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当前位置: >  > 最新征文 > 色音勿力吉:探究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

色音勿力吉:探究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

作者:   来源:晶牛毛泽东思想网 点击:: 日期:2011-01-26


  一、马克思、列宁关于“不断革命论” 的思想

  早在《共产党宣言》里,马克思和恩格斯就指出,共产党人的近期目标是要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而其长远目标则是进行共产主义革命。实际上,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对于工人阶级是有利的,因为不进行民主革命也就不可能进行共产主义革命。与此同时,《宣言》还指出在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不应该同时进行共产主义革命,但是,在民主革命取得胜利后,则应该“立即开始反对资产阶级本身的斗争”,即着手进行共产主义革命。在这里,马克思和恩格斯实际上已经提出了革命发展阶段论和不断革命论相统一的思想。《共产党宣言》发表后,欧洲从1848年3月起开始了大规模的革命运动,这个革命依然是资产阶级性质的。但是,马克思在《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一文中明确地提出了“不断革命论”的思想。

  1850年马克思和恩格斯针对欧洲革命中,民主主义小资产阶级害怕革命继续发展,而要终止革命的事实,在1850年的《中央委员会告共产主义者同盟书》中进一步论述并明确提出:“民主主义的小资产者,至多也不过是希望实行了上述要求便赶快结束革命,而我们的利益和我们的任务却是要不间断地进行革命,直到把一切大大小小的有产阶级的统治都消灭掉,直到无产阶级夺得国家政权”,“他们的战斗口号应该是:‘不断革命’”。马克思、恩格斯“不断革命论”的思想,要求无产阶级不但要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并把这个革命进行到底,而且要在民主革命取得胜利后,变民主革命为社会主义革命,实行无产阶级专政。

  列宁继承和捍卫了马克思和恩格斯“不断革命论”的思想,并且把它们用于俄国的革命实践。他在《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中指出:“从无产阶级的利益着想,资产阶级革命是绝对必要的。资产阶级革命进行得愈充分,愈坚决,愈彻底,无产阶级为争取社会主义而同资产阶级进行的斗争就愈有保证。”我们不能跳出俄国革命的资产阶级民主的范围,但是我们能够大大扩展这个范围,我们能够而且应当在这个范围内为无产阶级的利益而斗争,为无产阶级当前的需要、为争取条件积蓄无产阶级的力量以便将来取得完全胜利而奋斗。”1917年,列宁根据俄国形势提出了由资产阶级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思想,即著名的《四月提纲》。提纲说:“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和组织程度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则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而在其后举行的布尔什维克第七次代表会议(四月代表会议)上,列宁又进一步发挥了这一思想,明确提出了“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提出这个口号实际上就是把社会主义革命提上了议事日程。这其实也就是把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的以及他自己在《两种策略》中论述过的革命转变论既付之于革命实践,又是对马克思和恩格斯“革命转变论”的积极继承和有力捍卫。正是在列宁的指导下,布尔什维克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首先,从理论上讲,列宁继承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不断革命论”的思想,提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完成后,应立即将革命转向社会主义,他把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不断革命论”的思想发展成为由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完整理论。

  其次,无产阶级必须积极参加和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列宁认为,决不要避开资产阶级革命,不要把革命中的领导权让给资产阶级,而要为彻底的无产阶级民主主义、为把革命进行到底而奋斗。

  第三,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完全胜利就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他认为,民主革命不会直接越出资产阶级社会经济关系的范围,但社会主义革命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之间没有隔着一道万里长城。他指出,“资产阶级革命进行得愈充分,愈坚决,愈彻底,无产阶级为争取社会主义而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就愈有保证。” “我们将立刻由民主革命开始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我们主张不断革命”。

  最后, 确定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中的阶级路线和政策。列宁认为,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要把农民群众联合到自己方面来,以便用强力打破专制制度的反抗,并麻痹资产阶级的不稳定性。在社会主义革命中,要把居民中的半无产者群众联合到自己方面,以便用强力打破资产阶级的反抗,并麻痹农民和小资产阶级的不稳定性。

  二、毛泽东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

  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不断革命论”思想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论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辩证关系,又在实践上领导中国人民在胜利地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之后,不失时机地转向社会主义革命,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不断革命论。

  毛泽东认为:我们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不断革命论者,我们认为,在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之间,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之间,没有隔着也不允许隔着万里长城;我们又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发展的阶段论者,我们认为不同的发展阶段反映事物的质的变化,不应当把这些不同质的阶段互相混淆起来。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不但在理论上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不断革命论”,而且在实践上坚定不移地贯彻了这一基本原理。

  从建国前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警告全党、特别是党的高级干部,要警惕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到建国初期下决心处决腐败分子刘青山、张子善,后来强调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存在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提出警惕党内形成一个官僚特权阶层,都反映了毛泽东带领全党实践马克思主义“不断革命论”的努力,进而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

  毛泽东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最精华的内容,这一理论贯穿于整个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它内容丰富,是一个系统、完整、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

  第一、指明了社会主义社会仍然是一个存在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社会。毛泽东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对立统一规律观察社会,指明了“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在现阶段仍表现于阶级矛盾,即主要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毛泽东说:“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在社会主义这个历史阶段中,还存在着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存在着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存在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要认识这种斗争的长期性和复杂性。要提高警惕。要进行社会主义教育。要正确理解和处理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问题,正确区别和处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不然的话,我们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就会走向反面,就会变质,就会出现复辟。我们从现在起,必须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使我们对这个问题,有比较清醒的认识,有一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路线。”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和斗争是一种客观存在,与其说掩盖它,不如承认它,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处理和解决各种矛盾,找到推动社会主义前进的真正动力,马克思主义才有发展。

  第二、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而新的资产阶级的产生也是为了取得政权,上升到统治地位。所不同的是,无产阶级政权是以权为公,把权力作为解放广大劳动群众、为人民服务的手段;而资产阶级掌权是以权谋私、实现少数人享乐腐化、作威作福为目的。无产阶级专政与历史上任何剥削阶级的专政根本不同的,它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它包括对人民群众实行广泛的民主、对敌人实行专政两个方面。这个专政始终代表和保护广大人民群众,只对极少数敌人进行专政,并把他们改造成为新人。专政下的阶级斗争的中心仍然是政权问题。

  第三、无产阶级专政下革命的主要对象是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毛泽东指明,社会上的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两个阶级、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必然反映到党内来,产生党内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

  第四、无产阶级专政的基本任务之一是迅速提高生产力、发展经济。迅速提高生产力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及各项事业,既是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基本条件之一,又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和目的。自建国以后,毛泽东一贯强调必须迅速提高生产力、发展国民经济。毛泽东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的观点指导经济,阐明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以及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说明了经济发展是不能孤立实现的。只有在首先解决生产关系、上层建筑方面的问题的前提下才能带来生产力、经济的健康迅速发展。人是决定的因素,社会主义经济的强大动力存在于广大人民群众之中。单有物质财富的增长并不能实现社会主义。只有在真正尊重劳动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人与人之间建立平等互助关系、破除官僚主义和特权的条件下,才能真正调动广大群众积极性、迅速提高生产力。劳动群众在从旧制度下解放出来所焕发的主人公态度和革命精神是任何金钱、物质刺激的作用所不能取代的。正是在毛泽东经济思想和计划经济科学观念指导下,中国人民创造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独立自主发展经济的道路,造就了工业、农业、科学技术等迅速发展的奇迹,崎立于世界。

  第五、必须在上层建筑、意识形态领域坚持无产阶级专政。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时期的和平演变和阶级斗争最集中地体现在上层建筑、意识形态领域,包括党和政府机构、教育、文化艺术、社会科学、新闻出版等领域。在这些领域中最容易出现脱离群众搞特权、搞腐败、宣扬资产阶级思想的倾向。因此在这些方面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即用无产阶级思想去战胜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对脱离群众、养尊处优、搞特权的官吏以及具有资产阶级倾向的知识分子要进行教育、改造,实施群众监督和参与管理,切实把上层建筑、文化教育领域改造成真正为劳动人民服务、走社会主义道路的阵地。资产阶级和一切剥削阶级的灵魂和根源在于一个“私”字,克服这种私有观念是社会主义革命的艰巨、长期的任务。为此毛泽东一贯把“破私立公”、“改造世界观”作为继续革命的重要任务。

  第六、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的党的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政治特征是共产党居于领导核心地位,实行一党执政,坚决拒绝资产阶级的多党制和民主制。 在党的建设战略中,毛泽东最注重的是加强马克思主义的学习,从思想理论上武装全党。自建国以后,全党的学习运动一个接一个。基本的学习内容是增强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观念,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艰苦奋斗的观念等。在七十年代,在毛主席关于要“认真看书学习”,“要搞马克思主义,不要搞修正主义”等一系列号召下,全党进一步掀起学习马列主义著作的高潮,通过学习,在全党深入进行了一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教育,大大增强了全党关于反和平演变、反对修正主义的共识。 

   在毛泽东看来,无论是革命、建设,还是执政党建设,最根本的都是依靠群众。党员、干部只有身在群众之中,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鱼水关系,才是防止发生腐败和演变的有效途径。为此,党中央制定了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深入基层参加劳动、与群众实行“三同”的制度,取销干部官衔制、职务补贴、奖金等特殊待遇、实行干部与工人工资制度大体平衡的分配制度,实行“鞍钢宪法”式的管理制度、让群众参与管理,在群众中选拨干部和培养革命接班人的制度等等,大大拉近了党与群众的关系。

  总之,毛泽东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和实践,抓住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和矛盾特点,其目的就是要使共产党永远保持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本色,永远是一个革命党。而绝不允许共产党人脱离群众,搞特权,从而为挫败和平演变的阴谋、避免“历史周期律”重演做出了理论和战略及策略上的应对。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能力建设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 赵中建:《全球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3)田建国: 《大学素质教育纵横谈》,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4) 李正心: 《20世纪中华百位教育家》,中国盲文出版社2003年版。

  (5)国务院:《关于高等院校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决定》。

   (6)王长江:《中国政治文明视野下的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6月版。

  (7)张荣臣著:《执政党能力学习读本》,文史出版社2003年版。

  (8)时希平 张严:《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人民出版社2006年10月版。

  (9)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M].1957年2月21日

  (10)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J].1981年



晶牛毛泽东思想网声明:本网站属非盈利性学术网站,消息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和社会各界从事毛泽东思想研究人士的投稿,晶牛毛泽东思想网登载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不慎侵犯第三方权益,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关键字:  
收藏本文】 【推荐好友】 【打印本文

   相关文章:
·“长征”永在路上 “赶考”远末结束
·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思想的灵魂
·毛泽东建党思想与新时代建党精神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
·想起了“四个伟大”
·传承毛泽东思想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声明:刊登此文章是为了更好地宣传、弘扬毛泽东思想,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