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当前位置: >  > 最新征文 > 不竭的源泉 永恒的动力

不竭的源泉 永恒的动力

作者:王二路   来源:征文 点击:: 日期:2016-12-13


                           不竭的源泉  永恒的动力

                    ——论抗日战争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内容摘要:抗日战争孕育出的伟大的抗战精神有着十分深厚的内容和极为丰富的内涵。爱国的精神是抗战精神之核心,是抗战胜利之根本;英勇的气概是抗战精神的基本内容,是中国军民浴血奋战的生动体现;坚定的信念是抗战精神的重要内涵,是战胜日寇夺取抗战胜利的重要精神支柱和巨大精神动力。伟大的抗战精神依然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激励中国人民不懈拼搏、奋勇前进、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
 
       关键词:抗战精神;民族复兴;爱国的精神;英勇的气概;坚定的信念。
 
       抗战初期,毛泽东同志对抗日战争予以高瞻远瞩地概括:“长期而又广大的抗日战争,是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犬牙交错的战争,这是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惊天动地的伟业。”抗战胜利后,众多亲历抗战的将士以及专家学者搜集整理并公诸于世的关于英勇悲壮、波澜壮阔的抗日战争的许多回忆纪实文章和大量数据资料足以证实,毛泽东同志对抗日战争的论述是极其精辟、无比英明的。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畔的枪声,惊醒了沉睡百年的东方“雄狮”,在华夏大地打响了反法西斯战争的第一枪。从白山黑水到椰林黎寨,从东海之滨到滇西高原,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抗日的燎原烽火愤怒地燃烧,抗日的滔天巨浪令倭寇丧胆!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区总面积2200万平方公里,中国占了600余万平方公里,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牵制日本陆军总兵力最高时达90%以上……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作战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从1931年“九一八”算起,整整打了14年,从1937年“七七”事变算起,也打了8年多。美英对日作战不到4年,苏联对日作战仅24天。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既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点,也是这场浩劫的终点。从“九一八事变”到日军投降,14年中,大半个中国被日寇践踏,930余座城市被日军占领,4200万难民无家可归……日本法西斯在中国地面上施行的“三光政策”(杀光、烧光、抢光)等惨绝人寰、令人发指的罪恶行径,真可谓“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在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国共产党成为坚持团结、坚持抗战、坚持进步的中坚力量。当时的延安是座仅有3000多人的陕北小城。无数有志青年带着热情、向往和希望,跋山涉水来到这里。1938年至1939年期间,最多的时候,一天有1000多人到达延安。
       毛泽东同志指出:“不管现在我们的正式军队比起国民党现存的军队来(包括中央系和地方系)在数量上要少得多,但是按其所抗击的日军和伪军的数量及其所担负的战场的广大说来,按其战斗力说来,按其有广大的人民配合作战说来,按其政治质量及其内部统一团结等项情况说来,它已经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主力军。”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联军,在广袤的白山黑水间浴血抗敌;中国共产党从民族大局出发,全力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中国共产党捐弃前嫌,积极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奠下基石……4万名红军战士,眼含着热泪,接受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1万名走出深山的游击队员,组成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无数支抗日武装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深入敌后,游击作战……成千上万的英烈用鲜血和生命,在中华大地谱写下可歌可泣的壮歌。从1937年9月到1945年8月日本投降止,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对日作战共12.5万余次,打死、打伤和俘虏日本侵略军和伪军170多万,牵制了日本侵华军总兵力的半数以上,成为中国战场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主要力量。
       八年抗战,中国军民共歼灭日军150余万人,约占日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死伤人数的70%,对日本法西斯的覆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伟大的中国抗战,不但是中国的事,东方的事,也是世界的事。”“我们的敌人是世界性的敌人,中国的抗战是世界性的抗战。”法国军事专家肖布拉德也说,中国抗击日本法西斯的战争对于二战胜利所发挥的作用,与法国“抵抗运动”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中国抗战对于二战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不容否认。
      据不完全统计,抗战期间中国军民伤亡总数达3500万人以上,财产损失和战争消耗达1000多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达5000多亿美元。中国人民以沉重惨痛的代价,彻底战胜日本侵略者,中华民族取得了百余年来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在“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惊天动地的伟业”的八年抗战中,中国人民凝聚、迸发、锻造、提炼出一种无比伟大的精神——抗战精神。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时代体现,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伟大斗争实践中的精神结晶。中华民族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抗战精神充满无限生机和活力,是值得我们永远继承和弘扬的宝贵精神财富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
      伟大的抗战精神有着十分深厚的内容和极其丰富的内涵。由难计其数的史料中,可以对抗战精神的具体体现列出许多条来。但笔者以为,抗战精神的具体体现有三条是感天地泣鬼神的,也永远值得时刻铭记不断发扬光大:①爱国的精神;②英勇的气概;③坚定的信念。
       爱国的精神是抗战精神之核心,是抗战胜利之根本;英勇的气概是抗战精神的基本内容,是中国军民浴血奋战的生动体现;坚定的信念是抗战精神的重要内涵,是战胜日寇夺取抗战胜利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今年清明节期间,央视《重读抗战家书——祭拜壮士国魂》节目中,诵读展示的抗日将士一封封含泪浸血的家书,其爱国的精神、英勇的气概、坚定的信念饱含于字里行间,委实感人至深催人泪下!
       首先,爱国的精神。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把祖国的命运与个人的生命价值融为一体,在“亡国灭种”的威胁面前,其爱国的精神得到了集中凸显和岩浆式喷发。
国难当头,所有中华儿女,包括一切抗日的阶级、阶层、团体、爱国人士、少数民族、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侨,在爱国主义精神的感召下,在中华民族命系一线的危难时刻,自觉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乃至最宝贵的生命,践行着“抗日救国,誓死不当亡国奴”的铮铮誓言!
      对峙十年之久的国共两党,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以民族大义为重,不计前嫌,携手合作,共赴国难,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工人阶级始终站在抗日救国的最前列。“九一八”事变一爆发,上海的码头工人就掀起了反日大罢工。随后全国各地的工人纷纷行动起来,罢工示威,以实际行动参加抗日斗争。“七七”事变后,长辛店的铁路工人将大批铁轨、枕木运往前线,供中国守军构筑工事;各地工人纷纷组织抗日团体,成千上万的工人加入八路军、新四军、游击队、决死队,毅然奔赴抗日战场。
       从日本法西斯的铁蹄践踏中国土地的那一天起,原东北军爱国官兵、农民、工人、青年学生、知识分子和其他群众便自发组织起来,与日本法西斯展开了血战。“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处处涌动着波澜壮阔的抗日救国洪流。
      爱国的青年学生是抗日救亡运动的先锋。“九一八”事变的消息一传开,上海、南京、北平、天津、西安、武汉等城市的青年学生便纷纷组成请愿团、示威团,呼吁全国同胞奋起抵抗。1935年华北事变发生后,悲愤的北平学生自发地行动起来,冲上街头,发誓“要做主人去拼死在疆场,要掀起民族自救的巨浪,担负起天下的兴亡……”一场声势浩大的“一二九”爱国运动像火山一样爆发。南京冒雨请愿的学生,“鹄立于雨夜之中过夜,一任风雨之肆虐者一昼夜,甚至有病苦不支而倒地者,全体一心,至死不去”。全面抗战爆发后,更有无数热血青年满怀抗日救国的激情投笔从戎。
       在云南,为了让华侨更快、更顺畅地回国抗战,20万各族同胞自带干粮,手挖肩扛,用9个月时间在崇山峻岭间开凿出近千公里长的滇缅公路。时任美国驻华大使詹森称赞说:“这种精神是全世界任何民族所不及的!
      在重庆,70名青壮僧人组成“僧伽救护队”,冒着烈火浓烟,脚踏碎片瓦砾,奔走于断垣残壁之间,救助遇难同胞。
      在武汉,台儿庄大捷的喜讯传来,社会名流、职员工人、黄包车夫踊跃捐款捐物,连乞丐也“行乞捐款抗战”。
      ……
       身处海外的1000多万侨胞,慷慨解囊,踊跃捐输,支援祖国抗战,数万侨胞返回祖国,直接奔赴抗日战场。他们表示:“祖国的存亡就是华侨的存亡”,“宁可为祖国死,也不愿意看到祖国沦亡而偷生。”不少华侨自己购车开回祖国,在滇缅公路上为抗战运输后勤物资,甚至牺牲在日寇的炮火下。处在日本殖民统治下的台湾同胞,不仅在岛内开展了艰苦悲壮的抗日斗争,还有5万多人渡海翻山,回到祖国大陆参战。
      这真是“举国鼎沸兮,全民总抗战”,“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
      毋庸置疑,倘没有中国人民将爱国的精神发挥到极致,就不可能激发出空前高涨的抗日热情,更不可能有抗日战争的防御、相持和反攻直至最后的胜利。
其次,英勇的气概。毛泽东同志说:“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 俗话说:“狭路相逢勇者胜。”英勇的气概是压倒敌人、摧垮敌人、战胜敌人必不可少的气势和士气。在空前惨烈的抗日战争中,宁死不受亡国耻,前赴后继抗日寇,“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儿女冒着敌人的炮火共赴国难,其英勇的气概威震深渊,志撼山岳,气贯长虹!更是抗战精神最为感人肺腑之处。
       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面对日本侵略者在中国地面上穷凶极恶、惨绝人寰地烧杀抢掠,中华儿女激起气节之魂、豪迈之气,愤然而战,视死如归,以血肉之躯抵御日军的枪炮,保卫神圣的家园。他们以气吞山河的气概、沧海同深的志量,在中华民族史册上谱写下最为辉煌耀眼的一页:或沥血孤营,或横刀敌阵,或裂身银汉,或碎首沙场,或毁家纾难,或宁死不屈……死事的惨烈,慑匪寇而泣鬼神;人格的崇高,动苍穹而震寰宇!完全可以说,在极端惨烈的抗日战争的每个阶段,在神州大地的每个角落,都有惊天地泣鬼神的壮烈场景和生动表现。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同胞迅即发出铮铮誓言:“宁教白山黑水尽化为赤血之区,不愿华胄倭奴同立于黄海之岸。” 
      1937年8月,淞沪会战爆发。从全国各地赶来的中国军队,以伤亡25万人的巨大代价,奋力抵抗3个月。会战最激烈时,一天消耗一个师。看着一个又一个师投入战场,然后迅速死伤殆尽,指挥凇沪会战的第三战区司令长官冯玉祥惊呼:“这个战场就像大熔炉一般,填进去就熔化了!”美国总统特使埃文思·卡尔逊观战一个月后,致信罗斯福总统说:“我简直难以相信,中国人民在这样危急的时刻是那样齐心协力。就我在中国将近十年的观察,我从未见过中国人像今天这样团结,为共同的事业奋斗。”
     “狼牙山五壮士”在子弹、手榴弹全部用光后,就搬起石头砸日本鬼子,最后英勇跳崖。
       抗联的8名女战士,在掩护主力撤退后被敌人包围,她们不甘被俘,手挽着手沉入乌斯浑河。
      东北抗联领导人杨靖宇在战斗牺牲后,敌人剖开他的腹部,发现胃中只有草、棉絮和树皮。多年后,当年划开杨靖宇胃部的岸谷隆一郎,忍受不了英雄烈举的震撼,内心不堪折磨,终致剖腹自杀。他在遗书中忏悔:“中国拥有这样的铁血军人,一定不会亡国。”
       在守卫曹家桥的战斗中,坚守阵地的60余名战士全身浸火油、负炸弹,突然猛扑日军阵地,使日军数百人毙命,而这60余名勇士全部壮烈牺牲。
       在忻口会战前,第九军军长郝梦龄在家书中表示,“我爱你们,更爱祖国!”“不打败日本,决不生还!”会战中,他亲临前线指挥作战,最后和师长刘家麟等为国捐躯。忻口会战坚持3个月,歼灭日军3万余人,而在取得这一辉煌战果的背后,是10万爱国将士马革裹尸!
      在湖南常德保卫战中,一支8000人的中国军队,只有83人生还。
      在襄东战役中,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亲赴前线指挥,身遭数处重创,仍振臂高呼杀敌。
       ……
      抗战时期,中华儿女展现出的英勇的气概与天地共存,与日月同辉!
      再次,坚定的信念。在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50周年时,从一篇文章里读到了很难忘怀的一句话:美国西点军校一位高级教官讲,我们不怕中国军队的现代化,就怕中国军队的毛泽东化!战争,不仅是武力的较量,更是意志、精神与信念的较量。坚定的、愈挫愈奋的必胜信念是夺取抗战胜利的精神基础,也是抗战精神的重要内容。
1938年1月的一个晚上,在延安窑洞里。毛泽东耐心听完44岁的梁漱溟提出的有关抗日的一些疑问后,微笑着但又斩钉截铁地说:“最终中国必胜,日本必败,只能是这个结局,别的可能没有!”
      美国记者史沫特莱询问杨虎城将军:“中国有强大的实力抗击日本吗?”杨虎城回答:“谁能从理论上解答这个问题?我认为中国的力量不在飞机和坦克,日本拥有更多的飞机和坦克。我们的力量就在于我们懂得我们必须抗日。这不是单纯的物质力量问题,它需要我们面对现实,有坚定的意志,只要我们有坚定的意志,我们就有力量抗战。”
      中国的爱国军民和有识之士不但对抗战充满必胜的信念,而且深刻地认识到,抗战不但能够胜利,而且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复兴的机运。哲学家冯友兰乐观地说:“现在中国与日本打仗,是中国在近代处境最危的时候,但不是中国在近代地位最劣的时候。中国在近代地位最劣的时候,已经在二十年前过去了。我们的时代是中国中兴的时代,而不是中国衰亡的时代。”
     “七七”事变前,中国的国力、军力远逊于日本。全面抗战开始后的前四年,贫弱的中国单独顶住了近百万机械化装备的日军的野蛮进攻。而就在同一时期,号称“欧洲最大陆军强国”的法国,在希特勒闪电战的打击下,仅6个星期就全线崩溃。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战场仍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战线的主战场,拖住了日军总兵力的七成。为什么中国能够长时间独立支撑抗战的局面?为什么贫弱的中国最终战胜了强大的日本法西斯?笔者以为,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是中华民族有着坚定的、愈挫愈奋的必胜信念。
      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高瞻远瞩地提出了持久抗战的一系列正确的战略方针。1938年5月,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指出抗日战争的艰苦性和持久性,揭示了侵略者必然失败的本质,提出先是战略防御、继以战略相持、最后战略反攻的总体战略设想,正确预测了这场战争的进程,得出最后的胜利必将属于中国这一鼓舞人心的科学结论。《论持久战》是中华民族顽强意志和必胜信念的高度体现,它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斗志,为取得抗战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精神基础。
       在抗击日军的战场上,尽管战局时好时坏,阵地时得时失,但无论如何艰苦卓绝,广大军民始终保持抗战必胜的坚定信心。在敌后战场的平型关战役、雁门关伏击战、百团大战和正面战场的台儿庄战役、万家岭战役、第三次长沙会战等战斗中,中国健儿奋勇杀敌,重创日军,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在漫长惨烈的抗日战争中,面对不可一世的日本法西斯,中华儿女没有被吓倒、压倒。东北抗日联军在极为困苦的条件下和十分险恶的环境里,坚持着艰苦卓绝的斗争。他们战斗在冰天雪地,缺衣少食,却与数十倍于己的日寇长期周旋,牵制了大量日军。他们靠的是什么?首先靠的就是顽强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念。在抗日战争战略相持阶段最艰苦的岁月,在日寇残酷围攻下,共产党建立的敌后抗日根据地一度出现极为困难的局面。但根据地军民满怀坚定信念,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积极开展大生产运动,积极开展“反扫荡”、“反蚕食”的人民游击战争,终于战胜困难,度过难关,迎来了胜利的曙光。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中华儿女凭借坚定的、愈挫愈奋的必胜信念,打出了一场让敌人胆寒的战争,打赢了一场实力悬殊的战争,最终取得百年来反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极大地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所迸发出的惊人力量,彰显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的坚强意志和百折不挠的伟大精神!
       时刻牢记过去,才能更好开创未来。抗战的硝烟虽已散尽,但抗战的精神还须继承弘扬。放眼世界,形势总体和平稳定,但并非天下太平,“痛饮黄龙君莫醉,须知东海尚藏鲸”;国内形势大好,但仍有诸多安全隐患,“三股势力”(暴力恐怖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以及“台独”、“藏独”、“疆独”等严重威胁和危害着社会的稳定、国家的安全;党的事业蓬勃向上,但在革命队伍中仍有一些意志薄弱者,不断成为资产阶级香风毒雾、“糖衣炮弹”的俘虏,这些人的铤而走险、违法乱纪不仅严重损害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更动摇着我党的执政根基。鉴于以上所述,我认为,要把我国建设成一个民富国强、领先世界的社会主义国家,真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必须继续保持和大力发扬抗战时期的那么一种劲头、那么一种作风、那么一种精神!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其核心目标——“两个一百年”(即: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其具体内容——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大力推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大力建设和弘扬新时代的中华文明.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其具体表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其实现途径——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弘扬民族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其实施手段——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其“四大基石”——一定要坚持信仰宗旨,一定要坚持改革开放,一定要坚持反腐倡廉,一定要坚持艰苦奋斗;其最终目的——重新塑造中国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重新树立中国在世界上的伟大光辉形象。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有着鼓舞人心的奋斗目标,也有着辉煌灿烂的壮美前景,更有一个需要经过长期艰苦奋斗的历史过程。要在一个具有五十六个民族,人口比欧盟、美国、日本加起来还多的大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跨入世界领先地位,这是人类社会亘古未有的壮举,其难度不言而喻。
关山初度尘未洗,策马扬鞭再奋蹄。在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和深化改革的攻坚期、深水区的紧要关头,必须尽心竭力、全方位的拼搏。笔者以为,在攻坚克难中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大力弘扬中国精神,中国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伟大的抗战精神即是中国精神之代表、之精髓。如前所述三点,爱国的精神是继承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文明和谐社会的重要精神支柱和巨大精神动力;英勇的气概是闯暗礁险滩、破惊涛骇浪,让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拓展出“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壮阔前景的可靠保障;坚定的信念是激发和坚守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让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不竭源泉。
       总而言之,抗日战争孕育出的伟大的抗战精神,依然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让我们从这种宝贵的精神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把伟大的抗战精神转化为埋头苦干、振兴中华的实际行动,励精图治,奋发图强,同舟共济,开拓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共同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篇章。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征程上,伟大的抗战精神始终是激励中国人民不懈拼搏、奋勇前进、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
 

 





晶牛毛泽东思想网声明:本网站属非盈利性学术网站,消息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和社会各界从事毛泽东思想研究人士的投稿,晶牛毛泽东思想网登载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不慎侵犯第三方权益,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关键字:  
收藏本文】 【推荐好友】 【打印本文

   相关文章:
·“长征”永在路上 “赶考”远末结束
·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思想的灵魂
·毛泽东建党思想与新时代建党精神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
·想起了“四个伟大”
·传承毛泽东思想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声明:刊登此文章是为了更好地宣传、弘扬毛泽东思想,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