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当前位置: >  > 最新征文 > 论毛泽东教育思想的价值

论毛泽东教育思想的价值

作者:李 宇   来源:征文 点击:: 日期:2018-10-28


      毛泽东思想之所以具有如此巨大的力量,首先在于其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继承,在于其对中国革命实践的把握,马克思主义同中国教育实际结合是毛泽东思想最本质最显著的特点。毛泽东从中国革命的实际出发,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和思想来观察、了解并解决中国的问题,而不是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教条,从而开创了一整套指导中国革命与教育的理论。理论的深邃和实践的丰富都不是任何一个人可以完成的,毛泽东思想的实践基础是人民的历史活动,因而,毛泽东教育思想是凝聚了党和人民的集体智慧的精神作品和成果,是先进教育思想的汇集和提炼。

      可以说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高校文化教育建设保持了正确的前进方向。应用型高校推进素质教育,是毛泽东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明确指示学校:“教育必须为工农兵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必须培养的肢体全面发展的学生”。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政治报告中指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一、应用型高校推进素质教育的研究
       应用型高校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教育的重要阵地,承担着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和武装青年大学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庄严使命。马克思主义政党只有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新形势下应用型高校推进素质教育,不仅对于青年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可能性,同时,对于在全社会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宣传和普及活动也具有必要性。

      (一)应用型高校推进素质教育的可能性
       1. 开拓了教育事业的天地和空间
       应用型高校推进素质教育,是在思想道德领域里搞建设,提高师生的思想觉悟,培养师生的道德素养,塑造师生的精神面貌,鼓舞师生的斗志。这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内容密切相关的,尤其是明确了文化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为教育事业开拓了广阔的天地和空间。

       2. 确保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得到真正落实
       应用型高校面临着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型,应用型高校所面对的是广大青年学生,广大青年学生群体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传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群体。他们正处于知识能力不断增长、思想观念不断成熟、生活阅历不断丰富的关键阶段,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渐形成和综合素质逐步提高的关键时期。而且他们思维较为活跃,思想较为开放,对世界充满好奇,易于接受新知识和新理论。因此,面向这一群体推进应用型高校推进素质教育,使社会上广大人民更乐于从思想和信念上接受党和国家的政治路线,与党和国家的步调保持一致,积极主动地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伟大实践,这对于确保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得到真正落实。

       3. 青年大学生的理解与接受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一般老百姓还不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对于不通俗化的应用型高校他们还不能完全理解。而我们应用型高校的青年大学生,他们具备了较高的文化知识和较强的理解能力,他们不仅能理解通俗化和具体化的应用型高校,还能完全理解并在一定程度上使应用型高校与素质教育的逻辑关系及两者对接。

      (二)应用型高校推进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1. 人的素质
       人是社会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对生产力的发展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今世界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是民族整体素质的竞争。中国的教育事业能否办好,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在一定意义上讲,“关键在人”, 关键就看人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能否达到一定的标准。因此,应用型高校推进素质教育,不仅迫切,而且必要。

       2. 促进青年大学生健康成长
       青年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谁赢得青年就将赢得世界。古今中外,任何阶级,任何政党,任何领导者,都必须关注争夺青年的斗争。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改革开放的深入、西方各种思潮的涌入等,青年大学生产生了一系列的价值失落,出现了思想道德滑坡以及行为失衡等问题,青年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适应性与实效性问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与热点。

       3. 青年大学生成长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世界观正在形成的青年大学生的成长更离不开正确理论的指导,只有用正确理论武装头脑,才能保持清醒的认识,做到政治上坚定,实践中自觉,始终跟上时代步伐。青年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更需要社会科学真理的滋养,马克思主义作为已被实践证明为科学的社会科学真理,是青年大学生成长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不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就难以确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就难以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青年大学生,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主导地位的需要。意识形态的斗争长期存在,有时是很激烈的。因此,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青年大学生头脑,教育和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4. 坚定青年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共产主义的实现是曲折向前发展的,要使青年大学生们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挫折与挑战,都要信心百倍地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忠实地实践马克思主义的伟大理论。因此,对青年大学生灌输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教育,是保证马克思主义伟大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精神动力,是对青年大学生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可靠保障。目前青年大学生正处在一个快速变革的时代和复杂多变的环境,改革推动了社会全面转型,推进了利益关系调整,导致社会出现利益多元、思想多元的特征,也使人们面临更多涉及切身利益的竞争问题。而改革开放在促进中国经济更快融入国际体系、中外思想文化交流更加频繁的同时,也使西方文化思想、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更容易传进国内,西方势力更容易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这对当代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成长产生了很大冲击,也给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带来不少负面影响。应用型高校要充分利用校园的图书馆、校报、广播、电影、宣传栏、校园网等媒介的作用,通过这种文化氛围,可以使青年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自觉自愿地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道德价值观教育,从而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随着人们的信仰和价值观念越来越多样化,越来越多的社会成员更多地关注自己的实际利益。愈演愈烈的社会不正之风和严重的腐败现象得不到有效遏制,青年大学生的切身利益如就业等问题难以解决,造成部分青年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制度有些失望,甚至对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产生怀疑,进而产生对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向往,对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和思想的认同。

      青年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大学生是青年中的骨干力量,是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坚力量。

       5.为社会主义培养合格接班人
       在当代中国,毫无疑问青年大学生是青年中最有活力、最有思想的群体,很大程度上承载着祖国和民族未来发展的希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可靠的后备骨干力量。在无产阶级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结合上,青年是发挥着重要作用、居于重要地位的。列宁指出:“我们是未来的党,而未来是属于青年的。我们是革新者的党,而青年总是更乐于跟着革新者走的。我们是跟旧的腐朽事物进行忘我斗争的党,而青年总是首先投身到忘我斗争中去的。” 青年大学生,是未来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青年大学生是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一代,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更是党和国家未来事业的继承者和开创者。面对国内国际发展环境带来的新挑战,应用型高校培养一大批坚定的青年大学生,这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或是政治上的需要,也是引领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取得的巨大成就基础上,始终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确保我们党和国家根本目标的实现。

      二、应用型高校与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与意义
       应用型高校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定位学校发展中所选择的一种高等教育类型,专门培养具有一定理论基础、理论应用和技术能力的应用型专业人才,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面向。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定位突出地域性和行业性,学科专业建设具有行业、职业或技术的定向性和地方性,课程体系以应用能力培养为重,师资队伍凸显应用型特征。

      (一)应用型高校与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
       应用型高校重在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着重培养具有社会适应能力和市场竞争性的高水平人才,与传统的科研型高校区分开来,这是符合教育学领域发展规律的必然结果。

       1.应用的理解
      “应用”一词,与“运用、使用、实用、适用”等词语有着紧密的关系,与所需要表达的意义与对象、层次、范围不可分割。在上海辞书出版社编辑的《当代汉语词典》中被解释为:使用;直接用于生活或生产的。如应用新技术、应用科学等,可以针对岗位、操作环节的应用,也可以针对行业的应用,还可以针对产业发展谈应用,甚至关于人生或生活也可以谈应用。“应用”概念的核心是功用和功效,与工具和资源不可分。“应用”一词常被用于科技领域,定义为“一定技术、系统和产品的使用”。在教育领域也经常使用“应用”一词,比如布鲁姆对教育认知目标所划分的六大类中,“应用”成为了其中的一类,是指将学习材料用于新的具体情境,包括原则、方法、技巧、规律的拓展,这种行为是建立对知识点掌握的基础上的,代表了较高水平的学习成果。除此之外,也出现了“应用型人才”“应用型本科”“应用型教育”等术语。总之,在教育领域中所提的“应用”,是指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反映在受教育者身上的是一种能力和一种思维方式。

       2. 应用型大学素质教育模式
       所谓应用型大学素质教育模式就是面向社会需求培养具备三种能力的学生。一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而绝不是简单的考试得高分的能力, 即在老师的引导下展开主动思维, 从网络、图书馆、生产现场等课堂之外途径探寻自己所需要的知识。二是社会组织的能力, 即利用大学的课余时间, 尽可能地加入或组织各种学生社团, 并在社团中学习制作方案、找到工作重点和难点、获得达成目标的能力。三是融入社会的能力, 即毕业生能迅速被社会接纳, 而不再是传统中的“书呆子” , 这需要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获得这三种能力, 就必须实施素质教育, 应该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等方面的内容。文化素质相对于其他方面而言, 涵盖了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科学素质、文化品位及审美情趣等。其中, 人文素养是文化素质的核心, 人文素养教育是文化素质教育的重点。为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 首先要进行管理流程再造、课程设置优化,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并建立大学素质培养综合集成模型。

       3. 应用型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
       应用型高校在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指向上,有学术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之分。学术型人才是专门从事科学研究以揭示事物发展规律的科研人员,应用型人才是从事将科研成果转化成为技术或者将技术应用到实践中去的工作人员。学术型人才的培养主要靠研究型大学;而应用型人才,既有研究型大学培养的人才,也有非研究型大学培养的人才,总体来讲,应用型人才主要源于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核心工作,一所高校人才培养的类型和结构塑造了学校的性质和定位,应用型人才的特点折射出了应用型大学的内涵,刻画出了“应用型”在大学中的内涵。

       首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纲要明确提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主题内容,面向全社会,面向各所学校,面向全体学生的一项长期性的根本措施。

       其次,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研究。我们认为:从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的原则、模式、体系构建等方面开展研究,分析当前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现状及问题,通过培养目标系统、教学运作系统、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全方位素质教育系统等协同配合,共建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体系。尤其应从知识水平、技能构成、能力层次、素质构成等方面进行衡量,监测人才培养体系运行的效果。

       再次,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信息化管理推进,对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国外大学在人才培养目标上首先明确其应用性,其次则是该校在本科、硕士、博士三个阶段人才培养过程中根据需要,引入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中国的应用型高校大学的人才培养工作, 借鉴国外大学人才培养的经验,从明确人才定位、营造应用性氛围等层面加以完善。

       最后,培养应用型人才是所有高等学校的目标,但对老牌本科院校来讲,培养应用型人才不是唯一目标,也不是主要目标。应用型大学主要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具备从事相关行业知识、能力、综合素质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应用型大学的教育是“专才”与“通才”相结合的教育,是一种“培养实用操作层面的应用型人才的教育”层次。应用型大学既不同于老牌本科院校,也不是三年制高职院校增容之后的新形态,与老牌本科院校相比,其更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和技能性,与高职院校的专科教育相比,其更强调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和未来的发展。应用型人才是相对于理论型的学术型人才而言的,从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体系来看,绝大多数高等学校从来没有脱离过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虽然都叫应用型人才,但应用型人才的内涵和外延不一样,应用型人才的层次也有差异。研究型大学及老牌本科院校培养的是广泛意义上的应用型人才,不同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指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一线岗位的应用型人才。由此可知,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可以通过多种教育类型、多种途径来实现,应用型大学不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唯一的但却是主要的高等教育类型。

      应用型大学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依托,与研究型、教学研究型大学不同,其面向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设置应用学科和专业,强调实践教学,注重应用能力培养,重视应用研究,促进产学研用的结合,培养党政机关、企事业等基层单位需要的能够从事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的具有一定理论基础、理论应用和技术能力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同时也是服务于地方区域实际生活需要的大众教育,还是服务于丰富地方普通大众精神文化生活的教育,能够在提升地方城市品质和民众素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4.素质教育研究
     素质教育是我国改革开放实践尤其是教育改革深化和发展在教育理论和思想上的产物。素质教育在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础上, 结合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全面发展教育的内涵。依据素质的分类构成, 素质教育注重培育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社会文化素质。因而素质教育同全面

       发展教育在方向、目的、基本内容上是一致的。素质教育从人的身心发展的素质结构入手, 为培养与提高学生的素质提供了更加丰富和明确的培养目标体系, 并且使全面发展教育的内容更为明确,使之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素质教育的内涵可从多个角度来理解。从教育目标的角度看, 素质教育以全面培育和提高受教育者综合素质为目的,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公民;从教育的功能看, 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 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精神、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不同时代, 对受教育者的素质的要求总是不断发展的, 素质教育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第一,主体性。素质教育充分弘扬人的主体性, 关注个性发展。第二, 全体性。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的教育。第三, 全面性。素质教育要求全面发展学生的生理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第四, 长效性。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终身学习能力, 促进学生可持续地自主发展。

      素质教育是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应用型高校开展素质教育活动,应发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启发式素质教育新模式。然而,国内学者们对素质教育构成体系,及各个子系统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作用,并未达成完全一致的观点,大多数学者都认同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地位、心理素质的保障地位以及通识教育的基本地位至关重要。

       (二)应用型高校推进素质教育的意义
       高校作为先进文化传播和应用的主阵地,对进一步推动应用型高校与青年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对接的研究承担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时,应用型高校又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未来建设者和合格接班人的重要基地。应用型高校要培养能适应社会并改造社会的人,如果培养的学生能适应社会需求,并有用武之地, 其个人才能与社会经济是互动发展,学校知名度,美誉度也得以提升。由此,应用型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努力提升学生竞争能力,培养和造就大批有道德、有理想、有才干的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社会栋梁之才,是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之举。

       1. “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战略任务
       知识经济的突飞猛进,对高等院校教育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用型高校为把自己培养成为适应时代发展的创造性人才,青年大学生们通过各种现代化的手段获取知识,充实自己。他们在短短的四年学业中,学好专业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这一时期也是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维与理性的发展与成熟期。应用型高校借助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进入高校课堂,不仅对于青年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有根本的保障作用,而且对“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战略任务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 培养“四有”新人
       我国高等教育的目标是为社会主义培养优秀建设者和合格接班人,应用型高校承担着培养社会“四有”新人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培养真正接班人的伟大使命。人是社会和历史的主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主,最终要靠人来实现,尤其是风华正茂的青年大学生。他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骨干,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只有用内容科学,方法正确的马克思理论教育武装他们的头脑,才能为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方向保证和精神支持。青年大学生要很好完成大学学业,不但要掌握本专业的知识技能,还要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只有如此,才能提升人生境界,认清个人的社会责任,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社会的关系,实现“小我”和“大我”的和谐发展,成为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3. 坚定理想信念,体现自身的最高价值
       世界观正在形成的青年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科学真理的滋养,马克思主义作为已被实践证明的科学真理,是青年大学生成长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目前青年大学生正处在一个快速变革的时代和复杂多变的环境。经济全球化推动了社会全面转型,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得到新调整,致使人们更多面临着切身利益的竞争。尤其是市场经济在促进中国经济更快融入国际体系、中外思想文化交流更加频繁的同时,使西方文化思想、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传进国内,这对青年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很大冲击。因而,应用型高校加强青年大学生素质教育,离不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指导,只有用正确理论武装头脑,才能保持清醒的认识,才能坚定理想信念。做到政治上坚定,实践中自觉,始终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就必然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明确人生目标,获得精神支柱,规范自己的行为。使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社会的发展方向保持一致,把个人的幸福、命运和生活道路同祖国的建设事业联系起来,从而体现自身的最高价值。

       4.提升青年大学生思想道德意志素质
       教育事业是一项崇高而又艰巨的事业,应用型高校要根据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及培养人才的条件,不断对青年大学生的培养提出新要求,尤其是在千变万化的社会环境和教育活动中,知难而上,具有明确的方向性、目的性和坚定性; 青年大学生提升了思想道德意志素质,就能拥有一种坚韧拼搏、开拓进取的精神,并努力用这种精神把自己的思想道德意志素质升华为持久的、稳定的情绪体验,并在医学实践中不断激发和保持健康的心理素质,丰富思想道德素质知识,提高思想道德情感、意志和信念,就能认真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并自觉地、坚定不移地依照自己的信念去改造环境,影响他人,完善自己。

       5.理论意义
       教育改革即要保证调整到位,又不偏离教育学术价值,这就需要一个较系统化的模式贯穿于应用型高校的办学中去,逐渐形成学校学术特色,即在理论与实践的指导下,培养出专业技术型的“一专多能”学生,确立素质教育在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方面的根基性地位,为素质教育体系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助推应用型高校学术价值的发展。

      6.实践意义:教育事业是一项崇高而又艰巨的事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条件下,应用型高校加强对人才的培养,有利于造就数以千万计的专业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是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产物,是解决当前青年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根本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2《列宁选集》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毛泽东选集》1~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4《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5田建国: 《大学素质教育纵横谈》,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6 李正心:《20世纪中华百位教育家》,中国盲文出版社2003年版;
7张先华著:《先进的教育策略》,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8李景治主编:《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9 高新民著:《新世纪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中央党校出版社2011年版。
 
 
 





晶牛毛泽东思想网声明:本网站属非盈利性学术网站,消息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和社会各界从事毛泽东思想研究人士的投稿,晶牛毛泽东思想网登载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不慎侵犯第三方权益,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关键字:  
收藏本文】 【推荐好友】 【打印本文

   相关文章:
·“长征”永在路上 “赶考”远末结束
·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思想的灵魂
·毛泽东建党思想与新时代建党精神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
·想起了“四个伟大”
·传承毛泽东思想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声明:刊登此文章是为了更好地宣传、弘扬毛泽东思想,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