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当前位置: >  > 最新征文 > 人类历史上举世无双的壮举

人类历史上举世无双的壮举

作者:李喆 郭美芳   来源:征文 点击:: 日期:2017-11-05

      [内容提要] 中国工农红军的万里长征,为宇宙星球树起了一座丰碑。早已作为举世罕见的人间奇迹和中国革命的伟大历史转折永垂史册。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指出:“穿越历史的沧桑巨变,回望80年前那段苦难和辉煌,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长征在我们党、国家、军队发展史上具有十分伟大的意义,对中华民族历史进程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长征;毛泽东军事思想;人间奇迹

      党和人民将永远铭记红军将士惊天动地的英雄事迹和永垂青史的丰功伟绩。总结这段历史,我们深深感到,创造这一奇迹的舵手是毛泽东,而这一奇迹的创造得益于毛泽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的军事思想;得益于红军将士的革命理想;得益于党与红军将士,尤其与人民群众上下同欲,拧成一股绳,产生了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因此,毛泽东强调:“我们应当相信群众,我们应当相信党,这是两条根本的原理,如果怀疑这两条原理,那就什么事情都做不成了。” 在长征途中,毛泽东始终以身作则,不管是被党内同志认可还是被误解,也不管党的路线正确还是暂时错误、革命形势是高潮还是低潮,作为党员的毛泽东从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大局出发,始终坚守党性原则,始终与党在一起,不离不弃,将个人荣辱与整个党的事业融为一体,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在大家没有认识到真理时,毛泽东耐心等待党内多数同志随着实践的推进逐步觉悟。毛泽东相信,只要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大道理,困难和低潮乃至错误的认识只是一时的,正确的思想和实践,终将会得到历史的认可。正因为如此,他才能在中国革命和建设波澜壮阔的实践中,凝聚起全党全国人民的力量,不惧挑战、排除万难、奋勇前进。

       可以这样讲,不管是在民主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红军长征精神全新地融入到工、农、兵和政治、经济、科技及社会各个领域之中,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胜利之本,是克敌制胜的法宝,是中国共产党拒腐防变的锐利武器。中国工农红军的万里长征,为宇宙星球树起了一座丰碑。早已作为举世罕见的人间奇迹和中国革命的伟大历史转折永垂史册。

       (一)
       通观长征全过程,党和红军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一是如何求生存,二是如何求发展。求生存,求发展,必须战胜三种意义上的敌人:第一,必须战胜国民党军队重兵集团的围追堵截;第二,必须战胜难以想象的严酷自然条件;第三,必须战胜张国焘分裂全党全军的野心。党和红军之所以能够战胜张国焘的分裂全党全军的行径,根本原因在于毛泽东关于党指挥枪的建军原则已经扎根党心、军心。党和红军将士在两条截然不同的军事路线之间作出了历史性选择,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重大问题上,首次独立自主地作出的结论。其标志就是1935年1月党中央召开的政治局的遵义会议。

       应当承认,通道会议、猴场会议、黎平会议和毛泽东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为遵义会议的召开奠定了思想认识基础,毛泽东在政治局的会议发言中对错误军事路线的系统批判和提出的各项军事主张,成为遵义会议的核心内容。在王稼祥、周恩来、朱德、张闻天等多数同志的拥护支持下,毛泽东成为中央最高决策层的实际领导核心。随着遵义会议实现了中国革命战争全局统帅核心与指导思想上的根本性改变,长征形势全然改观,狂澜奇迹般地得挽,是党的历史上的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应当承认,红军长征为毛泽东的军事思想提供了广阔的舞台。长征以前,毛泽东军事思想虽然已经开始形成,但毕竟还是在革命斗争的一个局部被承认。红军长征则是全党全军的战略性转移行动,这为毛泽东军事思想在整个中国革命战争全局范围内得到检验与公认。如果说红军长征原来是一种不幸,那么,不幸中的大幸就是中国革命的舵手和领袖通过长征在全党全军中得以确立。从这个意义上说,实乃是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万幸。事实果真如此,从此中国革命战争从“星火”燃向“燎原”,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新的胜利;从此,我党我军在全国范围的发展洪流,犹如滔滔洪水奔泻东去,任何力量也无法阻挡。回眸整个长征岁月,是毛泽东军事思想赢得了中国革命战争的生存与发展。没有毛泽东作舵手,没有毛泽东军事思想作指南,长征的历史以至整个中国革命的历史就会改写。因而邓小平同志说:如果没有毛泽东同志的领导,我们可能至今还要在黑暗中摸索和徘徊。用这两句话概括领袖的作用和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再恰当不过了。      
                      
       (二)
       恩格斯曾经预言:无产阶级的解放在军事上也必将有自己的表现。长征的历史典型地说明,毛泽东军事思想就是中国人民的民族解放和阶级解放在军事理论上的体现。在纪念红军长征70周年的日子里,总结这段历史,我们深深感到,红军将士创造这一奇迹的舵手是毛泽东,而这一奇迹的创造得益于毛泽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军事思想;得益于红军将士上下同欲,拧成一股绳,产生了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得益于红军将士的革命理想,由此,才创造了长征胜利的人间奇迹。

       首先,遵义会议,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中国革命,挽救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前期的生存境况尤为险恶。敌数十万大军层层封锁,步步紧逼,布下天罗地网。1933年至1934年间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全国各根据地力量丧失百分之九十以上,中国革命的命运危在旦夕。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会议。这次会议是我们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会议解除了博古、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这是我们党和革命事业转危为安、不断打开新局面最重要的保证。 

       如果说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那么红军的长征则为给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送来了毛泽东思想,从此中国共产党获得了带领中国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法宝,这也是我们今天在推进改革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须臾不能离开的思想武器。

       其次,毛泽东高超军事思想,使红军由败制胜。“四渡赤水出奇兵,毛主席用兵真如神”,道出了全党、全军将士经过长征而形成的共识。抢占娄山关、回师遵义、兵临贵阳、虚指昆明、巧渡金沙等等,毛泽东以一连串的高超战术指挥红军将士声东击西、形南实北将敌军周旋于云贵高原万水千山之间,使战斗形势化险为夷、转危为安。待到蒋介石统帅部终于如梦初醒时,数万红军早已安然脱险,逶迤北去了。正是通过惊心动魄的长征风云,全党全军真正认识了毛泽东和他的军事思想,由衷敬服了毛泽东和他的军事思想,把毛泽东推举到党和红军实际的领导核心位置,确立了毛泽东军事思想在中国革命战争全局上的指导地位。

       再次,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依据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关系变化的国内外新形势,为红军长征确定了北上抗日的路线,把从国内国共两党阶级战场上的退却变成对民族敌人的进攻。这一高瞻远瞩的战略决策,对后来中国革命战争力量得以迅猛壮大,起了一锤定乾坤的作用。 1935年6月中旬,中央红军翻越夹金山在四川懋功与红四方面军会师,这时中共中央内部关于长征路线出现分歧。其主要表现在南北两个大方向,具体说就是三个方位,一是南下川北,这是张国焘提出的方案,当时张国焘在党内还有较高的地位和较强的实力,其主张和认识有很大的影响力。其二是北上陕甘,这是毛泽东提出的方案。最后一个就是张国焘作为妥协而提出的北进新疆的方案。长征是应该往川康走,往陕北走,还是往西北走?为了中国革命胜利发展,党中央毅然率领红一方面军主力单独北上,于1935年10月胜利到达陕北。北上陕甘路线使中国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张国焘的路线给中国革命再次带来了惨痛损失。历史最终证明毛泽东的思想路线是正确的。

       红军将士于1935年10月至1936年10月,一、二、四方面军相继会师西北。在长征胜利结束的凯歌声中,党中央领导中国革命的大本营在西北建立起来,成为中国革命战争新的可靠战略依托。继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率领红军高举抗日先锋军的旗帜,于1936年2月跨过黄河举行东征,向全国民众昭示了共产党和红军是抗日民族革命的先锋,从而为革命力量播向全国开始赢得广泛的社会基础。

       再复次,红军将士上下同欲,拧成一股绳产生了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从一定意义上说,困难是政党进步最稳固和最靠得住的阶梯。真理往往都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找到的,困难是寻找真理的加速器,困难越大,人们离真理就越近。艰苦卓绝的长征使中国共产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接近、检验和接受真理。“真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真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确立。”战争中的流血牺牲是最残酷最严格的实践。以举世瞩目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为例:中国工农红军为什么能在长征中战不垮,难不倒,打不败,并表现出百折不挠、一往无前、无往而不胜的英雄气概?长征中、后期,红军指战员所以能以坚定的信念和非凡的毅力爬雪山,过草地,克服沿途重重自然险阻,其中上下同欲,拧成一股绳产生了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是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的根本原因之一。红军将士他们同甘共苦、生死相依,在危急时刻,红军将领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威胁留给自己。尤其是在战斗那样残酷、环境那样险恶、生活那样困难的情况下,红军将领仍处处关心红军战士,苦在战士之前、乐在战士之后,红军将领与红军战士建立起来的深情厚谊是红军长征力量的源泉,是红军长征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

       最后,理想和信念使红军将士产生了强大的战斗力和英勇献身精神。他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前仆后继、流血牺牲,用数以万计的血肉之躯谱写了一曲曲气壮山河的英雄赞歌。可以说当时连生存的条件都极其困难,天上有敌机袭扰,地面有敌军的围追堵截,自然环境极其险恶,武器装备又差。“苦不苦,二万五”,这是对红军将士长征历程的真实写照。以红军三大主力为例,红一方面军将士衣衫褴褛,打着赤脚,翻越山脉18座,其中5座终年积雪。跨过江河24条,历经11个省,行程25000里;红二方面军行程9520公里,途经10个省92县,攻占县城92座;红四方面军行程5000公里,三过纵横近500公里泥潭草地。野菜、草根、树皮、皮带,甚至连老鼠粪便中没有消化的青稞粒,一切可以充饥的东西都吃了。

       不仅如此,千年水流湍急的大渡河之所以闻名中外,是因为两支走过同一条道路而命运迥然不同的军队,相隔70多年在在这里留下了“两段绝唱”。1863年,太平军骁将石达开在这里全军覆灭。70多年后,蒋介石想企图让红军将士重演这部历史,派出十万大军南北夹击。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生死关头,杨得志率领的红一团从数百里之外突然驾一只从敌人手中夺回的小船从大渡河的风口浪尖上冲到对岸,占领了对岸渡口。继之,红四团组成22名突击队飞夺泸定桥,蒋介石企图红军成为“石达开第二”的梦幻破产了。伟大的红军将士何以创造出如此英雄壮举,原因很简单,来自于他们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来自于他们对党对人民的一片赤诚。其精神力量在相当程度上来自对领路人毛泽东及其军事思想的高度信赖。长征的胜利使我们党进一步认识到,只有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才能把革命事业引向胜利。这是在血的教训和斗争考验中得出的真理。

       穿越历史的沧桑巨变,回望80年前那段苦难和辉煌,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长征在我们党、国家、军队发展史上具有十分伟大的意义,对中华民族历史进程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

       一部长征的历史,就是生命写就的壮歌一曲。一条25000里的长征路,就是一条浸透红军将士鲜血的红飘带。1936年10月,三大主力红军将士在黄土高原甘肃会宁紧紧的拥抱,标志着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结束。然而,长征虽已结束,但它仍在创造新的历史。我们一定要珍惜这举世无双的历史财富,在党中央领导下,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事业中取得新“长征”的更大胜利! 


主要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2.《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3.《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4.《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5.毛泽东著作选读(上)  人民出版社, 1986年版。
6.孟昭信.现代领导与系统科学[M].重庆大学出版社:重庆,1998;
7.张建华.入世后中国面临大挑战[M].经济出版社:北京,2002;
肥,2005;
8.中央宣传部:《干部群众关心的25个理论问题》学习出版社2003年2月版。
 

          
 





晶牛毛泽东思想网声明:本网站属非盈利性学术网站,消息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和社会各界从事毛泽东思想研究人士的投稿,晶牛毛泽东思想网登载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不慎侵犯第三方权益,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关键字:  
收藏本文】 【推荐好友】 【打印本文

   相关文章:
·“长征”永在路上 “赶考”远末结束
·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思想的灵魂
·毛泽东建党思想与新时代建党精神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
·想起了“四个伟大”
·传承毛泽东思想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声明:刊登此文章是为了更好地宣传、弘扬毛泽东思想,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