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当前位置: >  > 最新征文 > 李永山 刘秀清: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之探究

李永山 刘秀清: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之探究

作者:   来源:晶牛毛泽东思想网 点击:: 日期:2011-01-26

  一

  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上,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伟大历史功绩主要在于他们把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为科学;列宁实践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领导了伟大的十月革命,首先在一个国家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列宁的主要历史功绩在于他把社会主义从理论变成了现实,开创了马克思主义的新篇章,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树立了第二个里程碑。实践证明:在中国,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要和中国的革命实际相结合,革命事业就取得成功。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定地走一条与党内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截然不同的道路,坚持不唯书,不唯上,一切从中国国情出发,一切从中国革命实际出发,艰辛地探索真理和大胆地进行理论创新,使马列主义在中国找到两个最佳结合点,一是成功地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二是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国家如何巩固无产阶级政权、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的问题进行认真思考,提出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
  
  1、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斯大林的认识
  
  在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社会制度后,特別是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上完成以后,还有沒有阶级和阶级斗争?社会上的一切阶级斗争是不是还集中在争夺政权的问题上?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还要不要革命?革谁的命?怎样进行革命?这一系列重大问题,马克思、恩格斯沒有发现,更谈不上解决。
  
  列宁虽然看到了无产阶级级夺取政权以后,小生产不断产生新的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严重的威胁着无产阶级专政,要对付这些反革命威胁,并且战胜它,就必须強化无产阶级专政,舍此沒有第二条道路。但是由于列宁逝世过早,沒来得及解决这些实际问题。
  
  斯大林的缺点是在理论上不承认在无产阶级专政的整个历史时期,还存在阶级和阶级斗争。在他临死的前一年他才觉察到了这一点,认为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矛盾,弄得不好,可能使矛盾变成对抗性的。革命的谁胜谁负沒有最后解决,弄不好,资产阶级就有复辟的可能,千百万人头就会落地。 斯大林虽然最后认识到了这个问题,但没来得及解决就逝世了。
  
  2、毛泽东对继续革命的思考与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国际上有同美帝国主义进行硬碰硬的恶战,有和国民党及其残存势力的尖锐水与火的较量,也有和苏联领导集团的唇枪舌战的斗争。毛泽东主席在国内外错综复杂的形势下,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原理和方法,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建没社会主义国家,主动要求辞去繁忙的国家主席职务,腾出时间对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问题进行专门深入地研究和探讨。
  
  第一,共产党执政后必须选准革命目标和对象。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锋队,在夺取政权并成为执政党以后,是不是到此就止步了呢?毛泽东一开始就表明了民主革命胜利和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不能把革命停留在旧阶段不再前进,而必须坚持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继续革命,最终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坚持不懈地奋斗,让群众起来革资产阶级的命——用大民主的形式来监督自己的党和政府,铲除资产阶级滋生的气候和土壤,并让群众在革命的进程中用实践来自己教育自己、自己解放自己,最终防止修正主义的出现和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复辟。
  
  第二,进入社会主义后是否需要坚持继续革命。但如何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革命的活动是否就已经宣告完成,需不需要再继续革命,倘若要继续革命,又如何进行革命,需要进行那些范围和层面上的革命等等,都是前途未卜和等待思考的重大问题。因此,毛泽东总结了无产阶级专政的正反两个方面的历史经验,指出“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在社会主义这个历史阶段中还存在着阶级、阶级斗争,存在着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存在在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存在着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和颠覆政权的可能性。要认识这种斗争的长期性和复杂性。要提高警惕。要进行社会主义教育。要正确理解和处理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问题,正确区别和处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不然的话,我们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就会走向反面,就会变质,就会出现复辟。我们从现在起,必须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使我们对这个问题,有比较清醒的认识,有一条马克思主义的路线”(1962年8月、9月,在北戴河中央工作会议和党的八届十中全会上的讲话)。
  
  第三,在国际上有力地批驳了修正主义谬论。苏联在赫鲁晓夫上台后,制定和推行了一整套修正主义的路线,对新生的社会主义中国产生极大的压力。毛泽东在领导与修正主义集团的路线斗争中,清醒而又深刻地认识到,要坚持社会主义的正确发展方向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而是一场充满凶险性、挑战性和不确定性的尖锐斗争。毛泽东在与国际修正主义的斗争和交锋过程中,联系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实践,从中深深地感到了国际修正主义思潮对共产主义运动的毒害作用,而且必然要反映到中国共产党内和社会主义的过程里,所以深有感触地说:“无产阶级得到政权,还可能丧失政权。”“不是一代人两代人就可以解决的。”
  
  第四,警示党内和国人出现修正主义。进入六十年代后,毛泽东根据国内外的形势的发展,反复在党的高层会议上作出了一系列革命警示,如:“照此办理,那就不要很多时间,少则几年、十几年,多则几十年,就不可避免地要出现全国性的反革命复辟,马列主义的党就一定会变成修正主义的党,变成法西斯党,整个中国就要改变颜色了。”(《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农村工作中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无疑,毛泽东提出的警示,批判了那种“不经斗争、和平渐进、和平长入共产主义”的修正主义思想和思潮。
  
  二
  
  毛泽东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它体现着当代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的最大的创新和发展。这一理论贯穿于整个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它内容丰富,是一个系统、完整、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
  
  1、必须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对立统一的规律来观察社会主义社会
  
  必须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对立统一的规律来观察社会主义社会。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存在着两类社会矛盾,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这两类社会矛盾性质完全不同,处理方法也应当不同。要正确区别和处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不然的话,我们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就会走向反面,就会变质,就会出现复辟。我们从现在起,必须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使我们对这个问题,有比较清醒的认识,有一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路线。正确处理这两类社会矛盾,将使无产阶级专政日益巩固,将使社会主义社会日益巩固和发展。许多人承认对立统一的规律,但是不能应用这个规律去观察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的问题。如果不懂得正确地区别和正确地处理这两类社会矛盾,这样也就不能正确地处理无产阶级专政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找到推动社会主义前进的真正动力,马克思主义才有发展。
  
  2、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
  
  在社会主义这个历史阶段中,还存在着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存在着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存在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阶级斗争并没有结束。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各派政治力量之间的阶级斗争,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在意识形态方面的阶级斗争,还是长时期的,曲折的,有时甚至是很激烈的。”为了防止资本主义复辟,为了防止“和平演变’,必须把政治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进行到底。
  
  3、无产阶级专政下的阶级斗争,在本质上依然是政权问题
  
  无产阶级专政下的阶级斗争就是资产阶级要推翻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则要大力巩固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必须在上层建筑其中包括各个文化领域中对资产阶级实行全面的专政。无产阶级政权是以权为公,把权力作为解放广大劳动群众、为人民服务的手段;而资产阶级掌权是以权谋私、实现少数人享乐腐化、作威作福为目的。无产阶级专政与历史上任何剥削阶级的专政根本不同的,它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它包括对人民群众实行广泛的民主、对敌人实行专政两个方面。这个专政始终代表和保护广大人民群众,只对极少数敌人进行专政,并把他们改造成为新人。专政下的阶级斗争的中心仍然是政权问题。
  
  4、社会上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斗争,必然会反映到党内来
  
  社会上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斗争,必然会反映到党内来,产生党内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这种矛盾在现阶段仍表现于阶级矛盾,即主要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和斗争是一种客观存在,与其说掩盖它,不如承认它。
  
  5、无产阶级专政的基本任务之一是迅速提高生产力、发展经济
  
  迅速提高生产力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及各项事业,既是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基本条件之一,又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和目的。自建国以后,毛泽东一贯强调必须迅速提高生产力、发展国民经济。毛泽东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的观点指导经济,阐明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以及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说明了经济发展是不能孤立实现的。只有在首先解决生产关系、上层建筑方面的问题的前提下才能带来生产力、经济的健康迅速发展。人是决定的因素,社会主义经济的强大动力存在于广大人民群众之中。单有物质财富的增长并不能实现社会主义。只有在真正尊重劳动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人与人之间建立平等互助关系、破除官僚主义和特权的条件下,才能真正调动广大群众积极性、迅速提高生产力。劳动群众在从旧制度下解放出来所焕发的主人公态度和革命精神是任何金钱、物质刺激的作用所不能取代的。正是在毛泽东经济思想指导下,中国人民创造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独立自主发展经济的道路,造就了工业、农业、科学技术等迅速发展的奇迹。
  
  6、必须在上层建筑、意识形态领域坚持无产阶级专政
  
  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时期的和平演变和阶级斗争最集中地体现在上层建筑、意识形态领域,包括党和政府机构、教育、文化艺术、社会科学、新闻出版等领域。在这些领域中最容易出现脱离群众搞特权、搞腐败、宣扬资产阶级思想的倾向。因此在这些方面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即用无产阶级思想去战胜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对脱离群众、养尊处优、搞特权的官吏以及具有资产阶级倾向的知识分子要进行教育、改造,实施群众监督和参与管理,切实把上层建筑、文化教育领域改造成真正为劳动人民服务、走社会主义道路的阵地。资产阶级和一切剥削阶级的灵魂和根源在于一个“私”字,克服这种私有观念是社会主义革命的艰巨、长期的任务。为此毛泽东一贯把“破私立公”、“改造世界观”作为继续革命的重要任务。
  
  7、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的党的建设
  
  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政治特征是共产党居于领导核心地位,实行一党执政,坚决拒绝资产阶级的多党制。在党的建设中,毛泽东最注重的是加强马克思主义的学习,从思想理论上武装全党。自建国以后,全党的学习运动一个接一个。基本的学习内容是增强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观念,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艰苦奋斗的观念等。在七十年代,在毛泽东关于“要搞马克思主义,不要搞修正主义”等一系列号召下,全党进一步掀起学习马列主义著作的高潮,通过学习,在全党深入进行了一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教育,大大增强了全党关于反和平演变、反对修正主义的共识。
  
   8、党员和党的干部要坚持“三同”
  
  在毛泽东看来,无论是革命、建设,还是执政党建设,最根本的都是依靠群众。党员和党的干部只有身在群众之中,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鱼水关系,是防止腐败的有效途径。为此,党中央制定了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深入基层参加劳动、与群众实行“三同”的制度,取销干部官衔制、职务补贴、奖金等特殊待遇、实行干部与工人工资制度大体平衡的分配制度,实行“鞍钢宪法”式的管理制度、让群众参与管理,在群众中选拨干部和培养革命接班人的制度等等,大大贴近了党与群众的关系。
  
  对于毛泽东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应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一是哲学层面,它是革命辩证法的运用,将社会主义看作一种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不断在阶级斗争和群众革命中得到完善和发展;二是社会层面,革命后建立起来的苏联模式,公有制和计划经济,造成三大差别等诸多缺陷,造成技术官僚统治,毛泽东对之产生了巨大的反感,要脱离这种僵化的模式,于是发动群众起来革命。这场革命在毛泽东的设想中主要是一场思想领域的变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三是政治层面,毛泽东始终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阶级斗争,一些共产党的干部受到资产阶级法权的诱惑,会自动投向资本主义怀抱,成为走资派和人民的敌人,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就是要不断清除这些反动势力,让真正的革命者执掌政权。
  
   毛泽东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它体现着当代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的最大的创新和发展。这一理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不断革命思想的精神实质,其中许多重要思想对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净化社会凤气和端正党凤仍然有着借鉴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思选集 3卷  人民出版社1995;
  
  (2) 列宁选集 1 卷  人民出版社1995;
  
  (3) 毛泽东选集 2卷  人民出版社1991;
  
  (4)中央纪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学习胡锦涛同志在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06(8);
  
  (5)叶笃初.新党章,新思考[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6)叶笃初.中国共产党党章史略[M].武汉:湖民出版北人社;
  
  (7)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人民出版,1982年,第809页,第844页;
  
  (8)《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十二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9)卢先福、宋福范:《十六大以来党的建设理论创新》,人民出版社2007年10月版;
  
  (10)高新民:《党活动方式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5月版;
  
  (11)周淑真:《政党和政党制度》,人民出版社2001年5月版;
  
  (12)吴美华主编:《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和党的建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3)周振国 肖贵清主编:《西柏坡精神学习读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14)石仲泉主编:《党新世纪宣言》,红旗出版社2002年版;
  
  (15)陈占安主编:《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编导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6)庄福龄 邱守娟主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7)冷溶主编:《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18)甄小英主编:《入党培训教材》,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19)黄楠森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晶牛毛泽东思想网声明:本网站属非盈利性学术网站,消息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和社会各界从事毛泽东思想研究人士的投稿,晶牛毛泽东思想网登载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不慎侵犯第三方权益,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关键字:  
收藏本文】 【推荐好友】 【打印本文

   相关文章:
·“长征”永在路上 “赶考”远末结束
·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思想的灵魂
·毛泽东建党思想与新时代建党精神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
·想起了“四个伟大”
·传承毛泽东思想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声明:刊登此文章是为了更好地宣传、弘扬毛泽东思想,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转载请注明出处。