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当前位置: >  > 最新征文 > 王克群:学习十八大精神加强党的作风建设

王克群:学习十八大精神加强党的作风建设

作者:王克群   来源:未知 点击:: 日期:2012-12-03

-------兼谈延安整风 



  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必须加强作风建设。作风是指一个人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态度和行为,是一贯的做法。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于建设一支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奋发有为的执政骨干队伍。”[1]

  党的作风是党的性质、宗旨、纲领、路线的反映和体现,关系着党的形象,关系着人心向背,关系着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的前途命运。中国共产党成立90多年来,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始终高度重视作风建设,形成了一系列显著区别于其他政党的优良作风,增强了党的活力、巩固了党的团结,在人民群众中树立了极其伟大崇高的形象,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爱戴。回顾延安整风的光辉历程,认真总结党进行作风建设的历史经验,对于进一步改进新形势下党的作风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都具有重要而又深远的意义。

  一、延安时期进行党的作风建设是革命形势发展的客观需要

  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辉煌而极为重要的发展时期,党中央、毛泽东在延安13年间,成功地完成了中国革命赋予自身的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并且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理论研究和理论探索,大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党的建党理论和建党学说,并且总结培育了一系列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创造了宝贵的经验,进一步探讨这些经验,对于贯彻十八大精神,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延安时期党内存在着非马克思主义思想。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以后,面临着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恢复和高涨,亟需党的正确领导。中共中央于1935年12月在陕北瓦窑堡召开了会议,提出了要建立全民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促进全国抗日力量的大联合。然而,当时党内依然存在着左倾关门主义的思想和作风。这种以关门主义为特征的左倾机会主义思想严重地影响着党的政治路线的实行。第二次国共合作开始后,由于中国共产党合法地位的取得和一部分共产党员对蒋介石的反动本质认识的不清楚,党内产生了右倾麻痹和松懈的思想。在卢沟桥事变以后,党内的主要危险倾向,已经不是左倾关门主义,而转变到右倾机会主义,即投降主义方面了。个别共产党员因国民党对共产党干部所施行的升官发财酒色逸乐的引诱而动摇;个别共产党员不愿意严格地接受共产党的领导,发展个人英雄主义,以受国民党委任为荣耀;个别共产党员对国民党蒋介石盲目信任,接受改编时在毫无防范的情况下被国民党军队包围缴械等等。

     (二)边区部分领导干部中出现了不良作风。延安时期,由于斗争形势的严峻,革命任务的繁重紧迫,边区部分领导干部中出现了不良作风。一是官僚主义倾向严重。1945 年1 月,任弼时同志在陕甘宁边区高干会上的演说讲到,在我们党政军民的领导机关里,还有这样的极少数的官僚主义化了的分子,他们虽是出身于工农群众,虽然也知道群众的苦难和要求,但他们已经染上了剥削阶级的思想意识,不仅不好好地为群众办事,反而企图爬到群众的头上,假公济私,利用自己的地位去发财致富。有的就在工作困难,任务繁重的情况下,发展了官僚主义作风,强迫命令,自高自大,脱离了群众;有的自己翻身就忘了本,忘了群众的痛苦,自私自利,甚至由于受到外界的引诱,作出若干坏事,已引起群众中不同程度的不满与反对。二是民主作风不够。1944年12月,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第二次大会上的演说讲到,我们工作作风中的一项极大的毛病,就是有些工作人员习惯于独断专行,而不善于启发人们的批评讨论,不善于运用民主作风。三是调查研究不够。延安时期,党的少数领导干部中存在的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形式主义等工作作风,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在工作中没有经过详细的调查研究,并不是从实际的可能条件出发,并没有依据群众的需要和觉悟程度,而是凭着自己脑子里的想当然。四是有贪污腐化、铺张浪费倾向。延安时期,我们虽然还没有在全国取得政权,但边区部分领导干部中就存在着贪污腐化、铺张浪费的不良作风。总之,红军到达陕北后,由于主客观的原因,左右倾机会主义在党内的影响还很深。同时,边区的部分领导干部中又出现了各种不良的作风。因此, 肃清这些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流毒,改善领导作风,在全党形成优良的思想和作风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2]

     二、延安时期党的作风建设的实践

  (一)整顿学风是延安整风的中心环节。学风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学风问题的实质是我们党如何对待马列主义的问题,是关系到把马列主义当作神圣的教条,还是把马列主义当作是活的工具;关系到能否将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解决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问题;也关系到马列主义能否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问题。延安整风的发动,主要是针对当时党内盛行的王明教条主义的思想及其在党内形成的不良影响而发起的。王明以马列主义的理论权威自居,喜欢背诵马列主义的具体词句,照搬苏联的社会主义革命经验,看不到中国的实际情况。他的错误思想也导致了党执行了错误路线,给中国革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更为严重的是,王明的教条主义毒害了一大批天真青年的思想,在党内具有极大的危害。针对这种情况,毛泽东专门做了《反对本本主义》的报告,对教条主义的危害做了深刻地批判,阐述了马列主义必须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这一我们党重要的理论原则。 

  (二)进行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应首先从思想上建党。思想是人们行动的指南,没有正确的思想,就没有正确的行动。党员的思想作风关系到我们党的路线、方针、行动是否正确。延安整风是一场伟大的思想教育运动,贯穿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条思想路线一直是我们党进行党的思想作风建设中的一条红线。改革开放在深化过程中,必然会出现新的问题,能否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能否及时解决新问题的关键。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充分利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新观念,使自己的思想跟得上时代的要求。

  (三)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延安整风期间,党中央要求全党要团结党内党外人士,虚心向群众学习,不要自以为什么都懂,而真正的知识在群众中,在实践中, 只有向群众向实践学习,才能真正提高我们党的水平。毛泽东深刻批判了主观主义导致的宗派主义的倾向和危害。在延安整风期间,大家经过实践锻炼,提高了自己的理论水平。在新时期,这就要求我们党发扬延安整风精神,密切联系群众,以群众的要求为自己的工作标准, 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向群众向实践学习。

    (四)开展调查研究是了解中国实际情况和人民群众困难的最有效的途径。要想了解中国的实际情况,必须作调查研究,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这是毛泽东对全党发出的号召。主观主义就是看不到中国的实际情况,凭书本上的教条或头脑中的经验去判断中国的实际问题,并作出不符合中国实际的决策,王明脱离中国实际的错误路线和政策给中国革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这是我们党的历史上血的教训,延安整风之后,这种不注重对中

国实际情况进行调查研究进行决策的现象得以遏制,使中国革命走上正确的道路。 

  (五)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正确进行党内思想教育。延安整风是我党历史上成功的干部自我教育的典范,它开创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党内教育方法。正确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整风运动的一个关键。对于批评与自我批评,在党的历史上曾出现过两种错误的倾向。遵义会议前,在王明左倾错误统治时期,实行的是残酷斗争,无情打击。遵义会议之后,在纠正了王明的过火斗争错误之后,又出现过自由主义的倾向: 部分同志对错误言论不批评、不斗争,同错误思想和平共处。所以,在整风运动中,党中央和毛泽东提出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其基本方法就是学习和自我反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它大大提高了党员和干部的理论水平和革命自觉性。[3]

     三、十六大以来,党的作风建设的进展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根据党所处新的历史方位,为适应国内外环境新变化和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新需要,更加注重思想作风建设,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奋力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深化了思想作风建设。2003年2月,胡锦涛与中央政治局委员们到西柏坡,集体参观了七届二中全会旧址,重温毛泽东“两个务必”以加强思想作风建设的教诲。2004年1月,在第十六届中纪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求真务实,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也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政治品格。”[4]强调要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歪风,坚持重实际、说实话、务实事、求实效,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使求真务实成了党的思想作风建设的精髓。从认识论视角,求真务实具体包含着求真与务实两个密切联系的方面。“求真”,指获取真实情况,把握事物运动的客观规律,不仅要求人们遵循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客观性原则,更要求自觉按事物本身内在规律设定自己活动。当然,人们获得正确的认识不是最终目的,而是将其运用于实践并获得成功。“求真”的价值指向在“务实”。“务”即坚持,“实”即实在、实行、实际、实干、实效等。要使这些“实”真正落实,离不开人的活动,只有在实践基础上,才能将正确认识用于指导人们行动,得到预想结果。务实说到底,就是实事求是,真抓实干,讲求实效,不搞形式主义。可见,求真务实的“实”是以“真”为前提与条件的,它又是“真”的归宿与落脚点。因此十七大报告强调:“以求真务实作风推进各项工作,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加强调查研究,改进学风和文风,精简会议和文件,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反对弄虚作假。”[5]

  胡锦涛同志还在许多重要讲话中反复重申了此点。实践证明,求真务实是党和人民事业兴旺发达的根本指导,也是党的思想作风建设的内在基础。这些年来,经过全党同志的共同奋斗,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也带动了各级党组织和绝大多数党员、干部作风总体向好发展,但也应清醒看到,在少数单位、部门和一些领导干部身上,还存在许多突出的作风问题,例如精神懈怠、不思进取,漠视群众、以我为尊,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弄虚作假、浮夸冒功,以权谋私、骄奢淫逸等,群众对此深恶痛绝。如果不加警惕,任其发展,就会蔓延泛滥,损害党群干群关系,影响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干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进程。作风不正的原因诸多,根子还在思想作风建设上。2011年1月,胡锦涛同志在第十七届中纪委第六次全体会议上进一步要求,坚持不懈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要坚持把治理庸懒散问题作为加强基层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的突破口,以治庸提能力、以治懒增效率、以治散正风气”,明确提出了解决广大党员、干部“庸懒散问题”,其实也密切联系着思想作风建设。因此,全党必须自觉坚持求真务实,把思想作风建设作为各级党组织班子和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的重中之重,紧密围绕加强执政党自身建设实际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切实抓出成效,作出表率。[6]

  四、党推进作风建设的历史经验

  建党90多年来,党的作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优良的党风使我们党在人民群众中树立了光辉的形象,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爱戴,推动了中国革命和建设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我们党在加强和推进作风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历史经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始终高度重视作风建设,把党的作风问题看做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我们党自成立以来,就始终高度重视作风建设,党的历代领导人对此都进行了突出的强调。毛泽东一贯重视党的作风建设,他曾就党风建设中的学风问题指出: “学风问题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第一个重要的问题。” [7]邓小平也非常重视党风建设,1982 年4 月,他针对改革开放后一些干部搞不正之风、腐化变质的现象,警告指出: “这股风来得很猛。如果我们党不严重注意,不坚决刹住这股风,那末,我们的党和国家确实要发生会不会‘改变面貌’的问题。”[8] 2001年8 月,江泽民明确指出:“党的作风状况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关系国家的前途命运。”[9]在新的形势下,胡锦涛把党的作风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一项战略任务,他反复强调: “党的作风体现党的宗旨,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10]正是因为我们党的历代领导人都高度重视党的作风建设,把党的作风作为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大事,常抓不懈,党的作风建设才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二)围绕党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中心任务不断推进党的作风建设。党的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目的,就是要保持党的无产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克服党内存在的各种非无产阶级的思想,纯洁党的队伍,巩固党的团结,振奋党的精神,保证党在不同历史阶段政治路线的贯彻和执行。因此,党的作风建设应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进行。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的中心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反动统治,以争取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因此,这一时期党的作风建设就要围绕这个中心任务来推进。为了“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为了推进新民主主义革命,毛泽东提出纠正党内存在的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提出反对“本本主义”,反复强调“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11]。正是围绕着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心任务,我们党还开展延安整风运动,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和批评与自我批评三大优良作风。历史证明,这三大优良作风的形成和发扬,为完成我们党在这一时期的中心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党的中心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围绕这一中心任务,我们党及时提醒全党要克服以功臣自居的骄傲自满情绪,坚决反对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倾向,并向全党提出了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社会主义建设的各方面新知识的任务,要求全党在大力发扬优良传统和作风的基础上,结合新的实际,努力培育求真务实、锐意改革、发扬民主、依法办事、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秉公用权、廉洁从政等新的作风。我们党在这一时期所进行的作风建设,对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加快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三)坚持把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为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创造者和推动者,是社会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人民群众的意志、愿望、要求和实践,反映着社会发展趋向,体现着社会发展规律。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忠实代表,是在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共同奋斗中发展、壮大、成熟起来的。因此,党的作风建设必须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这既是我们党的无产阶级性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党战胜各种困难与风险、不断发展壮大的根本保证。毛泽东曾形象地把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比喻成“鱼和水”的关系、“种子和土地”的关系,并明确指出: “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12]邓小平曾反复强调,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我们工作的标准。江泽民曾指出: “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13]胡锦涛也反复强调全党同志要坚持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些都突出说明了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极端重要性。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要经受住长期执政、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就必须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不断加强和推进党的作风建设。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信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这样我们的事业才经得起任何风浪、任何风险的考验。[14]

  (四)必须紧紧围绕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这一重点。90多 年推进作风建设的历史经验表明:党的优良作风的形成关键在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同时党的一些不好的、不正之风也是从某些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身上蔓延出来的。所以,对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来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己不正,焉能正人。”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的三大优良作风的形成得益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陈毅、邓小平、陈云等的大力倡导和带头践行,如果没有他们的榜样和示范作用,我们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获得全党认同。在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我们的一些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由于放宽了自己的工作标准、放飞了自己的思想、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放纵了自己的行为、放荡了自己的形骸,结果成了不正之风的始作俑者和“积极实践推广者”。于是就出现了“上有好者,下必甚焉”的情况,出现了江泽民所说的“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梁不正倒下来”。由此,自然也会引发党内不正之风的蔓延。因此,我们推进党的作风建设就要紧紧围绕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这一重点来进行,要求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带头树立、实践和发展党的优良作风。第一,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和政绩观。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最核心的是要确立领导就是服务、权力就是责任、公仆就是奉献的理念;树立正确的地位观,就是要摆正自己与人民群众的位置,这就要正确处理好主人与仆人的关系,牢记和始终做到“两个务必”,在人民面前务必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就是要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与广大人民利益的关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就是要坚持用全面的、实践的、群众的、历史的观点来看待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政绩。第二,要大兴批评和自我批评之风。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和光荣传统,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保证在正确的轨道上开展工作,尤其要注意经常性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15]

  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精神,大力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坚持密切联系群众、求真务实、艰苦奋斗、批评和自我批评,推动党的作风建设不断深入发展,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提供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党的十八大报告[N]. 人民日报,2012-11-18(3)

[2] 李瑞芳.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作风建设及其启示[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8(4):106-109  

 [3] 王曼.继承和发扬延安整风精神加强新时期党的作风建设 [J].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教育科学版) , 2003(1):13-15

[4]胡锦涛在第十六届中纪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4-1-13(1)

[5]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07-10-25(3)

[6]唐志龙.党的思想作风建设理论与实践[J].理论探讨, 2012(2):110-114

[7] [12]毛泽东选集:第三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813、1096.

[8] 邓小平文选: 第二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03;

[9]江泽民文选: 第三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23;

[10] 十六大以来党的重要文献选编(下)[C].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867.

[11] 毛泽东选集: 第一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15.

[12]毛泽东选集: 第三卷[C].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1: 1096.

[13] 江泽民文选: 第三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572.

[14] 王永浩.党的作风建设的历史回眸与历史经验[J].广西社会科学,  2011(7):6-10  

[15] 周浩集张书林. 90年党的作风建设:任务、原则与路径的定型化[J]. 攀登, 2011(2):5-11


 




晶牛毛泽东思想网声明:本网站属非盈利性学术网站,消息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和社会各界从事毛泽东思想研究人士的投稿,晶牛毛泽东思想网登载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不慎侵犯第三方权益,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关键字:  
收藏本文】 【推荐好友】 【打印本文

   相关文章:
·“长征”永在路上 “赶考”远末结束
·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思想的灵魂
·毛泽东建党思想与新时代建党精神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
·想起了“四个伟大”
·传承毛泽东思想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声明:刊登此文章是为了更好地宣传、弘扬毛泽东思想,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