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当前位置: >  > 最新征文 > 毛泽东思想与党风建设

毛泽东思想与党风建设

作者:何文校   来源:征文 点击:: 日期:2018-05-03


                                          毛泽东思想与党风建设

                                              (纪念毛泽东诞辰124周年征文)
 
      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学说认为,党风是党的性质和世界观在党员行动上的表现,是党的组织和党员在政治、工作、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具体作风的总称。它不是党的某些组织或某些党员个人作风的简单相加,而是党员群体和党员个体作风的高度概括。无产阶级政党的党风是区别于其它任何阶级政党的崭新作风。这种作风,既作为党员的个人意识和行为而独立存在,又作为党的整体的多数党员的共同思想作风而外在表现。
       一、中国共产党党风的形成和发展
       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多年来,我们党在人民群众中生长、成熟和发展起来,始终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党形成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和优良传统和作风。这是我们党充分调动和发挥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和历史首创精神的根本保证,也是我们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战胜一切敌人、克服一切艰险、取得一个个伟大胜利的根本保证。密切联系群众,这是我们党的力量之源,是我们党的胜利之本,是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始终保持和发挥这个政治优势,我们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我们党执政后。一方面取得了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的条件,另一方面也增加了脱离群众的危险。掌握了权力,容易滋生官僚主义,脱离群众。发展市场经济,物质诱惑素增多;扩大对外开放,西方腐朽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文化也会乘机而入。我们党的干部如果经受不住考验,就容易追求享受、贪图安逸甚至以权谋私,严重脱离群众。如果不重视这个问题,如果不对党的干部加强执政为民和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的教育,任凭脱离群众的歪风滋长,党执政地位就会动摇。这些年,世界上一些执政几十年的政党先后下台,有的已经衰亡,其根本原因是党的内部出了问题。
       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不能赢得最广大群众的支持,就必然垮台。党执政后最大危险就是脱离群众,全党同志要警钟长鸣,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保证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160多年前,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建立无产阶级政党时,就提出过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树立优良的革命品德和高尚的革命情操。他们指出,共产党人要无条件掌握无产阶级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要使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活动符合党的目的和人民的利益。但由于历史的局限性,他们没有对党风的概念在理论上作详尽的论述。
到20世纪初,列宁在世界上建立了第一个新型的无产阶级政党,他对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党风的概念作了补充和发挥。他特别强调执政党一定要保持同群众的联系,要反对官僚主义的坏作风。他认为,党风就是党员的品格和道德,它好比一面镜子,反映着党的风貌。
      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革命理论和革命风格建立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她的世界观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的。她在中国革命的长期实践中,在同党内外“左”倾冒险主义和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的斗争中,锻炼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优良传统作风。对这一优良传统和作风的形成,毛泽东贡献最大。他集中了全党智慧,对党风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和精辟的阐述,从而发展了马克思和列宁关于党风概念的理论,把党风的理论升华到世界观的高度来认识。
      早在1942年延安整风时,毛泽东最先提出党风这一概念。他指出,整风的主要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他当时把学风和文风都列为党风。
       到1945年党召开七大,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把党风概括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中国共产党执政前后,毛泽东根据党的地位发生的新变化,又提出了党要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这些优良传统和作风,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体现了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它政党的显著标志,并以独特风格和光辉篇章载入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史册。
      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以后,陈云对党内存在的问题,深刻地提出了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这就把党风问题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话现已成为名言。
       执政党的党风问题之所以重要,首先体现在“执政”二字上。说得具体一点,是由执政党的地位所决定的。
       一方面执政党是掌握着全国政权的党,它直接面临着权力的考验,即为人民群众掌权,还是为个人或小集团掌权。为人民群众掌权就要立党为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人民的公仆和勤务员;为个人或小集团掌权就要以权谋私,由社会公仆变成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老爷,产生了官僚主义,败坏党的名声。这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以后摆在党的面前的十分突出的新课题。
      民主革命时期,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同志,不仅要吃苦耐劳,而且随时都有流血牺牲、付出生命的危险。当时要求入党的大多数同志都一心一意干革命,即使在生活十分艰苦,工作环境非常险恶的条件下,也毫无怨言。党的干部不搞特殊化,与群众同甘苦、共命运。这对于动摇不定和贪生怕死、自私自利的人而言,是一种自然的客观限制,它对党的队伍的纯洁性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党执政以后,情况与过去大不相同,党组织不仅没有过去那种危险,而且有可能掌权,捞到一定的好处。因而,正如列宁所说:“参加执政党的引诱力很大。”事实也是如此。有些动机不纯的人加入执政党就是为了升官发财,这样他们自然要把剥削阶级的思想作风带入党内,影响党的建设,腐蚀党的肌体。
      另一方面,执政党是一个胜利的党,它面临着能否经得起胜利的考验。一般来讲,胜利容易冲昏人们的头脑,使人忘乎所以,贪图享受,骄傲自大,听不进不同意见,从而脱离群众,这就成为接受资产阶级思想的土壤和温床。历史上农民起义的领导集团,一旦居于统治地位,便迅速腐化失败,这样的事例屡见不鲜。李自成、洪秀全所领导的农民起义的失败就是明显的例证。无产阶级政党夺取国家政权以后,会不会重蹈农民起义的覆辙?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经验说明,这不是不可能的。我们党内刘青山、张子善等人在革命胜利后而居功自傲被资产阶级“糖衣炮弹”所打中的事例已经说明了这一点。
      建国60多年的历史已经表明:党风正,我们的国家就兴旺发达;党风不正,我们的革命和建设就要受到挫折。建国初期,党对党风、党性、党纪教育抓得很紧。广大党员和党的领导干部事事处处以身作则,能够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由于党风正、社会风气好,好人好事层出不穷,祖国大地到处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的景象。党的形象和威望日益增高,党赢得了全国人民的信赖和好评,从而激发和调动了人民群众革命和生产建设的积极性,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建设。据统计,当时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和工农业总产值的增长数字,居于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历史地位。但不幸的是,长达十年年的“文化大革命”使党深受其害,尤其是党的作风建设遭受到空前的破坏,出现了组织涣散、纪律松弛、民主生活不健全、“党不管党”的反常现象,这种反常现象蔓延各个领域,造成工农业生产萧条冷落,科学教育万马齐喑,文化和艺术界百花凋零,国民经济面临崩溃的边缘,这充分地说明了一个国家的兴衰与执政党的党风是紧密相关的。?
       实践证明,党风对党的路线有着重大的能动作用。纵观党的全部历史,党风对党的路线所产生的能动作用可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从党风同党的路线的关系上看,在党的路线发生错误的时候,党风很好,就能为革命复兴创造条件;二是当党的路线正确,党风不好时,就会妨碍党和革命事业的发展;三是党的路线正确,党风又好,就能促进革命大踏步地前进;四是党的路线发生了错误,党风又不好,坏人再钻空子,就会加剧错误,使党和革命事业遭受严重挫折和失误。对以上四种情况,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以及“文化大革命”时期已经得到了证实。?
       目前,我们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方兴未艾。但党风所存在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们的改革进程。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同志认为,党风是全党之事,个人无能为力;还有同志认为,有点不正之风,无关大局,不要看得太重。持这些意见的同志没有看到党是一个整体,每个党组织,每个党员的言行,将会影响党的事业,而且不正之风又有着很大的离心力和很强的腐蚀作用。搞不正之风不仅会同党、同群众离心离德,而且还会在党内传染,甚至使局部的肌体腐烂变质。“千里之堤,溃于蝼蚁之穴”,这句话用来形容不正之风对党的破坏作用是很恰当的。
       二、中国共产党三大作风的主要内容?
       1.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项基本原则,是中国共产党在同历次“左”、右倾机会主义路线的长期斗争中,同主观主义、教条主义的斗争中形成的。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作风,就是用正确的态度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掌握其精神实质,学习其立场、观点和方法,坚决反对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一些词句当作教条。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作风,就是要求我们严格按照客观规律办事,重视和提倡调查研究,反对说假话、说空话,依靠集体领导和群众的智慧,使我们的工作符合客观实际,而不从主观臆想和幻觉出发。这就是中国共产党80多年来形成的最可贵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之一。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坚持了这一优良传统和作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反对理论与实践相脱离,反对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敢于坚持真理,及时修正错误,才使中国共产党立于不败之地。?
       中国共产党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路线和工作作风。当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我们一定要运用和发扬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善于研究新情况、分析新问题,科学地认识客观事物,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向前发展。
      (1)要联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的实际。要认识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全党、全国大事,是和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紧密相关的。我们不能简单地就反腐败论反腐败,就业务谈业务。只有从政治的高度、从全局的高度来认识中国社会当前的经济发展状况,认识国际局势对中国产生的影响,在认真执行反腐败具体方针政策的同时,牢记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才能审时度势,正确决策,把握住反腐败斗争的正确方向。
     (2)要联系近几年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实践。这些年来我们从反腐败斗争实践中提出并逐步明确了一系列方针、原则和办法,既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也发现了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我们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当前,要着重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反腐败斗争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来进行。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对绝大多数党员干部来说,主要是立足于教育,着眼于防范,对极少数腐败分子,要严厉惩处,使他们在党内无藏身之地。反腐败是一项长期的斗争,但又必须不断取得阶段性成果;反腐败不搞群众运动,但必须坚持走群众路线;必须坚持标本兼治;必须全党动手,党政机关一起抓;必须不断加强纪检机关的自身建设和提高纪检机关干部的职能作用。
     (3)要联系领导干部思想作风和工作实际。纪检干部处在党风廉政建设第一线和反腐败斗争最前沿,要在模范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工作纪律方面起表率作用。
       2.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了同人民群众生死与共的血肉联系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毛泽东曾经说过,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根据这条原理,他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法归结为“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密切联系群众的传统和作风,这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并优越于其它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
       坚持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就要树立群众观点和一如既往地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我党的根本路线,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三个基本方面之一,是我党长期历史经验的总结。1943年毛泽东在为党中央所写的《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一文中,科学地阐述了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和实施的步骤,强调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分析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集中起来”、“坚持下去”这样一种正确的领导方法的全过程及其各个环节。1945年党的七大把群众路线的基本精神明确载入了党章的总纲,强调指出: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的政治路线,也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路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根据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强调指出,群众路线是我们的传家宝,要发扬党的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坚决反对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他强调党的各项政策和工作,必须以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出发点和归宿。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中关于群众路线的思想。他认为,党的三大作风的核心是向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对执政政党来说,最大的危险就是脱离群众,全党干部尤其是高中级干部,对此必须保持高度警惕。各级领导干部时刻都要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关心群众疾苦,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要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绝不能以权谋私;要把对上级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统一起来,绝不能把两个割裂开来或对立起来;要坚持群众路线,深入调查研究,绝不能搞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强迫命令;要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与人民同甘共苦,坚决反对挥霍浪费,贪图享受。
       我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只有牢牢坚持群众路线,从人民群众中吸取智慧和力量,才能生存发展和壮大。坚持了群众路线,也就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认识路线,只有始终坚持群众路线,党才能实施正确的领导,才能切实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违背群众甚至脱离群众,我们就在实践中走弯路,甚至遭到失败。
      党的事业归根结底是千百万人民群众的事业,党的每一个方面的工作和方针、政策都离不开人民群众。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取得了革命的胜利,成为中国的执政党,就是因为得到了人民群众的信任、拥护和支持。当前及今后,要保持和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党的地位,仍然需要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支持和信任。这就要求我们每个共产党员和党的干部要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正确使用手中的权力,要认真倾听群众的呼声,切实解决群众提出的应该解决的问题,为群众排忧解难,密切联系群众,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共同开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3.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
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共产党人自我改造、自我建设的法宝,是巩固和提高自己,推动党的事业不断前进的基本方法和动力,也是解决矛盾,克服消极因素,增强党的团结和战斗力的重要武器。能够勇敢地、正确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共产党员具有坚强党性的具体表现。
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看到党的事业不断兴旺发达,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就会认识到,批评与自我批评在其整个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它是我们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武器。
      (1)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就是要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巩固和增强党的团结,推动党的事业前进。实际上,党内常常会出现一些分歧,就其根源来说,一是社会上的阶级斗争在党内的反映。每个党员,由于个人的经历、气质、理论素养、工作环境的不同,看问题、认识问题就不可能不出偏差,这基本上是一种思想认识问题,只有党内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才能提高党员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认识水平,才能实现真正的党的团结。对于共产党人,犯了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有错不知,知错不改。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可以克服错误的和落后的思想,发扬正确的、先进的思想,特别是自我批评,对于一个共产党员的思想进步,时刻按党员的标准去做,有着决定性的作用。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还可以防止骄傲自满情绪的滋长,提高自身素质,起到“吃一堑、长一智”的效果。?
      (2)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要采取“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对同志进行批评,必须从团结同志的愿望出发,既要严肃认真,又要实事求是,既要达到弄清思想问题,又要达到团结同志的目的,要防止泄私愤、图报复、破坏团结的做法。哪怕是对犯有较为严重错误的同志,也应本着治病救人的态度,以理服人,而不能一棍子将人打死。?
      (3)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能够密切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密切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力量源泉。现在,中国共产党处在执政党的地位,有些党员干部滋长了官僚主义作风,还有些领导干部骄傲起来,不愿意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忘记了党密切联系群众的光荣传统和作风,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受到损害。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经常不断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在实践中及时听取广大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加强党员的思想修养。?
      (4)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中国共产党长盛不衰的武器。毛泽东一直把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看成是克敌制胜的法宝,是达到党内团结统一的思想武器。?
      (5)批评与自我批评是确保党员干部经得起改革开放考验的重要手段。改革开放以来,无数正反典型都充分证明,在严峻的考验面前,只有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思想武器,才能抵制各种腐朽思想侵蚀;才能及时发现和彻底清除自己身上的缺点,永葆革命青春。
       三、党风关系党的生死存亡
       建国以后,党的地位和所处的环境都发生了变化,因而对党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执政党的方针、政策、路线及活动归结到一点,正如陈云所说:“执政党的党风问题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
       1.党风关系到党组织的纯洁
无产阶级政党在夺取政权,成为执政党以后,怎样加强自身的建设,以保持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巩固人民民主专政政权,这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是党的建设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特别是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党风建设就显得更为重要了。这不是某一部门的事情,而是全党的大事,必须全党上下齐努力,党政领导要齐抓共管。
      (1)加强党风建设有利于纯洁党的组织,增强党的战斗力和生命力。党内形形色色的不正之风是一种很强的腐蚀剂,它严重地侵蚀了党组织的肌体,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破坏了党内团结,削弱了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严重地危害了党的先进性。
       (2)加强党风建设可以促使党员更好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使党群关系更为融洽。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也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它政党的根本标志。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群众,正是由于她忠实地代表和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团结和组织人民群众为实现自己的利益而斗争。中国共产党的威信从哪里来呢?一是靠党的方针、政策正确;二是靠广大党员的模范作用,这都是被群众直接看到的。因为人们看一个党,不仅是看党的路线是否有利于群众,而且要看党员是否真心实意地为人民谋利益,不仅是听其言,更要观其行。如果群众看到共产党员不是利用党的地位谋私利,而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那么,群众会自然地拥护党、坚定地跟党走。相反,如果他们看到共产党员不是为人民谋利益,就会玷污党的形象,降低党的威信,以至挫伤群众的积极性,破坏党群关系。因此,必须加强党风建设,并借此对党员进行党的宗旨的教育,强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这样才能使党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到实处。
      (3)加强党风建设可以统一党的思想,提高党员的素质,增强党员的拒腐防变的能力。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新与旧、是与非、先进与落后,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特别是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以及随之而来的观念更新,更是错综复杂,很多新情况,新问题不容易一下子看得很准。通过加强党风建设,可以把是非标准和行为规范交给广大党员、干部,使他们真正从思想上明确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提高党员的政治素质,使之自觉地摒弃剥削阶级的思想。
       2.党风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和执行?
      加强党风建设可以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以顺利贯彻执行。党风是由具体的党员和党的各级组织来体现的,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则是通过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来实现的。如果党员和党的各级组织的作风不正、表里不一,就会“损害”党的威信。党如果在人民群众中丧失了威信,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就成了一句空话。历史证明,什么时候党风好,什么时候贯彻党的路线就顺利。在十年动乱时期,党的作风遭到严重的破坏,党的方针政策就难以贯彻执行。在当前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加强党风建设是使党的方针、政策、路线得到顺利贯彻执行的根本保证。
       3.党风关系到社会风气的好转?
      中国共产党是在全国范围内执政的党,党员有6000多万,而许多党员又都是各单位的领导和骨干力量,他们的作风好坏,对社会风气影响极大。如果中国共产党的党员能够保持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能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能够谦虚谨慎、实事求是、密切联系群众,能够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就会给全国各族人民树立一个学习的榜样,人民群众也会学习这种好的作风。毛泽东曾经说过,只要我们党的作风完全正派了,全国人民就会跟我们学;党外有那些不良风气的人,只要他们是善良的,也会跟我们学并改正他们的错误,这样会影响全民族。党是整个社会的表率,领导干部又是全党的表率。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现实生活中,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干部看领导干部,领导干部看主要领导干部。“树欲茂必先固其本,流欲长必先疏其源”,抓党风也是如此。端正党风建设,是实现社会风气好转的根本保证。
      4.党风关系到人心向背?
      党风的好坏关系到人心的向背,而人心的向背又决定着党的命运。如果说在民主革命时期,党风问题关系到党的生存、发展和革命能否取得胜利,那么,当革命在全国取得胜利,党成为执政党以后,党风问题就直接关系到党能否健康发展,政权能否得以巩固的问题。周恩来在民主革命时期曾说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不怕战争失利,最怕战争失掉人心,失掉人心是万劫不复的。”这个道理无疑也适用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因为对执政党来说,最直接、最容易被人民觉察到的就是党风的问题。党风好,就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就能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向前发展。党风不好,势必会失掉人心。而失掉人心,没有人民的支持,我们的事业则将一事无成。可见,人心向党是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根本。
       5.党风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败?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则,结合中国实际国情,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开放政策,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普遍提高,综合国力得到加强,推动了社会的前进。然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使执政党面临新的考验。一方面,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给党风廉政建设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为消除腐败现象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另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党风廉政建设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从总的说,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它符合了中国国情,顺应了历史的潮流。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中国的改革开放是在国际大的政治气候下进行的,敌对势力亡我之心不死,侵略与反侵略、腐蚀与反腐蚀、渗透与反渗透、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的斗争是长期的。在实行对外开放中,我们借鉴和利用世界各国包括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一切现代文明成果和先进管理经验是十分必要的,但与此同时,资本主义腐朽的东西也会涌进来腐蚀我们的党员和干部队伍。对此,邓小平曾经指出,实行对外开放,打开了窗户,放进来新鲜空气,也放进了蚊子和苍蝇。如有些腐败分子,借改革开放之机,投机钻营,牟取暴利;有的打着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的旗号以权谋私,权钱交易;有的借口为地方和单位谋利益,以改革名义大搞不正之风;有的巧立名目,挥霍浪费。有人就曾提出,“只有向钱看,才能向前看”。这种“一切向钱看,处处围钱转,事事为钱干”的腐朽金钱观极大地腐蚀了一些党员、干部的灵魂,毒化了社会风气,一时间“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前途,前途,有钱就图”成为个别党员和个别干部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鉴此,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在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消极腐败现象有其存在的客观背景,我们既要看到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艰巨性,不能急于求成,又要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时代紧迫感和强烈使命感;既要认清反对腐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长期性,牢固树立“腐败不除,斗争不止”的观念,又要看到当前腐败问题的严重性。要掌握“一要坚持,二要持久”的方针,一抓到底,把党风和廉政建设紧紧抓住不放,从而保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坚定党性原则,勇于直面问题,敢于刮骨疗毒,消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
       四、党风建设的亮点与举措
       党中央对党员和党的领导干部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端正党风建设等方面颁布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归结起来,有如下几个突出的亮点:
       亮点之一:发展党内民主是主线。重视发展党内民主,重视在党内建立一个健康、规范的权力运行机制,对人民民主起了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这不仅是条例的一个突出亮点,也是贯穿整个条例的思想主线。
       亮点之二:“一把手”成为监督重点。党内监督条例首次以党内法规的形式确立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中央党校教授叶笃初指出,强调对“一把手”的监督,并将其列为监督的重点,是条例的一个重要特点。
       亮点之三:重视权利与义务的平衡。条例一方面通过严格的制度和切实有效的措施监督制约被监督者,保护支持监督者的合法权益和工作积极性,防止被监督者滥用权力打击报复监督者;另一方面也使监督者受到必要的监督制约,保护支持被监督者的合法权益和工作积极性,以防监督者假借监督之名而行诬陷之实。
       亮点之四:监督职责划分明确。尤为引人注目的是,条例突出了各级党代会代表的监督职责。条例不仅规定党代表在代表大会闭会期间,除履行党员的监督责任和享有党员的监督权利外,还要按照有关规定对其选举产生的党的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及其成员进行监督。这是党内监督制度设计上的一个重大突破。
       亮点之五:突出党内、党外监督相结合。条例在对加强党内监督作出一系列制度设计的同时,还非常重视党外监督,特别是单列一节“舆论监督”。在党内法规这个层面上,专门就舆论监督问题作出规定,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一定要端正思想,接受群众的监督,不断从人民群众中吸取政治营养,增强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使党立于不败之地。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了优良的传统和作风,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党内也出现过各种不正之风。中国共产党就是在不断地反对和纠正这些不正之风中前进的。
       1.中国共产党在不断纠正不正之风中前进
       中国共产党是在不断地同不正之风的斗争中发展和巩固起来的。旧的不正之风克服了,新的不正之风还会出现,因此,党必须经常不断地同不正之风作斗争。抗日战争初期,党内存在着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等不正之风,严重地影响着党的思想统一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在毛泽东领导下,从1942年开始,中国共产党进行了著名的延安整风运动,纠正了危害党的肌体的三股歪风,形成了党的三大作风,使党得到巩固和发展,全党团结一致,全国人民同心协力,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克服了官僚主义、命令主义、贪污腐化等不正之风,保证了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党的指导思想发生了失误,特别是十年“文化大革命”,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受到破坏,各种不正之风滋长泛滥,影响了党的威信,削弱了党的战斗力。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对党风要作科学分析,正确估计目前党风的现状,是进一步搞好党风建设的出发点和前提。
       2.注重思想教育是端正党风的基础?
       注重党员的思想教育,提高全体党员的素质,必须广泛地、持久地、深入地对党员进行党的基本路线、指导思想、党的宗旨、党的纪律的教育。通过思想教育,使广大党员从组织上和思想上具备无产阶级先锋队的优良品质,做一名名副其实的共产党员。
      (1)对党员进行党的基本路线的教育,抓好党风建设,提高党员的素质,必须教育党员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做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带头人。
      (2)教育党员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立党为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的惟一宗旨,是一名共产党员必须具备的思想品质。但在改革开放,大力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一部分党员背离了党的宗旨,把党的宗旨丢得无影无踪,有的甚至于背道而驰,这是中国共产党不能允许的。
      (3)教育党员增强组织观念。共产党是一个有组织的战斗整体,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必须遵纪守法,有高度的组织观念,要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服从中央。这也是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发扬的组织优势。一个党员如果有了严明的纪律观念,就能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严格按照党员标准要求自己,自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相反,如果纪律观念淡薄,轻则丧失组织纪律,重则可能违法违纪,败坏党风。
       3.从严治党、消除腐败现象
       加强党风建设,提高党员素质,除了认真学习政治理论,在实践中经受锻炼,自觉增强党性修养之外,还必须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以约束和规范党员和党员干部的言与行,使党风从根本上好转。
      (1)提高全党反腐防变的自觉性,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但在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的风浪中,有些党员经不住考验,搞起了权钱交易,以权谋私,甚至敲诈勒索,行贿受贿,给党的事业造成了极坏的影响。这一现实向全党提出,必须对党员和党员干部进行为政廉洁、克己奉公的教育。要使每个党员增强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没落思想影响的能力,使广大党员和党员干部在思想上筑起一道拒腐防变的“长城”,能够经得起各种复杂环境的考验,永远保持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的本色。
       (2)强化制度建设。制度建设是党风建设的大事,也是促使党员提高党性,纯洁党的队伍,增强党组织战斗力的重要保证。建立健全党内各项规章制度,可以起到对党员的教育、规范、检查和监督作用。特别是在当前新形势下,旧的体制正在逐步被打破,新体制必须尽快建立起来,从而适应改革开放的形势,让一些腐化堕落分子无空可钻,减少乃至清除产生消极腐败现象的土壤和条件。制度的建立不仅在于有章可循,更重要的是违章必纠。要教育党员提高遵守制度的自觉性,特别是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带头遵守。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无论是一般党员还是党的高级干部,对违反党内纪律和制度的,都应给予严肃处理,要强化党内监督职能,确保制度严肃有效,把党的各项制度贯彻下去,并落到实处。
       (3)严肃党纪国法,充分发挥纪检机关的职能作用,严格查处违纪案件。加强党风建设,要靠思想教育,靠制度的建立健全,同时也要靠严肃党的纪律。党的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完成党的任务的保证。在处理党内各类违纪案件中,纪检机关的工作人员是党内的法官,要秉公执法,要正确区分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对于那些积极参与改革,在探索中出现的某些错误,要利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思想武器,给予热情的帮助,但对于那些钻改革的空子,以权谋私,干扰改革开放健康发展的案子,要严肃处理;对于那些严重败坏党风,严重违法乱纪的,必须给予严厉的制裁,决不能心慈手软。群众看党纠正党风是否坚决,首先要看处理不正之风具体案件是否坚决。我们要抓住一些群众反映强烈和影响较大的案件进行严肃认真的查处,人民群众就会从我们党惩治腐败、提倡廉洁的实际行动中看到中国共产党是有能力消除党内腐败现象的,就可以增强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对端正党风的信心。
      (4)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取得良好效果,这些年来,反腐败斗争正在逐步从侧重遏制转到法治、加大治本力度上来。党中央作出一系列从源头预防和治理腐败的重大决策和部署。如:军队、武警部队和政法机关与所办经营性企业彻底脱钩,中央党政机关与所办经济实体和直属企业脱钩;对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行政审批、财政管理和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普遍推开,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工作逐步开展,政府采购制度开始实行;基层民主逐步扩大,村务公开、厂务公开和竞争上岗等制度广泛推行;新闻舆论监督得到进一步加强,等等。
      (5)反腐败斗争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反腐败既要治标又要治本,要深化改革,减少滋生腐败现象的土壤。在经济领域,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秩序。在政治领域,改革干部管理制度,国家公务员制度要法律化、程序化,通过改革建立起完备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当前,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从我们党的党情和我国的国情出发,从改革体制、机制入手,逐步建立起一套能够充分反映广大党员意志和利益的民主制度体系。要加强反腐倡廉的法制建设,使权力沿着制度化、法制化轨道运行。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具体制度,把党内监督与法律监督、行政监督、民主党派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监督的整体合力。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健全干部选拔任用的监督制度,坚决防止和克服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从体制、机制、制度上遏制腐败。我们既要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紧迫性,又要充分认识其长期性,坚定信心,扎实工作,旗帜鲜明、毫不动摇地把反腐败斗争深入进行下去,以实实在在的反腐败成果取信于人民。
       (6)反腐败新常态的战略是标本协治战略。简而言之,反腐败标本协治战略就是反腐败主体在认真分析、科学评估、正确判断某一阶段腐败特点、反腐败形势与任务的基础上,确立一个时期内反腐败的阶段性目标,运用战略思维从全局、长远、根本上协同运用治标和治本两大反腐利器,抓主要矛盾,正确处理治标降低腐败存量与治本遏制腐败增量的关系,在非常时期特别是腐败像脱缰野马之时,果断出手,优先采取以治标降低腐败存量为主,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把腐败的危害控制在社会可承受的范围内,而在腐败存量大幅下降之时,就更加突出以治本遏制腐败增量为主,编织好廉政制度这个专门约束权力滥用的笼子,建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
     反腐败新常态有赖于“以治标为主,为治本赢得时间”的治标策略。治标虽有助于治本,但是治标不等于治本。虽然当前的反腐败治标成效显著、令人振奋,但现实告诫我们,腐败黑势力和影响还很大,治本不力不仅难以巩固治标成果,还可能还会再添腐败新账或反弹,反腐败依然任重道远。
       4.领导干部以身作则,是端正党风的关键?
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集中体现。由于领导干部所处的特殊地位和自身的影响作用,进一步强调领导干部带头廉洁自律,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于端正党风,惩治腐败具有重要意义。
      (1)党是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各级领导干部是党的事业的带头人,在任何时候都要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不允许任何领导干部脱离群众,将个人利益凌驾于群众利益之上。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各级党政干部要正确使用人民赋予的权力,廉洁自律,勤政为民,以身作则,艰苦朴素,密切联系群众,自觉接受党和群众的批评和监督,反对官僚主义,反对滥用职权。只有这样,才能完成党赋予的各项任务。
      (2)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既是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决策者和制定者,又是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执行者和领导者,这一特殊地位,又决定了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廉洁自律。古人云,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要实现党的宏伟目标完成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历史任务,需要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作指导,更需要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去组织群众、教育群众、影响群众并带领群众去贯彻、去落实。因此,各级领导干部能否带头廉洁自律,直接关系到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态度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
       领导干部不能廉政勤政,不仅影响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也严重干扰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行,使党的方针政策难以贯彻到位,发展下去甚至还会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功亏一篑。因此,要保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健康发展,必须要求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带头廉洁自律,做端正党风的表率。
       党的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把好干部标准落到实处。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匡正选人用人风气,突出政治标准,提拔重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全面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选优配强各级领导班子。注重培养专业能力、专业精神,增强干部队伍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能力。
       5.依靠群众,完善监督机制
       党内有了好的制度,若没有强有力的监督则不能付诸实施。党内若不完善监督机制,便会使新的腐败现象产生。有了党内监督,才能有效地从组织机制上防止和减少消极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要有效地实现党内外监督和完善监督机制,至少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党员监督意识的普遍确立和增强及监督渠道的多重交叉并畅通无阻;二是党员领导干部的觉悟和监督及解决问题的到位。党内监督应该是党员群众对党的组织和党的干部;党外监督是指人民群众对党员和党的干部。多少年来,我们过分强调党能够依靠自身力量诊治疾患,不习惯来自外界的制衡力量,不愿意让“外人”插手。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出现的党内腐败现象仅靠执政党的自身免疫力是不够的,必须借助全社会及全民的力量来解决。因为党员和党的干部工作生活在人民群众之中,人民群众对党员和党的干部的言行举动看得最清楚。能否自觉地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是衡量一个党组织或一个党员政治觉悟水准高低的重要标准。真正做到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必须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把自身存在的问题要敢于“曝光亮相”。目前建立的举报网络和“二公开一监督”及群众来信来访制度已经引起各级党组织的高度重视,收到了良好效果。
       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必须以党章为根本遵循,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统筹推进党的各项建设,抓住“关键少数”,坚持“三严三实”,坚持民主集中制,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明党的纪律,强化党内监督,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坚决纠正各种不正之风,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北京,1972.
2.列宁.列宁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北京,1975.
3.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5.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6.《党建经纬》1998年第1期.
7.王岐山最让老外震撼的话,竟然不是“中共合法性”》2015-09-22**新闻,作者:高美.
8.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沙健孙,《求是》2009年8月16日
9.中国青年网2015-11-11 07:27:00、2015-10-17法制晚报、人民网2010年05月21日08:30曝光
 
 





晶牛毛泽东思想网声明:本网站属非盈利性学术网站,消息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和社会各界从事毛泽东思想研究人士的投稿,晶牛毛泽东思想网登载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不慎侵犯第三方权益,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关键字:  
收藏本文】 【推荐好友】 【打印本文

   相关文章:
·“长征”永在路上 “赶考”远末结束
·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思想的灵魂
·毛泽东建党思想与新时代建党精神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
·想起了“四个伟大”
·传承毛泽东思想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声明:刊登此文章是为了更好地宣传、弘扬毛泽东思想,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