密切党群关系,打击消极腐败等方面还是发挥了重要作用的,同时党也积累了在执政条件下加强作风建设的成功经验。
       毛泽东对如何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系统地提出了必须遵循的方针、原则和方法。坚持用“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来解决党内矛盾。党内矛盾是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产生的,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有共同的前提,所以能开展起来。毛泽东总结出党处理内部矛盾的新经验,即“团结一批评一团结”的公式 。批评是手段,“救人”是目的,因此,既要积极地开展批评,又要讲究方式方法。坚持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的原则。对人民内部矛盾的处理,要用整风的方式、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来解决,对于原则问题,必须分清是非,对于党内腐败分子,必须严惩不贷。批评要讲政治,这是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是对待党的组织原则组织纪律的问题,是对待马列主义理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态度问题。批评要抓住原则性的问题,通过思想斗争,分清是非,划清界限,坚持真理,修正错误,而不能求全责备、吹毛求疵。这就是正确的而不是歪曲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坚持认真的而不是敷行的态度。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最讲认真。但是,一些党组织、党员干部、党员同志中有着自由主义、好人主义、个人主义、形式主义的东西,出现了自我批评很难、批评别人更难的状况。批评领导怕打击报复穿小鞋,批评同级怕影响关系伤和气;批评下级怕丢选票,“引火烧身”,自我批评怕影响威信,丢面子。于是来个“说好不说坏,谁也不见怪”。“你好我好,互不干扰”,“多栽花、少栽刺,留得人情好办事”等,造成了一些单位好人不香,坏人不臭,好事无人表扬,坏事无人批评,甚至出现正不压邪的不正常现象。历史经验证明,没有认真的态度,真正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开展不起来,知不言,言不尽,任何政治灰尘、政治微生物就会来玷污我们清洁的面貌和侵蚀我们的健全的肌体,其后果是极其严重的。
       三、坚持注重党风实践
       党风问题的实质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党群关系如何,直接关系到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人民群众对党的拥护和支持,取决于对党的认识和判断。党风是人民群众认识党的最直观、最形象的标志,是人民群众决定是否跟党走的最明显的依据。一个行动胜过-打纲领,毛泽东认为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关键在于落实,在于真抓实干。
毛泽东真抓党风建设,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对腐败分子一律严惩,毫不手软。对于党员干部败坏党风的言行,他不仅重视从思想上加强教育,而且在实践中一旦发现苗头便及时予以制止,对少数腐化堕落分子严加惩罚,并作为典型教育全党。1937年10月,抗日军政大学第六队队长黄克功,对陕北公学女生刘茜逼婚未遂,开枪将其打死。为此,毛泽东致信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院长雷经天说:黄克功犯了不容赦免的大罪,共产党与红军,对于自己的党员与红军成员不能不执行比较一般平民更加严格的纪律。因此,党中央和军委根据黄克功的罪行和党与红军的纪律,给黄处于极刑。
       毛泽东同志真抓党风还注意从高级干部抓起,敢于碰硬.建国之初的共和国在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工作刚刚起步之时,刘青山、张子善在修建天津机场、兴修潮白、永定、大清、龙凤、海河等水利工程中,将国家发给民工的好粮卖出,换成坏粮,并抬高民工食品价格而从中渔利。再加上盗用、克扣飞机场建筑款、救济灾区造船贷款.河工款、干部家属救济粮、骗取银行贷款等。
       在公审大贪污犯刘、张前夕,当时的天津市委书记黄敬要薄一波向毛泽东说情,可否不枪毙,再给刘、张一- 个改造的机会。毛泽东断然回绝,他说正因他们两人的地位高、功劳大、影响大,所以才下决心处决他们。只有处决他们,才能挽救20个、200个、2000个、20000个犯有各种不同程度错误的干部。毛泽东毫不留情地签署了死刑令,刘、张成为共和国历史上最早因贪污腐败被枪决的党内中高级干部。毛泽东同志对败坏党风的腐败分子的严惩,人们至今记忆犹新。另一方面,建立严格的监督和检查制度。毛泽东主张实行人民群众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制度,他在党的八大上提出,一要加强党内党外对国家各级政府机关的监督,二要加强政府机关由上而下,由下而上的监督。他特别痛恨官僚主义,认为处理官僚主义者或事件,要在整顿的基础上,建立好的制度,才算是完成任务。建立各种制度,保证贪污浪费和官僚主义不重犯,或犯了也易克服。检查的办法是经常地派有威信的负责人员下去检查工作,对严重的官僚主义与违法乱纪的干部展开批评与斗争,对最典型者予以惩处。建国以后,毛泽东在培育党的作风方面,又规定了很多好的制度,例如各级干部都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中央委员每年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到下面蹲点作调查,将军下连当兵,不要请客送礼,不容许干部利用职权去谋取特权,反对搞特殊化,要能官能民,能上能下,干部在上下之间,各地区之间进行交流等。
      实干。毛泽东在亲自倡导和培育的党的优良作风中,始终如一地做到:一是坚持党的宗旨。“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在上个世纪30年代后期提出的。他一再告诚全党,国家权力是人民群众给的,要为人民用好权,服务好。人民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党的干部要当好人民的“公仆”和"长工”。他强调为人民服务要“全心全意”、“完全”“彻底”,而不能“半心半意”、“三心二意”。提出对人民群众是保护还是镇压是共产党和国民党的根本区别。国家机关的改革最根本的一条是联系群众。他指出坚持宗旨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作风,反对说空话,特别反对说假话。对骗取荣誉弄虚作假,谎报成绩,隐瞒错误,损害党的事业,损害人民利益的行为,是绝对不允许的。1959年4月29日,毛泽东针对当时农业生产中普遍存在的不实事求是,不因地制宜,不讲真话,瞎指挥等错误作风,向全国各级干部发出通知,就包产不要太高、密植不要太密、播种面积要多、要机械化、要节约粮食要讲真话等问题,发表了重要意见。其中关于讲真话问题,他说:“包产能包多少,就讲能包多少,不讲经过努力实在做不到而又勉强讲做得到的假话。收获多少,就讲多少,不可以讲不合实际情况的假话。各项增产措施,实行八字宪法,每项都不可讲假话。老实人,敢讲真话的人,归根到底,于人民事业有利,于自己也不吃亏。爱讲假话的人,一害人民,二害自己,总是吃亏。应当说,有许多假话是上面压出来的。上面“一吹二压三许愿’,使下面很难办。因此,干劲一定要有,假话一定不可讲”⑩。
       毛泽东的这些意见,反映了广大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的要求和愿望,在它得到传达,与群众直接见面的地方,对那些抵制和反对农业生产中“左”倾和浮夸错误的同志给予了很大支持。
       二是坚持调查研究。
      毛泽东从开始参加革命活动起,一贯注重调查研究,一贯坚持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他说,对“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句话,虽然曾经被人讥为“狭隘经验论”的,我却至今不悔;不但不悔,我仍然坚持没有调查是不可能有发言权的。有许多人,“下车伊始”,就哇喇哇喇地发议论,提意见,这也批评,那也指责,其实这种人十个有十人要失败。因为这种议论或批评,没有经过周密调查,不过是无知妄说。我们党吃所谓“钦差大臣”的亏,是不可胜数的。而这种“钦差大臣”则是满天飞,几乎到处都有。理论若不和革命实践联系起来,就会变成无对象的理论。实践若不以革命理论为指南,就会变成盲目的实践。除丁盲目的、无前途的、无远见的实践家,是不能叫做“狭隘经验论”的。1961 年,毛泽东指示各省、市、自治区党委的第- 书记要亲自作出一. 两个公社、两个工厂的系统调查,指示地委、县委各级领导干部也都要作这样的典型调查,提出全党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毛泽东多少年一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坚持到各地基层单位直接调查,直接听取工人、农民、战士、知识分子和各条战线上的干部谈话,并且反复强调这些才是他的思想原料。他自己这样做,也要求全党各级领导干部这样做。
       三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党的作风建设能不能取得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干部能否起到率先垂范的作用。领导干部不仅要有真理的力量,而且还要有人格的力量。榜样就是无声的号令。毛泽东-生严于律己,为政清廉。民主革命时期,他同普通士兵一样,同吃红米饭,同喝南瓜汤,共渡难关。外国友人、爱国华侨等考察到延安,就是从他以及周恩来、朱德等人俭朴的衣着,洞察出中国共产党人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党执政之后,他继续保持着艰苦奋斗的作风,1952年到1962年,没做过件新衣服,饮食也十分简单,粗茶淡饭,三年困难期间他与民同甘共苦。他制止沈阳市铸其铜像、湘潭县委为他建房修路。1950年5月,沈阳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决定在市中心修建开国纪念塔,塔上铸毛泽东铜像。毛泽东明确表示:铸铜像不好,故不应该铸。长沙地委和湘潭县委为他修建一所房屋和修筑一条公路通向他的家乡,他立即写信给当时的湖南省委书记说:请令他们立即停止,一概不要修建,以免在人民中引起不良影响。毛泽东也严格要求自己的亲朋故友,要求他们同众人一样,服从党和政府的领导,不应特殊。他在对待儿子毛岸英上表现出来的高风亮节感人肺磨,当党中央作出派兵入朝作战的决策后,他便把自己的长子送往朝鲜战场,在英勇抗击侵略者的斗争中岸英不幸光荣牺牲.后来,毛泽东与同学周士钊谈起这件事时说:我作为党中央的主席,作为领导人,自己有儿子,不派他去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又派谁的儿子去呢?这就是一-代伟人毛泽东博大的胸怀和崇高的思想境界。
       毛泽东不仅告诫全党要谦虚谨慎,他自己在这方面也是楷模.1952年9月25日,他审阅人民日报国庆社论提纲草稿时批示:不要将毛泽东思想这一名词与马列主义并提,并在宣传上尽可能不用这个名词。1955年10月20日已写成的“八大”党章的初稿中,就根据毛泽东本人的建议没有“七大”党章中两处涉及“毛泽东思想”的部分。当时还有人提出将毛泽东思想改成毛泽东主义,他一如既往地表示反对,说马列主义是主干,我们是枝叶。
     毛泽东带头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突出表现在1962年1月30日,他在七千人大会上,系统地阐述了实行民主集中制和在党内、党外发扬民主的问题。在讲话中,他对几年来工作中发生的缺点、错误承担了责任。他说,凡是中央犯的错误,直接的归我负责,间接的我也有份,因为我是中央主席。我不是要别人推卸责任,其他一部分同志也有责任,但是第一个负责的应当是我。
       正是因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代中国共产党人高度重视党风建设,步入新世纪,毛泽东关于党风建设的理论和实践,至今仍然有着现实针对性,是开创党风建设的新局面,加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提高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防腐拒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的重要思想武器。
 
 注释:
 
①《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39卷,人民出版社,1961,第46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8卷,人民出版社,1961,第88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4卷,人民出版社,1961,第365页。
④《列宁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87,第372页。
⑤《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第812页。
⑥《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812页。
⑦《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1096页。
⑧《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1096- 1097页。
⑨《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1096页。
⑩《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人民出版社,1986,第336页。
 
   
                                                   
  作者:安徽外国语学院国际经济学院     
                                                     
                                                    
                   
                                                  
                                                 
 
 
 
 
 
 
 
 
 
 
 
 
 
 
 
 
 
 
 
 
 
 
 
 
 
 
 
 
 
 
 
 
 
 





晶牛毛泽东思想网声明:本网站属非盈利性学术网站,消息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和社会各界从事毛泽东思想研究人士的投稿,晶牛毛泽东思想网登载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不慎侵犯第三方权益,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关键字:  
收藏本文】 【推荐好友】 【打印本文

   相关文章:
·“长征”永在路上 “赶考”远末结束
·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思想的灵魂
·毛泽东建党思想与新时代建党精神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
·想起了“四个伟大”
·传承毛泽东思想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声明:刊登此文章是为了更好地宣传、弘扬毛泽东思想,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